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政治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政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政治教案1
一.我知我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家庭既是亲情组织,也是个法律概念。
<四>.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4、【我说我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5、【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D、……
【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6、【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八年级政治教案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教材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学科不单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交往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8、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9、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八年级政治教案3
一、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
2、能力目标
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态度价值观目标
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办事尽职,实事求是。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三、学情分析
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地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因道德上的迷茫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这些现象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轻视。譬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胡乱许诺等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所以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到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诚信是金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
教学思路:
1、案例分析:(案例来自教材116页)
(1)她为什么失业?(信用问题)
(2)---7000万===+7个亿(诚实问题)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说说案例一的教训,案例二的启示!
(3)交流有关“诚信”的案例(如:“狼来了!”“烽火戏诸侯!”)
2、走进生活:
(1)(小品表演来展示)好朋友是这样离开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辑2――3个生活片断,说明因为他的不诚信而最终失去了一个个好朋友。(比如:他人多找了钱给自己而不退;借书不还;做了错事反而栽给朋友等!)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他人对你不诚信的时候或事情?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对你们的交往有什么影响?班级内交流。
(3)活动:你为什么和他(她)交朋友?请写出三点原因,最后全班交流。
(本问题教师课前先作调查,实践证明,诚信的频率是最高的!)
4、情景测试:出示漫画----矿泉水瓶的背后:一个矿泉水瓶从某个教室的'窗外飞出,被值日教师看个清清楚楚。
值日教师第二天告之该班班主任。班主任来到班里面向全体同学追查这一事情。可是大家都说没有扔,也没有看到谁在扔。但可以肯定这个矿泉水瓶是从这个教室的窗口扔出的,所以在座至少有一个人不讲诚信,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准备怎样使同学们讲真话?
5、故事续写:寓言——当他把诚信丢了之后……
6、活动:编写诚信的格言
第二课时:做诚信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诚信的智慧
教学思路:
1、源自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办?
例如:我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今天必须要作好相关的准备,可是一个远方的客人来电说当晚要来造访,我该怎么回答?
2、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讲诚信的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3、解读生活:
(1)王婆卖瓜,该不该夸?
(2)考试作弊,已蒙混过关,合适的态度是:坦白;不坦白但下不为例;总结经验,下次作弊手段更高超?
(3)小明的妈妈捡到一个钱包,看看周围没人发现,于是叫小明别说,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4)爸爸吸毒,该不该举报?
(5)我最好的同学告诉我,他早恋了,那么我该不该告诉老师呢?
明确:这些谎言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提倡,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自善心。
4、通过前面的解读,你认为你心目中的善应该是怎样的?
5、情境测试:A、B、C同在一个办公室,A出差回来,给B捎了一件礼物。C发现了B的礼物,问是哪里来的?如果你是B,你将怎么回答?为什么?
6、是的,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向善是人性的体现。可是……
出示漫画:一位长者对一位年轻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如果你是这位年轻人,你对长者的劝告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全班讨论。回去后和父母探讨一下,看看父母的态度是怎样的。
7、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或什么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对生活的理解说得具体一些。
八年级政治教案4
第三课 有朋友的感觉
1、友谊的作用
(1)友谊是心灵的需要。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需要,离开了朋友,失去了友谊,人就会感到孤独。进入少年期后,我们更愿意向同龄伙伴特别是亲密朋友倾诉心事,因此我们特别渴求友谊。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友谊与成长同行。在成长道路上,朋友给与我们很多。朋友伴随我们一起成长。
2、如何获得友谊?
真挚的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只要我们抱着真诚的态度与老师、同学交往,我们一定会获得真友谊。敞开心扉,坦诚的与他人交流,真诚的帮助别人,朋友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第四课 交友的智慧
1、善交益友
(1)所谓益友,是指品德高尚、志同道合,有益于自己进步的朋友。
(2)善交益友包括乐交诤友。诤友就是能够直言不讳指出我们的缺点、错误或不足,批评和帮助我们的朋友。
(3)如何成为诤友?
