语文教案【优选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可乐瓶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
2、乐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锻炼,并知道爱护环境。
过程:
一、激发兴趣,活动身体
天亮了,起床了,来穿上衣服、穿上裤子、穿袜子、穿鞋子系上鞋带,哟!别忘了带上太阳帽,背上小背包,我们去春游,噢!笛笛!笛笛!我们的汽车出发!——公园到了,请下车。
二、宝宝们你们看草地上有一堆可乐瓶,这么漂亮的草地,谁在乱扔东西呀!(幼儿演讲)
我们宝宝可讲卫生了,让我们去把可乐瓶捡回来吧!哟!你们真棒,其实这个可乐瓶的'用处可大了,你们猜猜它有什么用处?(幼儿演讲)好!今天我们来把它当作玩具,我们一起来玩可乐瓶好吗?我们怎么玩呢?请你们自己动脑筋好吗?
1、幼儿第一次探索玩(时间稍短)
2、集中交流 卫老师也想玩可乐瓶,可是我不会,谁来教我啊!
幼儿介绍,集体模仿学习有创意的玩法。
3、幼儿第二次探索(辅助材料:纸棒、圈圈、滑板)
可乐瓶想和我们宝宝玩,让我们再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吧!
三、游戏《给小树浇水》(5—6分钟)
宝宝们!你们听那边的小树在喊“我渴”“我渴”,让我们去给小树喝点水吧!
先绕树跑→再跳过水泥路沿→爬上山坡→滑下山坡→绕过小树→找到可乐瓶→给小树喝水(浇水)
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小树,我给你喝水了,请你喝点水好吗?”
四、《有个小朋友》放松
可乐瓶累了,它们想休息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宝宝瞧!那边来了一个小朋友,让我们和他一起做朋友吧!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⑴ 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⑵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
⑶ 板书课题
⑷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
⑸ 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⑴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⑵ 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⑴ 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⑵ 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
⑶ 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1~3自然段
1、教师引导:
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2、默读1~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⑴ 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 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② 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⑵ 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 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⑶ 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 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 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⑴ 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⑵ 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的1~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⑴ 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 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 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 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 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⑵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 集体讨论交流。
② 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⑶ 研讨:
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⑴ 教师引导:
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⑵ 小组内练习说。
⑶ 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繁”“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板书设计】
太阳 (大火球)
远
特点 大
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
2、学习对话描写
3、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学习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石像的骄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更深一层的寓意就较为难理解一些,因此,要在让学生把握了情节之后,引导学生去联想现实生活,体会作者想借助这个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当然,也要适可而止,对开头的关于雕刻家的描写以及中间小石头关于历史的一段议论则不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上一课时续写《皇帝的新装》的结局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续写,以此导入新课,导入点为想象是否合理。
二、简介童话特点及作者。
童话特点1、有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2、情节曲折生动。
3、语言通俗易懂
4、多用拟人手法。
叶圣陶,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
三、速读全文,勾划词语,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划分这个故事的层次,列出简要的提纲
2、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可看提纲,但不能看课本
三、分角色朗读后两部分(人是最容易骄傲的)
先讨论分配角色,揣摩语气与感情,教师指导朗读的步骤、程序与注意事项
其它同学注意听,看看朗读的同学读得好不好,分别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读才好?为什么?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讨论分角色朗读的情况,教师注意鼓励学生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石像和小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
2、石像为什么会骄傲,他的骄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值得骄傲吗?
3、石像为什么会摔碎?
4、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作者认为怎么样的人生才值得骄傲?
二、讨论这篇童话的寓意
1、从石像和小石头们的谈话,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事?
2、如何理解结尾的几句话?有怎样的感悟?归纳本文的寓意。
三、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2、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3、语言富于感情色彩,采用了拟人手法。
四、片断作文训练
(一)想象石像在“失踪”前跟小石子说了些什么?
