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比轻重教案

时间:2024-08-07 14:26:3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比轻重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比轻重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比轻重教案

大班比轻重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比较两样或三样物体的轻重并学习作好记录。

  2、初步感知物体大小、数量、材料与轻重之间的'关系。

  3、对数学操作活动感兴趣,通过操作提高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简易天平称人手一个、每人一份操作材料(一颗弹珠、一只塑料小熊、大小纸团各一个、五片雪花片)、每人两张记录用纸、水彩笔一支。教师记录用纸两张。

  活动过程:

  1、比较两只熊的轻重引出课题。

  2、幼儿操作比较两样物体的轻重并作好记录。

  3、总结发现。

  ⑴同样是纸团,在什么情况下会重一些?(体积大)

  ⑵同样是雪花片,在什么情况下会重一些?(数量多)

  ⑶为什么纸团大弹珠小,比起来还是弹珠重?(材料不同)

  ⑷为什么雪花片数量多,弹珠只有一颗,比起来还是弹珠重?(材料不同)

  4、教师操作记录比较大中小三只熊的轻重。

  5、幼儿操作记录比较三种不同材料的物体的轻重

大班比轻重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三个、橙子两个、苹果一个、牛奶两盒(一盒空的);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相同的围棋。

  活动过程

  1.出示两盒牛奶(一盒空的、一盒有牛奶的)

  让幼儿从表面这两盒牛奶那一盒是空的,那一盒是有牛奶的?讨论用什么方法辨别?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出示大小不同的娃娃、水果等让幼儿用掂一掂、抱一抱、提一提等方法,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3、运用天平秤比较物品的轻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橙子,让幼儿说说哪一个重,然后引出利用天枰比较)

  认识天平:当天枰的一边下沉表示这边的东西是重还是轻?当天平一边的东西上扬时,代表这边的东西是重还是轻?(如果孩子不能确定上扬表示请到轻的物品饿下沉表示重的物品时,可以通过两个体型比较大的物品让孩子确定分辨)

  4、操作练习:

  (1)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师:请拿出两块积木,是一样大吗?掂一掂,哪块重,哪块轻?

  (2)比较同样大小的硬币的轻重。

  师:试一试,两个一样大的硬币会怎样?

  教师小结:在天平两端放同一种形状、大小、重量一模一样的物品,那边多,那边重,那边少,那边轻。

  (3)引导幼儿讨论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东西,放在天平的两端,放得多的一边会怎样?放得少的会怎样?

  5、学习三个物体的推理比较轻重。

  如橙子比牛奶重、牛奶比苹果重,从而得出橙子比苹果重,橙子最重、苹果最轻,牛奶不重也不轻。

  6、操作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设计的时候想得比较简单,只是涉及相同物品数量的多少与重量成正比的规律。但在跟孩子上课的时候,对活动的重难点掌握不够明确,造成活动的过程中越讲越多,涉及的内容太多,如量的守恒,三个物体的推理比较等,孩子难以消化,造成活动过程中老师讲的.多,孩子探索少。另外,教学具的选择不够精确,造成在操作的时候有偏差,难以完成操作。特别是孩子制作的天平不够精确是造成这个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总之,关于测量或重量等等这种类型要求比较精密的操作活动,我们马虎不得,无论是测量的工具或准备的材料老师都要精密考虑是否方便孩子的操作,是否能做到准确等,因为培养孩子对科学认真探索的态度尤为重要,而在这个探索学习的、操作的过程中是最好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良好时机。

大班比轻重教案3

  教学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自然测量方法了解物体的轻重并且能够正确的`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从而感知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目测、体验和操作感受两个物体的轻重。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感受轻和重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以及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类轻重不同的物品。

  2、翘翘板教具二个,小动物卡通形象若干。数字及轻重标记若干。

  3、课前组织小朋友到户外玩跷跷板,体验平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轻与重的问题。

  二、感知体验

  引导幼儿用提一提、掂一掂等办法感知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

  三、交流讨论:

  1、通过幼儿玩翘翘板的经验,引导幼儿将轻重不同的物品放在翘翘板上会怎样?为什么?有何办法可以让翘起的一边沉下去?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2、说一说,两个物体之间谁重谁轻?