一方面要乐于接受同学的批评,另一方面要敢于并善于提出批评。
(4)善交益友要区别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
江湖义气的危害:江湖义气只讲友情,不讲是非,其结果是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的产生,最终必然是一害朋友、二害自己、三害集体。
2、远离损友
(1)损友是指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和好人交朋友,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好的影响;与坏人交朋友,也会不知不觉受到侵蚀。
(2)要谨慎选择朋友,远离损友。
3、交友的艺术
(1)对待同学和朋友要心胸宽阔,理解体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不能嫉妒朋友,要欣赏朋友的成功。
第五课 男生女生之间
1、男孩女孩
男孩女孩在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角色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有各自的乐趣和烦恼,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也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应相互体谅、互相帮助。
2、纯真的友情
(1)人类世界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男女之间的交往是很平常的'事。
(2)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和纯真的同学友情,不仅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
(3)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遵循“自然”和“适度”的交往原则。
3、青春的心弦
男女同学相互产生好感和爱慕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但可能因此遇到很多麻烦、困惑和苦恼,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予以解决。
八年级政治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2.解和体验信任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信任,正确看待信任及其价值、意义,树立信任理念。
【过程和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重点
认识信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诚实在与人交往中有什么意义呢?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我们的压力和痛苦有人分担,快乐和成功有人分享,这种感觉弥足珍贵。诚实是重要的交往品德,信任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品德。
出示课题,站题。
二.展示目标:
三.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说说你对信任一词的认识和理解。
(2)生活中,如果遇到别人信任或不信任你的情况时,你会有什么感受?
(3)信任和诚实的关系是什么?
(4)信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5)社会观察栏目中的“南京冠生园“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2、提出自学要求
(1)读提纲。(2)自读教材36-38页上内容。(3)思考问题,弄清答案。(4)学生汇报
结果。
四.检测与归纳
什么是信任:所谓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品德。
信任最珍贵
诚实与信任的关系:不可分的,只有城市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信任的意义:①②③
五.质疑与读记
六.当堂训练达标
(一)填空:
1、得到信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的,只有 的人才能获得信任。是获得信任的必要条件。
2、所谓信任,就是而敢于,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 ,也是一种重要的 。
3、信任的重要意义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信任是人们感情的 ,可以使交往。信任是一笔宝贵的`。
(二)概括:
1、他人的信任是对自己的认可,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2、信任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肯定,能获得人生的依靠和发展的动力,使社会得以顺畅的运转。
3、练习册选择题1、5。
八年级政治教案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
2.能力:正确理解法律的特殊性、本质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3.知识: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本质是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明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法律的含义、法律的本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有关法律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法律规范,熟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为进一步探讨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首先从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入手,通过大量的实例、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探询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问题,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这个课题是整个法制教育的重点。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情景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课件展示:小游戏单号站双号坐
游戏要求:老师随口说出一串数字,要求学生听到双号数字的时候是坐着的,听到单号数字的时候是站着的。
再依次出示反映道德、法律的图片,提出问题:规则、道德与法律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并且引导学生总结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引出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环节一
让学生带着:怎样理解法律的特殊性?这个问题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
课件出示图片提示学生回答:在我国法律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
学生回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行为规范。
再通过知识点回顾:法律与道德两种规范的区别,试着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法律的特征。
形成方式
起作用的手段
法律
专门的立法机构和人员制定
强制力
道德
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
社会舆论和良心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八年级政治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
(1)消费心理面面观
【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
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
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
3、买高档的,最新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
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
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
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及态度:
[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小明的父母都是政府工作人员。最近他们家有了新房,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想。现在,围绕新房的话题,全家人都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景一:
小明: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居之后就马上配了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和进口音响。
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家决不会比他们差。
妈妈:我看你们俩兴奋过度了吧,这房子的贷款还有10万没还呢!哪还有余钱买这买那的。
爸爸:哦!