(二)请把下列想法用童话来表现:
1骄兵必败
2做人要诚实
3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最终害的是自己
例文:
一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家门口的草地上玩,小鸡们玩得很高兴,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只老鹰的影子,母鸡大喊了一声,“赶快跑回笼子!”小鸡们都跑了回去。
老鹰飞桨肟帐保发现小鸡们都跑进了鸡笼,他一边失望地飞走,一边恶狠狠地想,我就不相信你的小鸡们会这么听话,现在他们还小,他们当然听你老母鸡的话,再过几天,他们长大一点,他们一定会想,你老母鸡怎么这么烦,整天的唠叨,然道我们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吗?我们都已经是青少年的了,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性格了?nbsp;
到那时,“嘿嘿!老鹰不禁得意地笑了声来,好像有一只小鸡已经到了他的嘴里,他甚至感觉到了小鸡的嫩嫩的肉的美妙。
这边,老母鸡和小鸡们屏住呼吸等了好一阵子,母鸡才先走出笼子,看了看周围,确信老鹰已经飞走了,她才叫小鸡们出来,她叫小鸡们围成一圈,然后对小鸡们说:老鹰经常会抓小鸡吃,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小心,不要走得离家太远,不要玩疯了,一旦出现危险,大家要赶快跑回家。你们的小姨,也就是我的妹妹就是因为贪玩,来不及跑回家,就被老鹰抓去吃掉了,你们可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说着,鸡妈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五、讨论同学们的写作,突出三点
1、想象是否合理
2、是否有心理与对话描写
3、情节是否曲折
六、简单讲述词语的感情色彩后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五(各找了五个)
2、将课堂上写的片断作文修改成一篇练笔
板书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
童话特点1、有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2、情节曲折生动。
3、语言通俗易懂
4、多用拟人手法。
故事情节纪念英雄,刻成石像(开端)
(通过对话展开)崇拜英雄,开始骄傲(发展)
再度骄傲,开始反思(进一步发展)}反对骄傲自大,提倡平等,团结,做实事
醒悟过来,摔成碎片(高潮)
发挥作用,铺成新路(结局)
人物特点人们:极度崇拜——十分讨厌(盲目崇拜空虚)
石像:骄傲自大,轻视同类,前倨后恭
石子:务实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
教学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不明白的查字典解决:
雕刻气概崇拜模型钢凿砌成膝盖鞠躬荣耀瞟不屑吆喊囚犯讥笑哪叱2
2.解释下列的生词,自查词典:
(1)崇拜:尊敬钦佩。
(2)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
(3)鞠躬:弯身行礼。
(4)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5)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6)伶俐:聪明、灵活。
(7)讥笑:讥讽和嘲笑。
3.熟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课前演讲]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道理的。
二、检查预习:
1.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给课前的.生字注音并解释(完成后师生共评)
2.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片段,了解预习识字及朗读熟练程度(完成后由一学生点评)
三、作家作品简介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5分)
1.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A.对课文熟练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
2.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
3.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
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
4.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
四、理清结构
教师给课文分段学生归纳段意。(学生先动笔写后教师提问,括号内的教师板书)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叙述一个雕刻家雕成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为市民们所敬仰。(雕成石像)
第二部分:从“这石像抬着头”到“堆在地上。”
写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由于骄傲自大,被小石头们摔得粉碎。
(石像倒塌)
第三部分:从“第二天早晨”到完。
写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了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
(铺成石路)
五、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个提问的方式进行)
1、大家请雕刻家雕刻古代英雄的石像目的是什么?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2.“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而且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哪里?
(这句话说明雕刻家雕刻石像时的认真态度,为下文英雄石像的雕刻成功“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作了铺垫。)(此题难度稍大,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3.提问:对石像的外貌描写表现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志向远大、坚强有力、不可侵犯。)
4“为了石像成功曾经开一个盛大的纪念会”这一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排比、夸张,表现市民对石像落成的欣喜之情以及对英雄的崇拜。此处教师简要讲解童话想象夸张手法的运用)
5提问:“人是最容易骄傲的,除非圣人或傻瓜。”这句话好在哪里?
