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6-28 17:32:25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锦(15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18、锣鼓声声

  教学目标

  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带来。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六一儿童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

  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验证呢?

  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观察。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讨论分析: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又怎样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学生要注意观察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做完以后,把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汇总。此时,教师不能先人为主,只记录下与振动有关的现象,排除其他无关现象,而应该将所有的发现都记录下来。找共同点也就是对所有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而让学生去逐一进行分析。

  三、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1、讨论:根据我们这节课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汇报、记录。

  19、声音的旅行

  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玻璃钟罩、电铃、两用气筒、“土电话”。

  2.小组准备:水槽、石块。

  3.学生准备:制作“土电话”的材料。

  教学建议

  本课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文艺汇报演时,舞台上的歌声、乐器声,为什么我们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声音是怎样“飞”过来的呢?

  2、学生进行推测,并做简单记录。

  二、实验验证,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1、讲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2、教师演示玻璃钟罩的实验。

  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4、学生讨论、汇报。

  三、想办法,验证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1、谈话: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

  2、学生讨论、实验。

  要注意两点:一是实验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材中提供的形式是有限的,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固定的方法,只需要将液体、固体等材料交给他们,还可以干脆带他们到室外去,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试一试,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教师也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验,在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时去帮助他们。二是实验材料的准备要丰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以木板、水代替固体和液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多想办法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类材料供学生在实验中使用,以便使学认识到声音能在某类物体中传播而不只是在某种物体中传播。

  四、总结。

  1、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2、学生整理记录,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声音能在固定、液体、气体中传播”这一结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制作“土电话”,进一步认识声音的产生。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材料。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土电话”。

  二、制作“土电话”.

  1、讲述:(出示已经做好的“土电话”)大家看,这是老师自己做的“土电话,同学们可以照样子自己做一个,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土电话“效果最好!

  2、学生制作,教师及时指导。

  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都不是最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和玩“土电话”的过程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有力得到培养。

  放手让学生准备材料。课前的准备应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好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前提。

  制作过程要展开,不能以既定的方法来约束学生。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去制“土电话”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和启发,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基本上也能做成一个“土电话”。尽管学生制作的“土电话”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恰好正是一个教育契机,正是使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创造思维的良好时机。

  三、玩“土电话”.

  1、 讲述:大家的“土电话”都做好了,你准备怎么来打电话呢?

  2、学生演示。

  3、提问:刚才大家的这些方法,你觉得哪些好?哪些不好?为什么?

  4、学生讨论。

  4、带学生到操场做打电话的活动。

  玩“土电话”是一项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加强组织,但不能限制玩的方法,只需要在玩之前提出要思考问题:如怎样玩“土电话“的效果好?什么样的”土电话“传声效果好?等等。让学生总结玩法时,只要能够得到上些基本的认识就可以了,如玩有时候线要拉直,中间不能有障碍物等。对于学生所讲到的一些有创造的想法要适时加以肯定,使于他们对”土电话“保持一个长期的研究兴趣。

  20、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丰富的实验,搜集实验事实,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知识:1、通过了解,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这个探究活动,补充认识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尝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减弱噪音的方法。

  3、学习调查、搜集周围环境的资料。

  情感: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

  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教学方法:

  实验与研究。

  教学准备:

  各种发声的物体、有关噪音危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呢?

  2、学生提出简单的假设。

  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想办法让同一种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注意观察,物体发出不同声音时,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2、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使之发出不同的声音,搜集现象。

  教学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简单地选取两种对比材料,教师进行演示再加说明就算解决问题,如分别敲大鼓,大鼓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就算学生知道了声音的强弱。这样对声音的认识过程是达不到本课在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充分摆弄研究,并对发现的事实加以充分完整地描述。

  3、记录实验的情况。

  4、分析实验现象,作出结论。

  在实际教学中,要讲清楚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对于学生描述中所讲的“声音尖、粗”,可直接告诉学生较为科学的说法是“声音高、低”。

  三、了解哪些声音属于噪音,认识噪音的危害.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声音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引导学生充分描述生活中经历。

  2、介绍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进一步认识噪音的危害。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材上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别人做科学研究的事例,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3、小结:噪音的危害。

  四、认识减少噪音的方法.

  1、生活中有很多减少噪音的方法,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2、调查活动:调配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受到噪音的污染?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我们有什么办法减弱这些噪音?

  21、舞台灯光

  教学目标:

  探究: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够制造不同颜色的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1、通过观察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进行交流,归纳出科学规律。

  2、知道光也有不同的颜色,初步了解色光的混合。

  3、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发挥创造力,体验团结合作带来成功的愉悦,并初步认识科学对人们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够制造不同颜色的光,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进行交流,归纳出科学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图片)。

  小组准备:手电筒、蜡烛、带小孔的硬柢板、火柴、各种不同颜色的纸等。

  本课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光的传播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文艺汇演的时候,舞台上的灯光是什么样的吗?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和变化?说说生活中的光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把课前已经认识到的各种事实都描绘出来,挖掘学生对光传播的已有感知,对这些感知进行简单的归纳事理。

  二、观察手电筒的光柱,搜集有关事实。

  1、我们来看看手电筒的光柱有什么特点。

  将教室里的灯光关掉,拉上窗帘,学生将手电筒的光射向各个方向。

  2、汇报。学生的描述是多方面的,比如:光柱越来越大、光线越来越暗等等。正确的答案,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然后重点提出光的传播这个问题,让学生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三、画出手电筒的光的照射路线.

