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05 07:59:26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大班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不同的旋转方式。

  2、增进身体转动的灵活度。运用肢体表现旋转的动作

  3、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呼啦圈若干。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让呼啦圈旋转的玩法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呼啦圈的`转法)

  老师:(引出呼啦圈)提醒小朋友, 请小朋友想一想并讲出或示范:要让呼啦圈旋转,可以怎么玩呢?(如一个人将手举高让呼啦圈旋转,两个人手举高、勾手、手牵手、手搭肩让呼啦圈旋转,三个人手举高、手拉手让呼啦圈旋转等方式。

  (1)呼啦圈竖在地上可以怎么旋转?如:滚动、立在地上旋转的方式。

  (2)离开地面,呼啦圈还有哪些转动的方式?如:"套在腰上、绕早手臂上、绕在腿上、——呼啦圈竖在地可以怎么旋转?

  2.鼓励幼儿游戏、尝试各种玩法。

  ——鼓励团队合作游戏。

  3、游戏:旋转大比拼。

  首先:分两组围成两个大圈。

  每组一个呼啦圈,(1)呼啦圈竖在地上旋转的方式。老师讲解进行比赛

  ——每组请出一个小朋友在围成的圈内绕一圈回到自己的位置并把呼啦圈交给下一位,(要加上呼啦圈旋转的动作),两组比赛。

  ----看看哪组最快。想到的方法最多。先完成者为胜。

  (2)离开地面呼啦圈旋转的方式。请出小朋友站在中间,两组进行比赛。(看看谁转的最多,谁转的最久)(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三个)

  活动评价:(1)能说出呼啦圈的转动方式

  (2)能用呼啦圈玩转动或滚动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发现生活中能照出影像的物体,了解其共同特性;

  2.尝试将透光、光滑的物品照出影像,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欣赏过绘本《小土坑》。

  物质准备:第一次探索材料:光盘、手机、不锈钢杯子、化妆瓶盖、铁盒、盘子、活动区各种材料。第二次探索材料:透明玻璃、各色彩纸、透明塑料片、镜子。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小土坑的水里怎么会有小动物?除了水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照出自己的模样?请你们四处去找一找。

  2.引导幼儿到区角去寻找可以照出影像的东西(老师事先在区角放置材料)。

  师:你找到的是什么?能照出你自己的模样吗?互相交换看一看。

  小结:这些物品都能照出我们的模样。老师一边小结一边记录。

  二、第一次探索——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能照出自己模样的物品的共同特性

  1.“孩子们,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请你们去看一看,为什么有的东西能照出模样?而有的东西却不能照出模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

  2.老师随机指导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东西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能照出影像的东西表面都很光滑。)

  追问:是不是所有光滑的东西都能照出我们的'模样呢?

  3.老师拿出透光与不透光的两种物体(玻璃和镜子)。

  提问:它们的表面摸起来都是光滑的,但为什么一个能照出影像,而另一个却不能照出影像呢?(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透光与照出影像的关系。)

  4.交流分享。

  你们发现能够照出影像的物品的秘密了吗?

  小结:这些东西能照出模样,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表面光滑、不透光。

  三、第二次探索——尝试用透光、光滑的物品照出影像

  1.师:现在我要给你们一个新品照出我们的模样,你们去试一试吧。

  2.师:你成功了吗?你用的什么办法?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小结:将光滑的物品变得不透光就能照出我们的模样。

  今天我们发现了小土坑里有小动物的秘密,还自己制作了简易镜子,关于镜子还有好多的秘密,下次我们再接着探索。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中提供各种不同的镜子如凹透镱、凸透镜、或各种异形的光滑镜面,让幼儿探究哈哈镜照影像的现象,感受其变形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恐龙生活的二个时期,知道恐龙是爬行动物。

  2、掌握几种恐龙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类别。

  3、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4、培养幼儿热爱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恐龙

  活动准备

  l、幼儿与家长收集恐龙资料(食物,生活年代,灭绝原因),带幼儿参观恐龙博物馆。

  2、恐龙图片,模型若干,背景图两幅,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一、图片资料展览:

  1、家园互动:家长协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恐龙资料。

  2、小组活动:幼儿将各类资料布置于活动室一角,建成“恐龙公园”

  二、参观“恐龙公园”逐步感知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1、幼儿间相互交流,谈谈对恐龙的初步认识。

  2、结合收集的'恐龙资料,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认识的恐龙。

  3、认识几种著名的恐龙,了解外形特征及习性。

  (1)出示腕龙,霸王龙,翼龙的图片,模型,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比较不同地方。

  (3)启发探索恐龙的外形特征与防御敌人,猎取食物的关系。

  三、游戏“找食物”,了解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特征。

  1、个别活动:让幼儿看看周围有哪些恐龙,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卡片或模型,想想他们喜欢吃什么?

  2、小组活动:讨论“恐龙的食物种类”,说出恐龙的食物特性,看看哪些恐龙是食草的,哪些是食肉的,将卡片或模型送到背景图中。(食草类背景,食肉类背景)。

  3、游戏:找食物

  幼儿自由选择模型扮演恐龙,听音乐到草地找食物 。

  活动二:恐龙的灭绝

  活动准备:收集恐龙灭绝资料,恐龙化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1、集体活动幼儿谈话: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我们身边还有恐龙吗?