小明:欠这么多啊?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贷款买房呢?
探究活动二:
问题1、小明和他爸爸在购买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等方面时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会给他们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2、小明家贷款购房的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情景二:
妻子:老公,同事们都说,现在装修流行“欧洲”样式,很有异国风味。
丈夫:那就听你的吧,反正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明:妈,不对吧,我同学上网看过了,说明年将流行“澳洲”样式。
丈夫:那我们家要怎么装修好啊?
探究活动三:
问题1、小明和他父母在装修款式上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
问题2、你给他们家出出主意,应该怎么装修?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情景三:
小明:爸,我们新房旁边怎么有好多塑料饭盒?
爸爸:哦,可能是装修工人吃完饭扔的。
小明:我们国家现在不是有规定不准使用塑料饭盒?
爸爸: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它啊!
小明:那是他们还不清楚它的危害。
爸爸:这饭盒还有危害啊?
探究活动四:
问题1、你知道白色垃圾的危害吗?
问题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情景四:
小明:爸爸,我们搬了新家,去饭店庆祝一下吧。
爸爸:好啊。不过这次要少点些菜,上次剩太多了,多浪费。
妈妈:还说呢,让你们打包回家还不肯。
爸爸:剩菜还打包回家,太丢脸了吧!
探究活动五:
问题1、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
问题2、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为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小结反思
知识归纳(要求:学生谈谈你今天学到的什么,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框架)
(四)课堂练习(小试牛刀)
1、“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2、泡沫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课后作业(课后拓展)
总结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消费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制定一份科学的个人消费计划。
具体要求:
①记录和分析总结一段时间(一周或一个月)内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情况、支出方向。
②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③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消费计划。
八年级政治教案8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
能够从自我做起,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识:
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我国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
教学难点: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预习导学学生提前预习,根据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1)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为基础,以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这为、环境了法律依据,切实保障了这一基本国策的事实。
(2)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
2.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作贡献(依法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1)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2)我们要积极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不做和环境的`事。要运用手段,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
(3)青少年应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A、要保护环境,不做环境的事;
B、要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
展示交流老师和学生一起对预习导学部分的问题展示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合作探究
1、小黑板出示一组图片,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你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做些什么?
2、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己遇到以下情况会怎么办?
有的同学乱丢废电池:
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的流着:
看到人们用过的食品包装袋或方便兜被风吹得到处都时:
周末朋友聚会,有人要到露天烧烤店吃烧烤:
反思拓展: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以致用:
国家环保总局7年12月7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环保总局付局长吴晓青发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实施,将推进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生物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的丧失和流失,保证生物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的永续生存和潜在利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使生物物种资源惠益子孙后代。
问题:青少年是未来新世纪的主人,应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3、材料分析
小黑板出示漫画《逃生》,小鱼说:“妈妈,你不是说鱼儿离不开水吗?”
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面对这个问题,你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企业家应怎么办?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应怎么办?
教师组织学生分三组讨论,一组代表学生,一组代表企业家,一组代表政府官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
作业布置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身边小事有哪些?
教师寄语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天空。那么,世外桃源将不再遥远,让我们共同努力,美梦成真!
八年级政治教案9
【教材分析】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材料,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
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
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新闻前后"
①新闻评析:对此,你有何看法?
