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9 08:15:3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教师用绳自制的网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绳子的用途展开讨论。

  (1)启发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绳子,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们一样吗?”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绳,集体交流。

  师:“你喜欢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4)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绳子?它们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师用绳子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绳子还可以变魔术呢!”“今天绳子特别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可以怎么玩?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你的好朋友。”

  (2)幼儿自由选择绳子尝试不同的玩法,教师参与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

  师“能不能几个小朋友用绳子一起玩游戏?可以怎么玩?”

  3、师生互动游戏:“网小鱼”。

  活动反思:

  一、“以绳练跳”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二、“以绳代杆”

  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绳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三、“以绳代线”

  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即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绳开展游戏”

  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由器材,又可使学生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

  五、“以绳代球”

  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教师可教学生将绳子绕成“球”状或折叠绕成“棒”形或“锤”形,以作为轻物代替垒球、手榴弹、实心球等投掷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转体挥臂以及原地推抛等投掷方法。此外,还可以用“绳球”进行一些球类的基本功练习。除了上述将绳子代替体操棒和投掷棒外,还可以作为接力棒。采用这种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动作,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尤为适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寻找制造风的多种方法。

  2、能运用绘画、语言讲述的形式表达制造风的过程。

  3、在制造风的过程中体验探究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按照制造计划收集的.扇子、电风扇、打气筒、气球、硬纸板、布、吹风机、塑料袋、小瓶子。

  2、小柳树、大黑板、记录纸张。

  趣味练习

  可以随风摇动的东西

  幼教图片

  往吹风机放手指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前些天我们到外面找风去了,你到哪里找到风了呢?

  (柳树、小草、头发、衣服。)

  2、教师:你是怎么发现风的?

  (我看见柳树、小草、头发都动了,衣服都飘起来了。)

  3、幼儿分享自己关于“如何制作风”设计记录。

  (1)你们要用什么方法制造风?

  (用扇子扇风。用手抓紧塑料袋的口,然后一捏塑料袋,就有风了。

  想用打气筒打气,就有风了。用吹风机,可以有风。还有用布扇。我用硬纸板扇,就能有风了。)

  (2)你为了制造风收集了哪些材料?

  (准备了扇子。塑料袋。气球、打气筒。)

  (3)怎么才能知道制造出风了呢?

  (可以吹在脸上感觉一下,就知道有没有风了。

  让一个人来试就知道了,把风吹在脸上。

  可以用吹风机吹我们的门帘,如果门帘动了,就说明有风。

  还可以吹头发、衣服,如果动了就说明有风。)

  二、幼儿按照计划制造风。

  1、提出实验规则。

  (1)请幼儿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试验。幼儿可以在教室里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进行试验,当你用完一样材料后要把你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请将实验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样实验的,制造出风了没有。

  (3)有些幼儿的实验材料需要用到电,请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插销。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探究并及时支持。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尝试用“印”的方式记录指纹,通过观察比较各种指纹,并能说出不同。

  3、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指纹画、指纹类型PPT、白纸及印泥若干、放大镜(人手一个)、抹布。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指纹画,激发幼儿对指纹的探索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都画过画吗?那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指纹画ppt)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对指纹开展猜想。

  猜一猜,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你自己的每一根手指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指纹的三种不同的类型。

  (1)教师讲解示范如何清楚地印出指纹。

  (2)分发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观察指纹并进行交流,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科学家把指纹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种叫箕形纹,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簸箕一样;第二种叫弓形纹,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三种叫斗形纹,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涡。是不是很神奇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并看看每种指纹类型各有几个。

  我们认识了三种不同的指纹类型,那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手指纹,看看你的每个手指纹是哪种类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别表示。)数一数你有几个箕形纹,几个弓形纹,几个斗形纹。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指纹有什么用处呢?