(用富有哲理的俗语,写出石像骄傲自大的社会根源。)
6.“看我多荣耀!”这一段石像的话,写出石像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骄傲狂妄、自高自大。)
7.“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精打来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这一句写的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说明别人对石像狂妄自大不感兴趣,都在忙着干自己的事情。”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这句话也是俗语,写出石像骄傲自大的方式。)
8.石像和小石头对话中讲到了“从前”和“现在”,“从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
(“从前”是一整块,大家是平等的。“现在”石像高高在上,成了光荣尊贵的、受全体市民崇拜的对象。)
9.小石头对狂妄自大,看不起自己的伙伴的石像采取了什么态度?从小石头的对话中找出这些句子。
(l)批评:“从前你不是跟我们混在一起吗?也没有你,也没有我们,咱们是一整块。”
(2)谴责:“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3)警告:“正因为改成现在的样式,你的地位倒不安稳了。你在我们身上站着,只要我们一摇动,你就不能高高地……”
(4)吓唬:“用不着费心再找别的石块了!那时候就没有你了,一跤摔下去,碎成千块万块,跟我们毫无分别。”
(5)威胁:“他不信,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10.面对小石头的威胁,石像是什么态度?表现石像的什么性格?
(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也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急忙哀求。表现了石像的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
六、小结
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性格,并通过对话发展故事情节。石像的结果完全是他自高自大的骄傲所还带来的,所以我们应该要谦虚不要骄傲。
七、板书
(一)雕成石像
(二)石像倒塌
(三)铺成石路
小石头:批评、谴责、警告、吓唬、威胁
八、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1、2(A类)
[说课精要]本课时主要通过分角色的朗读指导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解答来理解课文的大意,从而明白文章的中心。
语文教案 篇4
教 学目 标
1、体会蕴含于小说中的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2、学习在曲折的情节中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3、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重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自学质疑】
结合学案内容,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拨和指导。(此环节放在课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假如爱有天意》,创设情境。
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它,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感受父母的伟大、博爱。
二、交流展示:了解感人故事
1、第一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1题。
(1)走近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2)给划线字注音。
濑户lài 褴褛lánlǚ 酬谢chóu 函馆hán
舱房 cāng 失魂落魄 hún p
2、第二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2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 本文讲述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父母
对子女的崇高爱心。
3、第三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3题。 (学生板书文中几件事)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送长子
一波三折 换次子
换女儿
要女儿
分析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穷父母、四个孩子、贵妇人和她的女佣;
环境:航行在海上的轮船;
情节:开端,贵妇人想要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发展,穷父母三次换送子女给贵妇人;
高潮,穷父母要回自己的女儿;
结局,穷人一家六口又团员团聚了。
3、你认为本文故事围绕穷父母送不送孩子情节有何特点?作用怎样?
学生交流:
情节特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作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贫穷父母内心的矛盾和对子女的爱。
4、讨论阅读本文时在语速、感情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并范读。
教师指点:语速舒缓,语带无奈、哀怨,读出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
三、合作探究:感受人物形象
1、父母把孩子送出去,抉择是如此的艰难,内心是如此的矛盾,小组合作朗读5-15节,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种心理的语句,找出具体的词语赏析,仔细体会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
(学生齐读或小组分读)配乐《假如爱有天意》
——小组展示:一生读句子,其他学生说出表现这种心理的语句,一生总结。
a、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b、送走长子时?
c、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d、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e、要回女儿时?