内容: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以满足她的虐待淫x威心理。
②新闻后续: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
内容: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淫x威之心顿减。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高度称赞。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小结:这不仅是给这位外国女老板的威慑,而且也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他自己人格尊严维护。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对比,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
2、引入课题:维护人格尊严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师: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
图片展示 补充说明
(宪法的规定,增加了学生维权的信心,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格尊严权了解的要求。学生会从书本上去了解,并联系做相应的充解释,教师的图片的补充介绍达到抽象概念形象化的效果。)
3、情境再现 加深理解
问:现实生活中人格尊严权并没有受到广泛重视,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你的身边(学校、家庭、社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小结: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则作适当引导补充,并说明侵犯的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合作探究:"你来当法官"
案件一: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
案件二:某网站举办"评选歌坛十大丑星"的活动
案件三:街头偶遇(小偷被打,中学生出面制止)
案件四:未经许可使用刘翔跨栏镜头作广告封面
案件五:在90年代一部热门电视剧《过把瘾》一个镜头指向了一个路边群众。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知识及自己所查找的法律法规运用到案件中,达到学以致用,特别是其中较模棱两可的案件的处理,则可以增加学生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处理案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新闻再评 认识升华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能从法律的角度,再次评析 "韩国公司女老板"新闻。
设计意图:在达到前后互应的同时,让学生对事件的认识从表面、感性的认识上升到深层、法律、理性的认识。
6、大家话收获
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收获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八年级政治教案10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让他们认识到:竞争与合作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促使我们超越自己,发展自己。
2.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锻炼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竞争、合作的真正意义,认识竞争、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竞争,努力发展合作,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正确竞争与合作,与同学一起健康成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查阅有关竞争与合作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有关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资料,作为教学过程的备用材料,穿插在教学过程,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学生:①收集自己身边的竞争,能列举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说明。
②了解自己身边的合作,列举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故事)来说明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游戏“二人三腿跑”活动。(抽2组男生参加游戏,决出胜负)
【活动旨在让合作者合作的过程中体现竞赛的紧张感和胜利后的喜悦感。】
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多媒体播放: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体育竞争、人才竞争的镜头
我来说“竞争”
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竞争的.故事、事例,谈谈对竞争的“利”与“弊”。
教师及时把学生的观点总结并呈现在黑板上。并从“弊”中引导学生谈谈对忌妒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加强对竞争的全面认识,促成学生更辩证地看待竞争。 引出忌妒问题是为了承上启下。
请导入游戏中失败的同学谈谈有没有忌妒另一组?
从而得出:忌妒却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消极的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对我们的危害很大。
朗读:书上“相关链接”——良好的竞争意识的表现
请全班同学朗读,旨在加深印象
情景展示:多媒体呈现“参加数学竞赛”
学生思考:1、你会怎样做?
2、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小结)竞争应该是基于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它应该是公平、平等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要遵守道德与法律,促成自己有一种正确的竞争意识。
案例分析:多媒体呈现“美国前拳王泰森的事例”
请学生评价泰森的行为
概括,泰森的行为不仅违反了规则,受到道德的谴责,更因为他触犯了法律,他被罚款300万美元。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说一说:(P92)
多媒体播放刘国梁、孔令辉的比赛场面,让学生讨论:
①场上的竞争会伤害他们之间的感情吗?为什么?
②怎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和气,又公平竞赛?
③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发现竞争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生活中比赛的意义,从比赛竞争中理解竞争的目的所在。
学生回答后齐声朗读竞争的目的
旨在学生在高声朗读中,让学生感悟竞争的精神,树立敢于竞争的意识
小组交流:1、(93)汤姆事例
汤姆帮助竞争对手的结果是什么?
结合此例,谈谈合作的重要性。
2、回味“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激动人心时刻
教师将学生的看法加以整理,对合作的重要性作板书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回忆、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快乐。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合作中体会成功与收获。
小结新课:请学生一起回顾这节所学的知识
歌曲欣赏: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与体验。
课后作业:【故事新编】:
乌龟与兔子赛跑,第一次,由于兔子疏忽大意、轻敌,在前进的路上打盹,被乌龟夺去了胜利。兔子不服气,又进行了第二次比赛,兔子赢得了胜利。乌龟和兔子为了决出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决定进行第三次比赛。在比赛的路途上,先要经过一条河,兔子不会游泳,无法过河。
1、乌龟会怎么做呢?请你续写故事的结局。
2、你是如何对待竞争的?
