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4-08-26 18:54:44 赛赛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通用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通用11篇)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道

  溶质的质量分数=,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新授]

  [课件展示]

  例题1: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分析见课本43页)

  [学生练习]

  练习一: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克?

  练习二:配制1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练习三:将15克食盐放入135克水中完全溶解后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 .

  (2)把此溶液分为三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0% ) 、( 10% )、( 10% )。

  (3)在1份溶液中加入5克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2% )。

  (4)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 )。

  (5)将第三份溶液加热蒸发掉10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2.5% )。

  例题2: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分析见课本44页)

  [分析] 理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学生练习]

  练习四: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和水各多少克?

  例题3: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解本题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求出溶质硫酸的质量,然后再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这种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

  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学生练习]

  练习五:100g 9.8%硫酸跟多少克锌反应?同时生成多少克氢气?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你掌握了吗?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能解决溶液稀释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3、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质量、能准确的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稀释问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稀释过程中溶液变化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教师:(投影显示)市售过氧乙酸[C2H4O2],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名称 质量分数

  过氧乙酸 40%

  水 55%

  双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学生: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

  教师:你们回答得很不错!同学们,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的过程?

  学生:(不少同学)见过。

  教师: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

  学生:好象是先要配什么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就把好种子先出来了。

  教师: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

  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

  学生:当然想了!

  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

  学生:(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

  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1、计算; 2、称量; 3、配制; 4、装瓶,贴签。

  教师: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师生一起: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取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学生思考、计算;师生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教师:(板书)

  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

  所需溶质的质量为50g×16%=8g

  所需溶液剂的质量为:50g-16%=42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

  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师:好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实验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后一操作:装瓶,贴签。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

  学生: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好!第一种方法用食盐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用到的药品不是纯净的'溶质,而可能是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浓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啊!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其步骤与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

  学生:先计算:要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

  教师:请你继续谈谈你的具体计算方法。

  学生:因为是加水稀释,所以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不妨设所需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质质量就为20%x,而100克16%的食盐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g×16%=16g。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试着做一做。(投影显示解题格式与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计算出20%溶液是溶液的质量,可是液体的量在生活更多的是用体积表示,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用密度公式换算一下就行了。

  教师:一般情况下,16%的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g/L。

  学生:(进行计算)

  教师: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需要水的质量为( )g,液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为( ) mL。完成以上计算后,接下来应该怎样操作呢?

  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体积,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后装瓶,再贴上标签。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教师:同学们的计算和实验操作都做得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道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实验步骤

  (1)计算 m溶质=? m溶剂=?

  (2)称溶质质量加入烧杯、 量溶剂体积加入烧杯

  (3)搅拌混合均匀

  2、溶液的稀释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3

  一、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进一步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三、学生实验准备

  1、教师为学生配发:两个一次性胶杯,两只小木棍(烧烤用的),一个10 ml的量筒,一只滴管,5支试管(已贴好1、2、3等数字),玻璃棒,三包已称好的cuso4粉末,两个200 ml的烧杯,火柴,酒精灯,试管夹。

  2、学生自备:适量白糖,一支纯净水,一个纸槽,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两杯白糖水。

  问:“这是两杯白糖水,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那杯白糖水溶解的白糖多?”

  学生:喝一口,哪杯甜,它溶解的白糖就多。

  [学生实验] 每组用自带的白糖、纯净水配制一杯白糖水,倒成两杯,一杯留着,另一杯与其他小组交换,分别尝一尝,感觉哪杯甜。并且让学生表达他的感觉。

  [教师提问] 你觉得自己的糖水甜,还是别人的甜?为什么会这样?

  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同学的充分讨论,大家对糖水的浓度与溶剂溶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展示] 2只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

  问:这是两杯硫酸铜溶液,它们是不能喝的,因为喝下去对人体有害。那么,有什么方法判断哪只硫酸铜溶液浓呢?

  学生猜测:颜色深的那只比较浓。

  问:颜色深的就一定浓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

  [学生实验] 分别在3支试管中加入约0.5 g、1 g、1.5 g的固体硫酸铜,再分别倒入10ml水,振荡溶解后,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先让学生叙述一次实验的内容,并叙述实验的注意事项,以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填写表格(见附1)的前3行(除质量分数)

  [教师提问] 大家认为 哪支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最浓?

