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秋节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中秋节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中秋节教案1
一、背景描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寄宿性质的,学生寄宿在校,中秋节也在校度过。早在几日前,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赏月,又有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绪。如丁威在日记中写道:“又是一个中秋节即将来临,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多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观西湾潮。”宋昌飞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提着月饼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悦,我将在学校中度过中秋节,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朋友们。”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中秋节让学生思念亲人,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由此,我设计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培养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真实的生活,抒发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描述和设计意图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黑板中间写着“月到中秋”四个大字,左侧画着柳条,其中隐约可见一轮黄色的圆月,古筝曲《汉宫秋月》轻轻荡漾。一切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意。
师:八月中秋桂子飘香。今晚,我们未能和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日子。但我们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别致而难忘的中秋节。古往今来,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把前几日收集的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文章片段献出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教室的布置,古典的背景音乐,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比较富有诗意的,能引人遐思的情境,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为下面的教学铺设情感基础。)
2、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不但要大声朗读,而且要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你的共鸣。
(设计意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诗句、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将材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行交流,耳闻目睹心思,能使文字的意境再现眼前,为写作提供情感上的依据和一些文字材料。)
学生非常兴奋,比赛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类:
⑴词语。如“春花秋月”、“清风明月”、“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⑵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⑶文章片断。如“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从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视,一扭身,出现在空中。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3、布置观察任务
4、师生赏月
学生在接触了文字材料后,非常想去亲眼目睹中秋月,领略中秋的意境,这时赏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情趣。来到操场,月亮升上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说说观察到的景色。陈平说:“看,月亮悄悄地从楼顶上露出光净洁白的脸,把银色的光辉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陈加威说:“月亮真调皮,我走,它也跟着走,你们看,它害羞了,躲到树枝中间去了。”
学生安静地谛听周围的声响,他们听到了风吹过树木的呜呜声,墙角秋虫的鸣叫,远处传来的淡淡的音乐声??
学生坐在长廊上品尝着月饼。师:在这充满了思念的夜晚,说说你想对在远方的亲人、伙伴说的话。学生杨盈盈说:“爷爷,上个月您的脚摔坏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学校里很想您。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多想您早点康复。”徐文纬是班里的小诗人,她说:“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洁。我把祝福送给父母,祝他们身体健康;我把祝福送给昔日的伙伴,祝他们时刻快乐;我把祝福送给老师和同学,祝大家万事如意。”余慧说:“我唱支歌给爸爸妈妈,祝他们中秋快乐。”清脆的歌声在操场上荡漾??
(设计意图:中秋之夜进行赏月活动,能积累学生的生活感受。文发与情,情出于境。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刺激作者的思维器官,即客体对主体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才能使主体产生情。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面对景、物,还应激发情感。)
5、协商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回到教室)师:如果要以今晚的活动来写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说,可以写中秋夜景,献诗句的活动过程,对亲人的祝福,同学们吃月饼的样子??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学生更是喜形于色,有的说写记叙文,有的说写诗歌,擅长于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郑哲一脸得意地说:“我可以编写一个跟中秋有关的小品,再演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柳斌)”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灵,激发写作兴趣,展示个性。)
6、学生写作
7、讲评和修改
8、延伸
师: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实、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设计总意图
多年来,学生习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自主表达真实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和文章片段的活动,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活动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活动写活动,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赏月、习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中国文学的美和深远的意韵。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赏月、吃月饼,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习作前,老师不圈定习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以今晚的活动可以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
小学中秋节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5日
三、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背景音乐、中秋故事、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
四(5)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主持1: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主持2: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英文介绍中秋节。
主持2:你们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秋节是怎么样的么?
