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3 10:55:19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统计记录种子食品。

  3、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并对自己所带的种子食品有所了解,并将桌子布置成长条状,布置种子食品展览。。

  2、种子妈妈形象。

  3、幼儿有关于种子的知识经验准备。

  4、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了解种子的作用。

  (出示种子妈妈形象)“种子妈妈听说小朋友最近对种子特别感兴趣,所以今天她赶来了,想考考小朋友呢!”

  教师以种子妈妈的身份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讨论,从而了解种子的作用。

  (1) 你知道哪些种子?

  (2) 种子主要有什么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食用。

  (3)你知道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吗?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食用的的种子种类,如稻、麦、豆、花生、玉米、核桃....

  (4)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人类就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种子。

  教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它还可以食用,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人们每天都在食用着种子,我们离不开种子。

  2、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1) 了解种子食品的含义。

  教师:种子可以食用,那么用种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种子食品。

  (2)幼儿围坐在长条桌旁,以信息发布的形式请幼儿自由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教师:小朋友今天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那么就请你们来相互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这种子食品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制作成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通过对种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种子食品。

  教师小结:今天的种子食品可真多呀!有花生、有瓜子、有玉米、有松子,有毛豆、有蚕豆、有核桃等等,它们有的是炒着吃的,有的是煮着吃的,有的是爆着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了解一些需多次加工的,外形变化很大的`种子食品。

  教师:除了这些种子食品,你还知道有哪些种子食品?

  组织幼儿讨论:蛋糕、饼干是种子食品吗?

  教师引导幼儿得出还有许多种子食品就在我们身边,如蛋糕、饼干、馒头等,只不过这些种子食品种子需要经过多次的加工,它们的变化很大。

  3、组织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进行统计。

  (1)激发幼儿品尝种子食品的兴趣。

  教师:今天种子妈妈来举行一个种子食品品尝会,请小朋友来品尝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2)出示记录单,提出种子食品品尝会的要求。

  教师引导幼儿在品尝种子食品时还要做好统计记录,在记录单上先统计今天一共有多少种种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尝一下每种种子食品,再将你自己喜欢的种子食品记录在记录单上。提醒幼儿注意卫生,随时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

  (3) 幼儿自由记录并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

  教师引导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种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喷喷”“脆生生”等词语形容品尝种子后的口感。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些种子食品。

  4、幼儿拿好记录单,一起交流种子食品品尝会的感受。

  教师:今天这里一共有多少种子食品?你最喜欢吃的种子食品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进行种子粘贴活动。

  2、继续请幼儿了解其他种子食品,鼓励幼儿调查资料,说说、画画种子食品是怎样变来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天平,学习使用天平,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物体的轻重。

  2.学习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或四个物体排序,感知理解序列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比较的物品若干对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选择3种(或4种)瓜果,运用已有经验比较轻重。

  1.这些瓜果一样重吗?怎么辨别轻重?

  2.引导幼儿用手分别去掂各个瓜果的份量,然后再记录表用手掂一栏中,按物体的轻重用数字进行排列。(引导幼儿知道物品的轻重是相对的,学习尝试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物体排序)

  二、教师设疑:有的瓜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来,怎么办?(出示两个重量相近的瓜)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瓜哪个重,哪个轻呢?

  三、认识并使用测量工具——天平。

  1.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准星必须居中,物品应轻拿轻放)和利用天平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哪边翘起哪边物品就轻,哪边下沉哪边物品就重)。

  2.猜想:这两个瓜哪个轻?哪个重?