  2、小组活动

  (1)幼儿收集恐龙灭绝资料图片,进行讨论。恐龙为什么灭绝?

  (2)根据讨论结果,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恐龙灭绝原因。

  二、老师播放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恐龙生存年代及灭绝原因。

  三、引导幼儿讨论环境与动物的关系

  1、幼儿谈话:我们身边频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他们为什么灭绝?

  2、探索环境的变化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启发幼儿从气候、温度、地球运动等方面讨论。

  3、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活动三:我们的恐龙朋友

  活动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图画、纸、彩泥、彩笔、废旧乒乓球、纸盒、一次性塑料制品、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之间自由交谈:我的恐龙朋友。

  二、老师总结,提出问题:怎样让恐龙朋友回到我们身边。

  三、创造性活动:再现恐龙世界。

  1、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2、幼儿自选,进行创作。

  (1)幼儿收集恐龙卡片,模型,图片布置活动室一角“恐龙乐园”。

  (2)幼儿在美工区,运用彩泥进行塑造,或用绘画材料练习绘画“各种各样的恐龙。”

  (3)用废品(纸盒)制作各类恐龙。

  3、展览幼儿作品,请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制作的恐龙名称及其生活习性等。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歌曲的柔美。

  活动准备:

  钢琴、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雪绒花图片

  1、出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

  2、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二、学唱歌曲:雪绒花

  1、欣赏歌曲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欣赏,理解歌词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说)教师帮忙梳理歌词。

  3、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4、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弱与强的对比。

  5、以多种形式来唱,来进行。

  三、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乐。

  2、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大班教案 篇5

  一、案例背景:

  幼儿的智力是多元的,语言也是如此。那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也应当提供各种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而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处于萌芽期,因此,本次阅读活动中融入了一些音乐元素,符合故事阅读本身的需要。而环节设计也体现了“趣味性”。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和语言领域的目标。本次活动的设计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趣”字。因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该无时无刻为孩子服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逼真的场景,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二、案例实录

  师:小袋鼠想找一个和他一样喜欢跳的朋友,他找了哪些小动物呢?(播放体现动物特性的音乐)

  幼: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师:原来是小袋鼠一蹦一跳的来了,他对小鸟说:"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请小朋友看看小鸟的表情,小鸟会怎么说呢?

  幼:小鸟说:我不会跳。所以小鸟就飞走了。

  师:播放伤心的音乐“小袋鼠找到朋友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师:最后播放小青蛙叫的声音,最后,它找到会跳得朋友了吗?是谁啊?

  幼:是小青蛙,太好了。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一串串音符、节奏以及旋律变化的背后,凭着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情感和特殊领悟力,他们都会编出不同的故事;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极其丰富的,不同性质的乐曲会给他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激发无穷的想象。

  比如这次的活动中,我就是让孩子们通过不同节奏的音乐,来猜猜是哪种小动物来了。这个环节非常有趣,比单纯的看大故事书或者出示图片更能吸引孩子们。孩子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猜测小动物,活动变得有趣活泼。

  而最后一个环节,音乐由伤心变成开心,因为小袋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都会跳。一下子把用音乐把幼儿拉进故事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始终都非常的集中,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由此可见,任何学习不会只是某个领域的学习活动,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问的渗透,不同领域的经验常常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音乐教育中的语言因素,使它们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益。

  附教案:我喜欢跳

  目标:

  1、喜欢听故事,知道那些小动物会跳。

  2、愿意模仿小袋鼠问问:“你喜欢跳吗?”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袋鼠,小鸟,大象,小鱼,青蛙,小兔,乌龟,鲨鱼,小马

  2、人手一本小图书

  3、教师用大书

  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许多的小动物,你知道他们喜欢怎样走路吗?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二、图画阅读:

  1、小袋鼠想找一个和他一样喜欢跳的朋友,他找了哪些小动物呢?(播放体现动物特性的音乐)

  2、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回应:小袋鼠一蹦一跳的来了,他对小鸟说:"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请小朋友看看小鸟的表情,小鸟会怎么说呢?

  3、小结:小鸟说:我不会跳。所以小鸟就飞走了。

  小鸟飞走了,小袋鼠又遇到了谁?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播放体现动物特性的音乐)

  回应:小袋鼠遇到了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撅着嘴巴,因为他们不会跳。

  4、他们都走了(播放伤心的音乐)小袋鼠心怎么了?

  5、听音乐,谁来了?

  6、回应:原来是小青蛙。他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小青蛙会说什么?

  小结:小袋鼠终于找到会跳的好朋友了,他非常高兴。

  二、表演游戏:

  幼儿分角色表演,分成四组,每组扮演一个小动物,与教师互动对话,注意语气的变化。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精选)08-07

大班教案【精选】07-26

(经典)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10-12

(精选)大班教案09-13

大班教案(经典)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