  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指纹是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所以增加手指的摩擦力,这样拿东西就不容易滑掉。

  指纹还是汗腺的出口,因此可以调节温度。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且一般来说终身不变,指纹会随年龄增长变大,但形状不变。

  四、制作指纹画

  指纹的作用真大,不仅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案,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指纹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用你们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图画来张贴在我们“指纹画展”的画廊里。

  【活动反思】

  最能吸引他们的还是一些比较直观的东西,抽象思维不是很发达,学生活动以直接兴趣为主。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自己的指纹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手上有指纹,指纹是不一样的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并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成功的。在学习中我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当然这个探究过程不是体现在教学的结构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自身的探究过程的完整,没有在表面上做文章,没有刻意地指挥学生去重复探究过程。

  “玩指纹、印指纹”这一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也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所能用到的东西进行探究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每一次实践的步骤、要求都让学生知道得清清楚楚。通过自主实践,不仅学会了拓印指纹的方法,同时进一步端正了实践的态度,做到认真、细致。有的.学生拓印的指纹不清晰,经过指导,经过重复实践,效果就变好了。当然,取指纹并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指纹,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是活动的目的。

  同时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有几个学生认为,自己的指纹是一样的,当时我就可以利用投影,把他们印出来的指纹放大,然后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比较、去得出结论。还有3个学生说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好像一样”,我也应该利用投影放大指纹,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比较、去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结论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纵观整堂课,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去看,去“玩”,去“探究”,尝试选择相适应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解决。在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点会由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提升到制订一个研究的方案,自主探究等。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学生的积极探究中培养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2、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X。

  【活动准备】

  彩色纸屑若干;梳子每幼儿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儿一件;气球若干;塑料绳若干。

  【活动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飘、立)起来了;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起来了。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

  3、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

  4、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刚才的现象?教师解释这一现象: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头发会立起来、纸屑会粘上来。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摩擦产生静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5、气球娃娃来看你。

  师:有客人来看小朋友了,是气球娃娃,我们欢迎!

  将气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阵以后,靠近幼儿的脸颊,幼儿的头发就会被吸引,气球可能会粘在幼儿脸上,教师就说:气球娃娃喜欢你,它亲亲你呢;将两个气球用线捆住,然后将气球分别在毛衣上摩擦,再将两个气球提在手里,气球会分开来,就象两个气球之间生气了一样,气球还会贴到手上悬着。

  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这也是静电现象。

  6、好玩的章鱼

  教师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像章鱼一样。让孩子试试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墙上。请幼儿带着章鱼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鱼能不能粘到别的地方。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懂得健康饮食,保护消化器官,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大图、各消化器官的卡片每人一份、西红柿每组一份、小勺每人一个。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

  大班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的发展,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物品,对自己不太喜欢的食物就会排斥。因此,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暴饮暴食、挑食、厌食、狼吞虎咽、不爱漱口、饭后剧烈运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感到非常神秘。尤其是:我的身体里都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食物是如何变成大便的?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会刨根问底,往往家长缺乏耐心,不讲究方式方法只是草草地、枯燥的给孩子进行讲解,使孩子似懂非懂。大班幼儿的小肌肉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双手更加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了,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够满足自己动手欲望的操作性活动。这时,具体形象的动画展示和动手操作的探索性活动就为5至6岁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脸蛋圆圆像苹果,

  酸酸甜甜营养多,

  可以把它当菜吃,

  又能将它做水果。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西红柿)

  (评析:利用形象的谜语导入,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播放课件鼓励探索。

  师:今天,西红柿要到奇奇的身体里进行一场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让我们一看吧!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认识消化系统,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A、西红柿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里?它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的?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重点说出牙齿嚼碎西红柿,并请幼儿进行模仿。)

  B、西红柿被牙齿嚼碎后,通过哪个地方滑下来?食道像什么?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象记忆幼儿理解食道的样子和功能。)

  C、西红柿经过食道来到了哪儿呀?它在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

  :胃就像一个大口袋,胃会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的食物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D、被磨成浆的西红柿接下来来到了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这里有什么变化?

  :小肠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加工厂,把营养和水分全吸收了。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小肠的样子和功能和教师形成互动式讨论交流,及时让幼儿做出补充和申辩,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表现,让幼儿独立描述问题并接纳正确的补充意见。)

  E、最后西红柿到了哪里?在这里它又有什么变化?

  F、大便通过什么排除体外呢?

