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

时间:2023-02-18 08:09:59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教学教案

关于教学教案1

  重点难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当你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动手做做看》,看看文中的伊琳娜是怎么对待不理解的问题的,对你可能有启发。齐读课题。

  (二)回忆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知道大概内容。

  2、读阅读提示,做到心中有数。

  3、带着问题读,逐一解答。

  (三)学习新课

  1、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是什么原因促使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怎样?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又是怎么做的?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为什么说如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呢?

  (4)你是否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并说出理由。

  (5)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共同讨论。

  (1)阅读课文,订正读音,“哄”是多音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

  (3)理解词语。

  奇怪:奇异,不平常。

  哄骗:说假话骗人。

  3、讨论交流思考题。

  (1)是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让伊琳娜产生疑问,而妈妈的话又促使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与科学家朗志万说法不一样。看到这实验结果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

  追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认为朗志万是在哄骗小孩)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却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朗志万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伊琳娜等小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广听别人的,要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而不是要哄骗伊琳娜等小学生。

  (4)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理由是:实践出真知。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5)学生甲:遇事不要慌张,要动脑筋。

  学生乙:遇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还要自己亲自实践。

  投影出示:(用幻灯片出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追问:为什么朗志万哈哈大笑地说?伊琳娜听了高兴地笑了?

  (一方面朗志万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伊琳娜理解了朗志万的做法,因此他们都笑了。)

  (四)总结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伊琳娜动手做了把金鱼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水照样溢出来这个实验)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关于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让学生理解“真美”和“真糟”两种评价方式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4、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的理解。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小组学习、小组汇报,组内发现易错生字,加以强调。

  3、组织朗读练习。

  二、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告诉大家,你都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三、学习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学生默读1—1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

  1、学生默读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3、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4、班内交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5、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并铭记在心。

  五、联系实际谈感受。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慈爱,一种是严爱。在平时生活中,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

  六、谈话总结

  学生交流。

  同学们,生活的道路上常会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事,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学会平衡,就会与爱同行,扬帆远航!

  七、自选作业:

  (1)同学之间相互推荐有关亲情的文章进行阅读。

  (2)自由组合,把1—14自然段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3)联系自己的实际,以“爱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关于教学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关于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木字部首的字的写法及其变化规律。

  2.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木字部首的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审美观。

  【教具准备】

  图片、范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讲述书法家小时候学书法的故事;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2.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为保护树木、保护森林,我们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木成林,三木成什么呢?(森)

  3.树木有广泛的用途,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木”字的写法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书法家的“木”字和“木”字部首的汉字的字。

  4.我们学过的`木字部首的字有哪些呢?

  5.揭示课题 “木”字部首的汉字

  学生活动:

  1.欣赏、交流想法

  2.欣赏不同字体的“木”和带有木字部首的字。

  3.“双姿”训练检查。

  能 力 训 练:

  1.观赏树木和森林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了解“木”字在书法领域的演变过程。

  二、新授

  “木”字部首的字怎样写才美呢?

  1.拼字游戏,分析字形结构:

  ①研究左右结构的“村” ②研究上下结构的“李”

  ③示范:写“机”字 ④小结

  2.指导书写独体字“木”

  ①演示: “木”字中的(横、竖、撇、捺)及笔顺,“木”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提要求,巡视 ③点评

  3.比较:独体字“木”与合体字“村”、“李”中的“木”有什么不同?