(4)、中秋知识问答
主持1: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还有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你们知道么?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主持1: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主持2(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主持1: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主持2: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主持1: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齐背《静夜思》。
(2)、主持2: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学生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四、月亮知识殿堂
1、老师:在这一天,最大主角就是月亮了,关于月亮的知识你知道么?看图识月亮五、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小学中秋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感恩节的来历。
2、知道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俗节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体味团圆的快乐。
4、在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感恩节和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感恩节”小品
亲手制作一张中秋节的贺卡
家长给孩子的中秋祝福。
活动过程:
师: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古时候,各个国家都有各自庆祝丰收的方式,并把这天定为自己国家的民俗节日。你们看,在美国大家是这样庆祝的:(小品表演)
师:从小品里你们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感恩节),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与美国的感恩节类似的节日是------中秋节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你搜集的有关这两个节日的资料进行比较。(来源、时间、习俗、引申)
美国的古人为感激上帝的恩赐而有了感恩节,中国的古人为祭拜月亮而有了中秋节。这两个节日虽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美国的感恩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都是合家团聚的节日,都是怀有对远方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节日。
师:我国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在异乡对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首诗就是--------
(静夜思)(齐诵)
师:中秋的圆月常常会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教室墙上也贴了许多跟中秋有关的诗句,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来一个(中秋古诗对对碰)(音乐起)
1、请在座家长和同学每人摘取一条。
2、请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诗的另一半。
3、完成后请两人合作吟诵。
师:一曲曲感人的`诗篇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现在亲人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手拉手把心贴得更近。(游戏:猜手)
1、请五位同学上台在幕布后入坐,从幕布后伸出一只手。
2、请这五位同学的家长上台找到并拉住你孩子的手。
师:大手牵着小手已经走过整整十年,我们与亲人间彼此的默契已经无需语言的交流,是亲情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面对亲人我们同学是不是有好多话要说。
(学生发言——这是本次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
师: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在大人看来好象算不了什么,可能有些家长早已忘记,可是它却深深地埋藏在孩子们的心底。您的恩情孩子们迟早都会报答,请家长也乘此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家长发言)
我们还有好多同学的家长虽然没能到场,但也送来了祝福,带来了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请家长没有到场的同学开启家长给你们的信,如果愿意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句句话语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声声祝福温暖着我们的心。千言万语并为一句话,最后,让我们为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中秋节的礼物!在佳节时分就让这份小小的礼物收藏款款深情,传递给你的亲人。(音乐起送贺卡)
总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让我们共同期待月圆人团圆,盼望真爱满人间。
小学中秋节教案4
(一)小资料库
中秋佳节,我国城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令,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骑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学生作品
童心童言说中秋(选自学生周记)
这个星期要过中秋节了,老师要大家带一些和中秋节有关的图片、剪报、诗歌、故事等到学校里来。
我在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带一张元祖雪月饼的广告纸去。
晚托班的时候,大家在做作业,翁老师在布置教室,她把我带去的广告纸,剪下来贴在展示板上,我觉得真好看,心里很高兴,没想到广告纸还能派这个用场……
活动建议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中秋节不是很陌生,这一次中秋节的节庆教育,我重点落实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含义,以及请学生尝试学做月饼这两方面展开教育活动。学做月饼,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古代的百姓很聪明,他们想出了在月饼里面藏情报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节庆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为他们的周记或短文提供素材,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习收集资料和调查
首先在课前可以先问学生,中秋节快到了,你们家打算怎么过呀,月饼买好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时,大家为什么都要互赠月饼,吃月饼?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问家里的长辈、上网、书本查阅等)收集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典故,传说。为节庆教育活动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讲述作一些准备。
其次,请学生利用和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的机会,看看月饼的种类,月饼的主要成分,为自己动手制作月饼培养感情和兴趣。
3.愿意参加环境布置
在教学活动时,环境适当做一些布置,比如:在教室的生活柜上可以摆放一些中秋节时经常食用的传统食品——煮毛豆、糖芋艿、烤鸭子等,烘托节庆的气氛。
4.能把活动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
活动结束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能力,或用几句话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下自己过中秋节的心情;或画一张图画,把自己做的月饼画下来;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月饼请长辈品尝……总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中秋节节庆教育活动的感受和认可。
活动方案
(一)活动要求:
1.让学生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朱元璋与月饼的民间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2.请学生动手尝试学做体现中秋习俗的月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作兴趣。
3.继续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的本领。
(二)活动准备:
1.中秋节庆教育活动前,老师与学生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习俗的相关资料。
2.对所有资料整理加工,然后把有关中秋节食俗的图文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张贴。
3.节庆活动进行时,教室的生活柜上摆放一些煮熟毛豆等中秋时令食品。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内容。
老师和小朋友谈话,问问学生家里打算怎么过中秋节,随后引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2.用不同形式交流各种资料
老师再问学生,有关中秋节时,大家把月饼当作礼物馈赠给亲朋好友的原因,以及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引导学生把他们各自了解到,收集到的有关内容在小组当中一起交流讲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全班讲述。
老师可以补充介绍民间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让学生对月饼产生除享受美味以外的兴趣,为接下来学习制作月饼作情感上的准备。
3.学习制作月饼。
老师可以先通过让学生欣赏月饼,介绍月饼,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和愿望。
随后可以请生活老师具体介绍月饼制作的方法,知道学生分步骤进行:先揉面做外面的皮;接着在面皮内放进馅搓揉;随后后放进模板中用力压,印出图文;最后把制作好的月饼放入烤箱里烘熟……
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月饼。在这过程中,老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帮助指导动手能力欠佳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完成作品,获得快乐。
4.补充中秋其他食俗。
启发学生多观察了解生活,不断积累民族文化的底蕴,引导学生从教室内摆放的东西为窗口,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知识。
(四)活动延伸:
让民族节庆教育活动成为学生巩固各种学科的途径和渠道。学生参加了中秋与月饼的活动——听故事,做月饼,品尝各种食品,心里肯定有许多想法。可以把活动当作与别人交谈的内容,写短文的素材;也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使中秋节的教育活动能够得以延续。
【小学中秋节教案】相关文章:
2021小学中秋节教案04-29
小学中秋节班会教案02-11
小学中秋节教案7篇12-26
小学中秋节教案(7篇)12-26
小学中秋节教案6篇01-15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教案09-05
小学中秋节教案合集7篇12-26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01-25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教案12-28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