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中秋节的月饼文化
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中秋节的月饼文化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秋节的月饼文化
月饼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中形成的,而作为一种有特定历史文化含义的专有名词大概就是十几年的事。十多年来,月饼无论从它的包装装潢、媒体宣传,或是“过中秋吃月饼”等无不包含着历史传说、民间传闻,还突出着诗、书、画的文化韵味。追溯月饼的来历,我们还要从糕点说起。
在中华食苑中,糕点以其独具一格的特点占有一席之地。平日糕点属于一种附带食品,到了年、节,特别是中秋节,“糕点”(月饼)就成了喜庆礼品及金秋良宵桌上摆放的吉祥佳品。在历史长河中,糕点以其独特传统的地方色彩形成了。京式、广式、苏式、滇式、潮式、闽式、宁式、高桥式等体系。
我国糕点制作历史悠久,相传在殷商时代周武王伐纣派闻太师带兵出征。闻太师深知“兵贵神速”的用兵之道,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的时间,命令部下做了一种叫“糖烧饼”的干粮,这种糖烧饼就是最早的糕点,这也是我国糕点的起源。后来有的地方曾有供奉闻太师的庙宇,并把闻太师尊为糕点业的鼻祖。
我国从历史上就有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赏月的习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秋最早只是“祭月”节令。赏月大约是从东汉开始形成。东晋权臣庚亮有“南楼赏月”诗、南朝梁元帝赋有《江上望月》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迫夜寒”。我国古代在每年庄稼收割的八月,人们都要举行祭月的仪式,以祈祷丰收。东汉《礼记》中言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指当时帝王“秋天祭月”的一种特殊礼制。据史书记载牶秦汉之前,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至唐代以来,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逐渐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把“祭月”与“赏月”融为一体,每年月到“中秋”,帝王“对酒当歌”,骚人“吟诗作画”。“安史之乱”以后,祭月之风迅速从官宦之家进入平凡百姓家。中秋月圆时,民间百姓都常用自己精制的圆形夹馅的甜饼来祭祀月神,借以表示对月亮神的尊敬;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如有家人未归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后来这种圆形甜饼即演变为“月饼”。
关于“吃月饼”历来说法不一,有一说法是为纪念元代末期高邮人张士诚在圆饼中夹小纸条串联民众在中秋之夜起义抗金,才开始吃月饼。实际上唐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人们慢慢摆脱了以前的封闭状况。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大,“居家团圆”已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享受到的。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远在异地的思乡之情。“团圆”对人们来说日显珍贵。赏月、吃月饼也更多地融入了感情色彩。
到北宋初年,朝廷正式设立中秋节。《宋史·太宗记》记载:“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和“中秋节食玩月羹”、“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等,已经描绘出中秋节的赏月情景。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对此记述颇详:“八月十五是中秋,王孙公子、富豪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延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至如铺席之家,亦登上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时的小饼与现在的酥皮月饼很相似。
月饼象征团圆。明《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卖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月饼”从属于糕点,归类为食品,但它却是最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糕点。
现代人们对月饼热情及追捧,可以说是比古人要高千百倍,几十万的月饼年年有,月饼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中秋节的专有食物的呢?
月饼始於古代面食,又叫“宫饼”、“月团”、“胡饼”、“小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為其製作增添了辅料,於是这时出现了以胡桃仁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唐代时,民间已有专门从事饼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只是那是还不叫“月饼”,据说,“月饼”之所以叫“月饼”是源于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民间传说仅是传说而已,“月饼”这一名称有正式记载的是明代的《宛署杂记民风》一书,书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週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经过历史的演变,月饼的内涵丰富了,身份提高了,它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吃月饼,实际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感。
文化习俗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节的时节食品。在古时候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
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意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广东部分地方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舞火龙金陵名菜桂花鸭。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糍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历史沿革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古代,每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在香案上摆上象征丰收的圆形蔬果,跪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古代少女们都要拜月,是祈求住在月宫的天仙嫦娥能保佑自己,面如皓月、貌美如花。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据说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关于中秋赏月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其真实起源年代无考。关于“月饼”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南宋文献。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营养功效
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物性的种子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亚油酸居多,对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有益;含矿物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儿童锌缺乏、缺铁贫血;莲子、红小豆、芝麻含钾很高,置换细胞内钠盐排出,营养心肌、调节血压;从中医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温平居多,强心、镇静、安神,一些种子富含维生素E,抗衰老,滋皮肤、乌须发。
月饼可以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提高免疫力。
制作方法
1.大包酥酥皮制法:用料以5公斤计算,每公斤做12只月饼。先将皮料调成面团。制皮面团1.6公斤,油酥面团0.775公斤。将油酥包入皮料,用滚筒面杖压成簿皮(0.67厘米)。卷成圆形条条,用刀切成10块,再将小坯的两端,沿切口处向里边折捏,用手掌揿扁成薄饼形,就可包馅。
要点:油酥包入皮内后,用面杖擀薄时不宜擀的太短、太窄,以免皮酥不均匀,影响质量。
2.小包酥酥皮制法:面团和油酥面团制法同大包酥酥皮制法。将皮料与油酥料各分成10小块,将油酥逐一包入皮中,用面杖压扁后卷折成团,再用手掌揿扁成薄饼形即可包馅。
3.制馅:根据配方拌匀,揉透滋润即可。下列馅需预制成半成品:
(1)松子枣泥:先将黑枣去核、洗净、蒸烂绞成碎泥。糖放入锅内加水,加热溶化成糖浆,浓度以用竹筷能挑出丝为适度,然后将枣泥、油、松子加入,拌匀,烧到不粘手即可。
(2)清水洗沙:赤豆9公斤,砂糖15公斤,饴糖1.5公斤,生油2.5公斤,水3公斤,制法与豆沙馅同。
(3)猪油夹沙:所用的豆沙与清水洗沙制法相同。具体制法:将豆沙与糖、猪油丁、玫瑰花、桂花拌匀即可。
4.包馅:先取豆沙馅揿薄置于酥皮上,再取猪油丁、桂花等混合料同时包入酥皮内。
5.成型:包好馅后,在酥皮封口处贴上方型垫纸,压成1.67厘米厚的扁形月饼坯,每只90克,再在月饼生坯上盖以各种名称的印章。
6.烘烤:月饼生坯推入炉内,炉温保持在240℃左右,待月饼上的花纹定型后适当降温,上下火要求一致,烤6~7分钟熟透即可出炉,待凉透后下盘。
质量要求
1.色泽:表面金黄油润,圆边浅黄,底部没有焦斑。
2.形状:平整饱满,呈扁鼓形,没有裂口和漏底现象。
3.酥皮:外表完整,酥皮清晰不乱,没有僵皮和硬皮。
4.内质:皮馅厚薄均匀,无脱壳和空心现象,果料切块粗细适当。
5.滋味:饼皮松酥,有各种馅料的特有风味和正常的香味,无哈喇味和果皮的苦味或涩味。
【中国古代中秋节的月饼文化】相关文章:
中秋节吃月饼的小常识吃月饼要配清茶09-22
中秋节月饼促销广告语220句09-19
月饼的由来09-20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05-06
中国古代的名人爱国名言大全11-17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神农尝百草05-30
中国古代名人唐代黄巢咏菊诗的故事10-27
有关中秋月饼诗句160句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