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通用11篇)
一段充实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取得的收获不是一星半点的,一定有不少东西可以写进实践报告的吧。那么实践报告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1
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给我的启发和教育很深,在这先感谢老师们的关怀和教诲,让我知道了理解了许多东西,而且对我自身都有很大的提高。
1月21日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次社会调查的第一站—南化村。这个村子在正定来说是建设的比较好的村子了,主要是这几年的变化挺大的,村长也为村里办了许多实事,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让我们来看看吧。来到村中,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大教堂,此教堂主要是供村民观看传统文化教育片,学习传统文化用的。走进里面,立即感觉到身处传统文化的教育里,人们变得严肃了,思想中杂念被赶出脑海,此教堂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在里面我看到了前任村长留下的一篇文章,题目为金钱观和权力观,其中阐述的颇有见解,深入浅出能调整人们对金钱权力的心态。然后我们去了村民活动中心,村长发表了讲话,讲了许多村中的变化其中还说到村要长治久安要以孝为主,个人也要以孝为主,孝是人道第一步,往大了说国家也要有软势力,就是以文化作后盾。现在主要是孩子,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太多而奉献的太少,所以我们更应当学好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
在天安门广场上立孔子像不就说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吗,我们更应该学好。我们在村中走访也感觉到村长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路面硬化了,路灯也安装了,村里也有专门的专项的保险和补助,村民意外伤害保险、学生保险、大学生补助、老人补助等,此村还获得卫生村、小康村、文明村等许多荣誉称号。我和同学也走访了几户人家,叔叔阿姨们脸上都挂着笑容,谈起村子时也觉得不错,我们走在大街上人们说说笑笑、自由热闹,我也觉得这村民风不错,看来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等)起着重要作用。要说这个村子还有哪些方面需加强或建设,我认为一个村子要想发展必先稳定。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孝道更是重中之重。在走访过程中打听到一些无工作的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有余力的半老人员,我认识可成立一个工作介绍所为村里人找工作。
下午我们先后来到了隆兴寺、临济寺,来接触佛教文化,刚来到隆兴寺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尊大佛,前走几步大佛的全貌显现出来,心中也变得虔诚。跟着老师和导游,在隆兴寺里参拜各佛,走在这充斥着佛教文化的地方,心也跟着肃然起敬。在临济寺里,大殿中,有位师傅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佛,我们带着崇敬的心听着,每位佛都有一个世界,我们所处的只是一个别婆娑世界而已。隆兴寺、临济寺的这些佛像都是遗留下来的,时间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随之遗留的还有那佛教文化,虽说现在已不盛行,但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看着这些面孔就好象世人的处世态度一样,万般不同。每面佛都在教育着人们深刻的道理。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取回的是一颗佛心,用它来教化世人,让人变得善良,让人与人相处变得友好,社会更和谐。
第二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文庙,参拜孔子。现在天安门广场上都立了孔子象,我们今天社会的文化中儒家文化有重要作用,而孔子又是儒家庭代表人物,可见他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之重。我们怀着一颗敬仰的心走近孔子,了解他的事迹,从中学习他的思想。孔老夫子的思想对后代人影响极远,其中在墙上看到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认为伦理道德是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准则,何事都要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孔子的道德规范体系庞大就不再介绍了。此思想对现代来说仍适用,所以学习孔子的思想很有必要,在文庙里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有文天祥的滹沱河诗,有许多伟人的事迹等等,在这里受益不浅。
之后我们来到了正定最大的婚纱摄影楼—金梦影楼,非常感谢张总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课,张总讲的大部分来说都对我们学生有用,是我们现阶段须学习的或应提高的能力。张总主要从孝道、自身能力、管理、饮食健康、社会危机等方面给我们讲的课,让我们的认识思想都提高了许多,对以后的行为有了指导作用。张总讲孝道时给我们列举了几个例子,情况基本一样,都是讲述老人的孤苦无依,子女不尽孝的例子,教育我们不仅要孝顺父母,而且要教育好下一代,使其能继续尽孝。