设思考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综合新课所学知识,形成新的矛盾冲突,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八年级政治教案11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高一经济常识第七课第二节的第三框。本节课内容与前两框内容是介绍家庭生活消费及消费者的有关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的有关内容一道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
2、内在结构: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先让学生明确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再具体介绍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权益有哪些,最后再学习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正确行使这些权益。全文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展开,能让学生思维更具有条理性。
3、教学难点:学生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的误导,容易认为消费者享受的权利是销售者的恩赐,保护消费者权利只对消费者有好处,所以对“消费者合法权利产生的客观依据”的教学是难点所在。
4、教学重点: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权利实现的形式和途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本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关消费者知识的重要部分,同时又是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教育的落脚点之一。
5、教学目标:掌握2个知识;培养2种能力;树立2种意识。
(1)知识目标:掌握“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受到侵害时如何解决”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维权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6、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情境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
二、教学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并落实学生主体观,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角色在,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初步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1、 教法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本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目的,确定以启发式为主,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2、 学法
本着“授人以渔”的目的,指导学生掌握:
(1)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对整个知识系统的完整理解,准确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法:学以致用,正确认识对待现实生活中有关问题,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3)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案例(有毒奶粉)为线索,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思考,突破突出重难点,并结合教材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升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初步实现三维教学模式。
(一) 导入:激发兴趣,材料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基础,使学生从自己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得到感性认识,也调动参与积极性。
(录象播放)“黑心棉在市场中的销售”学生看了以后,表示极为愤慨,抓住学生这一情绪的调动,向学生设问:“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假冒产品?”学生踊跃发言,发现对近期来社会关心的“有毒奶粉”“大头娃娃”事件,于是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案例教学,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
1、 对“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客观性及意义”的教学:突破难点
以学生感兴趣的“有毒奶粉”为案例,在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学生看了有了很强的感观刺激,让学生讨论发言:“市场中出现这样的有毒奶粉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回答出“劣质产品不仅对消费者、其他生产者有害,而且会损害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会浪费社会资源”,得出结论: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客观性也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学生思维的逻辑顺序,顺利突破难点
2、 对“消费者享有的主要权利”的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突出教学重点。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掌握书本知识,再运用“有毒奶粉”案例综合分析,辅以动画、小品、漫画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已能初步运用书本的知识分析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将本处内容同“市场交易原则”相联系,使学生能自觉温习旧知识,构建新知识。(学生兴趣大为调动)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实际,这样学生能将书本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外化为自己的正确行动,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过渡)要学生思考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解决?顺势进行第三部分的'教学。
3、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的教学: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知道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找哪些机构解决。
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途径”的教学:学生阅读为主,引用教材例子说明
分析课本中李某买皮衣因质量问题与商家有争议而寻求解决途径的例子,同时用多媒体展示“途径”,使学生更直观易懂。
5、对“懂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法制社会的基本原则”的教学
(1) 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讨论:“为了多收的1.2元钱打官司,值不值?”(课堂效果)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竞相发言。有的学生说值,有的学生说不值,并进行激烈地辩论。面对气氛热烈的课堂,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鼓励,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强求学生接受成人化的完美答案,教师也可以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课改精神。
(2)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讨论:教材中“张小姐”的做法怎么样?
