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

时间:2024-04-09 11:03:50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什么是纯小数和带小数。

  2.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认识我国是应用小数最早的国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利用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的改写与把“”改成用小数表示,十分位上要添0“这一类分数改成用小数表示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引出课题

  1.口答。

  1米=()分米1分米=米6分米=米

  1米=()厘米1厘米=米3厘米=米

  1米=()毫米1毫米=米

  1元=()角5角=元

  1元=()分7分=元

  2.引出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认识,不足整米整元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比如同学们的身高,往往不是整米数,这些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我国是最早运用小数的国家,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小数的意义。

  (二)新课教学

  1.小数意义的教学。

  (1)从商品标价引人,利用分数的知识认识小数。

  1元=10角,4角=元可以用0.4元表示,表示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1元=100分,5分=元可以用0.05元表示,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l元4角5分可以用小数1.45元表示。

  (2)投影出示米尺,学生看图说,()里填什么?

  1米=()分米,l分米=米,写成时小数是0.1米;3分米

  就是”“米,可以写成()米。

  1米=()厘米,1厘米=米,写成小数是0.01米;7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23厘米呢,1毫米=米,写成小数是0.01米;9毫米=米。以写成小数()米;143毫米呢?

  (3)小结概括小数的意义。

  上面例题中的0.4、0.1、0.3都表示十分之几:0.05、0.01、0.07

  都表示百分之几;0.001、0.O09、0.143都表示千分之几。

  这种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出示小数的定义。

  2;小数各部分名称和计数单位。

  (1)”.“叫做小数点。

  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表示小数部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

  0.1(十分之一)如:0.3里面有3个0.1或3个十分之一。

  0.01(百分之一)如:0.23里面有23个0.01或23个百分之一。

  0.001(千分之一)如0.143里面有143个0.001或143个千分之一。

  (3)观察下列各小数的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0.40.051.450.0091.238.024

  整数部分是0的`:0.40.050.009

  整数部分不是0的:1.451.231.024

  根据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将小数分为两大类,读课本第88页:整数部分是0的叫做纯小数,比1小;整数部分不是0的叫带小数,比1大。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反馈校对。问:为什么要这样填?

  2.”练一练“第2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例:4分米是1米的,写作小数为0.4米)

  3.”练一练“第3题,学生口答。

  (四)总结

  今大学了什么?(小数的意义)

  (1)什么叫小数?

  (2)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计数单位是什么?

  (3)小数是怎么分类的?

  (五)提高训练

  1.下列各数哪些是纯小数,哪些是带小数?(卡片出示,学生口答)

  0.257.84.0128.0030.30.50.001

  2.判断:4角7分=0.047元2米2厘米:2.002米

  4分米=0.04米31毫米=0.031米

  27厘米=2.7米3元零4分=3.04元

  (1)小组讨论

  (2)指名学生回答。

  (六)作业:《作业本》第66页(六十三)。

  说明:数的扩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在设计时,力图再现小数产生的过程,从中学到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这节课中,教师讲解的内容较多,讲解时要做到简洁,浅显易懂,并要在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概括定义。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2

  一、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原来的老教材大致相通,可以先来看一下内容安排:

  小节标题

  主要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的意义(例1)

  小数的读写(例2、例3)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性质(例1、例2、例3)

  小数的大小比较(例4)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例5、例6、例7)

  生活中的小数

  生活中的小数

  单名数、复名数的互化(例1、例2)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例1)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例2)

  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2、教材的编写特点

  (1)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因此,教材先

  出示一些小数,如:53页;例2、例3,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

  (3)、加强实践与生活的应用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其中,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课时划分

  本单元设想用14课时来完成。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P50~51、例1及练习九第1、2题)

  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52~54、例2、例3及练习九第5、6、7题)

  第三课时:练习九(P55~57、练习九第5~13题)

  第四课时:小数的性质(P58~59、例1~例3及练习十第1~3题)

  第五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P60、例4及练习十第4~7题)

  第六课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61~63、例5~例7及练习十第8题)

  第七课时:练习十(P65~66、练习十第9题~13题)

  第八课时:生活中的小数(P67~69、例1、例2及练习十一第3、4题)

  第九、十课时:练习十一(P70~72)

  第十一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73~74、例1及练习十二第1、2题)

  第十二课时:把小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P74、例2及练习十二第3、4题)

  第十三课时:练习十二(P76~77)

  第十四课时:复习与整理(P78~79)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3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低级单位名数与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之间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小数的近似数,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再取它的近似数。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及其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单名数和复名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再取它的近似数。

  小数的意义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容易混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位数、影响小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涉及到进率和化法、聚法等知识,学生经常会产生错误,所以这两个小节是本单元的难点。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计数单位和它的分类。

  2、使学生知疲乏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海参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名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过去这几个学期你们学习的都是整数,上一单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小数。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小数?大家说一说。

  师: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商品标价都是用小数表示的,用米尺量布,量了几次不到1米长的一段,应用分米、厘米来量,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小数应用很广。

  怎样的数是小数呢?我们今天来学习。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米尺,提问:1米有几分米?有几厘米?有几毫米?