在自身能力方面张总让我们要擅长表达擅长自我推销,这对我们以后找工作有利,我相信大部分同学是会虚心接受的,在饮食方面提倡我们吃素,并给我们放了畜牧业的危害、吃肉的危害等片子,让我们对吃素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会让人变得健康。在此给我们放的灾难片,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我们感到了世界岌岌可危,给了我们危机感,让我们更应努力行动。张总尤其是在管理企业方面为其他人作出了榜样张总用传统文化教育员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也就是让他们变得更有良心,而不用定金、赔偿等措施管理员工,可以说从作人的根本上管理,这样比那些更有效率,更为妥善,更为根本。也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变得容易变得善良。之后吴老师借次机会给我们讲了“孝”我对父母的无私和伟大又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时间行孝?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啊,不是工作后,不是有钱后,就是现在!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正定的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中学—弘文中学。它包括小学、中学、高中。在校长的介绍中我们对它慢慢了解了。它的特色是把传统文化看的很重要,用它来教育学生,弘文中学的理念也为“先学作人,后作学问”其制度也与传统文化挂钩,让学生身处于这样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有利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学校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接触熟悉传统文化,早中晚读经诵典,自己写省身日记。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在此或多或少的的都能体现出来,在校园中看到的名句都记录了下来,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现代社会上多少青少年发生道德败坏的事,所以在学校应向弘文中学学习,让学生多接触传统文化。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大寨村,这是最后一站,这也是正定发展较快建设较好的村落了。走进村中,看到硬化的路面,路边的太阳能路灯,我们了解到原来这个村被称为“野猪林”意思是村里人野蛮、不讲理,买卖人都不敢过这个村,现在经过几年的文化建设此村人素质已有很大提高,此村和南化村有许多相似处,其中都离不开一个好的村长。对于此村的建议同南化村。此外农村还有一些问题,如市场意识不高、农业负担过重、生态环境破坏、生产技术等,环境这块就是秸杆焚烧,沼气池等,还要让村民学习生产技术和农业知识等。
行程到此就要结束了,我也充分了解到传统文化在公民素质中的重要地位,也了解到公民素质对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同时也明白了传统文化对自身及以后的重要作用。再次谢谢老师给予的关怀和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2
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寒假里,我参加了黄骅市关帝庙村文化中心的传统文化学习,讲座的主题是:幸福人生。不但学习了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将之付诸实践。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里给了我不少触动。在这里把我的感想和大家分享。
我到达中心的时间是下午,黄骅市关帝庙村文化中心位于黄骅市关帝庙村市的一个比较偏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社会给界爱心人士筹资建设起来的。虽然简陋一些,但是也让我体会到他更深一层的含义。
刚到文化中心的时候,就发想了一件事。人们见面时是鞠躬礼。起初我不明比为什么。中心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给了大家一个答案。要学会谦卑,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低下头,放下身份。这才是鞠躬的目的。养成这种习惯,人自然而然就学会谦卑。如同一个永远装不满的茶杯,才有可能被灌输更多的东西。学会鞠躬,做到谦卑,是我在这一天的下午最大的收获。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天都没亮,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了一套健身操。然后按秩序进入课堂向孔夫子敬礼后进行早读。早读的内容是国学经典——《弟子规》和孝经。我曾经看过百家讲坛上有关于《弟子规》的解读。内容是明白的。本以为学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上课根本脱离了书本!因为咬文嚼字不是我们这次学习的目的。讲座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健康、教育、经济、和谐、礼仪。
而第一天早上的学习内容是:健康。不仅介绍了饮食和常见病的关系。还提出了五行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应关系关系,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事实依据。提出了文化与健康的理论。此外他还用事实论据告诉我们素食与健康的关系。在这里,他提倡的健康饮食和绿色饮食是基于现代的畜牧养殖业以及现代低碳生活的要求来提出的。在文化中心的日子里,三餐都是吃素的。经过这次讲座,没有人抱怨。结束的时候很多的学员都自发的要求坚持下去。要知道坚持吃一个月的素食所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树18棵。而养活一个肉食者所需的土地面积是一个素食者的12倍。在人口激增的今天,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事实。正如广告上经常出现的口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也如彭新博士说的,保护环境,从吃素做起。
晚上的'主题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人们有一个共同感的语言,就是音乐。当我看到乐谱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歌曲我并不陌生。然而,当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问题不是那些唱歌技巧。当讲师唱起《母亲》这首歌的时候,我想,是我太感性了,泪湿了眼眶。抬头看去,周围的人也都是一样。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们接受了好几场关于“孝”的事迹报道会。孝,都是道德的根本。是立身立德的根本。而我在这方面,真的是太欠缺了。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可见礼仪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礼仪培训的课程,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古语有云:德挥动于内,而礼发于外。在学习和运用各种礼仪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更多“德行”方面。