  1、手电筒的光是怎样传播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证明吗?

  2、学生讨论画手电筒光的照射路线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除了教材上展示的主法和实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教师还可以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不一定非要用书上的方法和实验。

  四、实验验证.

  1、简单介绍实验方法,请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怎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

  2、学生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两块硬纸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经过多次调试,学生会发现三块纸板的孔只有一条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焰。

  5.总结:说说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6.进行自我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进步认识光。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说说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灯光是什么颜色的?舞台上的光又是什么颜色的呢?舞台上的灯光是怎么变换出那么多颜色的?

  二、.学生实验.

  1、用彩色的纸和手电筒制造彩色的光。

  2、将两种或几种不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仔细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记录现象。

  这部分教学活动,教师完全可以只提供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这里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科学知识,只是需要学生对对色光和它的混合进行初步的了解,而学生是有能力完成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验更加完善,甚至可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发现。

  三、活动:设计一美丽的舞台.

  1、请你做一名灯光设计师,将我们的舞台,布置得五彩缤纷,想一想还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2、学生活动,展示、记录。

  四、实际运用.

  (放映图片)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警车上的警灯;楼房周围、街道树上缠绕的彩灯;灯火通明的商场、工厂。说说这些灯光有什么作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彩色的光?

  五、学生讨论、汇报。

  22、反射光

  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

  知识:制作潜望镜,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过对光的反射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制作潜望镜。

  教学方法:

  实验与操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镜子。

  2.学生准备:镜子、长方体纸盒、两块镜片、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光是怎样传播的?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光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引发新的学习内容。

  二、将太阳光反射到指定的位置.

  1、老师在一面外墙上设置了一些“靶子”,请你想办法,使用手里的镜子,将太阳打“靶子”上。

  2、学生活动。

  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用镜子反射阳光是学生很熟悉的游戏了。通过打“靶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固定的位置上,使学生知道平面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随着平面镜的移动,反射的太阳的光线也可以改变。

  三、使反射的太阳光的光斑更亮.

  1、要想使反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斑更亮,你有什么办法?应该怎么做?

  2、学生设计方案、实验。

  先由学生提出应该具体怎样操作,他会意识到这个任务一个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会更加珍惜合作的机会,体会合作的愉快,享受合作的成果。

  四、将阳光“请”进教室.

  1、想办法将阳光照射在教室里的墙上,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好。

  2、学生活动。

  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玩镜子,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活动,学生已经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会。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让他他说出具体的科学通理,只要能将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就可以了。

  五、制作潜望镜.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光的反射?谁知道潜望镜是做什么用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

  3、简单介绍潜望镜和制作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

  23、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探究: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知识:1、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实验,能正确操作,能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推测、探索,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

  2、使学生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能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

  情感:利用三棱镜分解阳光,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验探究彩虹秘密的乐趣,并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并用初步认识彩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实验与操作。

  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喷雾器、CD碟片、水彩笔、三棱镜。

  2.挂图或电脑CAI:彩虹、七色光带的图和名称。

  教学过程:

  本课之前学生已认识了光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的折射现象。本课通过揭示彩虹的秘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分析事实,提出假设,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推理得出结论。

  一、导入新课,分析事实,提出假设.

  1、讲述:同学们,大家见过自然界里美丽的彩虹吗?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彩虹的形成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学生形成对彩虹及其相类拟现象的总体表象,并放手让他们去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作出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可以是与太阳光有关的假设。但这个假设的产生不可能是一蹴而学,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假设,比如:与油有关,与天气有关,与水有关等等,这正是我们所期待达到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积极想办法,动脑筋来证明自己假设的正确性,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好时机。

  二、制造彩虹,实际观察.

  1、我们来制造一个“彩虹”。简单讲述制造的方法。

  2、学生实验、观察。

  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中,有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就是彩虹现象的形成与太阳光和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但是不是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学生提出假设之手,就要引导学生给予验证,而制造一个“彩虹”这个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的将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联系起来。

  三、使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1、介绍三棱镜。

  2、学生自己操作,分解阳光。

  3、分析:彩虹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它是怎么形成的?

  4、记录。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教学前,布置学生准备三棱镜、手电筒、蜡烛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关于太阳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那么,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呢?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作出猜测: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根据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实验。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证明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4、启发思考,课后用大碗、平面镜、纸屏、水等材料进行研究。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电灯光、手电筒光、蜡烛光是不是也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研究的结果和自己的收获。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教材简析】

  《种子长出了根》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3课。

  教科书中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本课的研究任务:植物根的生长变化、类型和作用。书中安排了大量的主题研究活动:1.研究植物根的生长。这是一个交流活动,交流的内容是观察前一课中已经种下的种子的变化,因此前一节课的课后延伸与本节课的课前作业是一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凤仙花根的发展变化的过程。2.分析归纳根的类型。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带根的植物,让学生全面观察,利用简单的表格对根进行记录、分析、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研究根的作用。我们从教科书中遴选部分资源,再结合本地植物根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植物不同的根以及根的作用。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两课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单元教学中承上启下的一课,承上是需要用到前两节课学生种植后对植物的观察记录,启下是为后面能够有序地研究茎和叶的变化及作用做好铺垫。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已经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存在对植物观察、描述不够具体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聚焦观察植物的根部变化,从根的生长、类型和作用三方面进行观察与思考,引发学生对植物根的生长变化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种子可以萌发成幼苗。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维持植物生存。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

  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知道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前一节课的课后观察记录表,凤仙花种子发芽实验观察杯,一些带根的植物。

  教师准备:种在玻璃杯中的凤仙花的种子,一些带根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聚焦观察、寻找规律

  1.谈话:通过精心培育,我们播下的凤仙花种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凤仙花种子萌发的情况。(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1)通过交流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先长小芽,这个小芽逐渐长大就会变成根,凤仙花的根就是由这个小芽长大形成的。

  (2)大家能不能给这个小芽起个名字呢?