四、精讲点拨:领悟文章主旨
(质疑探究:学生事先提出问题,教师投影展示)
1、你觉得父母要回孩子的哪一次理由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 师总结:最后一次理由,是实质性的理由,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
(请同学们从文中父母的话语中选出你最受感动的语段读一读来传达你内心的感动。)
2、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总结: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
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考虑的,为下文情节发展蓄势。)
五、拓展迁移:表达情感
1、过度:文中的父母忍受不了与孩子的骨肉分离,最终把孩子要回了,那么,这一家人今后的命运将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结束语:同学们,说的多好啊,可以看出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都能够体谅和理解父母。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不年轻。有许多东西可以弥补,而许多东西无法弥补。”所以趁着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只是粗茶一杯,也许只是淡饭一碗,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因为——孝心无价。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感恩的心来珍视亲情、珍爱你的父母!
板书:
父母的心
〔日〕川端康成
主人公:穷父母
↙ ↘
情节 神态描写 → 体会心理
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十分犹豫 一
送走长子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切
次子换回长子 无精打采 为
女儿换回次子 失魂落魄 子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女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到了,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
2、过渡:春天多美啊,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郊游,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唱着《春天在哪里》出发吧。
3、教师弹奏,学生全体起立唱歌踏步。
4、好了,我们来到了一片青草地。(贴小朋友的图)
(1)小朋友,快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认真看黑板上的图,说清图意。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1)过渡: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清清的小池塘显得格外可爱。小朋友,让我们轻轻地打开课本,一起来感受小池塘的美吧!
(2)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池塘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多美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写的这个美丽画面,请小朋友们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通过朗读,把小池塘的美读出来吗?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并进行评议。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那在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请你接着读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谁来说说看?
(4)指名读课文。并把相对应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去。
(5)美丽的小池塘倒映出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还会映出些什么呢?昨天刘老师让小朋友来动手画一画,谁想来展示展示?
(6)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图,贴在黑板上,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子说话。
4、学习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现在的小池塘美吗?对呀,引读“美丽的小池塘,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装点得格外漂亮。让我们拿起书,把小池塘的美景看个够吧!
(2)齐读课文。
6、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要离开小池塘了,此时此刻,你想对小池塘说些什么呢?
7、在我们伟大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小朋友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这样你会发现更多更多的美!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说明】
本文根据杨学良作品改写,而杨作又根据苏轼《东坡志林》创作。文本通过记叙牧童指出戴嵩的《斗牛图》画错了而画家真诚接受的事情,赞扬了牧童敢于批评和画家虚心接受的优秀品德。
文章的重点之一是画家绘画水平的高超。为了突出这个重点,作者不惜笔墨,集中一二三四段,从多种角度反复渲染,这为教师建立第一个教学板块,训练同学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体会提供了基础。
文章的另外一个重点是牧童对画家的批评以和画家对待批评的态度,这是第二个教学板块。这个重点集中在两种对比之中,一是牧童与其它围观者对画家作品的态度,二是画家与其他围观者对牧童批评画家作品的态度。
结合二年级同学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教学应确立以下原则:以词语和句子为主要认知对象,以感悟和体验为主要认知目标,以感情朗读为主要训练形式,以创设情境激发同学扮演为主要努力方向。
一、关于媒体的运用,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能:
1、欣赏戴嵩的画,以激发学习兴趣;
2、关键句子比较,以突出学习重点;
3、提供说话词语,以丰富语言积累;
4、欣赏古今名画,以陶冶同学情操。
【教学目标】
1、识字13个,写字12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画家画技的高超和虚心的美德,体会牧童善于观察生活和敢于提意见的美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动物名画欣赏、文本讲稿、斗牛视屏、生字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欣赏名画,调动同学情绪。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也知道了课文中写了一个大画家和小牧童的故事。
2、是哪个大画家?介绍画家戴嵩画的牛。
3、还写了一个小牧童(也就是一个放牧的小朋友),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
二、整体感知全文。谈话: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抓住三个情景理解词语,了解人物,学习朗读。
1、情景1画技高:
⑴ 戴嵩画技很高,默读一、二自然段,用“ ”划出有关内容。
⑵ 指名读,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①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②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⑶ 引导读两个句子,比较体会,用“一……就……”说话。
⑷ 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指名动手模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体会画技高。
⑸ 感情朗读一、二段。
2、情景2称誉:
⑴ 看到戴嵩画画,周围的人是怎样称誉的?用“ ”划出有关内容。
① 说。
② 出示三个句子,供同学朗读: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誉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干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称誉道。
⑵ 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夸?教师为同学提供词语,同学选用词语来赞他:
惟妙惟肖 上乘之作 神来之笔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鬼斧神工 妙笔生花
3、情景3勇敢批评和虚心接受:
1、正在这时,一声炸雷响起来,快读5、6段吧。
2、谁给你留下了深的印象?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读好两个人物的对话。看课文插图,指出画家和牧童。
4、你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吗?播放斗牛视屏。
5、一句话小结,完成板书。
四、写字指导
1、商
2、抹
3、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板书设计】
21 画家 和 牧童
“多谢指教” “画错啦!”
