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

时间:2024-04-16 10:41:03 帅帅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

  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 1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

  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

  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

  第一课时

  一、设计太阳系模型。

  1.谈话:根据上节课得到的有关太阳系家族成员的信息,说一说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第43页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

  3.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4.学生分小组举行深入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从八颗行星模型的布局、模拟材料选择以及行星模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

  6.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

  (1)如果要对九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认识到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

  (2)如果要综合利用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九大行星的赤道数据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如何处理呢?(指导学生认识到比例要一致。)

  (3)处理数据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如果兼顾体积和距离两个数据是不可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模型的建立工作,其中的原因在教材说明部分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不再复述。)

  (4)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可以怎么做?(指导学生认识可以分别处理两类数据,做不同类型的模型。)

  7.指导学生按照大小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体积大小。如果以水星模拟大小为0.5厘米直径的圆球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拟的大小分别为1厘米、1厘米、0.7厘米、14厘米、12厘米、5厘米和5厘米。

  8.指导学生按照距离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远近数据。如果以水星到太阳模拟距离为0.6厘米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到太阳模拟距离分别为1厘米、1.5厘米、2.3厘米、7.8厘米、14.3厘米、28.7厘米和45厘米。

  二、制作太阳系模型。

  1.讲述在室内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步骤:

  (1)参照一定比例将各色橡皮泥或准备的其他材料分别加工成“八颗行星”。

  (2)由于八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泡沫板或其他平板做八颗行星的轨道平面。然后参照八颗行星分布的图片,调整各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

  (3)参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把行星安置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始制作太阳系模型,教师深入各小组举行指导。

  3.制作好模型后教师组织同学分别交流自制的太阳系模型,并对同学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良好品质给予充分肯定。

  三、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1.谈话:为了进一步巩固大家对太阳系行星运转轨道的认识,我们进行一项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2.讲解游戏方法:操场中心由一位同学举起一只篮球代表太阳。8位同学举着象征不同行星的小球进场。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转。谁走的路线离“太阳”远近的次序错了则出局,全部走对后开始第二局。(教师在组织这项活动时不要在地上画出轨道圆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扮演的角色确定自己离太阳的远近和“运行轨道”,同时让那些走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四、指导学生到操场上建造模型。

  1.提问: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2.学生思考汇报,教师小结,指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再按比例缩小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计算好之后会发现“土星”已经距离“太阳”有143米了,一般学校的操场已无法完成这样的建模活动,如果算上最远的“海王星”更是距离“太阳”有451米之遥!

  3.将一颗直径1.4厘米的玻璃珠或橡皮泥球代表太阳,在草场上分别量出距“太阳”0.58米、1.8米、1.5米、2.3米、7.8

  米、14.3米、28.8米和45.1米的8个点,在这些位置上安排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进行一次“太空之旅”,当走到某一行星前时,不仅强调该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邀请同学说一说他们自己对该行星其他特点的认识。

  4.小结:说一说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行星的相对位置。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教学准备:

  材料:彩色卡纸、泡沫球、竹签、细线、剪刀、胶水等。

  工具:尺子、圆规、铅笔等。

  太阳系模型制作指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太阳系是什么吗?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展示太阳系图片,简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等。

  二、讲解太阳系模型制作要点

  根据太阳系中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确定各行星在模型中的相对位置。

  使用不同大小的泡沫球代表不同的行星,大小应与行星的实际大小成比例。

  使用竹签和细线将行星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注意保持行星轨道的椭圆形状。

  使用彩色卡纸制作行星的标签,并粘贴在相应的'行星上。

  三、学生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

  分组进行,每组4-5人,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

  各组根据太阳系模型制作指南和图片资料,讨论并制定制作方案。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交流

  各组完成太阳系模型后,轮流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交流与学习。

  教师对各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延伸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阳系模型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太阳系模型,并尝试添加更多的太阳系成员,如小行星、彗星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制作太阳系模型的感想或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太阳系模型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了太阳系的基本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太阳系模型。

【六年级科学教案:做太阳系模型】相关文章:

做模型作文05-03

做模型作文09-13

做模型作文06-08

科学教案太阳系03-22

做模型作文15篇(精)10-14

做模型作文范文(精选20篇)12-31

第一次做模型优秀作文范文11-04

太阳系教学反思04-18

六年级毕业晚会策划模型10-08

恐龙模型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