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5 11:05:32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集合(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探究活动分析:

  1.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科学探究。

  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科学态度。

  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铁球、球状药丸盒等),白纸,笔。

  2、教师准备: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猜一猜:哪根棒更长?

  教师两手分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让学生判断哪根棒更长?

  2、怎么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两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端,观察另一端;也可以用直尺为标准分别量长度)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的意识。

  (二)新课学习。

  1、用眼睛观察比较物品。

  (1)提供颜色相同但形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4块积木。

  思考:这4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

  (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2块,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2块。

  思考:这4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

  (3)提供更多的积木块,增加比较的灵活性。

  2、借助多个感官观察比较物品。

  (1)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包括轻重)的玩具球,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2个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2)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的玩具球和积木块,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2个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3、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

  4、找我们自己的不同和相同。

  (1)学生两人一组,先借助感官找不同(例如高矮、胖瘦、说话声音等),再找相同(例如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的共同特征等)。

  (2)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例如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称量)

  (三)整理材料、下课。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2. 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你知道它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2.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 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2. 学生活动。3. 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4. 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 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2. 学生讨论交流。3. 按照教材P59制做实验装置。并实验。4. 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胶水在水中会(下沉)。

  2.牛奶带入水中会(溶解)。

  3.你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请举例来说明。

  五、课后反思;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

  活动过程

  1、教学活动的导入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 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独立思索等优良品质。

  6.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二、活动准备:

  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

  2.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

  3.教师提供参考书目。

  4.准备做再生纸的工具。

  5.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1.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

  2.口语交际。

  说一说,在你的记忆中,你最早一次用纸的情形你还记得吗?你用纸干什么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3.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纸的了解。

  用一句话表达你想进一步从哪个方面了解纸。

  4.综合表达:设计一份广告,告诉大家你想研究的内容,争取几个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二)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纸及其文化。开展一些参观和实践操作,体验纸文化。

  (三)学做再生纸。

  1.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2.自己动手做再生纸:

  A.阅读制作方法

  B.看教师演示过程,听清提示。

  C.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

  D.展示各自的作品

  (四)纸艺欣赏

  1.布置一个纸艺展览,并对每种纸艺做文字说明。

  主要有:剪纸,纸雕、刻纸、撕纸、折纸、贴纸……

  2.请会剪纸,或折纸的同学为小老师,开办小艺术技巧讲座,辅导学生制作纸艺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起名、配解说。

  (五)综合展示活动

  1.纸文化知识竞赛

  2.看图猜带纸的成语

  例如:纸上谈兵、洛阳纸贵、命比纸薄……

  3.各小组上台演示各自准备的“我的纸文化之旅”五分钟交流材料,可以用图、幻灯片、文字、实物等展示对纸的了解,以及自己探究的过程和体会,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重要性,鱼儿离不开水,对水中生物特性有直观的感受。

  2、懂得保护水的'方法,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

  活动准备:

  《小金鱼搬家》故事录音,故事挂图一套,情景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金鱼”头饰,扮成小鱼金鱼,“小朋友,我是小金鱼,我原来是住在清清的小河里,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搬家,唉!请小朋友听听我遇到了什么事。”

  2、请幼儿听故事《小金鱼搬家》,听完后提问:“小金鱼为什么要搬家?”请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请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使幼儿懂得不能往河水里丢垃圾和倒污水,要保护水的清洁。

  4、小结。

  小金鱼说:“小朋友,我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搬家的,以后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河水的清洁,让所有的鱼儿都不用搬家。”

科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了解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植物适应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认识.

  学情分析

  1.根据对该校学生的了解,应当多举例说明,适当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田野中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植物的向地性

  2.植物的向水性

  3.植物的.向光性

  4.植物的叶片互不遮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

  3.乐意在小实验中与同伴交流,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包装好的奶粉足量,被子、调羹每组一份,搅拌棒若干。

  2.每人三个一次性被子(里面放有相同数量的饮用水),一根搅拌棒,一个透明杯。

  3.各种果蔬汁、酱(苹果、香蕉、胡萝卜、番茄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策略1.教师出示整包奶粉

  2.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指导语:1.这是什么?你喝过吗?谁泡给你喝的?

  2.怎么泡呢?一起来看包装上的说明。

  二、泡奶粉

  策略1.教师出示三个杯子,杯中放一样多的谁。

  2.三个被子中加入不容量的奶粉,引导幼儿观察奶粉浓度的`不同。

  3.幼儿尝试泡奶粉

  指导语:1.三个一样多水的杯子,分别取名为1号杯、2号杯、3号杯。

  2.现在老师往1号杯加一勺奶粉,2号杯加二勺奶粉,三号杯加三勺奶粉,然后都给它们搅拌一下。请你仔细观察比较下,哪杯奶粉味道最淡,哪杯最浓呢?

  3.根据你的口味,去试试泡一杯你喜欢的奶粉吧。

  4.交流讨论:你在泡奶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奶粉泡在水里不见了,这是溶解现象。如果杯中的水量不变,奶粉加多,味道就浓,奶粉加少,味道就淡。

  三、调配果味牛奶

  策略:1.教师出示苹果汁、番茄酱等。

  2.将自己的果味牛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

  指导语:有了这些水果蔬菜酱的加入,我们可以调配一杯果味牛奶。制作好以后请给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科学教案 篇10

  一. 学习目标:

  认识我们的牙齿,知道牙齿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三.学习难点:

  牙齿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五、学习准备: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刷牙”这一课。牙齿的用处可大了,你知道牙齿有哪些作用?看谁知道的多?

  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二) 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麽多,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有效刷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刷牙吗?

  生:选用保健牙刷的优点:刷头小,在口腔里转动灵活.毛束少,排列合理,便于清洗和干燥.毛尖设计合理,对牙龈刺激小。刷牙的时间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三分钟,饭后要漱口。牙刷用具自己专用,每次刷牙后都要把牙刷洗净甩干,牙刷头向上放于杯中,这样就会减少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以免得病。最好选用含氟、含钙牙膏刷牙,牙刷要三个月更换一次。

  师:谁还查找到了有关刷牙的知识?

  生:刷 牙 歌“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早上刷,晚上刷,刷得牙齿没蛀牙。张张口,笑一笑,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七、板书:

  刷 牙 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八.课后反思: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02-22

科学教案12-17

科学教案12-16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赛车》04-07

关于科学教案01-07

昆虫科学教案01-09

手的科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