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瓶中取珠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木珠和铁珠放在脉动瓶中;小棒、筷子、铁丝、吸管、磁力棒、双面胶(小组一份);操作框、幼儿记录单(两种颜色)、记录单的架子和记号笔。
教师材料:创设情景、幼儿实验材料一套、透明胶、记录单、磁性板;视频展示仪、数码相机、电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一:师操作把珠子放进瓶子里),用什么办法把珠子取出来?
创设问题情景二:如果把这只瓶子固定(师用透明胶固定瓶子),在瓶子不能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瓶中的珠子取出来?
三、 幼儿进行猜想和记录,并交流不同的想法。
1、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办法,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出示材料,认识材料。
3、出示记录单,了解猜想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4、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
5、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想。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选了什么材料?你准备怎么做?
师:你为什么用这个办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选了不一样的材料?为什么?
四、幼儿进行实验和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巡回指导。
(一)第一次实验1、教师提出实验前要求:
2、幼儿第一次实验验证,并记录。
3、第一次实验后交流。
师:用你们猜想的材料取出珠子了吗?
请没有取出铁珠的幼儿举手。(教师请没有取出铁珠的幼儿说说用的材料和原因)(请取出铁珠的幼儿交流方法)请没有取出木珠的幼儿举手。(教师请没有取出木珠的幼儿说说用的材料和原因)(请取出木珠的幼儿交流方法)(二)再次实验:
1、 出示实验记录单二,了解记录要求。
2、 幼儿再次实验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情况)3、 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情况。(在视频前)五、延伸活动:师:今天,我们是从不能动的瓶子里取出了木珠和铁珠,如果瓶子里掉进去的是玻璃珠呢?能用什么方法呢?我们回去后再试一试。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刚一入秋,班里的阳阳就带来了几个看上去毛绒绒、碰上去刺刺痛的"家伙",大家都围过来,争着看热闹,这个说:"什么呀,像个小刺猬?"那个说:"好像是个松果吧!"还有的说:"不对不对,一定是刺猬宝宝在睡觉呢?"这时阳阳忍不住了:"你们不认识它吧,告诉你们,他们是毛栗子,是我爸爸从虞山上带下来的。"听着孩子们的争论,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脑中油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地处虞山脚下,正是栗子的产地,何不利用这自然资源,带孩子们认识一下栗子呢,于是产生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1、 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 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 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活动过程】
1、 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①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 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 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③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请小刀帮忙,切开栗子。请剪刀帮忙,剪开栗子。
④请个别幼儿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⑤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5、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①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②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2。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刀
3。音乐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二、观察并了解月饼。
1。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
2。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
3。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让幼儿观看月饼是怎样制作的。
三、分享月饼。
1。请每组推选四名幼儿尝试将月饼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口味的月饼,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中秋节的晚上带孩子赏月、吃月饼,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圆的温馨与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种子的外形、颜色、结构及如何变成芽。
2.培养学生观察与记录的能力。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重 点:种子如何变成芽。
难 点:让学生了解种子变成芽的过程。
教 具:蚕豆、毛豆、玉米、稻谷、麦的种子、放大镜、镊子; 事先教师播种花苗。
方 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如果老师问一粒种子种进土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怎样回答?会发芽、会长高、会开花、会结果 …… 很好。但这只是一般的回答,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所以要实际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 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
二、观察种子
1. 观察与描述凤仙花种子的外形特征。
2. 观察与描述其他种子的外形特征。
3. 为什么外形不同的种子都会发芽,并形成新的植物?
4. 教师或学生演示解剖方法。
5. 学生观察凤仙花、黄豆、小麦、玉米等四种种子(或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
6. 讨论和交流四种种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说说凤仙花种子和哪些种子相似。
三、播种活动
1. 讨论和交流“如何播种”:播在哪里、怎样播种、种多深、怎样浇水。
2.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结构化的板书: 播种地点 播种方法 播种深度 种子方向 浇水方式 …… 花盆中 戳个洞 1厘米 芽朝上 每天1勺水 沙中 撒在表面 表面 任何方向 保持湿润
3. 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播种,并做好标记。
4. 教师提供教材中的播种方法,并让学生按方法进行播种,做好标记。
5. 教师要求:对两种不同播种方法的种子发芽情况进行课外观察。 (以小组为单位在花盆里播种,在盆上做上本组的标记,放在学校由各组同学轮流管理,每个学生带种子回家根据自己的选择情况地栽或盆栽)。
6. 预测种子在一周内的变化。
7. 在科学文件夹上记录播种的日期。
科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托班幼儿喜欢各种各样的图形,但对图形的认识很模糊,往往把图形张冠李戴。为了让幼儿对图形有初步的认识,针对本班低龄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利用纸盒做成小动物,让幼儿根据小动物嘴巴的形状给小动物喂食,在这基础使幼儿对图形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活动目标:
1.在认识圆形和方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三角形。
2.初步学习将图形按形状分类。
3.在教师引导下能按游戏规则活动。
三、活动准备:
1.方方、圆圆、三角娃娃各一个。
2.圆形、方形、三角形若干个。
3.三个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标记的小动物纸盒。
四、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圆圆唱“大家好呀,大家好呀,小朋友们大家好“出场,并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早上好!”幼儿向娃娃问好:“圆圆早上好!”接着由“方方”、“三角娃娃”出场向小朋友问好。
2.认识三角娃娃
三角娃娃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新来的图形宝宝,我是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三角娃娃的样子:尖尖的下巴,头上一边一个尖尖的角,有三条边。
3.和三角娃娃手拉手,感受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三角娃娃,逐一和小朋友拉手问好。
4.游戏:给小动物喂食:小动物肚子饿了,要吃跟自己嘴巴相同的饼干,让我们来喂小动物吧!