虚心 勇敢
了不起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语文百花园五编排了玩玩说说给汉字分类、归类;连一连动宾词语搭配;读句子发现句子中的反义词;采集古人儿时的故事,读短文,说话写话,口语交际等内容。
教学要求
1.按学过的各种方法将字分类。
2.扩展词汇,正确搭配词语。
3.认识一些关联词。
4.读懂短文。
5.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1、认识广些关联词语。
2.读懂短文。
3.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1、认识广些关联词语。
2.读懂短文。
3.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1.小黑板(投影)。
2.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按学过的各种方法,给词语分类。
2.扩展词汇,正确搭配词语。
3.认识一些关联词。
教学重点
认识广些关联词语。
教学难点
认识广些关联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说说玩玩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在每个字上注上声母或音节。
3.说一说,这些字都有哪些声母?
4.你怎么分呢?(平舌音和翘舌音两类)
5.你们还能用别的方法分类吗?,(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
二、连一连
出示小黑板(投影)。
1.自由读词语。(每组右边)
2.共同理解词语,想想这些词语可以用什么动作的`词
3.指名上台连线。
4.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再指名订正。
5.小组读,全班齐读,达到熟练背诵。
6.投影练习题,随堂练习。
讲风筝
放梨树
种故事
三、读句子
出示小黑板(投影)。
1.自由读句子。
2.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将关联词圈出,告诉学生,这是关联词语。
3.再读句子,选其中一个词语讲一句话。
4.你能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吗?
四、作业
完成书面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短文。
2.交流我的采集本
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
教学难点
读懂短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结合字音熟读。
2.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说的,提出问题理解)
(1)小河为什么洋洋得意,又为什么感到羞愧呢?
(2)小河佩服大海什么?(谦虚,心胸宽广)
(3)学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我的采集本
1.自由读。
2.你知道了什么?(我国古人儿童时代的故事)
3.谁知道这些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老师可以讲一讲。)
4.将这些故事题目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5.谁还知道我国古人儿童时代的故事?
小结:我国古人儿童时代的故事很多,如:孔融让梨,数星星的孩子(张衡)同学们再收集一些,写在采集车上,也可讲给同学们听。
三、作业
收集古人儿童时代的故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能说会道
出示教学挂图道歉。
1.看图:小明画画时,不小心把颜料弄到小芳的衣服上了,他们会怎么办呢?
(1)指名说。
(小明主动向小芳道歉:对不起)
(2)还可以怎么说?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真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衣服弄脏了,我不是故意的,回家时,我帮你洗干净好吗?)
(3)小芳怎么说?