结论:在学会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绝不能像那位张小姐一样滥用消费者手中的权利,损害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影响全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树立良好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3)将十六大中的政治文明与道德建设的相关材料投影,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升华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三)作业:教材P94漫画“马拉松球赛”:用已学过 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知识发表评论。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既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八年级政治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懂得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增强培养和保持良好情绪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通过正反两种资料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针对本校、本班的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拓展兴趣爱好,进行良好情绪品质的修养。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整框都是重点,根据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易产生不良情绪,为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指导学生培养良好情绪犹为重要。
本框的难点是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远大理想与情绪活动的联系,学生不易理解。
教法建议:
1.学生搜集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正方两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2.利用书上的小栏目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观看录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片段、名人照片,引导学生理解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持良好情绪的源泉。
4.名人名言欣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情绪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那么,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三、保持乐观的心情,做情绪的"主人"
(板书):1.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
(故事):1962年,在美甲天下的桂林,一位女孩因三次高考落榜,爱情失意,准备在此寻短见,幸好她的一本日记失落在地上,被郭沫若拾获,笔记上有绝命诗一首,并有对联一幅。郭沫若看到马上叫人寻找女孩,找到女孩,郭老当面劝导,并将女孩的对联进行改动,女孩接受了,并安全返回。
(投影):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里。"
(提问):这两幅对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作者什么情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只有将眼光放长远,才能胸怀万物,才能容的下人生的喜、怒、哀、乐。面对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面对逆境不会悲观失望。
(录音故事):《赵忠祥下放农村》
(讨论):情绪与志向、胸怀之间是什么关系?
结论:志向远大才会有宽广的胸怀,才能避免或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
(投影):世界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学生活动):
看谁形容心胸开阔的俗语、成语、名人名言多。
[板书]: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录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片段
(图片):贝多芬、张海迪、桑兰、两位抗癌明星的照片
(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结论:他们热爱生活,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遭遇到挫折、失败,甚至危机到生命,他们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结论:善于寻找快乐!
(学生活动):
寻找快乐。要求学生进行表演,目的逗大家乐,注意表演的语言、动作要健康向上。
(投影):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感到快乐。--卡耐基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和乐趣,只要我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捕捉它、发现它,就会感到生活的快乐。
[板书]:3.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当不良情绪产生后,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使自己的情绪随着活动的进行得到调节。
(学生讲故事):
1.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喜欢集邮来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他每天强迫自己挤出一个小时集邮,他把自己关在一幢房子里,摆弄各种邮票,借此摆脱周围的一切。去的时候,满脸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离开的时候,精神状态完全变了,似乎整个世界变的明亮了。
2.列宁经常郊游,放松心情。《详见扩展资料》
这些名人在自己情绪不良时都会用各种方法来排解,我们同学也是一样,下面我们同学来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对你调节情绪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
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收藏、制作等带来展示。
[小结]:学生时代是培养兴趣爱好的'时机,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的充实而有意义。这样可以减少消极的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和培养。
(投影):名人名言欣赏: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爱因斯坦
一个人既然不能取悦全世界,那么何不干脆回过头来做真正的自己。--黄碧霞
一个宽容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观、消沉、焦躁、恼怒。--穆尼尔·纳素夫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板书设计
三.保持乐观心态,做情绪的"主人"
1.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
2.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3.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八年级政治教案13
【教学依据】
( 一 ) 教材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相处有方》围绕“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这一主题展开。《欣赏与赞美》我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欣赏篇”;第二课时是“赞美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欣赏与赞美他人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愉悦心情,感受真诚的赞美对改善人际氛围、营造良好人际环境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欣赏与乐于真诚地赞美别人的品质。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二 ) 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家中是受宠爱和被赞美的对象,习惯自我欣赏,但不愿意和不善于欣赏别人则影响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破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够坦诚地赞美别人,掌握与他人融洽交往的艺术,培养宽和、愉悦的心境,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教学设计】
( 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性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主动去营造一个人人心情愉快和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欣赏美好事物的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品质。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 二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懂得学会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 以寻找“快乐秘诀”的设问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出本节课题“欣赏与赞美”。
2.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过程设计为师生齐参与的五个环节节目活动,节目如下:
节目一:快乐发现
教师活动:展示《齐白石先生作品》,引导学生注意欣赏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虫子。
设问:在很多人看来虫子是可恶的,但为什么在齐白石先生眼里却是可爱的?