五、教学反思:
幼儿看见图形娃娃都很开心,很积极向娃娃问好。给小动物喂食,幼儿很兴奋,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动手。大部分幼儿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其中三角形的名称说不出来,在以后图形游戏中要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对于电的了解学生们在单元学习活动之前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从家用电器的调查、交流活动中可以引出同学们对电所了解的丰富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把同学们的观点梳理归纳清楚,并做一些补充完善的工作。由于接下来要进行一系列的有关电的实验,所以有关用电安全的教育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用科学文件夹记录。
2.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每人一份用于家用电器调查记录的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1.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并用科学文件夹记录了自己家的电器名称、数量和用的是什么电。在调查过程中,大家一定有许多想法和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调查成果和发现的问题。
2.交流我们的调查成果。
(1)研究电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小组交流科学文件夹所记载的内容。要求每个人都要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全班讨论交流:生活中常用的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电器有哪些?最常用的是哪些?最少使用的是哪些?这些电器分别用的`是什么电?
(2)交流调查过程中的想法和问题。
·发现的问题有哪些?
·自己有哪些想法?
3.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有关雷电的知识
·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等这些地方的电很危险。
·富兰克林的故事
·物体与物体之间互相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摩擦起电的实验。
4.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有些地方存在着触电的危险。没
·在户外,哪些地方隐藏着触电的危险?
·在家里和学校,哪些地方隐藏着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不能随便去摸电线裸露的电器、电源插头、灯泡等物体。
·遇到雷雨时不能到高尖的大树、建筑物等地躲避。
·不能用家里的交流电做实验。
·不能用湿抹布去擦电器。
将课堂内讨论交流得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要养成习惯。谈谈你对电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电的哪些知识。
课后反思:
1、把相关的电器调查在课堂上以回顾的方式进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教学中丰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并不等于不导电的解释,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用电安全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秋天树叶变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非常的美,有红的爬山虎叶,蜡黄的杨树叶,金黄的梧桐叶,半绿半黄的小草等,非常的美。于是利用这些美丽的树叶设计了一节科学活动《树叶探秘》。感受到树叶的美,初步了解落叶树,知道不同种的树的树叶是不一样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探究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叶脉。
2、了解树叶的用途,激发对树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感受树叶的美。
教学准备:
在回家的路上欣赏了美丽的树叶,收集各种树叶(形状、大小、颜色不同),柔和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美丽。
教师(播放轻音乐)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落到了地上。(教师边讲诉边往空中抛树叶。)
二、探索树叶的特点。
1、观察比较,了解树叶的特点。
教师: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挑选几片树叶,引导他们在树叶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并与同伴轻声交谈。)--请个别幼儿描述树叶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2、摸摸树叶,发现正反面的不同。
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叶子的两面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颜色比较深,摸上去比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比较浅,摸上去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3、观察、发现叶脉的秘密。
请你拿起一片树叶,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这个细细的、像线一样的东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叶脉”。
请你观察一下,自己手里树叶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和其他小朋友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教师小结:叶脉也有不同的样子。
4、引导幼儿发现落叶的其他秘密?(例如:落叶有什么不同的气味。)
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教师小结:原来落叶里还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每个小朋友的发现都不一样!
三、说说树叶的用途。
教师: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请幼儿想象、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树叶的用途和玩法,如树叶拼贴画,在树叶上画画、把树叶做成艺术品等。)
教师小结:除了你们想到的,树叶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落下来的树叶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营养,让明年的树叶长的更茂盛。
四、爱心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作品,应该感谢树妈妈,怎样感谢树妈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树叶》,加深对树妈妈的亲情感,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活动延伸:
1、把树叶放在科学区,供幼儿进一步探究树叶的特点,并互相交流新发现。
2、在美术区引导幼儿用树叶制作粘贴画。
3、运用幼儿用书3~5页的互动游戏,引导幼儿看图说说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叶脉等的特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4、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幼儿到公园捡树叶。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增进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了解树叶最常见的几种颜色、形状,简单地知道树叶的一些用途。同时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我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最贴切的自身开展。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每天午休起床都会玩玩小脚丫,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有着强烈的兴趣,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小班幼儿“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的特点,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通过说、看、摸、动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及渴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对成长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自己小脚的作用和特点,知道脚会随着人体而慢慢长大。
3、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护自己的小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谈论过小脚,了解脚的基本结构(脚背、脚跟、脚底、脚趾头);
幼儿完成过小脚印的美术作业
物质材料准备:幼儿的小脚印地垫、室外的脚印画、幼儿小时候的小脚印。
活动过程:
一、利用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和游戏活动引出提问:小手对我们这么重要,那小脚对我们是不是也一样重要呢?
二、小脚是我们最需要的好朋友,我们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脚。
1、说一说:我的小脚会做什么?
2、做一做:我的小脚会做什么?
三、认识小脚,和小脚丫做朋友。
1、伸出小脚看一看,和小脚做朋友。
2、帮小脚活动一下(擦擦脚背,搓搓脚跟,揉揉脚趾头)。
四、谈一谈:为什么有些人的脚大,有些人的脚小。
1、观察比较,谁的脚大,谁的脚小。
2、感知小脚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会慢慢长大。
五、玩一玩:关于小脚的游戏。
1、小脚变变变。
2、踩脚印。
3、小脚在哪里。(找脚印)
六、帮小脚找朋友,保护小脚。
活动廷伸:
1、活动区中继续开展踩脚印的活动。
2、开展游戏活动:大脚和小脚。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02-22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科学教案(经典)10-15
(经典)科学教案08-24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