  学生:对,这个小芽叫根芽!

  教师:你知道根芽是种子里的哪部分变成的吗?(胚根)

  2.上节课,大家观察了不用种子也能发芽的植物。现在,我们来交流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根生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我们发现,根都是向下生长的。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种的时候怎么放种子,它的根永远是向下生长的。同时我们还发现,根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几天时间就长出来了。

  3.研讨:为什么刚才汇报的同学有的说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针对问题、分析归纳

  1.说一说,除了刚才观察的凤仙花的根,你还见过哪些植物的根?(学生回答)

  2.老师课前让大家带一些比较完整的植物的根,大家带了哪些呢?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葱、菠菜、香菜、狗尾草、胡萝卜、甘薯等常见植物的根。

  3.观察植物的根,填写实验观察表。

  植物名称

  根的形态特点

  4.先根据植物根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起个名字。

  5.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出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这三种根的类型。

  6.留心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的根,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根。

  三、实验总结、发展思维

  1.同学们想想,植物为什么能固定在土壤中?它的什么部分起了关键的作用?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证明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3.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8页右下图,种子萌发先长出了根,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拿出课前布置的根的作用实验记录表,观察记录表上的数据和我们画图记录所看到的现象并思考:试管中的水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4.同学们都养过花,在养花的时候是需要细心呵护的,例如定时给花浇水施肥、松土等。想一想,我们给花浇的水、施的肥到哪里去了呢?

  5.小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拓展应用、实践体验

  1.课后了解植物根的有关知识。

  2.制作不同植物根的标本。

  3.不同植物的根,形态特征不同。可以让学生收集更多根的图片并分类,说说根在维持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4.继续观察实验瓶里植物吸水的实验,想想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再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种子长出了根

  胚根—根芽—根

  生长变化根向下生长

  速度比较快

  直根系

  植物的根类型须根系

  变态根

  固定植物

  作用

  吸收水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

  第一单元 电

  1.1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 调查家中的电器。

  (1) 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 全班交流。

  (4) 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 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 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然而,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人却报之以轻蔑和嘲讽。但是,科学终究会战胜愚昧和无知,175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但是传到英国却发生一段离奇的故事。

  D、关与电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 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 全班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1电和我们的生活

  1、调查家中的电器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教学后记: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 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 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 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 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说出判断的理由。

  ?分别试着连一连。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1、 让小灯泡发光

  2、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教学后记:

  1.3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标: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

  4、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使用灯座让小电灯亮起来。

  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

  活动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一个、电线4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电流在小灯泡里怎样流的。

  (1) 请一学生到前面来,用1根导线、1个电池,点亮小灯泡。

  (2) 发现问题:一个人操作很难。

  (3) 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4) 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的?

  二、探究过程:

  1、学习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1)观察材料。

  ? 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

  ? 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连接电路。

  ? 在电池盒两端的弹簧夹上接电线并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 把小灯泡连接在小灯座上。

  ? 用电池盒与小灯座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

  (3)画简单的电路图。

  ? 能不能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

  ?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2、 点亮更多的灯泡。

  ? 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个一个、电线4根。

  ? 小组讨论: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 要让两个灯泡亮起来怎么研究?

  ? 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 开展研究活动。

  三、小结。

  四、拓展研究。

  在能不能使10个小灯泡同时发亮?为什么?

  板书设计:

  1.3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1、学习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2、 点亮更多的灯泡

  教学后记:

  1.4电路出故障了

  教学目标:

  1. 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 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 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2-3个小灯泡、电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灯泡、没有剥皮的电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教师准备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出示一个不能使灯泡发光的有故障的电路,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二、探究内容:

  1、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2)分析思考: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

  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

  讨论交流:全班有多少种分析和猜想。

  2、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好。

  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灯泡是否能亮。

  (2)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指导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检验电路检测器是否可以用。

  (3)制定检测计划。

  (4)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边检查有故障的电路,边做记录。

  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5)讨论交流。

  A.四人小组合作,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

  B.进行集体的评价。

  3、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4、注意安全: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三、总结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

  1.4电路出故障了

  1、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2、做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后记:

  1.5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

  2、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

  3、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及实验盒、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插头等18种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 “电流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发现电线外部包着的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电线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

  4、如果我们在中间接上别的物体,哪些物体可以让电流通过?

  二、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师生共同研讨检测“一元硬币”的研究计划。

  突出:①在检测之前先预测;②需检测两次;③注意检测的顺序。

  (针对学生现有的探究能力水平,以讨论的形式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开始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参与

  1、学生探究任务:检测18种物体和自找7种物体,进行区分,预测这些物体是会不会导电?