  学 生活动:

  1.动手写“村、李”字,并交流。

  2.讨论、交流 3.师示范并点评

  (3)自评

  师生共评:观察、讨论

  能力训练:

  1.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书写技能训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三、练习

  教 师活动:

  1.指导书写“林、树、枯、机、桃”和“杏、查、本、朵、森、柴”字。

  (1)巡视指导 (2)点评

  2.指导临写。

  (1)巡视指导 (2)点拨

  学 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互评

  (2)师生共评

  能 力训练:

  学生分析、判断、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拓展

  1.下面我们将今天所学的“村”和“李”组词、进行书写练习。

  2.书写一页带有“木”字的习字。

  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和能力。学生思维、想象、创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五、总结

关于教学教案5

  学习1——10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l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l 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课件">课件(请点击)、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图纸如下)5678活动过程:

  l 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开不开心啊”(开心),因为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可是啊,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也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l 出示课件

  (1)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想)“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4)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l 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l 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l 活动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对于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奖励。竞赛可根据幼儿兴趣决定次数。

  l 结束活动。

关于教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2、培养小朋友理解性倾听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3、了解肚脐的作用和形成的原因,能用我爱……,因为……的句式表达对别人的爱。

  活动准备:

  PPT(联系我们免费赠送)、课件、沙包

  活动过程:

  一、思维拓展,引出话题。

  (一)叫小朋友玩游戏“我说你做”,引导幼儿爱护自己的身体。

  (二)看ppt图片认识肚脐,引出肚脐是个充满爱的地方。

  1、认识肚脐,知道肚脐的位置。

  2、观看图片,引出肚脐是个充满爱的地方。

  二、知识获取,深入话题。

  (一)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妈妈是怎样有了宝宝。

  在还没有小朋友们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很年轻,那个时候爸爸叫叔叔,妈妈叫阿姨。在很久很久以前爸爸妈妈也就是叔叔阿姨是不认识的'。有一天叔叔和阿姨认识了,他们要干吗?一个年轻的叔叔和一个年轻的阿姨认识后两个人先要相处、交朋友,认识并交了朋友以后,慢慢的产生了感情,然后他们想相亲相爱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这个时候就要(结婚)

  (放结婚ppt图片)。结婚就是两个非常非常相爱的人希望永远在一起不分开才结婚。

  叔叔和阿姨幸福的结了婚并住在一起,有一天,他们突然非常高兴,有什么事情让他们非常高兴?很多很多的事情会让他们开心,一起玩,一起相爱,一起看美丽的大自然。

  (放怀孕ppt图片)妈妈的肚子突然有了你,爸妈高不高兴?

  (二)认识肚脐的作用。

  (三)知道妈妈在怀孕时克服了很多困难,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肚子里宝宝的爱。

  (四)感受并体验怀孕后的人有很多不方便做的事情,引导幼儿关心、爱护孕妇。

  1、说一说怀孕的人在生活上有哪些不方便。

  2、你能为怀孕的准妈妈做什么?

  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怀孕的准妈妈,怀孕的准妈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3、小游戏:学做怀孕的妈妈。

  (幼儿将沙包塞到衣服下,按照慢慢走路——抚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的顺序体验孕妇的辛苦。

  (五)肚脐形成的原因。

  1、宝宝的出生。

  2、肚脐的形成。

  三、情感迁移。

  1、肚脐的作用是什么啊?为什么说肚脐是个充满爱的一个地方?

  是因为它是妈妈和宝宝连接的一个地方,而且也是妈妈把很多爱传给你的一个地方、

  2、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尝试用我爱……,因为……的句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情感提升:引导要学着用更多的爱去爱身边的人,并用我爱……,因为……的句式表达对身边人的爱。

  4、表达对老师的爱。

  活动延伸:

  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为妈妈准备小礼物。

关于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撇、横钩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撇、横钩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横撇、横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写字姿势

  二、学习横撇、横钩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横撇:横画短,折处顿,撇画长而微短。

  横钩:横画长而平,横尾顿后出钩,钩画短而斜。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友 条 你 定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友:横短撇长,“又”捺向外伸展。

  条:上半部分长撇画与捺左右伸展,下半部分向上靠拢。

  你:字形较方,左窄右宽。“尔”竖钩的竖部与撇头对正。

  定:字头较宽,中部较窄。下面的`“人”较宽,捺平而长,竖局中,与上点对正。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岁 亮

  5、比一比,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关于教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天窗的读后感篇三:天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

关于教学教案9

  一、活动目标

  感知冬天雪景的美妙,感受小动物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等。"