  3.用天平测量验证这两个瓜谁轻谁重,初步学习使用天平的方法。

  4.用天平测量验证前一环节中用手掂排序三个物体重量的准确性。

  四、游戏猜猜谁轻谁重。

  出示大小相差不多的瓜果,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瓜的实物引出,请幼儿先用自己的方式想出比较的方法,通过用眼睛看、天平秤、用秤重量的方法和用生活经验脑子想等方式进行,教师在引导中要多用扩展性的话题引到,到后面有些幼儿又想出了用纸沉下去的程度来进行比较,方式多变,但有时教师在活动还欠缺,喜欢重复幼儿的话语,需要不断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能够不受大小、颜色及摆放位置的影响,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各一

  2、幼儿用书,笔

  3、背景图

  活动重点(难点):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图形找家,复习认识几何图形

  1、黑板上有些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2、连线的`形式帮助图形宝宝找家。

  小结:图形宝宝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找到有图形标志的家。

  二、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

  1、出示长方形。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它和正方形有点像,那么是不是

  正方形呢?它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为什么说它不是正方形?

  2、请小朋友拿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正方形和

  这个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个图形虽然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但这个图形只有两条对边一

  样长,做另据的两条边不一样长,这个图形有自己的名字,叫长方形。

  三、经验拓展,寻找身边的长方形。

  1、观察身边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2、学校、家里、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同月亮、太阳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运行情况。

  2、激发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环境与材料】

  1、幼儿搜集相关的信息。

  2、手电筒、乒乓球每组1份。

  3、《科学》下P.28。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启发幼儿自由讨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上有什么?地球是怎样转动的?

  活动目标:

  1、运用以有经验,尝试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比较。

  3、感受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小毛巾、大块积木若干,海绵、卫生纸、玻璃瓶、塑料瓶、小桶、小盆、水若干,胶管、石子若干,虹吸现象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图,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回答解决的办法。(图上有一个小桶,内装满水,另有一个空盆。)

  老师提问:不用倒的方法,怎样将小桶里的水运到空盆里去?

  二、操作活动:

  1、进入操作场地,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设想,找出合适的操作材料。

  2、幼儿交换自己的.设想和想法

  3、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老师巡回指导。

  二、认识太阳以"太阳的本领"为话题进行交流。

  三、认识月亮

  1、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月亮会发光吗?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

  2、教师给幼儿介绍一些有关月亮的传说。

  四、看画册《地球和它的伙伴》,进一步感受地球与伙伴们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爱吃的食物。

  2、能根据不同的动物找到各自爱吃的食物。

  3、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不同小动物的头饰若干以及对应的食物图片若干、教学课件、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呢?那有谁知道小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呢?通过谈话导入新课。

  2、播放课件图片。

  请小朋友们观看图片,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及各自喜欢吃的食物,让幼儿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爱吃的食物,并能简单了解不同动物的食物材料。

  教师小结:有的动物喜欢食肉,有的动物喜欢食草,有的则喜欢吃水果、坚果,有的喜食杂粮……这些都与动物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3、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食物》。

  请小朋友们从拿自己椅子下面拿出小动物图片,认清自己代表那个小动物,然后帮小动物们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19页,把小动物和它们喜欢吃的`食物用线连接起来,并请部分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给小动物们分配食物的。

  5、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他们眼中的动物是他们的好朋友。所以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小动物吃什么这一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小朋友喜欢的头饰,让他们在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后,让他们自己扮演小动物参与游戏,加深巩固知识。由于所学小动物较多,情节有点重复,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利用电脑,将小动物吃什么设制了动画的形式,提高幼儿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前一阶段,我班的孩子一直在玩“沉与浮”的游戏。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找来了各种物品放入水中进行实验,如:木珠、海棉、回形针、木片、塑料积木等等。观察其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孩子们不仅越玩兴趣越高,而且在个别孩子的带动下,大家还玩出了新花样:想办法将沉入水中的物品让它浮起来;浮在水面上的物品让它沉下去。而在“橡皮泥浮起来”的实验中,孩子通过自己反复的操作,发现了:原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小小“沉浮实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有孩子提出:铁做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的,但是它不能改变形状。那怎么办?为了支持和延续孩子探究的兴趣,在对现有的材料进行了研究和大量的讨论之后,我设计了本次正规活动--怎样让小铁块不下沉。活动以问题开始:怎样让小铁快不下沉?让孩子在观察了材料以后,充分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进行假设。