  2、找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的区别。

  3、教师提供背景音乐,巡回指导

  (通过检测25种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四、汇报探究结果、发现提出问题

  1、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电珠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电珠发亮,在分类中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2、 对螺丝刀、插头等进行判断,知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电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3、 交流发现材料的一些规律。

  4、提出探究中产生的新问题,相互启发解决。

  (这是一个学生汇报收获、问题和感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心得、互相评价的过程。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尊重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流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五、拓展探究内容,引导用电安全

  指导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和水是导体的意义有三—一是这两种物体都是非金属,避免孩子误认为导体都是金属;二、学生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与这两种物体关系密切;三是这两种物体与学生“心理距离“很近,孩子对它们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5导体与绝缘体

  1、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教师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学后记:

  1.6我来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教学准备:

  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

  二、 探究过程

  ? 1、观察手电筒

  (1) 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 (4) 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 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

  (2) 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3) 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3、红灯、绿灯和黄灯

  (1)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 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4、小组讨论制作。

  三、交流汇报

  1.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2. 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四、总结

  板书设计:

  1.6我来做个小开关

  1、观察手电筒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3、红灯、绿灯和黄灯

  教学后记:

  1.7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教学目标:

  1、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4接线盒子的过程;

  2、学会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面电线的连接方法;

  3、初步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教学难点: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教学准备:

  每组:电路检测器一个、4个连接点的黑箱子一个;

  游戏用:四跟导线;

  演示用:6接口的黑箱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一猜,左边的哪个电线头与右边的哪个电线头是同一根电线?依据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1、研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盒子上面有4个接线头,里面有电线连接着,不打开盒子盖能知道哪几个接线头是连通的吗?

  (1)计划

  ?说说打算如何去检验?怎样检验不对遗漏连接点的检验?

  ?想想大概需要检测多少对连接头?

  ?检测要求:

  A、组装检测器;

  B、试试检测器是不是灵;

  C、把检测结果记录在表中。

  (2)推测盒子里的连接方法。

  ?运用检测器检测。

  ?我们能根据检测记录,推测4接线头盒子里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吗?请讨论一下,把推测结果画在纸上。

  ?交流汇报。请将推测的图话在黑板上,并说说推测的依据。

  ?统计全班一共推测出几种连接方法。

  ?想一想,根据这些推测结果我们能确定盒子里的连接是哪一种吗?

  2、研究的延续。

  (1)测试

  4个接线头的盒子我们会测了,那么6个接线头的呢,需要检测接线头几对?请把接线头的对数和顺序写在白纸上。

  (2)推测

  如果知道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怎么连通的,会推测盒子里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吗?试试。

  3、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1) 小组讨论。

  (2) 合作完成电路游戏板。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1.7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2、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教学后记:

  1.8我们选择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节电池、1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2、经历1节电池、2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3、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科学文件夹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4、经历给模型房间亲自安装电灯,并让其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房间的电路。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两节电池、两个灯泡、若干电线。

  每组已设计好的纸盒房间,最好是两个房间。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小开关各2个,长电线4根、短电线6根、胶带纸1卷、小剪刀1把、白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知道有关电的很多知识,会动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研究有关电路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1、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1)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最快的速度,把2节电池、2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连接起来,让灯泡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连接。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2)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把1节电池、2个小灯座、2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让灯泡亮起来,能有几种连接方法?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串联、并联电路中,比划出电流的流动路线。

  2、分组讨论,总结。

  三、小结

  板书设计:

  1.8我们选择了什么

  1、串联

  2、并联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们想自己动手设计房间里的电路吗?这节课我们来设计一下,看谁想的方法最好?

  二、探究过程

  1、设计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

  (1)出示一个纸盒做的模型房间,用我们学过的电路知识,象电工那样为这个纸盒房间设计照明电路。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

  ?要解决哪几个实际问题?

  ?采用怎样的电路安装?

  (3)交流汇报:全班交流各组的设计方案。

  ?评说别人的设计方案。

  ?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4)讨论交流后,把我们组想好的设计方案用简单的电路图画下来。

  2、安装我们房间的照明电路。

  (1)提出安装的要求:各组安装要注意按一定顺序进行,安装每一个线路看看电是否经过了用电器,特别要注意断路现象。

  (2)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一遍照明电路的连接,在通电。

  (3)每组作品展示,比一比哪组的小屋组装的电灯最亮。

  三、小结

  板书设计:

  设计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

  教学后记: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初步认识植物的花和果实。

  2、 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教学准备:

  一盆开花的植物、一盆挂满果实的植物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我们的植物一天天在长大,当枝上出现第一个花蕾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 新课

  1、 花的记录

  (1) 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

  (2) 填写种植记录三。

  (3) 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你有办法统计吗?

  (4) 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2、 观察果实。

  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

  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

  师:我们怎么统计一株植物一生中会结多少果实?

  3、 比较花和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

  4、 数种子

  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

  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

  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5、 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

  师: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

  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三、 全课小结

  四、 课外作业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与同学交流。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光的传播与折射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等方法来认识彩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进而获得科学结论。

  学情分析:

  虹,就像一架彩桥,时而横架在雨后初晴的天空。孩子们熟悉它,喜爱它,当然也愿意研究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不同颜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在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形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肥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出示彩虹挂图)你们认识它吗?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提出问题: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2)猜想假设:指名猜想。

  讲述: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4)实施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5)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你看到什么现象?