  [学生] 溶了1.5克硫酸铜的溶液最浓,颜色最深,因为溶剂相等而溶质最多。

  [教师] 刚才的实验可以证明,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越多溶液的浓度越大。分别从学生配的溶液中取出两只颜色最浅的硫酸铜溶液, 往一支试管中加入十滴水,另一只作对比,让大家观察颜色是否有变化。(学生觉得无变化)

  [学生实验]

  把其中一支已配好的cuso4溶液的一半倒入另一支空试管,观察两支试管的.颜色是否相同。然后用滴管在其中一支中滴入一滴水,观察2支颜色是否有不同,再滴几滴,再观察颜色是否有所区别。

  [学生] 仅凭颜色来判断浓度是不能分辨较小的区别的。

  [学生实验] 3位学生上讲台。分别在三支试管中加入1g、2g、3g的硫酸铜粉末,然后注入20ml水,振荡溶解,让全班同学观察颜色,再让他们在其他同学中找出颜色相近的溶液,分别展示给同学们。

  [教师] 刚才的实验可以证明在溶剂相同的情况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溶液的浓度?

  [学生] 溶质的质量。

  [教师] 取其中一支硫酸铜溶液一分为二导入另外一支空试管中,往其中一支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颜色明显变浅。

  [教师] 除了溶质的质量会影响浓度,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浓度?

  [学生] 溶剂的质量

  [教师实验] 拿出两支颜色最浅的硫酸铜溶液(一支是0.5 g的cuso4溶于10 ml水,另一支是1g的cuso4溶于20 ml水)。

  [教师] 两支试管中溶液的浓度是否一样呢?

  [学生1] 一样(一部分学生);

  [学生2] 不一样(另一部分学生)。

  [教师提问] 学生1,你为什么认为它们的浓度一样呢?

  [学生1] 因为它们的颜色一样。

  [教师提问] 学生2,你为什么认为它们的浓度不一样呢?

  [学生2] 因为肉眼很难看清楚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区别。

  [教师]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准确的判断溶液的浓度呢?举一个例子:同学们在跑步时,如果同时起跑,跑在最前面的同学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是,如果是分两批跑,第一批的第一名就一定比第二批跑第二名的同学快吗?

  [学生] 不一定。

  [教师] 为什么?应该用什么来判断他们的快慢呢?

  [学生] 时间。

  [教师] 对,用时短的同学速度快,时间就是衡量速度的一个数据,我们利用数据来衡量事物是比较科学的。现在我们也要找个数据来衡量溶液的浓度。请同学们任意发挥动脑筋找出你认为合适的数据去比较刚才两支试管中溶液的浓度。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分钟,并写出结果。

  [学生3] 我是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算出两支溶液的比值都是1:20,证明它们的浓度是一样的。

  [教师板书]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教师] 你和你周围的同学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3] 或者用溶剂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两只溶液比值都是19:20,还没想到其他方法。

  [教师板书]

  2: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教师] 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方法?请起来讲一下,错了也不要紧。

  [学生4] 我是用溶质除以溶剂。

  [教师板书] 3: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学生5] 我用溶剂除以溶质,或溶液的质量除以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算到两溶液的这些比值都一样。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比较、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了解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是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学生对化学计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质量分数,在第四单元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中,学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第八单元含杂计算中,学过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课题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前面学过的这两种计算既有相同之处(分子、分母的确定),又有不同之处(关系量的范围不同);在今后综合计算中,仍然会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使本课题的学习不断延伸。

  (4)内容特色:

  本课知识的得出与“前概念”有一定相似之处,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还知道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等于溶液的质量;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还会确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但不会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学生已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好奇心,动手欲望强烈。本节课从学生的好动欲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用身边常见又特别喜欢喝的糖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上来看:学生在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式,已经初步认识到解化学计算题,从已知入手找可知,通过所求找需求的解题思路。本节课突出在溶液的知识范围内找对关系量。

  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节课的目的不在意知识本身,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思考问题、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1.“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概念”策略:在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学生对已知量、未知量关系的分析已有一定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前概念”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层训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总结方法。

  2.由感性到理性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糖水的甜度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

  3.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本节课用“制糖水,品尝甜度”创设情境,用“真心英雄”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

  六.教学流程:

  [创设学习情境]展示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

  [介绍]以上三饮料瓶的液体是我们兴趣小组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测?

  [设问]对如何验证糖水颜色越深浓度越大的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办法?