学生活动:细心欣赏→思考→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懂得正是因为齐白石先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发现,学会欣赏,才能发现一事一物都有可爱之处。
节目二:快乐共赏
学生活动:小组竞赛“看谁知道有关欣赏美的名言名句多?”
讨论:“这些名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再展示罗丹、培根名言。
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著名雕塑家罗丹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培根
[ 设计意图 ] 通过名言名句让学生感悟,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它给你的感觉都会因为
你的眼光不同而不同,只有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因此,学会欣赏,善于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节目三:我欣赏,我快乐
教师活动:点击课件,展示学生课前合作拍摄的照片,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
学生活动:课前已分好3组,分别派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拍摄的系列照片,依次是
校园美—家乡美——同学美。
校园美 家乡美 同学美
[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和发现所拍摄出来的景色、事物及人物与大家分享,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校园美→家乡美→同学美,即从景物→人物的观察、发现、捕捉、拍摄当中,引出教学内容“欣赏他人的含义”,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不会欣赏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实际上是贬低自己的人格;学会欣赏别人,实际上正是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欣赏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欣赏的审美能力。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节目四:影片共赏
教师活动:播放CCTV 1台“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影片,
学生活动:投入欣赏后,小组讨论: “如何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什么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
[ 设计意图 ] 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奥运宣传影片,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学会欣赏不同体态有不同的美,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美,还有一种深刻的美(心灵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播放影片目的正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灵美。
节目五:猜猜他(她)是谁
活动过程:
第一步,每组同学任意挑选班内某一同学,并详细写下他(她)的至少3个优点。第二步,教师随机点名,让代表讲出自己所写的某个同学的优点,但不讲出对方的姓名。第三步,全班同学共同猜想所描述的优点属于哪个同学。第四步,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第五步,教师总结,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赞赏,学习他人的长处。通过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使学生认识到欣赏他人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四点:一是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二是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三是能减少自私和抱怨:四是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3.课堂小结——快乐收获
* 收 获 园 *
本节课我学到了______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
学生活动:自己总结,谈收获
[ 设计意图 ] 学生通过谈收获,巩固所学知识,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懂得欣赏美好事物,有利于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欣赏,才会由衷地赞美他人,也为第二课时的“赞美篇”埋下伏笔。
课堂练习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设问:点燃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5、作业——快乐延伸
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彩纸,随机抽签,给抽到的同学写出5个以上优点,写在彩纸上(所写内容要保密)
[ 设计意图 ] 为第二课时的“赞美”做准备和铺垫
附板书:
一)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学会欣赏,善于发现
2、欣赏他人的含义3、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二)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
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体态美、性格美、心灵美)
欣赏他人的价值
(1)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2)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
(3)能减少自私和抱怨;
(4)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快乐为主题,以游戏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提高”,学生乐在其中,课堂气氛活跃。更通过“我欣赏,我快乐”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说教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
八年级政治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
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1、情境激发入新课
播放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附录2)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入新课。
2、畅所欲言话主人
(1)讨论交流: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观察硬币上的国徽: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范畴这一知识。
3、人民公民我来辨
设问:你是人民的一员,但你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在学生阅读教材及教材漫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每人画一幅体现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
4、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5、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出示与未成年人保、刑法、消费者权益保、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学生分析与漫画反映权利相关的的法律保护神是谁。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6、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说我说话”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如何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7、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均较抽象,初二学生还较难接受,如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等。另外教材在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觉比较生硬和突然。教学时如何处理比较自然是一个问题。
八年级政治教案15
一、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课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法
体验感知法
观察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现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并落实到生活实践。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八年级政治教案】相关文章: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11-15
八年级政治教案12-17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08-30
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08-31
八年级政治我们的尊严教案09-09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09-04
八年级政治男生女生教案09-09
八年级政治上册《诚实守信》教案08-26
八年级政治下册《财产属于谁》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