  (1)1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0.1米;3分米是米,怎样写成小数?(0.3米)9分米是()米,怎样写成小数?(0.9)

  (2)1厘米是米,写成小数是0.01米;4厘米是米,怎样写成小数?(0.04米)18厘米是()米,怎样写成小数?(0.18米)

  (3)1毫米是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16毫米是()米,写成小数是()米;284毫米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2、归纳小数的意义。上面的0.30.9表示十分之一几,0.040.18表示百分之几,0.0160.284表示千分之几。这种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4、读出下列小数:7.40.85150.036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说说读小数的方法:

  出示读数的方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做零),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试一试,读出下列各数。

  0.81.624.378.095

  5、写出下列小数。

  四点三八三十点六零点零七二九十二点五零一

  (1)学生自练,指名板演。

  (2)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3)出示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做“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5、试一试:写出下列各数。

  五点零七四十点零八九点六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做些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分数用小数表示出来

  2、读出下列各数:

  0.83.252.091.0060.80539.578800.001606.06

  3、写出下列各小数

  二点八零点五四十点零七二零点一二六三九点零五

  三千点零零二五百零五点零零五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至50页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完成第5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和小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知道小数的产生和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小数概念的认识。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准备一把米尺,如果有可能学生最好每人也准备一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

  1.教师边提问边把下面提到的数写在黑板上:

  “过去我们学过一些数,像0、1、2、3、4、10、100、1000等数,这些数都是什么数?”(整数。)

  “还学过一些数,像0.1、0.2、0.13、2.56等,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小数。)

  像0.6、0.3这样的小数我们过去学过一些,但都比较简单,今后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新知:

  1、自学小数的产生。

  2、操作:师拿出米尺,让两个学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先让学生演示1米的`长度,然后再量黑板的长度,每量完1米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条短线。如果量完3米后,剩下的不足1米,提问:“余下的不足1米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6分米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那么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

  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米尺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在量黑板的长度和量课桌的长度时,都出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米数,需要用小数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常常用小数来表示。

  2.学习小数的意义。

  〈一〉操作:教师拿出米尺,同时也让学生把带来的米尺拿出来(同桌的两个同学用一把尺也可以)。先让学生观察1米的长度。

  〈二〉出示问题:(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

  (2)多少分米是1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1分米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呢?

  (3)3分米是几个1分米?3分米是几个十分之一米?那么3分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是多少?

  (小组讨论后回答,小组间可以互相补充)

  〈三〉接着讨论下面的问题:

  (1)把1米子均分成100份,每-份在米尺上是多少?

  (2)多少厘米是1米?1厘米是1米的多少分之一米?1厘米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呢?

  (3)把1米分成1000等分,每一份在米尺上是多少?

  以自己的尺为标准,回答问题。

  3.师生共同概括小数的意义。

  让学生自学教科书第50页中间两段。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50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2.做练习十二的第l、2、3题。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再进行讲解。

  四、作业

  练习十二的第4、5题。

  板书设计:例1:1角是十分之一元,用小数表示是0.1元。

  2分是百分之二元,用小数表示是0.02元;

  教学设计: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产生,在三年级的时侯已经接触过这样的知识,所以学生并不陌生,但缺乏直观认识,所以在这课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尺上找出所要表示的数,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更易于记忆和掌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课后附记: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欲望。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

  1、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课件出示例1第1个图)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课件出示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课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

  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课件出示: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课件出示: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小数的意义》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对你自己动手测量有帮助吗?( )

  A、很有帮助 B、帮助不大 C、没有帮助

  2、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你是否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A、是的 B、不是

  3、你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教授本节课吗?( )

  A、很喜欢 B、无所谓 C、不喜欢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喜欢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实验班的认同率达到了97.5%,即使是对照班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