  二、重点与难点

  感知小动物扫雪动态,形象化地理解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学说相关动词。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课件

  2、制作道具:猪鼻子,象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狐狸尾巴等。

  四、设计思路

  作品描写了美妙的雪景和美好的心灵,巧妙地将动物各自的特征与动物扫雪的自动态融为一体,既能使儿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又能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更 能领略小动物们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第一,本设计首先以故事为蓝本,观察图片,展开讨论,对重点部分适当扩充内容以强化感知。

  第二,结合小班认知特点,运用道具在活动中通过形象化的动作来体会动词的`含义如铲、推、扒、扫等

  第三,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故事,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五、活动流程

  谈话--游戏--欣赏--扩展

  谈话:

  (1)观看课件

  教师提示:一天早上,小动物走出家门一看,都感到很奇怪,小路怎么没有了?小路到哪儿去了?

  (2)

  设问:小动物怎么啦?怎么会摔跤的?然后可插入孩子们和小动物对话。例如:"小猪快爬起来,不要哭"等。

  (3)

  讨论:他们是怎么扫雪的?然后学说动词:铲、推、扒、扫。

  2、游戏

  引导孩子学小动物扫雪。

  可让孩子自选道具,如猪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狗抓子,学着小动物扫雪,游戏结束后,说说怎么扫雪的。

关于教学教案10

  教材简析

  《阳光》这篇短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了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同时,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朗读理解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双耳旁。

  二、初读课文

  1、小组自由学习课文。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能读准安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用生字铺成的山路。)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联系实际理解“阳光像金子”,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理解“洒遍”一词。

  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

  教师范读。

  小组自读后,选择在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小组派代表朗读,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评议。

  指导朗读。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着重理解“跳进”一词)

  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指导朗读。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齐读句子。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重点理解“捉不住,大家的”。)

  指导朗读。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评议。

  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五、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

  3、背诵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想象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范写,生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七、读读说说

  1、开火车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一个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八、扩展活动

  1、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阳光可以帮人类做些什么事?如果地球没有阳光,那会怎样?

  2、画一幅图,表现阳光的美好。

关于教学教案11

  一、导入新课: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意象?

  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具体事物,意象即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不屈服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表达了诗人骨粉、倔强的思想感情。

  2、什么是意境?

  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境是诗人描写的具体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它突出的是组合意象创造出诗的思想情感。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意境范围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单的说,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这个建筑的砖块。

  4、修饰意境的词语: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孤寂冷清,雄伟壮阔,恬静优美,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 ,寂静肃穆

  三、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

  四、基本思路: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五、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

  2、这首诗XX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寓意?

  3、XX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首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5、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6、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7、这首诗围绕XX描写了哪几个画面,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8、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9、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六、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一)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

  (1)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2)分析意象的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

  明月醉秋风 杜牧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示例

  示例1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美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示例2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前两句描绘了乡野山郭的夕阳美景图。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渲染了一种恬淡闲适的氛围。如此惬意的乡村生活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作者用委婉的笔法反复的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关于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

  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关于教学教案13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做小实践,揭开自然视象中的谜团。 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意识。 重难点: 导学生初显身手,选择题材写作。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 教具准备 用于实验的必需品。

  教学过程

  一、师讲述故事引入。

  二、揭示本课教学内容。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三、开故事会

  四、做实验室

  1、过渡

  2、生自由汇报

  3、动手做实验,请注意安全。

  (1)师表演;谈观后感受。

  (2)阅读课文,了解奥秘

  4、分组做实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一、评讲作业

  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读要求。

  2、选择自己的意向。

  3、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三、写前辅导

  (一)、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

  (二)、选择写“经历”的如何写作。

  四、习作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欣赏佳作,修改病文,掌握“报告”的写法,提高叙述、修改能力。

  教学过程

  (一)点评此次作文情况

  (二)共同欣赏

  (三)选择病文或片断,指导修改。

  (四)课堂活动。 分小组修改。 各自读改,进行对比。 抄写习作。

关于教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在集体里面获得知识、锻炼才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使自己自觉地归属于团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