  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它们像什么?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6)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7)小结:阳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出问题: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

  (2)猜想假设:小组内进行。

  (3)讲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我们到室外向阳处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向天空喷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4)实施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①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

  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6)讨论:

  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7)师生小结: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仍然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像水中的镜子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彩虹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哪一边呢?

  3、拓展创新: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现的实践不太长,这是为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阳光照射在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6

  课程标准: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 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3.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不清楚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层次2: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但是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层次3: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探究能力:

  层次 1: 通过本课学习后学生不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 2:通过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但是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3 :通过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教学步骤: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教师总结:车论的运动是转动,而车厢的运动方式是直线移动。

  教师出示载重汽车的录象让学生看完后提问:“你们觉得要想让汽车运动的更快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不做评价。认真听学生的发言。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7

  【教材简析】

  《凤仙花的一生》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8课。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种植凤仙花活动的总结课。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同学们亲历了从播下一粒凤仙花的种子,到收获更多的凤仙花的种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凤仙花进行栽培、管理、观察、记录,形成了对凤仙花的一个生命周期的认识;知道了凤仙花的几个阶段所要经历的时间,以及凤仙花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周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课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一)展示并交流种植的凤仙花生长变化记录,说一说对凤仙花生命周期的认识。

  (二)将我们记录的不同时期凤仙花的图片,按生长的顺序排列。

  (三)根据观察记录,了解凤仙花在一个生命周期中的几个阶段所要经历的基本时间。完成计算凤仙花从播种到子叶出土、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果实开裂、植物枯死所需的时间,填写出每两个相邻的阶段间生长发育所经历的基本时间。

  (四)根据记录的不同阶段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制作凤仙花高度变化统计图,分析凤仙花生长高度变化的规律。

  (五)研讨: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阳光、空气温度对植物的影响;说出凤仙花的各部位的作用;总结凤仙花的生命周期。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喜欢探究实验,但缺乏长期观察的耐心。在经历了种植凤仙花的整个过程后,学生通过亲历栽培、管理凤仙花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科学探究的精神,对于整理分析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植物根、茎、叶为其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其繁衍后代。

  植物维持生命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

  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够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及生命需求等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纳他人的观点。

  能继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变化影响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理解种子是多种多样的。

  2.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比较种子的内部结构,了解种子的共同特征,理解种子中孕育着新生命。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表、照片、观察日记等。

  教师准备:各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交流分享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亲历了栽培、管理凤仙花的过程,观察记录了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在开始种植凤仙花的时候,老师就鼓励大家用不同方式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同时完成观察记录总表。

  现在,请同学们来展示各自的观察记录情况,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发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有照片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形式、绘画的形式、作文的形式、手抄报的形式等,汇报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二、探究凤仙花的一生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

  根据我们的观察记录,同学们可以将上面不同时期凤仙花的图片,按生长顺序排列起来吗?

  学生排列不同时期凤仙花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共同判断,最后排列出凤仙花正确的生长顺序。

  2.提出问题: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呢?

  (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计算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需要多长时间。最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从播种到子叶出土、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果实开裂、植物枯死,凤仙花大概要经历140天左右。

  3.我们从凤仙花生长的不同阶段,分析了凤仙花的生长周期。大家看看,凤仙花每个阶段植株的高度有什么变化?

  上课前,教师请同学根据记录的不同阶段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完成活动手册凤仙花

  高度变化统计图。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当植株处于生长初期的时候,土壤里面会有充足的养分,可以供给植株生长,所以植株的生长高度就会很快。等慢慢到了生长后期,也就是开花结果的时候,土壤里面的养分会变少,而且多用于繁殖,因此它的生长高度就会变得很慢。

  三、研究讨论

  1.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种植凤仙花的过程,结合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分析光照充足的树,会长得更大、树叶更多;森林里的树因为水分充足长得更快;南方的树比北方的树多,这些都证明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阳光、空气、温度。

  2.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凤仙花的根茎部分是整个植株的主要部分,为其他部分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水源和养分;花和叶具有观赏性;果实和种子主要起到再生繁殖的作用。

  四、课堂拓展

  1.在组织学生制作模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实物模型或模型照片,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凤仙花模型图。模型的制作的材料可以选择扭扭棒、彩纸、胶带、橡皮泥等,可以建议小组成员分别制作不同时期的凤仙花模型,然后按生长顺序摆放展示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2.想一想,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与凤仙花相比,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理解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生长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植物生长的不同点是: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会经历和凤仙花一样的生长周期。

  五、课后延伸

  学生通过种植、观察、研究凤仙花的亲历活动,对种植观察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能自觉开展种植、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从而丰富对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认识。

  【板书设计】

  凤仙花的一生

  播种→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形成种子

  凤仙花的一生:要经过140天左右

  凤仙花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手册有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制作凤仙花高度变化的统计图。制作时,教师要先指导学生一起描出2~3个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其余的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部分是做凤仙花模型图。学生先在活动手册上写出制作模型准备使用的材料,再画出凤仙花模型设计图,最后用文字标出凤仙花植株的各个部分。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设计图亲自制作凤仙花模型,教师要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及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玩镜子的合作和交流活动,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积极查阅资料,通过了解镜子的发展史,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学情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镜子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课前准备:

  1、有关镜子的资料。

  2、课前搜集有关镜子的文字、图片资料。

  3、准备各式各样的镜子(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凸面镜、凹面镜、水槽、水、手电筒、火柴、树叶、剪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镜子,你见过哪些镜子?

