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

时间:2024-05-10 14:16:11 诗琳 高考热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

  “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

  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此事近来引发热议。人们普遍质疑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能否杜绝弄虚作假?对此,宋桂芳在9月1日的“青年话题”版撰文“反质疑”,批评一些人一边呼唤素质教育,一边又对综合素质评价之类的高考改革大加反对,认为“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跟得上,监管得力,公开公正并非不可预期”。

  但凡涉及高考的改革,都难免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公说得有理,并不意味着婆说得没理,反之亦然。笔者加入这场论战,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论述此项高考改革的弊端——它可能异化为一种高考歧视,对农村高考生的歧视。

  何谓“综合素质”?我们不难想象,反映在考生档案里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大可能是意志坚强、心理健康、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等相对较“软”、无法量化的指标,而只可能是有没有文体特长、球打得好不好、歌唱得好不好、舞跳得怎么样、会不会画画、会不会弹琴等相对较“硬”、可以量化的指标,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差很多,甚至根本无法相比——农村学生想打球,可有的学校连一张乒乓球桌都没有;他们想唱歌,可是有的学校连音乐教师都没有;他们愿意画画、练琴,可是他们既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工夫,他们放学以后要帮父母干农活,放假时要打一些零工才能凑齐学费……

  这就是很多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现状。他们能顺利读完中学就已经很不错了,素质教育对于他们几乎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而综合素质评价对于他们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可以想象,如果以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像临沂师范学院这样,凭“综合素质评价低”拒录考生,那么被拒录的考生可能大多是农村高考生。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呈现城乡二元特点。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上海市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2380.80元,北京市达1619.42元,而山东省、安徽省分别仅为136.21元和102.38元。即使在同一个省份,政府对城市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也相差巨大。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村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少,他们已经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正是这种不公平对待导致他们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比不上城市学生。如果高校再以“综合素质”的名义拒绝录取他们,就无异于对农村学生构成双重歧视、二次伤害。农村学生上大学的通道被挤占,农民子女仅有的向上流动通道被阻塞,这该多么可怕!

  高考“唯分数论”确有其弊端,但它让无数农村孩子凭借刻苦学习圆了大学梦,为农民子女保留了一个向上流动的通道,单凭这一点,它便是功大于过。高考改革不管怎么改,都要以保障这条通道畅通为前提,哪怕暂时不改而容忍“唯分数论”,也是值得的。

  那么,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主要体现什么?为什么这么受重视呢?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会有一个档案,其主要内容有:

  1.学生的主要成长记录:指的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2.学生在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的评语;

  3.读书期间的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综合素质评价的档案除了用于高中对学生的教育记录外,还用于高校招生,也就是说招生院校可以使用,高校根据要求,可以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但是,高中教师不参与。

  新高考下综合素质评价有什么样的意义?

  在人才选拔这一点上,国家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严格,其录取过程参考学生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一办法,在近些年有不少高校进行了探索,尤其是在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高校要求考生在申请表中如实填写中学阶段的学业水平、学科特长、社会公益、文体活动等情况,然后组织专家评审组对申请表进行详细分析。

  但在格式不统一和名称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下,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不便,这也是综合素质评价难以大范围推行了一个重要原因。

  有缺陷就有进步,于是,改进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中学坚持按照以往的经验继续考评记录,但在学生没有参加或者表现不突出的活动表现下,该项记录可以空缺。而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都计入了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很大程度上能够确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并且,改进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综合素质评级工作成了评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终将以中小学阩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档案的基本格式全省统一,高校在招生录取工作过程中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时,操作更加方便高效,而此范围也将不仅限于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更有望推广到招生录取的所有类型。

【“综合素质评价”会击碎多少农村学子的大学梦】相关文章:

大学综合素质自我评价01-20

大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11-28

大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12-10

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02-11

大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01-22

大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8篇)11-13

大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300句12-16

大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420句12-01

大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8篇12-10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语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