  3、比一比,三个事物之间比较谁最重,谁最轻?引导他们将其排序。

  四、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五、拓展幼儿思维

  生活中如何知道物体的重量呢?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师小结:

  大小一样,材料不同轻重也不一样、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样,轻重也不一样。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生活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跷跷板,并比较三人中谁最重谁最轻,请幼儿排序。

  教学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大班比轻重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在此基础上推断三个物体之间的轻重。

  2、在操作中,能用符号正确记录出物体的轻重,并能用语言完整的表达结果。

  3、感受操作活动中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皮球、铁球、天平、卡片。

  2、学具:小汽车、橡皮鸭子、积木、天平、操作记录纸(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一、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轻重。

  (一) 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轻重

  出示两张人物卡片,一个小孩,一个大人,比较轻重。

  师:玉玉和哥哥谁轻?谁重?为什么?

  总结:通过眼睛观察,小朋友们知道了大得重,小的轻。

  (二) 用掂的方法比较皮球和铁球的轻重

  师:是不是大的东西就重,小的东西就轻呢?看一看,老师手中的两个球那个重,那个轻 ,为什么?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用掂的方法,感受皮球和小铁球的轻重,知道材料的不同也决定物体的轻重。

  总结: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地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知道了两个物体的轻重不仅和大小有关和材料也有关系。

  二、用天平称一称的方法来比较轻重,并学习记录结果。

  提问:除了用看一看,掂一掂的方法,还有什么更准确的方法比较轻重吗?(幼儿讨论),对了,我们还可以用秤一称的方法来比较轻重。

  1、 认识天平

  师:这个称量工具叫天平,两端的.叫托盘,是盛放所称物品的,把两个要比的物体放在托盘中才可以比较轻重。

  2、 学习称量,记录轻重。

  师:把皮球和铁球放在天平上,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讨论)

  总结:往下沉的一端说明重,翘起的一端说明轻,我们用箭头来记录下他们的轻重,铁球重,用向下的箭头记录,皮球轻用向上的箭头。

  三、 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

 1、 出示玩具小汽车、橡皮鸭子、积木,讲解操作的方法,比较出他们的轻重。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三个玩具的轻重呢?(称一称)三个玩具应该怎样称呢?(幼儿讨论)

  总结:我们可以先用小汽车和鸭子比,再用鸭子和积木比,最后小汽车和积木比,把每次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说一说哪一个最重,哪个最轻,并记录下来。

  2、 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比较,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两人一组互相合作到天平前玩一玩,称一称,再把结果记录下来,一定要按照记录纸上的标记称,记录纸上画什么酒称什么。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按记录纸上的要求称一称,比一比,分配好任务一起合作完成。

  四、 讲解操作结果,活动小结。

  1、 询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不明白之处,及时给予指导。

  2、 把部分幼儿的记录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请该幼儿讲一讲比

  较的过程和结果,其他幼儿帮助检验一下是否正确。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完整的讲述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先是小汽车和鸭子比,汽车重,鸭子轻;再用鸭子和积木比,鸭子重,积木轻;最后用汽车和积木比,汽车重,积木轻,汽车比鸭子和积木都重,所以汽车最重,积木比汽车和鸭子都轻,所以积木最轻。

  4、用所学的推理方法,比一比图上物体的轻重,要求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过程。

大班比轻重教案5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辨别物体的轻重,并进行排序,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物品(最好同样大)如砖块(半块或三分之一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各一块;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装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样大),里面可分别装小石头、豆子和稻子(带壳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称一个(可以用筷子和绳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幼儿每两人一盘小石头、一盘纽扣、一盘木块(数量相同)、一个天平称(自制,也可不要)。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活动过程

  1、比较两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砖块和木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怎样才能知道?(用手掂)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重的交给教师。教师再出示木块和泡沫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轻的`交给教师。

  (2)教师请幼儿找找活动室内有哪些物品比较重,有哪些物品比较轻,也可以回顾在生活中碰到过哪些不同轻重的物品。

  2、比较三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请幼儿猜一猜:这三包物品,哪包最重?哪包比较重?哪包最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比较的结果。教师出示天平,讲解如何用天平看轻重,然后用天平称一下上述三种物品,验证轻重给幼儿看。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三包物品同时比较时,怎样来说清楚每一包物品的轻重,幼儿讨论过后,教师小结: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同时比较时,可以说最轻的,比较重的,最重的。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再做比较,将三包物品从轻到重排队,其他幼儿做评判。