  在本节实验课中,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欲望,也为学生动手测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通过课件演示“10×1”的方条图、“10×10”的正方形图、直尺图、“10×10×10”的正方体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它们的特点,从直观入手把图、分数、小数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能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或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及小数与十进分数的互化。

  难点

  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

  教具

  挂图计数器四张正方形纸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事先已经收集好的生活中的一些小数。

  (全班汇报交流)

  4、出示挂图,学生阅读第2页。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小数,咱们的课本中也举了一些例子,同学们翻到第2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结合情境图,安排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 学活动

  设计意图

  自己读一读,课下还可以再继续找找生活中的小数。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活动。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折一折,涂一涂

  1、(出示一个正方形)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2、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3、学生尝试把写成小数。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也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挑战: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学活动

  6、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商量。

  8、观察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活动二:读一读,写一写

  1、刚才同学们写了很多小数,如:0.23,0.127,0.409。谁会读这些小数呢?

  学生尝试读。

  2、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都是0,如果整数部分不是0,怎样读呢?如:32.017,125.409。

  学生尝试读。

  3、观察总结: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4、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拨一拨,说一说。

  (1)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试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独立完成第4页“试一试”的“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3)你拨我说。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解释与运用

  1、小练习:独立完成第5页“练一练”第1、2、3、4题。

  2、数学游戏:你说我摆。

  3、小结。

  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7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三)教材P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2.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数位,计量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小数各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及其意义能够正确读小数。

  难点:能够正确写出小数并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两位及三位小数,老师想看同学们掌握的怎样,咱们可以看课件上的说一说。

  1.(出示课件。)

  学生:1.8。

  教师:为什么呢?

  教师:小数1.8中左边的1在图中表示哪部分?右边的8又表示哪部分呢?

  学生:1表示左边的1整块,8表示右边的8个小长条。这样就组成了1.8。

  教师:真聪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

  2.(出示课件。)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是多少?并解释一下,学生:2.23,因为左边的两整个正方形表示整数2,右边的'是也就是0.23,合起来就是2.23。

  教师:小数点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各表示什么呢?

  学生:左边的2表示2个整块,右边的23表示2个长条和3个小方格。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6页情境图。

  (1)小组讨论。

  教师:如何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下每一个2分别表示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教师:小数计数器和整数计数器有什么区别?

  学生:小数计数器上有小数点。

  教师:小数点左边有什么数位吗?右边呢?

  学生读出来。

  教师:那么每一个2又表示了什么呢?(出示课件。)

  (2)认一认。

  教师:这是小数数位表,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小数部分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每一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

  2.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教师:我要面一条毛巾,一个商店标价是5元,另一个商店标价是5.00元,我该买哪一条?(学生讨论并发言。)

  学生:价格一样,因为5元是五个整1元的,而5.00元是五个整1元+0角+0分,所以是一样的。

  教师:真棒!看起来5元=5.00元,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生同归纳:小数的末尾去掉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只是数位的表示变了。

  教师: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去掉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教师:根据小数数位表说出小数由几部分构成。

  学生:三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教师归纳: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读法与前面整数部分读法不一样,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各数。

  四、课堂作业设计:(出示课件。)

  教材上8页的3、4、5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小数,你还想知道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

  小数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2.复习旧知。

  在研究小数的意义之前,我们必须要把它的好朋友分数理解透彻,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比较大小

  (3)加减运算

  【通过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为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起到铺垫新知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1)教师出示一把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1分米米或0.1米)

  0.1米是由哪个分数得来的?

  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米0.3米)

  7分米呢?(米0.7米)

  (2)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什么?

  教师引导: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0.1、0.3分别是由那两个分数得来的?这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它们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3)独立完成并校对。

  【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引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再抽象到数射线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两位小数。

  (1)把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你能运用学习一位小数的方法、自己研究出新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①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

  ②学生汇报研究的成果:

  (2)师: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二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

  (3)教师小结。

  3.认识三位小数。

  师;你能继续研究出其他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学生自主研究后汇报交流: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讨论:1.小数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写成的?