(不要紧,我回去洗一洗就干净了。)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
2.演一演。
(1)两个同学上台,一个饰小明,一个饰小芳。
①小明不小心将颜料弄到小芳的衣服上了。(动作)
②小明怎么说。(小明说、动作)
小芳怎么说。(小芳说、动作)
(2)同学们评议。
3.将道歉过程完整地写下来。
二、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继续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自然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关注自然生态的现状,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训练学生阅读、写作、采访及制作课件的能力。
4.学会在合作中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
二.活动重点
1.欣赏、体验自然
2.树立环保意识。
3.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活动地点及主持人
地点:最好是微机室(灵活安排) 主持人:语文课代表
四.课前准备
全班分成三个组 准备时间:两个星期
第一组:进行主题为“崂山之美”的采访
要求:学生到崂山相应的景点进行拍摄,并就此景点的特点、游客流量,水土植被,开发保护,发展前景等问题,对景点管理者及崂山风景管理处负责人进行采访,或者咨询身边的知情人,以便获得更详尽准确的资料;组员合作,制作精美生动的Powerpoint课件,并利用文字资料做简洁生动的画面解说。(技术问题可请教学校信息中心的老师)
目标:在活动中增进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的了解,热爱美丽的青岛。
第二组:写题目为《我家住在 》的想象文
要求:教师应做示范指导,如填上草原上、森林里等词语,引导学生构思自己向往的自然家园,内容要具体,防止写大写空。学生自选角度,自选文体,想象合理,字数500字左右。学生可利用美术特长,绘制相应图片附以说明。
目标: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美的世界,美的自然。
第三组:办《人与自然》的手抄报2份
要求:收看中央台的《人与自然》节目,并就感兴趣的问题做简单记录;阅读杂志《人与自然》上老师推荐的文章,例如《20xx年生态事件回顾》、《中国沙漠化对策与反思》、《对人与自然的再认识》等。第一份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生态的某些现状进行描绘和记录,如沙漠化问题;第二份手抄报就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的问题做一些摘抄和整理,并能针对第一份手抄报提出的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两份都可附上相关图片以及准确的数据。
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的征服和破坏。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主持人:冰心老人曾经在《繁星 春水》中这样来描绘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我们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其实,大自然不仅以它博大的胸怀哺育了我们,还以它澄清、透明、不需要雕琢的美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欣赏并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种种美的愉悦。下面我们先来欣赏第一组同学带来的崂山风光。
(二).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活动结果
第一步:风景篇(2名代表)
第一组一名同学操作演示过程,一名同学随着画面的解说词可做适当的解释和补充。因为崂山是大家熟悉的,所以主持人可在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崂山,描绘自己喜欢的崂山风光。
第二步:想象篇(3名代表)
在欣赏崂山风光之后,我们再来想象和描绘我们心中美丽的家园。第二组的同学事先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优美文章,描绘美丽的自然图景。有图片的可进行简洁生动的说明。主持人可让另外两组同学来评价作品及作者的朗诵。
第三步:关注篇(2名代表)
在感受到现实、想象中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之后,第三组的两名同学将两份手抄报分别进行展示和介绍。主持人可让其他组的同学就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内容、书写等进行点评,或者结合关注的具体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师进行总结
本次活动的准备工作是关键。因为每位同学都是尽己所能,而且各小组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所以有了今天这节生动丰富的交流课。主持人的主持也很精彩。大自然的美应该是永恒的,大家在欣赏之余,也应该从我做起,去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为维护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献出一份力量。
活动案优点说明:
1.本活动课在选题上较为丰富,角度多。没有机械的执行教材列出的选题,而是将自然的美和它的现状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了一些反思和更深刻的关注;同时因地制宜,利用了本地的语文课程资源。
2.本次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信息技术由辅助教师的“教”向辅助学生的“学”转变,学生收集到了比课外书更多的资料,同时增强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点评:
此综合性活动案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弹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没有按照教材提供的选题,而是结合地方课程资源并充分利用;总活动下设若干个子活动,让学生根据条件和兴趣进行自由选择,又体现了新课程的开放性。另外,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取写作与口语交际的素材,使学生的说与写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的能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荷花》 教案05-01
语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5-01
语文教案-《边城》教案05-01
语文教案-《林海》教案05-01
语文教案-《背影》教案05-01
语文教案:春风教案04-30
语文教案:春教案04-3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