  (2)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掂或用天平称的方法比较手里的小石头、纽扣和木块的轻重,先找出不同轻重的物品,再按轻重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在天平上称给幼儿看,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把最轻的包拿走,出示最重的包与比较重的包在天平上相比较,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再把最重的包拿走,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在两包比较中较重的包,和另一包包比较时可能是轻的(或重的),在两包比较中较轻的包,和另一包比较时可能是重的(或轻的)。所以说物品的轻重,要看和谁比。

  3、操作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4页上的练习。

大班比轻重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天平,学习使用天平,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物体的轻重。

  2.学习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或四个物体排序,感知理解序列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比较的物品若干对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选择3种(或4种)瓜果,运用已有经验比较轻重。

  1.这些瓜果一样重吗?怎么辨别轻重?

  2.引导幼儿用手分别去掂各个瓜果的份量,然后再记录表用手掂一栏中,按物体的轻重用数字进行排列。(引导幼儿知道物品的轻重是相对的',学习尝试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物体排序)

  二、教师设疑:有的瓜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来,怎么办?(出示两个重量相近的瓜)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瓜哪个重,哪个轻呢?

  三、认识并使用测量工具——天平。

  1.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准星必须居中,物品应轻拿轻放)和利用天平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哪边翘起哪边物品就轻,哪边下沉哪边物品就重)。

  2.猜想:这两个瓜哪个轻?哪个重?

  3.用天平测量验证这两个瓜谁轻谁重,初步学习使用天平的方法。

  4.用天平测量验证前一环节中用手掂排序三个物体重量的准确性。

  四、游戏猜猜谁轻谁重。

  出示大小相差不多的瓜果,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瓜的实物引出,请幼儿先用自己的方式想出比较的方法,通过用眼睛看、天平秤、用秤重量的方法和用生活经验脑子想等方式进行,教师在引导中要多用扩展性的话题引到,到后面有些幼儿又想出了用纸沉下去的程度来进行比较,方式多变,但有时教师在活动还欠缺,喜欢重复幼儿的话语,需要不断反思。

大班比轻重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资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资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假如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假如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资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身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资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资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婴幼儿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大班比轻重教案8

  教学目的:能够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重,会适当运用轻重来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1、大小不同的沙包,天平。

  2、脸盆几个,同样大小的木块几个,不同重量的小物品几个。

  3、铅笔和彩笔。

  教学过程

  1、分组活动

  1)掂沙包。请幼儿任取一个沙包,然后互相掂量、比较、说说谁的沙包重,谁的沙包轻。

  2)请幼儿互相抱一抱,说出谁重谁轻。

  2、游戏:“猜轻重”。

  1)教师选择教室内的任何两件小物品,让幼儿用目测和用手掂量的方法判断轻重。

  2)教室可用天平确定每次幼儿的判断是否正确。

  3、分组活动,让幼儿用天平比较教室内一些小物品的轻重。

  4、集体谈话:还有那些方法可以区分物体的轻重?

  5、小实验:那个木块上的东西重?

  1)让幼儿往浮在同一个脸盆中的两个木块上分别放不同的小物品,并根据木块的沉浮情况判断哪个木块上的'东西重,并想想为什么。2)教师讲解利用船体的沉浮判断物体轻重的简单方法:船体深,船上的东西越重。还可以给幼儿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6、指导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请幼儿给轻重不同的物体画上标记。

  7、户外游戏:跷跷板

  1)幼儿自由玩跷跷板,引导幼儿发现跷跷板的原理。

  2)请2—3个体重相差比较大的幼儿,让他们通过跷跷板两两比较,找出最重的和最轻的,使幼儿明白轻重是相对的。

  3)让幼儿想想怎样玩跷跷板才好玩?

大班比轻重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正确判断并能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活动准备

  1.猪、兔、狗毛绒玩具各一件;中型跷跷板;相关的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璃球重。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师:用什么方法能使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

  幼:盛进水或装上东西。

  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现在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

  幼:东西全倒掉或都装上一样多的东西。

  4.利用课件,拓展思维。

  (1)倾斜的天平两端分别是一个西瓜和几个梨。

  师:请问天平两边怎样才会平衡?