  2.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通过让学生自主研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再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2.写出相应的分数或小数。

  3.比较大小。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以及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9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其中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关键。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比较散,所以这一单元的复习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笔者出了相应的前测卷,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前测分析,发现:本单元知识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与单位换算这三块内容,其中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很不乐观,情况如下:

  图1第一幅图的错误率居然达到了25、53%,第二幅图的错误率是36、17%,图2的错误率也是25、53%。图1第一幅图和图2的错误率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测试前我以为这样的基本的题、常见的题,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比较好,但是前测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图1第一幅图错误的学生大部分填了1、4,第二幅图大部分填了0、3。细细分析图1这么高的错误率,我们会发现:学生只是关注到了涂色部分的份数而没有关注到分成的总份数,实质上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没有真正地理解。至于图2,我发现学生说不出1到2这一大段表示多少,也就是说学生对这样的题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后去做,有些无从下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沟通小数和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通过介绍0.3、分析错例、猜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练习,对知识的进一步领悟。

  教学预设:

  一、梳理知识

  1、回顾知识。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2)引导回顾: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根据生说师相机板贴知识点。

  2、整理知识。

  (1)提出问题:那现在我写一个小数(板书:0.3),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它吗?

  (2)明确要求:在你的介绍中不出现这个数,但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你在介绍它。(出示课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

  评价:这样的介绍符合要求吗?

  (4)知识归类:他用到了这儿的什么知识?

  3、独立思考

  (5)思考:他是从意义的角度来介绍的,那还有不一样的介绍吗?

  (6)记录: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想到了,别急,把你想到的记录在学习单第1题的框里。

  学生记录。

  师巡视并引导:想到一种的再想想还有没有不同的介绍方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7)汇报,根据生说师相机板书内容。

  预设:

  ①意义:3个0.1;画图;十分位上是3,个位是0等。

  ②大小比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数。

  ③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如3的小数点左移一位是几。

  ④近似数:如0.29保留一位小数。

  ⑤单位换算:如300千克等于几吨。

  (8)总结:一个0.3大家居然想到了这么多,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智慧,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0.3”,让学生自主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这样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的学习任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思考介绍方法”和“汇报介绍方法”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二、查漏补缺

  1、过渡:刚才我们用一个0、3对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这节课除了梳理,我们还需要查漏补缺,我对你们的作业和练习情况进行了整理。猜一猜,我们班哪块知识错误最多?(出示课件)

  2、根据生说,课件相机出示相应内容并分析。

  预设:

  (1)小数与单位换算。

  ①出示错例。

  ②说妙招:的确,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那做这类题目谁有妙招?

  学生总结方法,师板书。

  ③做一做:那让我们用这个妙招一起来做一做这几题。在学习单第2题的框里写一写过程。

  ④汇报,师相机书写过程。

  (2)小数的近似数。

  ①出示错例。

  ②分析错误:这题错误稍微有点多,主要有两种错误,(出示错例)你能帮忙分析一下错误原因吗?

  生分析原因。

  ③引导总结:对于做这样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同学们做得这么棒,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那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同桌交流:想好的跟同桌说一说。

  ④汇报。

  (4)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其实我们早就用到过了,一起来看。

  出示题,做题,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①课件出示:找0、4题

  ②学生判断:图2、

  ③激疑:图1为什么不可以?(0.04)图3呢?(0.8)

  ④总结:都涂了4格,为什么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

  图1得出4/100,图2得出4/10,图3:通过再分得到了8/10,所以这个4格其实表示的是0.8。所以我们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分的总份数。

  ⑤沟通联系:那问题又来了,出示问题:小数和分数有着怎样的联系?

  ⑥做错题:相信现在大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吧!这题应该是(1.04)这题呢?总份数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根据学生错误情况,让学生对本单元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查漏补缺。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沟通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而且本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升

  1、猜数。

  (1)大家学得这么棒,奖励大家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出示课件:猜猜我心中想着几)它就装在这个信封里。

  (2)第一猜:给大家第一条信息:它在1与2之间(课件出示直线),会是几呢?

  生猜。

  师: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3)第二猜:那再给你第二条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7,可能是几?

  生猜,师相机板书。

  师:那这个数最小是几?

  最大是几?(1、74,1、749……)(师板书)

  师:这些数都有可能吗?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数没关系。)

  师:那找得到这个最大的数吗?(找不到)

  师:那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4)第三猜:那再给你一个信息:它是一个两位小数。

  生猜,师判断:大了,小了。

  (5)揭晓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这条线上找到1、66的位置吗?

  (2)那要准确地找到它,谁有好方法?

