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7 08:55:0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常用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

  2. 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3. 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 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

  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2 . 幼儿探索活动

  老师: 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 东 西,请大家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

  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4、 动脑筋、想办法

  (1)打捞小汽车-

  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

  (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

  (3)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5、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兔子。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1)出示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小兔子。(幼儿感到很好奇。)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兔子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3)总结:用一个回形针插入小兔子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兔子,此时小兔子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兔子在跳舞。(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隔着物品能吸铁的特性。)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回家后自制跳舞的兔子玩具。

  反思: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对数字和颜色分类感兴趣。

  2.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

  3. 尝试根据不同色块中白色圆点的数量,放置相同数量和颜色的圆点。

  活动准备:

  1. 幼儿玩过颜色分类游戏。

  2. 材料准备:《边做边学》操作材料,5个不同颜色的圈。

  活动过程:

  1. 手指游戏:《鳄鱼来了》。

  2. 创设意境,导入活动。

  师:今天是森林国王的生日,它准备了好多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也邀请了好多小动物去参加它的生日会…

  3. 依次出示小动物图片(小老虎,小白兔,大象…)。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呢?它有几只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分好礼物送给国王吧!

  4.游戏互动,看谁反应快。

  师:森林国王还给我们准备了更加好玩的',漂亮的游戏场地(5种不同颜色的圈圈)。

  a. 教师分组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圈圈并站在圈内。

  b. 请幼儿数出自己所站的圈以及圈内的人数。

  5.动手操作,填充色块。

  师:还有一个小动物它也想参加国王的生日会,可是它的身体上有一些小秘密…(出示操作图片)。

  a.提问:你看到的小蜗牛它怎么了?它身上的颜色完整吗?应该怎么帮帮它呢?

  b.引导幼儿尝试填充颜色及点数。

  c.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填充色块。

  6.点评。

  a.出示幼儿操作好的图片,请幼儿自由点评。

  b. 师:小蜗牛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解决了问题,它想跟着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国王的生日会,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排好队形,准备出发吧!(幼儿退场)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大胆进行猜想并记录,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我今天带来一张长方形纸条,谁会把它变成一个圈?

  (个别幼儿直接把纸条两端对接,做成普通纸圈)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吗?

  今天我也用纸条变了一个圈,小朋友看一下它与小朋友变的圈有什么不同?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一个拧过一个没拧过。

  我们把这个圈称为一号圈,另一个圈称为二号圈。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认识莫比乌斯圈,了解它的特征。

  现在我请小朋友在一号圈和二号圈上来画线,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在画的时候要从接缝这里开始,最后再回到这里。

  幼儿操作后个别回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其实这个纸圈,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莫比乌斯圈,是很久以前一个叫莫比乌斯的人发现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一。

  现在莫比乌斯圈要来和小朋友变魔术了,那如果我沿着刚才小朋友画的线把它剪开,然后卡擦卡擦剪到头,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想,教师记录)你想来亲自动手试一下吗?提操作要求:使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剪到手指。

  如果剪好了可以高高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幼儿操作后讲述,你剪好的结果和刚才猜的一样吗?

  小结:原来莫比乌斯圈往中间剪开后,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

  四、第三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二。

  师:你们想想看,如果这个大的纸圈再在中间剪开,又有什么变化呢?

  你想来试一下吗?(幼儿猜测后操作并记录)展示幼儿记录表,个别幼儿介绍。

  教师小结:在第一次剪成的大纸圈上再次中间剪开,变成两个套在一起的'莫比乌斯圈。

  六、总结,观看课件,了解生活中的莫比乌斯圈。

  今天我们认识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那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藏着许多莫比乌斯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立交桥:避免行人车辆的拥挤。

  过山车:更加刺激好玩。

  传送带:减少反复的摩擦工作,增加传送距离和面积。

  原来人们利用莫比乌斯圈的原理,建造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七、结束活动

  莫比乌斯圈这么神奇,我们还可以找一找什么物体的建造运用了这个原理。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判断物体软或硬的属性,并进行分类。

  2、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准备:

  1、贴有小山羊、小绵羊图片的箱子各一个,箱子内各放有三种软的和硬的物品。

  2、软和硬的物品若干。

  3、幼儿用书第4册封二。

  活动过程:

  一、箱子里的小秘密。

  1、触摸箱子里的`物品,判断软硬。

  小羊们接到一个任务,让他们把村里的物品分分类,怎么分呢?秘密在箱子里。(教师出示摸箱,设置悬念。)

  你们摸到了什么,它们摸上去分别是怎么样的?(教师先请3名幼儿摸摸小山羊箱子里的物品,箱子里分别是石头、木头、铁盒子。)

  小山羊的箱子里都是硬宝贝,小绵羊箱子里的物品正好相

  反,它们会是什么?(幼儿猜测,请幼儿摸摸箱子里的物品,

  验证是否是软宝贝。)

  二、软硬宝贝找家。

  1、根据物品的软硬特征进行分类。

  一请你帮小山羊找到硬宝贝,帮小绵羊找到软宝贝,分别放在

  桌子上。(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感知物体的软硬,并进行分类。)

  2、幼儿相互检验。

  村长请小朋友帮忙检查,硬宝贝和软宝贝找对家了吗?