  幼:最好的办法在跷起来的那边再放些梨。

  (2)天平两端分别是:一支粗蜡烛和两只细蜡烛,两边重量相同,教师将两边的蜡烛同时点燃。

  师:如果两边的`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快,过一会儿天平还会是平衡的吗?

  幼(争辩后最终给出答案):是平衡的。

  (3)天平显示皮球和冰块一样重。

  师:同样重的皮球和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幼:冰块会变得越来越小,会越变越轻,天平会倾斜,皮球会滚掉。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加深对物体轻重比较方法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基本掌握了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使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让幼儿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幼儿的感知与判断能力;同时幼儿学会了用正确的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符合了大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使孩子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与成功感。通过活动延伸,加深了孩子对知识的巩固以及求知的欲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个别幼儿参与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活动区的材料准备还不够丰富,为幼儿提供探索的空间还显得有些局限。

大班比轻重教案10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比较物体轻重”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让幼儿简单了解比较轻重的方法。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两个蛋娃娃,贴有汉字卡片“轻”“重”的篮子,各种玩具、布娃、皮球、茶杯、碗等若干。

  2、苹果、梨、桔子若干个。

  3、每组幼儿一架天平称、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轻重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说过程。

  整个活动首先通过对两个蛋娃娃轻重的比较,让幼儿感受物体有轻有重;然后用手掂一掂再次比较物体的轻重,最后通过天秤实验比较物体轻重,让幼儿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一直持续不断。课中教师通过提问、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解答,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1、猜测活动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娃娃,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看看这两个娃娃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悄悄地告诉老师。”)

  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第一次操作活动,主要让幼儿用手估测比较物体的轻重。

  (指导语:“老师还准备了很多材料,每两种分成了一组,请你们每人拿一组材料,想办法比较出两个物品谁轻谁重?”)

  这个环节的个人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探究,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个别引导的办法。

  3、第二次操作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用天平精准地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指导语:“现在我们就来用天平称称一称、比一比小篮中的两个物品谁轻谁重?在每个篮子里都有一张记录表,我们来看一看,怎样记录它们谁轻谁重呢?”“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桔子它们谁重、谁轻?”)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掌握天平称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记录物体的轻重,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中,第一次我让幼儿独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记录,第二次让一组幼儿合作完成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并记录。记录表我采用了猜测与实践两种记录方法,通过让幼儿讨论,确定如何区分轻与重的记录方法。

  4、交流总结活动

  (指导语:请每小组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较出来的?)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大班比轻重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三者轻重的方法

  2、学习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

  活动准备

  分别装有一杯、两杯、三杯沙子或米的袋子(袋子大小不一),绳子,测量的杯子,晾衣架,幼儿用书《我的数学》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或长短不一的三个物体,让幼儿比较,说出“大——比较大——小”或“长——比较长——短”的概念。

  2、讲故事《小马跳跳》。

  小马跳跳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他经常帮助妈妈干一些自己能干的事情:吃完饭,会把碗筷收好,吃饭前会把碗筷摆好等等。有一天,妈妈从地里回来说:孩子,咱们收了三袋大米,我实在太累了,拿不回来了,你去帮妈妈拿回来好吗?小马说好啊。可是你要记住,要把最重的拿回来,最轻的送给你的小兔哥哥,比较重的.送给老牛伯伯,你记住了么?小马说:记住了!就高兴的走了。可到了地里,小马难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不知道哪袋米最重 ,也不知道哪袋米最轻,他急的哇哇的哭起来。小朋友能不能帮帮他呢?

  出示三个袋子,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有什么方法知道他们的轻重呢?

  幼儿的答案多种多样,因为不容易直接看出。

  3、请孩子们试一试,说一说,用什么方法知道轻重。

  甲:“倒进一样大的袋子,看一看哪个多哪个少,多的重少的轻”。

  乙:“用手抓一抓”

  丙:“用手掂一掂” “用衣服架挂一挂” “用杯子量一量”等

  4、得出答案:重——比较重——轻

  5、看幼儿用书,第三页。

  7、延伸活动:找一找生活中的“重和轻”。

  活动反思

  因为大班的孩子以前已经学过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他们用的是:“大的、比较大的、小的”这样的概念,今天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为了帮助孩子确立“重的、比较重的、轻的”这样的概念,我先让孩子比较了三个物体的大小,从而推出三个物体的轻重的概念。