  3、说关系。

  (1)出示1、0、1、0、01。

  (2)问:1、0、1、0、01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猜数”和“找位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对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大小比较等的认识,直观地理解1、0、1、0、01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猜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在“找位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步骤:先确定这个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再确定它在哪两个相邻的一位小数之间……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方法: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74650285750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742950228600意义和读写

  意义和读写

  板书(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质和大小比较

  性质和大小比较

  74295025400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768350273050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768350203200近似数

  近似数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且知识点比较散,对于这一单元的复习,怎样对知识进行梳理?怎样可以做到高效?怎样能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通过对这一节课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复习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展开。

  1、制定任务,高效梳理。

  学习任务好比承载教学内容的“舟”,复习课学习任务的选择要符合知识内在的逻辑,又要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介绍0.3”这一任务无疑是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需唤醒所有有用的知识,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0.3”,承载了本单元涉及的五块内容,学生通过“介绍0.3”,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出来,高效地完成了本单元的知识梳理。

  2、基于学情,有效复习。

  复习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也就是说,要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错误进行复习。这一单元知识多又散,一节课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过前测,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小数的读写、性质与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些内容学生基本上没有问题,所以这节课中对这些内容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如大小比较知识只是让学生沟通了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也只是让学生沟通了跟以前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上。如“找0.4”题,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通过比较、分析、总结,让学生感悟到“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写成小数”,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又如“单位换算”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所以让学生经历了“说妙招——用妙招——说思路”这样一个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这块内容。

  这样针对学生错误的复习过程,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有效地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复习。

  3、精选练习,合理拓展。

  复习课除了查漏补缺,还要使学生进一步地熟练技能、拓展思维,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关注恰当的拓展性。如:有关“小数与近似数”的题学生常碰到如“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5,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这样的题,所以学生以为“近似数是3.5的数只有两位小数这几个数”。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猜“近似数是1.7的数”,通过找符合要求的最小数和最大数,让学生从这种固定思维中走了出来,感悟到“近似数是1.7”的数有无数个,并初步感知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又如:找1.66的位置,学生经历了“说大概的位置——找确切位置”的过程,并在找确切位置的过程中,让学生用“顺着”和“倒着”等不同的方法来找,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1

  1课时

  有趣的小数点(一)(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课时

  有趣的小数点(二)(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1课时

  世界人口

  2课时

  人口与环保 练习三

  3课时

  三 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

  内容:P40~41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吗?今天,我们来个网上模拟购物。学生看图进行购物。要求说出买什么,买多少,付多少钱?

  2、对于学生提出的乘法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二、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1、刚才同学们都购过物了,老师想买3根棒棒糖,请你们帮老师算算。我该付多少钱?

  2、学生列式,尝试计算。

  3、汇报交流自己是怎样算0.2×3的。

  4、引导学生讨论各种计算方法:可能用连加的方法做;可能直接用乘法算,最后看是几位小数;也有可能利用单位换算成整数计算;也有可能直观地用几何模型涂一涂的方法。

  5、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1、完成P41的涂一涂。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涂,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和第3题。

  3、谈谈你还有哪些问题要和大家交流。

  教学反思:

  在学生一定的认知起点上如何切入教学起点?这节课的一项教学目标是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那么重点是控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我在两个班做了不同的'教学过程:先是一个班,按照教案的顺序进行。模拟购物,列算式付账。重点讨论5包方便面的钱数。如何计算0.8×5?学生主要有下列的想法:1、从进位的思想来计算;2、从元、角、分的单位换算转化整数乘法;3、猜测:先看作整数乘法计算,然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很少有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来算。觉得那样太笨了。由于想法各种各样,没有最后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最后能不能得到提高,无法确定。

  另一个班调整教学程序:直接切入主题:小数乘法你都知道了多少?让学生举例列算式汇报自己对小数乘法都知道了哪些?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汇报。对于一位整数乘小数有知道怎样算,也仅限于会算,并不是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对于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基本上不会。从学生的计算结果来看,正确率比较高。他们主要是运用上面的方法3。

  书上第2题涂一涂略显低于学生的思维。本想直观上让孩子涂一涂,根据涂的结果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但多数孩子先算好,再来涂,没有很好的思维价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这节课还要坚持一种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会算,怎样算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你们这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方法是不是正确呢?举例验证。在这里学生可能会应用已知的知识来解释,从而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形成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页。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我先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你对小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试图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其次是把教材上的直尺图改为数轴图,通过数形结合,知识迁移和实际操作等让学生主动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另外是把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小数的读写法,计数单位等知识也适当渗透,这些渗透同样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情景,让学生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小数的读写法。

  2、借助数轴图和实际操作、想象,推理等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概括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预设】

  一、引入

  1、板书老师的身高1.79米,到底是多高呢?