  评析: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幼儿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欣赏食物通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和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加深了幼儿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全体幼儿和教师的讨论交流中,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认识人体消化系统)和难点(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迎刃而解。

  3、交流讨论消化器官的位置。

  教师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大图,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各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找一找,教师安静巡视,进行适时指导。)

  三、材料尝试操作。

  教师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请幼儿按西红柿旅行时经过的地方进行排列,教师进行安静巡视,轻声交流,适时指导。

  (幼儿从小筐里取出消化器官卡片,按照消化系统的位置,摆放好各个消化器官,鼓励幼儿对照自己摆好的消化系统图片,用语言口述西红柿旅行的全过程。)

  评析:将人体消化器官制作成能够拆分、组合的卡片形式,以此来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把幼儿记忆中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更大程度上巩固了幼儿对消化系统的认识。

  四、品尝食物延伸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2、西红柿,让幼儿品尝,感受食物旅行的奥秘。

  评析:以品尝西红柿作为本节科学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通过欣赏、讨论、交流、操作、品尝等体验,轻松地了解到人体消化系统的奥秘,使整节集体教育活动快乐地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3、激发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壁虎尾巴和其余动物尾巴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1、找尾巴。

  出示小动物的身体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黑板上的是什么东西啊?你看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出示动物的尾巴,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尾巴并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

  师:你觉得这些尾巴漂亮吗?这些尾巴不仅漂亮他们还有很大的用处呢?

  带领小朋友们观看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各个动物尾巴的作用。

  2、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教师放录音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刚刚故事里还有哪个小动物我们刚才没有说到的啊?

  师:它的尾巴与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它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

  3、找一找。

  发给幼儿每人一根动物的尾巴让幼儿自己去找小动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搜集相关清洁工具的信息,了解各种家庭常用清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学会安全使用一些简单的清洁工具,感受清洁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寻找各种清洁工具,并用调查统计表进行记录。

  2.教学挂图1副,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的“清洁工具调查统计表”,了解各种清洁工具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引导幼儿用相互提问、解答方式,交流介绍自己的调查统计表。要求讲解的幼儿说出清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如,平时怎么使用的,它们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

  2.引出“班级劳动日”,引导幼儿讨论,制定小组劳动计划。

  教师将幼儿分组,帮助其明确各组的'劳动场地、内容,幼儿共同制定小组劳动计划。

  3.请各组按分工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进行劳动,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尝试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幼儿注意工具使用的安全,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如不要把水溅到地板上等。

  4.组织幼儿分享交流劳动成果及使用清洁工具的经验。

  (1)教师与幼儿参观清扫干净的班级环境,感受劳动后的喜悦。

  (2)请各组派代表讲述使用清洁工具的窍门。

  5.出示教学挂图,了解更多、更新的清洁工具以及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反思

  这是我实施的一课多研教学研讨活动,这一稿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比较完善的第四稿。在前三次的教学实施后,研讨中分别指出:

  1.目标过散,整节活动难度提升不够;

  2.幼儿看似一直在操作,但操作目的性不强,大多只是在摆弄工具;

  3.环节之间缺少上下串联的脉络等。

  于是在第四稿中结合幼儿兴趣点,将重点放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

  组织教学实施后证明,经过前三稿的设计、教学组织、反思、修改到最后完善的第四稿方案,目标清晰,环节上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活动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一直在操作过程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1.取材方便,材料简约。本节活动选用的材料为幼儿建构区的螺丝玩具,损坏的图书,彩笔,印章等,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手可得。

  2.活动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相关经验,才容易引起活动兴趣。经常看到成人使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但成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反对孩子操作这些工具。而在本次活动中,却鼓励孩子们大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了使用钳子、螺丝刀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3.整节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发现问题、猜测解决方法、验证解决难题这条主线,孩子们始终在探索的氛围中,在自主活动中习得相关知识。

  小百科:清洁,1、清白;洁净无尘。2、清廉;廉洁。3、清除。4、清楚;明白。5、犹清爽。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同一个标准的方法量米,感知科学测量和统计方法。

  2.通过探索发现同样大小的纸做成的圆筒和方筒,装的米不一样多。

  3.能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师用记录纸两张。

  2.每张桌子米一筐。

  3.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 、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卡纸、一支笔、一根直尺。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并示范用其中一张卡纸变成一个圆筒,交代幼儿往这个圆筒里装米,要几杯才能装满,请幼儿试一试。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量米。

  1.交代幼儿做圆筒时,要沿着黑线粘贴。

  2.操作后集中交流,量了几杯米才把圆筒装满,并集中统计。

  3.教师提问:同样的杯子,往同样大的纸张做成的圆筒里量米,为什么量出来的杯数不一样呢?请幼儿来示范刚才是怎样量米的。

  4.教师小结原因:因为小朋友量米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同样的.杯子,往同样大的纸做成的圆筒里量米,量出来的杯数不一样。

