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何必“以难为美”

时间:2023-05-06 19:21:20 高考热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何必“以难为美”

  南方科技大学在8省举行复试,考试题目是7分钟内从1写到300,很多人嘲笑这是幼稚园水平。不过我想问一句:“1加1”您会吗?

高考何必“以难为美”

  当然简单地把南科大的数学题和哥德巴赫猜想类比有失公允。不过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简单的数字组合背后的智慧魔方。这个魔方就是,无论是发现、证明定理还是考试,最终考验的不是机械的运算,而是较量记忆力、洞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当年哥德巴赫也是一名中学教师,在上数学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偶然背后的规律,然后大胆提出了猜想,引来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见他的最大长处在于其惊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这对当下饱受填鸭教学之害的中国考生来说,恰恰是得分最低的短板。

  相较而言,美国SAT高考的核心精神却是:思维领先、技巧次之、表达至上、杜绝复制。如果拿他们数学题和中国的数学题比较,同样会被嘲笑为幼稚园水平,但是众所周知美国大学的创造力要普遍优于中国大学。

  相比传统的“以难为美”的试题,南科大试题最大的优点恰恰是它不是试题。它是一种测评手段,一种评价体系。记得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有一种考试是“黑色评价”,还有一种考试是“绿色评价”。以此看,传统难题以考倒学生为目的,无疑属于以打击力强弱作为衡量标准的黑色评价体系。南科大的考试则属于开放式的、包容性的绿色考试。譬如几何图形题很难,要学生空间想象力比较强才行,而且要反复想象,因为这中间还有转动、各种条纹,需要考生仔细观察。这可谓动手动脚都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实,这种小儿科试题却是给当下中学教育出了一道难题。培养学生从复述性和技术性的“应试力”发展为超越性和独创性的“思想力”、“批判力”并非易事。学习的真义全在于“学问”两字:学会主动质疑、学会独立评判、学会逻辑推断。虽然考的可能是“简答题”,但是学会浓缩、吐露精华,却需要长年累月的真功夫。

  从“拜难题”到“求学问”是当下教育改革真正的难题。高考牵一发动全身,这注定其进化缓慢。南科大大胆投石问路,以“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替代传统的“解难题能力考试”,如此方能救万千学子于水火,不用每逢考试,“拜春哥,不挂科”。(付瑞生)

【高考何必“以难为美”】相关文章:

何必尽善尽美初中作文05-06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何必惊扰美丽05-06

何必04-30

难为听04-29

高考话题作文的美句美段05-02

教辅为何必须“转型” 只因高考今年“变脸”04-30

何必作文05-06

难为情04-29

何必远方作文09-16

何必血色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