  2、你对小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3、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

  4、汇报,板书,交流读法。

  5、观察这些小数,小数有几部分组成?

  二、展开

  (一)研究一位小数

  1、板书0.1米,想一想,什么意思?出示数轴图,下面请你借助尺和笔,分一分,找一找,画一画,表示出0.1米?(学生操作)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评价。板书:0.1米=1/10米=1分米

  3、继续观察,引导学生在数轴图继续用小数和分数表示。

  4、(讨论)它们的关系很密切,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些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吗?

  (二)研究二位小数

  1、想一想,如果现在要从0到1米上表示出0.01米,你觉得该怎么表示?说说你的想法?

  2、引导学生得出0.01米用整数表示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就是1/100米。请你推理一下,得出其它的两位小数。

  3、选择一些小数和分数板书,观察后你能仿照前面一位小数的发现用一句话说说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吗?

  (三)研究三位小数

  1、想象一下,把0.01米再平均分成10份,就把0到1米一共分成了几份?得出0.001米=1/1000米=1毫米。

  2、请同桌商量确定一个几毫米的刻度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出来?板书一部分

  3、观察后你还能用一句话说说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吗?

  4、照这样分下去,还可得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分别表示什么?补上......号

  (四)比较概括,归纳意义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的意义。

  三、练习

  1、正方形纸表示1,你能表示出0.8和0.35吗?

  想一想,怎么表示?交流方法。

  2、机动。

  四、总结: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植树问题

  执教者: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王建良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117页

  教学设想:

  每上一节课,总得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上这节课?每一节总有其核心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我们最想带给学生的东西,我们习惯于将它称之为一节课的主导目标。

  在教学参考第189页,《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描述如下: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在单元教学目标解读与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我将在不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安排在同一课时中教学,主导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着力想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研究,再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与教参单元教学目标2相对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转化的需要,策略的产生,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二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段数与棵数的不同关系?(与教参单元教学目标1相对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正确表象的建立,段数与棵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处理好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借助直观,通过点与线段的对应,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运用得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在个体解读中理解情境

  1、出示情境:同学们在全长5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独立读题与思考,提出需要知道的补充条件-每两棵树间隔5米。

  二、在独立解决中寻找答案

  1、静静思考,请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2、你是怎么想的?

  三、在全班交流中形成冲突

  1、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四、在独立探究中发现问题

  1、用什么办法才能说清楚到底需要多少棵?(画线段图)

  2、图画不下怎么办?

  五、在合作交流中提供帮助

  1、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2、试着画一画。

  六、在全班交流中发现规律

  1、你画了几段,种几棵?

  2、你发现了什么?

  七、在教师引领下提升结构

  1、在100段的时候需要多少棵?想象一下这幅线段图会是怎样的?

  2、在什么情况下只需要100棵树呢?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需要多少棵树?

  3、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的?

  八、在应用举例中解释模型

  1、基本练习:全长200米,隔50米安一座,一共安多少座?(三种情况)

  2、举例: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例1、例2,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6.03+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

  (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学习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来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78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做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

  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4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化简小数。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利用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4)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2、今天我们来复习这些内容。

  二、复习过程

  1、看下面图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2、在()里添上适当的数。

  00.10.20.30.40.5

  3、回答问题

  (1)1里面有几个0.1?

  (2)1里面有几个0.01?

  (3)0.01里面有几个0.001?

  (4)0.3里面有多少个0.1?多少个0.01?多少个0.001

  4、下面哪些零可以去掉,哪些不可?

  2.12010.8009.010107000

  4.0510.0804000.000.7000

  4、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P151(4)

  5、写出大于0.04小于0.1的两位小数,最多能写几个?

  (无数个)

  6、在○里添=、〉或〈

  0.54○0.5041.23○1.32

  0.80○0.80.01○0.008

  0.05○0.500.03○0.0297

  7、几个同学的跳远成绩是:朱占强3.16米,李立3.2米,罗明2.93米,张勇3.09米,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排列。

  8、综合练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 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 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7份是0.7,用分数表:。0.7表示7个0.1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2-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4份是0.04,用分数表:。0.04的计数单位是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4表示4个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8份是0.08,用分数表:。0.08表示8个0.01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3-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 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 6份是0.006,用分数表:。0.006的计数单位是0.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06表示6个0.001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

  2.小数中,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意义】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02-05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02-0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02-26

小数的意义教案03-28

小数的意义教案02-15

《小数的意义》教案02-14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4篇02-04

【优秀】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03-10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通用16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