  三、软硬我知道。

  1、交流用不同方法判断软硬。

  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这件东西是硬宝贝还是软宝贝呢?(幼儿交流判断物体软硬的方法,如硬宝贝捏不动、压不扁、戳不进,软宝贝能捏扁、压变形、一戳就有个洞。)

  四、寻找软宝贝、硬宝贝。

  1、幼儿寻找活动室内外的软宝贝、硬宝贝。

  请你找一找,活动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软宝贝,哪些是硬宝贝?(幼儿与同伴一起寻找、分类、交流,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发现物体的特征》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起始课。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小学生需要从发现物体的特征开始认识各种材料,再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个过程是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特征来探究常见的物体,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

  l.聚焦

  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后一个问题既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观察自己周围的物体并描述它们。这些问题,即可以帮助教师在探究活动开始前调查学生对物体的原有认识,又可以为学生接下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2.探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个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8种常见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教科书首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自己想到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可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描述性词汇。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的语言使之发展成为科学词汇。

  接着,教科书提示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方法——选择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4幅图分别提示了4种比较和观察的方法:通过看,比较颜色或形状;通过闻,比较气味;通过看和摸,比较是否透明或光滑;通过掂,比较轻重等等。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从各个方面描述物体,并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加以规范和提炼,最后在记录表中呈现科学词汇。必要时,教师要对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进行解释。另外,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3.研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利用感官来观察物体,即看、闻、摸、掂等,也可能会强调是通过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来观察的。此时,教师可以进步询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物体的特征的。第二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反思描述物体特征的角度,从这些角度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比如可以从颜色、形状、轻重、是否粗糙、是否透明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提到的描述物体的角度可能不同于教科书中所提示的,但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可以将其汇总在班级记录表中。另外,这张班级记录表将贯穿整个单元,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词汇。在描述物体的特征时,要引导学生使用轻、重、粗糙、光滑等科学词汇。

  【学情分析】

  学生们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他们对这些物体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比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对于可以从哪些方面全面地描述物体,如何科学地运用词汇,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判断物体是轻还是重,用什么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伊始,学生会产生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将物体特征和用途混淆起来。比如描述铅笔盒,学生较多描述有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才是形状特征。所以在这节课中,首要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完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从多维度描述特征,并记录下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1.小组: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每组一套

  2.全班:《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3.个人:“轻重”两字打印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1.教师随便拿起粉笔、课本等,告诉学生这就是物体,并板书“物体”。

  2.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比如铅笔细长,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

  3.学生自由描述,教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

  二、探索1:单个物体观察(预设10分钟)

  1.认识几种常见的物体

  过渡:老师今天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出示幻灯)

  根据图片的顺序,学生口答完成名称连线,认识8种常见的物体。

  2.激趣:老师今天把这些物体都带来了,你们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

  3.说明要求: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讨论:万一几个人要观察同一种物体,那该怎么办?(引导:可共同观察,但若能分类观察更好。)

  4.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组员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5.组织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板书揭题:发现物体的特征)

  三、探索2:两个物体比较观察(预设18分钟)

  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介绍主要观察方法和能观察到的对应特征。

  看一看:颜色、形状、厚薄、是否透明、是否可见、是否流动等

  闻一闻:气味

  摸一摸:粗糙程度、厚薄等

  掂一掂:轻重

  [说明:观察方法后的特征不要求全部罗列,只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概括就可以了。活动手册最后一面没有“轻重”,老师可以提前做好打印,分发给学生

  2.活动手册指导说明

  翻开活动手册第1面,要求学生先写上日期,再说明“水”和“空气”这两列以后再补充,然后指导贴图,并提示可以更改物体的名称,把“木块”改成自己观察的其他物体。

  3.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较观察。

  扶:抽2个学生进行对比观察演示,并指导粘贴或书写记录。

  4.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记录。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填到全班记录表上,有争议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2.机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研究什么?

  【板书设计】

  发现物体的特征

  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

  闻:有气味、无味

  摸:粗糙、光滑

  掂:较重、较轻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凡凡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味道。

  今天是我们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

  (1)凡凡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凡凡吃好吗?凡凡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凡凡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

  今天凡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谢谢凡凡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凡凡的生日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02-22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12-17

科学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