  [教师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化回答,给予肯定,鼓励性评价]

  [过渡]对于某某学生的方案4,我们一起来探究,是否可行?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发言]

  1、三瓶溶液颜色深浅不同,颜色浅的没那么甜。

  2、颜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饱和溶液,其它两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它们的浓度不同,颜色较深的浓度大,颜色较浅的浓度小

  [学生讨论交流,并相互质疑]

  [学生总结发言]

  1、将三瓶糖水蒸干,比较得到糖质量的多少

  2、没有必要将整瓶糖水

  全部蒸干,只须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种糖水蒸干,比较即可

  3、颜色深。

  4、可以在等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糖,制得的糖水的颜色不同,加入糖多的颜色深。

  将书本上的药品CuSO4溶液改成红糖水,使学生更易和生活联系,亲近化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1mL水的质量大致为1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1.5g固体红糖,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兴趣。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用品

  教师用具:投影仪、相关图片。

  学生用具:试管、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天平、硫酸铜、水、氯化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新课导入:

  复习上一节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指出“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板书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

  新课教学:

  示例: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学生练习并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

  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溶液的颜色。

  学生观察并讨论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质质量的关系,总结颜色越深,溶液越浓的规律。

  实验探究:

  概念讲解:

  例题解析:

  课堂小结:

  回顾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强调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复习引入:

  回顾上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新课教学:

  示例:配制50g 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学生练习并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

  示例:如何将90g 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

  学生讨论并计算,教师点评。

  溶液稀释的计算:

  配制溶液的计算: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溶质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示例:某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其溶质质量分数?

  课堂小结:

  总结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方法。

  强调溶质质量分数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引入:

  回顾前两课时内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新课教学:

  示例: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数据。

  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及其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示例: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与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对比: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课堂小结:

  总结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强调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溶液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1、2、3。

  课外作业:

  同步学习中的开放性作业,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目并解答。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计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相关图片。

  学生用具:试管、烧杯、天平、量筒、药匙、玻璃棒、硫酸铜、水、氯化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溶液的颜色深浅与溶液浓稀的关系,从而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

  实验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后比较溶液的颜色。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计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讨论颜色深浅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溶液的稀释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理解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关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答案。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特别是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一节内容,思考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7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相关图片。

  学生用具: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夏天游泳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出死海中人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从而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和定义式。

  讨论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分别向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硫酸铜,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溶液颜色深浅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理解其定义及计算公式。

  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等)。

  预习任务:学生预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概念,了解溶液的基本组成。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死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引出溶液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新课教学

  概念讲解:介绍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实验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溶液组成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例题讲解

  讲解几道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如冬天配制甘油溶液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

  设计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

  五、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计算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完善。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与教案一相同,注重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与教案一相同,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以及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用品(同教案一)。

  预习任务:学生预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概念,了解溶液的基本组成及表示方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学习情境

  展示三瓶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红糖水,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其浓度大小,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硫酸铜,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讨论如何判断溶液浓稀。

  引导学生归纳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例题讲解与练习

  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知识拓展

  介绍溶质质量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农药配制、化妆品生产等,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习题练习和预习任务。

  五、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便在后续教学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察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上一节学习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引出溶液质量分数的话题。

  新课教学

  通过死海图片和实验(如鸡蛋在水中漂浮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溶液浓度与浮力的关系,进而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计算不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如甘油溶液的配制,让学生计算甘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巩固练习

  设计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并交换批改。

  课后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提高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溶液的稀释过程。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滴管、托盘天平、试管架、滤纸、硫酸铜、氯化钠、水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向水中加入食盐使鸡蛋漂浮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浓度与浮力的关系,进而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学案,检查预习情况。

  探究与交流

  分组进行实验:向不同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硫酸铜,观察溶液颜色并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讨论溶液的组成变化与浓、稀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颜色粗略判断溶液浓度。

  知识点讲解

  详细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以及如何进行溶液的稀释。

  巩固练习

  设计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和溶液稀释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并讨论。

  梳理整合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总结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各量的变化关系。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课后练习题

  课外作业:同步学习中的开放性作业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教学反思04-27

溶质04-29

分数教案设计02-22

分数除法教案设计05-27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05-01

分数除法的教案设计04-30

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04-29

分数教案设计(精选20篇)10-31

分数教案设计20篇06-12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设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