  该活动的一个目标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大班的孩子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乐于助人,于是我就编了一个关于小马跳跳的故事,引导幼儿一起想办法帮帮小马,分出“重的比较重的和轻的”。这是孩子的思维达到了高潮,当放在同样大的袋子里时,孩子说看出来的,放在不一样大的袋子里时,孩子过来用手掂一掂,用杯子量一量,用手抓一抓,用秤称一称,老师引导出来,还可以挂在衣服架上看一看等等。这样孩子们所处的状态是帮助小马跳跳解决问题——找到相应条件的大米送给相应的人,孩子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同时孩子们每想出一种办法,老师给与肯定的同时接着提出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让孩子积极的再想另一种方法。

  最后,我以小马的口吻谢谢小朋友,同时以“小马知道该怎么送米了,他要和小朋友再见去送米了”来结束活动,孩子的兴趣盎然,整个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大班比轻重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轻重,让幼儿感知、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2、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根据物体的轻重排序。

  3、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衣架一个

  2、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三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

  3、一大一小积木若干,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按3、6、10数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篮球、铁球、苹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天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挂衣服用的)现在我挂在前面,它处于什么位置?(水平)。请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侧挂上一袋橡皮,你们观察衣架有什么变化?(挂橡皮的一侧下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挂橡皮一侧重,另一侧没挂物品的轻),你们在看,我在衣架另一侧挂一把尺子,你会发现什么变化?(挂尺子的一端下垂,挂橡皮的一端翘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或这说明了什么?(挂尺子的一端比挂橡皮一端重)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挂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轻的一端上翘,衣服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二、出示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来比较轻重

  (一)

  1、教师:我这里有三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子)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装满水的重;装半瓶水的轻;空瓶子的最轻(利用目测)

  教师:请幼儿验证,用手掂一掂,感知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

  2、按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排序

  教师:现在,小朋友知道哪个重、哪个轻,请你按由轻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轻排序。请个别幼儿操作

  (二)

  1、教师:矿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轻,我这里还有三个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们怎么分辨哪个罐重?哪个罐轻?(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的;一个装半罐)并按由轻到重顺序排起来。

  2、一大一小的积木

  3、大小、形状相同、块数不同的积木(3块扎一起;6块扎一起;10块扎一起)

  4、幼儿自由看、玩、掂,比较轻重并排序。

  5、师幼一起验证幼儿操作,总结: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轻,装半瓶水的较轻,装满水的最重;相同的积木,大的重,小的'轻;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数多的重,块数少的轻。

  三、比较不同物品的轻重

  (一)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沙包重,哪个轻?

  2、篮球、铁球

  师:这两个球,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3、大小几乎相同的苹果、桔子、梨

  师:这三个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难比较,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三个水果的轻重呢?来小朋友动手玩一玩。

  (二)幼儿玩

  1、集体讨论:为什么大的棉花沙包轻,小的豆子沙包重?为什么大的皮球轻,小的铁球重?

  2、请个别幼儿验证怎样比较苹果、梨、桔子的轻重(用天平秤,称一称)

  四、比赛

  两组比赛:不同轻重的物体混放,每一种两个,每组幼儿协商每人排一种,比较同类物体的轻重,分别摆放在两个写有轻重的箱子里,快、对的那一组为优胜组。

  另换两组比赛:不同轻重、不同类物体混放,请幼儿用掂、称等方法,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为优胜组。

大班比轻重教案13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大班比轻重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重点: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难点:操作发现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纸盒、天平、积木、玻璃球、棉花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这些物体是一样重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比较)

  用手去掂分量或其他方法。

  (2)、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有的物体的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

  2、介绍测量工具——天平。

  (1)、幼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猜猜这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3、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成正比。

  (1)、出示大小不同的盒子比轻重。

  (2)、幼儿自由比比其他一些物体。

  4、收拾整理物体。

大班比轻重教案15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活动准备

  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大班比轻重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02-08

大班数学教案比轻重教案12-09

大班数学比轻重教案6篇03-27

大班数学比较轻重教案04-29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比轻重》(通用12篇)11-25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3篇04-04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较轻重》教案11-09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4篇04-0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03-0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比较轻重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