  课本中也为我们出示了一些镜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看边与学生交流。)

  那么这些镜子都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为了了解镜子中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玩镜子。

  (板书:10玩镜子)(生交流。)

  让学生通过照镜子,发现镜子中的像与镜外物体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知道我们平时梳妆机子就是平面镜。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镜。

  (1)理解平面镜的概念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是从这面小镜子中观察自己,今天就让我们好好的观察一下这面小镜子。你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来摸一摸,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是呀我们平时用的这些镜子,镜面都是平的,那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称——平面镜好不好?(板书:平面镜)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表面不平的镜子,同学们搜集到了没有?

  哦,有的同学带来了小勺子,我们拿小勺子来照一照看看能不能成像?

  两面都能吗?我们先摸一摸小勺子的里面,是平的吗?不是向里凹那我们称它为“凹面镜”,那外面向外凸的一面我们就可以称它为“凸面镜”

  (2)引导学生观察反射现象及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那么,今天我们的玩镜子活动就从平面镜开始。(边说边走向窗边,演示反射现象)同学们请抬起头,你看到了什么。老师小时候经常这样玩镜子,你们会玩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这样玩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还有很多其他的玩法。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玩镜子的方法呢?下面请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都怎样玩过镜子。

  那你在玩的时候有什么问题或疑问吗?请提出来

  师:(拿起一组的科学记录本)大家把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小组之间讨论,想想怎么玩,然后再玩。同学们可以选用自己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可以从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中取材。

  (提出2点要求:一是注意安全,镜子很锋利容易划破手指;二是用你擅长的方式认真记录,可以写、可以画。)

  三、汇报交流:

  在交流中从以下几方面组织学生讨论:①镜子里的像和实际物体的不同;②镜子靠在一起角度变化带来的镜子的像也是不同的;③镜子可以反光。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在玩镜子过程中的发现。

  别的同学汇报时,请大家把材料放入材料盒,认真听,如果需要演示给大看,材料可以带到讲台上。

  师:(师把光射到镜面,反射到墙壁上成了“我爱科学”的正字)大家回去可以试试。我还要考考大家,你在镜子前举左手,镜子里的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大家试试。

  (学生纷纷拿出镜子对照着玩。)

  师:谁能总结一下镜子里的像有什么特点?

  师:(拿起一面镜子)刚才一个小组玩的是镜子反光,当光射到镜子上,而光马上出现在另外的地方,你能比画出光的路线吗?

  师:使光发生路线改变的是镜子,看来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板书: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说到光的'反光作用啊,课本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32页。(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模拟故事中的现象。请几个同学排成弧形用平面镜向温度计上反光。

  小结:用平面镜同时向某一物体反光是该物体的温度会升高。

  四、深入玩镜子。

  (1)引入凹面镜、凸面镜的概念。

  同学们,刚才通过玩镜子我们了解了很多平面镜的特点(手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平面镜),那么生活中还有一些镜子它们的表面不

  是平的。请同学们取出你们课前准备的小勺子,同学们看看在小勺子中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师:勺子的两面都能成像吗?

  师:那我们就也可以把它们当成两面镜子,表面平的镜子我们叫它平面镜,那么勺子向里凹的一面我们叫它什么镜?

  (板书:凹面镜)

  那向外凸的一面呢?

  (板书:凸面镜)

  (2)观察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凹面镜和凸面镜中所成的像,并记录好它们的成像特点。

  (板书:倒立、放大)

  在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缩小的

  (板书:正立、缩小)

  引导学生说出凸面镜的反射范围大,凹面镜的反射范围小。

  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

  (生交流。镜面是平的。)

  生;准备好了。

  生:(能)

  生:会玩。

  (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

  生:为什么镜子能照亮物体?

  生:镜子为什么能反射太阳光?

  (小组开始玩镜子。)

  a.生:我们组是把3个镜子靠在一起,然后在中间放一个笔帽,可以看到镜子里有很多笔帽,而且我们把镜子的角度变小,笔帽就更多。

  b.生:(上前演示)我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镜子为什么能反光,我们发现跟镜子后面的这层灰色的东西有关,好象是漆,用小刀把它刮掉,镜子就跟玻璃一样了。

  c.生:在镜子里的字都是反的。

  生:反的

  生:右手

  生:镜子里的东西和外边是左右相反的。(左右相反)

  生:光是先射到镜子上,然后被镜子反到墙上(比画着光的行走路线)是两条线。

  (生交流)

  生:能。

  生:是的。

  生:凹面镜。

  生:凸面镜。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小结:物体在凹面镜中的影像是倒立的、放大的。

  第一个环节玩镜子是为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使学生对镜子的反光现象更感兴趣,从而引发升入的探究和思考。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欲望。

  为了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人们对镜子的创造、发明或应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凹面镜、凸面镜的图像特点和平面镜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玩凹面镜、凸面镜。让学生知道凸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反射的范围大。凹面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反射的范围小。

  板书设计:直立的像、表面比较光滑、平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叫做平面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天天用到的镜子,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玩法,学生充满了兴趣,学得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使学生增加了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的兴趣。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城市的夜景录像、光沿直线传播的课件资料。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筒、吸管,大果冻(透明)、带孔纸板(每组三个)、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城市夜景的录像,请大家欣赏。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

  师:看了这段夜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极了。

  师:什么美?