  学习同一个标准的量米方法:先在杯子里装满米,然后把直尺竖起来沿着杯沿轻轻刮一下,接着轻轻把米倒入圆筒里,不要把米倒出外面。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量米。

  1.教师把另一张纸变成一个方筒,请幼儿猜一猜哪个容器装的米多,并集中记录。

  2.用老师教的方法量米,看圆筒能装多少米,进行记录。然后请幼儿自己做方筒,再次交代要沿着黑线粘贴,做好后用同样的方法量米,将结果进行记录。

  3.集中交流操作结果。(错误的幼儿到区角继续尝试)

  4.得出结论:用同样大的纸,做成圆筒比方筒装的米多。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哪些装东西的容器是做成圆筒状的。(因为做成圆筒状装的东西多)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的尾巴,并了解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妙用。

  2、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在看看,说说,问问,画画的过程中交流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3、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初步积累倾听和交流学习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参加动物尾巴展览会,了解常见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师:欢迎小朋友到展览会上来参观,参观的时候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小朋友记在心里,等参观结束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解决。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会上的一些图片,书籍等,并自由交谈。(教师倾听并轻声与幼儿交流:看看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猜猜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如果幼儿向老师提出了问题,老师可以轻声回答,并提醒他等参观结束后再去考考其他小朋友。)

  (2)结束后交流:你看到的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

  教师: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各不相同。那么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呢?

  (3)教师有重点地请几个带鱼、牛和松鼠、袋鼠尾巴图片资料的幼儿介绍自己带的是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并回答参观者(幼儿)的自由提问。

  教师:欢迎小小讲解员来介绍动物尾巴的用处。等讲解员说完后,如果参观的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可以向讲解员提出来。

  该幼儿在介绍的时候,老师有意识地提醒他结合图片来介绍。如果回答不出,可请别的同伴帮忙,或由老师补充。

  (4)请带其他动物尾巴资料的幼儿上来介绍。

  2、再次参观展览,巩固对常见动物尾巴用处的认识。

  教师:通过小小讲解员的介绍,小朋友知道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请小朋友再去参观一下动物尾巴展览,想一想,如果动物的尾巴互相交换,行不行?为什么?

  (1)自由参观,互相交流,教师个别询问,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2)结束后交流:动物的尾巴互相交换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说的都非常好,每个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尾巴能使自己平衡,比如松鼠;有的尾巴能掌握前进的方向,比如鱼;有的尾巴能驱赶蚊虫,比如牛等等。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师以问答歌《小朋友想一想》,总结幼儿所探索到的动物尾巴的妙用。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扇子?

  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把伞?

  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钩子?

  小朋友,想一想,谁的尾巴象板凳?

  ……

  3、观看录像,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妙用。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其他动物的资料,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1)教师播放录像,幼儿安静观看。

  (2)请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教师提问:“你喜欢谁的尾巴?”“它的尾巴有什么用?”

  延伸活动

  幼儿以绘画“我最喜欢的动物尾巴”的形式记录自己参观后的收获,并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到图片展区,自由交流欣赏。

  在区域活动中增添“动物找尾巴”的材料,让幼儿把动物和它的尾巴进行匹配,巩固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摩擦起电感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能正确记录自己的发现并表达自己的认识。

  3.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1盘小纸屑,塑料勺子,小毛巾人手一份。

  2.塑料水笔、塑料尺、塑料吸管、铅笔、勺子,记录单人手一份。

  3.蝴蝶、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纸片,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老师的盒子里有许多的小纸屑,这里还有一把小勺子和一块布,如果我把勺子在布上摩一摩,再把勺子靠近小纸屑,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2.幼儿交流猜想,教师归纳幼儿的意见。

  二、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教师:刚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吸上来后事什么样子的?

  3.教师:除了塑料勺子,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种东西,你来猜猜看哪些东西用布摩擦后也能吸气小纸屑。

  ①认识记录卡上的标记。

  ②猜一猜:这些东西摩擦后也能把纸屑吸起来吗?

  ③如果可以的话打勾,不行就打叉

  4.幼儿猜想记录。

  5.操作验证。

  三、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1.教师: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

  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纸屑?

  幼儿思考讨论(相互讨论)

  师小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活动延伸:

  在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1-22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01-22

大班下科学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