  老师为孩子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盒、乒乓球、气球、纸、泡沫塑料等等。让孩子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假设、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鼓励孩子进行实验记录,另一个则是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

  实验记录是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尝试着让孩子做个人的实验记录,因为它能记录下每个孩子的发现、问题、实验的结果及其解释,这是保持实验连续性的最好工具,也是激发和延续孩子对问题探索和研究兴趣的最好方法。正如“做中学”中所说的:同样的实验,同样的观察,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讲有着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

  讨论交流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完成调查研究、回答该问题和向他人介绍成果。讨论交流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讲述自己实验的过程、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反驳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疑惑。

  而作为老师的我,在实验中则是起到引导、鼓励、支持、合作的作用。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鼓励,鼓励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经验或新的观察来回答问题;支持,老师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合作,老师能将自己与孩子们看做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用两种方法表达时间。

  2、通过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作息时间,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时间对比表》。

  活动过程:

  1、看懂图意:

  (1)、教师解释图意:“画面上的两张图,分别表示幼儿园小朋友和一年级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请你先将两边的'钟点数填好,然后比较一下幼儿园小朋友和一年级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有哪些方面不同?”

  (2)、幼儿练习,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

  2、讨论交流:

  (1)、集体验证填写的时间是否正确。

  (2)、讨论幼儿园小朋友和一年级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有哪些方面不同?

  (3)、具体找出时间差异最大的方面内容。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条条线儿怎样来?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设了自己的园本课程,由于孩子们的父母大都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人,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在我们生活周围,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园本课程的内容,如:线是怎样来的、各种颜色的布、飞快的梭子等,而对于其中一些物品的生产过程,孩子们不了解,我们便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录下纺织工人工作的视频,让孩子们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本活动,我们选择的是“条条线儿怎样来”,在学习中,通过孩子们的观察,探索,观看视频,动手操作,逐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放大镜、硬币、手电筒、三棱镜、泡泡液等。

  2、多媒体课件(一):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多媒体课件(二):医用的胃透镜、x光、激光、汽车的反光镜、潜艇的潜望镜、南极考察用的冰透镜、照相机、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1、设置场景。(拉上多媒体教室的窗帘使室内变暗)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自由回答)

  (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那么,谁能说说自己都见过哪些光吗?

  2、了解光的种类。

  幼儿各自说说自己见过的光。

  老师讲解: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发出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灯光、激光、X光、荧光棒发出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探索光的特性。

  老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帘拉上,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还可以在有太阳时,在窗玻璃上贴上一块中间剪有洞的黑纸,让幼儿观察太阳光是怎样射进来的。

  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阳光是直着射进来的。

  老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实验(二):(拉开窗帘)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

  老师:小朋友边玩边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小镜子会反光;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老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筷子折了;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老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个特性。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4、讨论光的用途。

  老师: 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给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一):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学考察、照相等。老师结合课件一一介绍光的这些用途。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 帮助找东西等。)

  5、游戏。

  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棱镜反射太阳光,让幼儿观看光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还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白醋、水垢清除剂、玻璃杯、药匙、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各一个、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水垢,知道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⑴幼儿观察瓶内的'水垢,认识水垢

  教师手持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请幼儿轮流观察两个瓶内的情况,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⑵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过水垢?

  ⑶教师小结,讲述水垢的危害

  师:“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除垢的过程

  ⑴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液体:无色、透明,闻一闻气味,知道杯中的液体是白醋。

  教给幼儿闻液体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轻轻煽动,再用鼻子闻煽动的空气。

  ⑵幼儿观察盘中的水垢:黄色的、粉状或块状

  ⑶让幼儿用药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观察发生的变化。

  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⑸教师小结: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3、观察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知道除了用醋,还可以用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4、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评析:

  该活动属于“演示—操作式”的设计。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回忆、讨论来帮助幼儿认识水垢,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发现。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发现有关的现象,而不在于给幼儿正确的答案。其中,例举两种除垢方法,启发幼儿进一步探讨除垢方法的设计不错。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