  生: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

  生:灯光很美,很好看。

  生:夜晚的建筑物很漂亮。

  师:最美的是什么?

  生:灯光。

  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那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生:世界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

  师: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研究光,好吗?(板书课题)

  (教师在新课伊始就用美丽的夜景录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对光充满了神奇的向往,对光的探究更充满了深深地渴望,这是促进探究所需的无尽动力。)

  二、认识光源

  师: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呢?

  生:太阳能发光。

  生:月亮也能发光。

  师:月亮会发光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外书知道的。

  师:你的知识很丰富。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生:老师,我知道星星会发光。

  生:蜡烛发光。

  生:不对,应该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师:你描述得非常准确,很棒!

  生:镜子也会发光。

  师:是吗?在漆黑的夜里,镜子在发光?那你能看见镜子吗?

  生:(笑了)看不到。

  师:那镜子会发光吗?

  生:镜子不会发光。它看起来很亮,可能是它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

  生:老师,我还知道萤火虫也会发光。

  师:是啊,“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萤火虫也是一种光源啊!

  ……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

  (深深地启发,自然地交流,恰入其分地评价,让人听来既亲切又自然,指导中不忘吟诗点晴,体现了教师深深的文化积淀,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师:树有根,水有源。光也有个源头,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叫人造光源吧。

  师:很好。那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它们叫什么好呢?

  生:生物光源。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3、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研究摆的乐趣。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在实验中不会“控制变量”,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层次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在实验中不会“控制变量”,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层次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探究能力:

  层次 1: 不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不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 2: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3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摆

  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探索和调查

  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就作为你们研究的课题,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并记录下你们的方案。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方案, 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1

  课程标准: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 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

  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

  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运动和摆动。

  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不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不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不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不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探究能力:

  层次 1:不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不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层次 2: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不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层次3 :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探索和调查

  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钢尺、橡皮筋、纸风车、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板书:木块 → 移动 →纸风车 → 转动钢尺、橡皮筋 → 振动单摆 → 摆动

  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接力。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

  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

  剪刀、硬卡纸、胶水、人体骨骼模型或者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准备实验用的器材、收集有关骨骼方面的知识。

  二、展示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

  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

  (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

  1、活动:每人用力摸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2、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你摸出了几块骨头?

  3、比较: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分布图比较一下。

  4、手是我们身体最灵巧的部分,刚才大家说我们的手是由多少(找学生回答)块骨构成?现在让我们来看手的X光照片,数一下共有多少块骨?

  5、学生汇报交流。

  6、师: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观察骨骼模型。

  (1)头骨是什么样的?

  (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别是什么样的?

  (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

  8、游戏——看谁说得快。

  (1)老师指骨骼模型,学生说骨的名称;

  (2)学生对照骨骼模型,摸摸自己骨骼的各个部分。

  (3)老师说出骨的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9、活动:把活动上的人体骨骼贴在硬红色板上,剪下来,拼成一副完整的人体骨骼。

  (三)观察骨的结构

  1、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骨头是什么吗?

  2、说明:我们现在不能把自己剖开来看自己的骨头,更不能把自己的骨头敲开进行观察。那怎么办?

  3、活动:分组观察动物的骨头,要求看它是什么样子的,用图画或语言记录下来。

  4、学生汇报,交流。

  5、讲解;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头也是又硬又结实,它既不是实心的也不是无生命的,骨骼可能生长;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四)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

  1、观察图片,小组讨论: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学生汇报,交流。

  3、(出示人站立图)谈话: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骨骼)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什么作用?(板书:支撑)

  4、(出示颅腔,胸廓图)讲述:头骨里面装有人体的什么器官?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有什么?脑、心、肺等都是人体内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着什么作用?(板书:保护)

  5、(出示人体弯腰运动图)提问:这说明骨骼还具有什么作用?(板书:运动)

  6、请一名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两侧、向前弯曲自己的躯干,讨论还有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

  三、反馈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骨 骼

  支撑

  保护

  运动

  【教学反思】

  《骨骼》一课是教材中的第一课,由于骨骼在身体的内部,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关于骨骼的感性认识很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设计的这课教学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

  【教材简析】

  《茎和叶》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4课。

  这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茎和叶的作用。教科书从观察一株完整的凤仙花入手,聚焦到茎和叶的作用上。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解剖,对茎的内部构造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过程,通过课前给叶片上套塑料袋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片这两个实验,引发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与推测,得出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研究要尊重证据。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已经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存在对植物观察、描述不够具体的现象。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聚焦观察植物的茎、叶的变化,利用“把植物的茎泡在红墨水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面、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大的叶子”等课前准备活动,引发学生对茎、叶是否会变化的思考及持续观察的动机,激发学生对植物茎、叶的.研究兴趣。通过学生对植物的茎和叶的对比观察、解剖,知道茎和叶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从而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增强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茎和叶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

  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的茎和叶的作用。

  难点:1.引导学生用横切和纵切的实验方法探究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通过观察探究,引发学生科学思维,推测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选取一段浸泡过红墨水的凤仙花的茎,一把小刀。

  2.课前一周,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卡纸遮住。

  3.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其中一片叶子上套上干燥的塑料袋。

  4.课前导学:学生观察凤仙花形态特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种植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越来越多,你们想过茎为什么会长高,叶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吗?它们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探究植物的茎和叶。

  1.学生汇报课前所观察到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学习新知

  (一)探究茎的运输作用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把植物的茎浸泡在红墨水中。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茎有什么变化?