  1、正确认识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好社会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增强热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使学生明确个人依恋学校生活的原因2、使学生在认识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的基础上,依恋班级、喜爱学校

  ★教学准备 教案 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生活的必需”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语言导入

  同学们,转眼间20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却感觉好像与大家分别了很久,虽然假期很短暂,但是在假期中还真是十分的想念同学们呢!看到穿校服的学生,就会想到同学们在家过得愉快吗?看来一个学期的相处,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真挚的师生之情、朋友之情。见到同学们,有一种见到亲人的亲切之感,就像回家的感觉。

  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

  说说班里的趣闻逸事

  学生说说发生在学校或班级中的有趣的事情,说说同学中间发生的趣闻。

  体验同学之情。

  说说班级表现

  回顾进入中学半年来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一些大的活动,如运动会、秋游等。评价自己班级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哪些地方和方面做得好,哪些地方和方面做得不好或不满意。分析好与不好的原因。

  全面认识自己的班级,加深自己对班级的`感情,增强班级责任感。

  讲“归属感”

  测“归属感”

  1.让在活动中得到表扬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侧重谈自己被重视、认可、接受、尊重的感受。

  2.让同学谈谈在活动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例如,同学间相互帮助、彼此关心照顾等)。

  3.测测你的“归属感”。 班级归属感测验下面 10 个问题,请你根据当前情况,对问题作出回答,并评分,然后计算分数。 计分法:是, 3 分;不好说, 1 分;不是, -1 分 ( 1 )我愿意在班级中承担责任。 ( ) ( 2 )我愿意在这个班级中生活学习。( ) ( 3 )我愿意为现在的班级施展自己的才干。 ( ) ( 4 )我愿意在班级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 ) ( 5 )我愿意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 ) ( 6 )我能够掌握在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分寸。 ( ) ( 7 )现在的班级给我一定的安全感。 ( ) ( 8 )我愿意承担班级赋予我的职责。 ( ) ( 9 )我在班级中能找到很多乐趣。 ( ) ( 10)我会把自己的荣誉和班级的荣誉结合起来。 ( ) 如果你的分数 ≥16 分,说明你目前有比较强的班级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 ≥10 ,< 16 分,说明你目前有一定的班级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 10 分,说明你目前的班级归属感比较弱。

  4.如何提高你的“归属感”?学生交流提高“归属感”的方法。

  通过学生交流感受,归纳“归属感”的涵义及其表现:每个人都希望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团体的重视、尊重、关心和照顾,这种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是归属感。

  使学生对自己的“归属感”有所了解,认识到增强“归属感”是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的,如参与班级活动、主动为班级奉献等。

关于教学教案15

  《察今》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上法成持宜病动反投游道表释任等词的意义(AB)

  2归纳总结所以的用法(B)

  3体会多方说理举例设喻反复论证的写法(CD)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介绍本文写作背景:效法先王言必称先王反对变革

  二.自读,参照注解,边朗读边解决字词障碍

  三.课堂练习

  1.解释加重的词或短语

  法其所以为法故释先王之成法

  古今一也

  使人先表水循表夜涉

  非务相反

  其父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为治以此任物

  军惊而坏都舍

  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凡举事必循法而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2.总结归纳本课的疑问句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不亦惑乎

  岂不难哉

  其子岂遽善游哉

  3.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四.质疑与解答

  五,讨论

  1.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一句话是?(了解文章的针对性)

  2.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体会论点与分论点)

  3.作者如何引出论点,又如何层层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总结明确:见板书设计

  六.课堂练习

关于察今的'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散步教案-教学教案12-17

音乐教案-摇滚-教学教案12-16

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10-23

小学教学教案04-18

美术教学教案06-05

春晓的教学教案05-15

教案教学反思10-10

音乐教学教案10-22

英语的教学教案08-26

体育教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