  2.学生回答:茎的内部变红了。

  3.提问:茎为什么会变红?这个红色是从哪里来的?

  4.学生猜想。

  5.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茎的内部呢?

  6.可以有几种切茎的方法?

  7.学生交流、徒手演示。

  8.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切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横着切,这种方法叫“横切”。你能猜出来第二种方法怎么切吗?可以竖着切,这种切法叫什么?科学上这种切法不叫“竖切”,我们把它叫做“纵切”。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先横切,再纵切。

  (2)在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着手。

  (3)切完后,认真观察切面茎内红色的部分,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并画在实验记录表上。

  (4)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桌面的整洁。

  9.学生分组探究、观察并交流。

  10.小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二)研究叶的蒸腾作用

  1.大家想一想,茎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送到哪里去了?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片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你们在塑料袋内发现了什么?(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

  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水珠是哪里来的?

  3.小水珠是从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在科学中,我们称叶子这种散发水分的本领叫蒸腾,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对植物起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湿润周围的环境。

  (三)研究叶的吸收阳光作用

  1.7天前,老师安排同学们在凤仙花上选一片叶子用黑色卡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现在,猜一猜这片叶子和其他叶子相比,会有什么变化?把你们的猜想记下来。

  2.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取下黑卡纸,进行观察)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4.小结: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三、研讨交流

  1.不同植物的茎叶各不相同,你见过哪些?学生交流汇报。

  2.(播放教学课件)观察这些不同形态的茎,说说它们的特征,并给茎分类。

  3.(播放教学课件)观察不同形态的叶,说说这些植物的叶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它们分别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举例说明哪些植物适合生活在水中、沙漠等环境里。

  四、拓展延伸

  1.植物的茎和叶除了运输水分、吸收阳光、蒸腾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繁殖后代)。

  2.课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小调查,看看哪些植物可以用茎或叶繁殖。

  【板书设计】

  茎和叶

  支撑

  茎的作用

  运输水分

  吸收阳光

  叶的作用

  蒸腾水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35585096520第一部分,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凤仙花叶子在茎上的分布样子。要求画面呈现出叶子之间的位置关系,用简单的线条记录也可以。

  23558501457960第二部分,推测植物生活的环境并说明理由,教师指导学生用文字记录下来。图1植物是浮萍,生活在水中,推测的理由是它的根细小,在水中生活的植物不需要根吸收更多的水分。图2是橡胶树,生活在雨水丰富的热带环境,推测的理由是它的叶片很大,可以蒸腾更多的水分。图3是仙人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推测的理由是叶子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图4是胡杨树,生活在缺水的戈壁滩,推测的理由是它的根很长、根系很发达,可以深入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科学知识

  2通过调查、交流,知道岩石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布置、提示学生课前针对以下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调查,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①岩石用途调查表:

  ②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③调查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课件和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掌握了认识岩石的方法,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各种岩石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它们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岩石的用途。(板书课题)

  (一)学生交流对岩石用途的认识

  1课件出示:

  岩石用途调查表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完成一个表格,请同学们在小组范围内将完成任务情况作交流汇报。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活动情况。

  (小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从总结中了解岩石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岩石:课件出示各种岩石图片,

  师:请你猜出这些岩石的名称、产地、作用。

  (学生活动,师适时评价、激励)

  4师小结: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岩石有这么多的用处,哪个小组能利用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呢?

  (二)、探究、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板书)

  1小组作展示准备。

  2师巡视指导,对效率低下的小组做恰当的提示。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合作、梳理、归纳。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以便更准确、更全面地发现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既为大多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为个别同学提供了自主创新的`空间,体现了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3分组进行展示活动。

  师:现在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活动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把优点与不足记录下来,以便作出评价和补充。

  【为节约时间,我采取抽签的方式,让四个小组进行了展示。】

  4学生代表评价、补充刚才的展示活动。

  5师小结:(出示课件)刚才大家展示的非常精彩,现在我们来看看岩石是怎么介绍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强调岩石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三)认识人类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

  1游戏引入(课件出示:找宝活动)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比一比谁找到的宝藏多。

  (学生找宝藏)

  2游戏结束,学生分组交流找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3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情况,教师适时激励评价。

  4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谈感想

  小结:我们的岩石资源就像这些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到找不到,所以我们说岩石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而日益减少的。

  人们在开采、利用岩石资源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破坏,你们搜集的资料当中有反映这些问题的吗?

  (学生介绍、展示,教师课件补充)

  5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出新能源)

  (四)拓展延伸,办手抄报

  师:课后请同学们来制作关于岩石资源保护、新能源利用等为主题的手抄报,让你的所学所思、所作所为来影响大家,好吗?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1.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不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不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不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层次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不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不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层次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能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探究能力:

  层次 1: 不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层次 2: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下册教案04-2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3-30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5-15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04-0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13

四年级科学下册《肌肉》教案03-3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05-08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01-08

四年级科学下册《肌肉》教案5篇03-31

(必备)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