李越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从一个企业管理者成为一个讲师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道义而非金钱。至于当今社会,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而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在表现,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想起以前在院学生会里工作的日子,不得不说,礼仪确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回顾过去几十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和事物,却没有让我们完全的抛弃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会流传下来。问题在于,如何辩证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文化的传播,并不单是口头的“告诉”。“身教”不但是老师们应该做到的,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学会“身教”,那么周边的人也会受影响。这就是教育。
在中心的生活很充实,很感动。我学会了忏悔自己的过往,感恩别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作为中国人,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吸取它的养分,做一个合格的中华儿女。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3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宣传中医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下乡宣传活动,为期两周时间,感受颇深,收获多多。了解了在民众心中中医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及他们的平时就医方式,了解方式,以及中医药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自身的优缺点。现逐一述说如下:
我们选择的目标群体为北京郊区东八间房北石家村的所有民众。选择理由:
1、离北京较近,文化程度较好,普及广,能代表大众;
2、处在城乡结合的过度地段,选择就医方式有中医及西医,在调查过程中有所对比,符合当前医学治疗状况;
3、目标群体数量稳定,有利于调查普及的实施和效果;
4、交通方便,有利于我们团队每天方便定时到达,并按计划实施方案;
5、有本地医疗机构和村委会积极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够的活动场所,并获得足够的信任度;
6、群体年龄分布均匀,18-70岁不等。
我们采取的活动方式为现场义诊,包括量血压,测心率,穴位贴附,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现场演示,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宣传册,现场咨询,现场讲座及讨论。
经过为期两周的活动,我们获得大量资料,经分析总结,当面了解发现,中医传统文化及中医药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认为中医药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认为中医在治疗慢性病中优于西医;25%的人称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89.1%的人认为中医实惠但不方便,治病效果较慢;21%的人不了解中医;13.2%的人不相信中医;53.5%的人平时习惯选择中医就诊;68.9%的人认为现如今中医应当在保健领域加快步伐;91%的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比较好。
通过了解,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中医传统文化,部分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了解中医,亲身体验并感知。少部分人只是见过中医诊治,但并未就医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过阅读书籍,讲座等了解。
在对他们的回访中,我们总结出中医药的缺点和普及中医药将遇到的问题:
1、中医疗效较慢,对大多数疾病来说,人们首选西医,中医逐渐被忽视;
2、中医药治病,熬药繁琐费时,在生活节奏较快的条件下,为了方便,节省时间,人们不愿去抓草药,熬草药;
3、草药味道苦涩难下,特别是现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
4、中医看病主观性强,不能令患者一目了然,从心里接受;
5、国家对中医药的宣传及重视程度处在“点”的状态,并未达到“面”的效果,力度范围还不够;
6、中医药的宣传缺乏现场或生动的展示,在宣传过程中如果能亲身体会和参与就诊活动,可谓眼见为实,心服口服;
7、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中医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碍。
但还是有其更多的优点:
1、中医治本,缓解症状的同时,调整机体内部环境,功在千秋;
2、中医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症中有绝对优势,通过长期坚持服药,可做到完全恢复或临床症状消失或维持当前正邪相抗衡的动态平衡;
3、药物天然,副作用小;
4、在保健养生方面独具特色,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5、医疗费用较西医廉价,适合各类群体,减少有病不治,小病变大病,有病没钱治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药传统文化还需要大力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医,了解中医,并使中医成为他们健康的守护者,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远期目标。本次活动开展期间,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医,并亲身体验了针灸,拔罐,推拿等治疗,为许多老人测血压,心率,呼吸,为他们的健康做了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可行建议,以及在今后如何调理预防。在养生保健方面也给他们发放指导手册,以便他们查阅学习,方便实惠了众多中老年人。甚至为有些病人当场解除疾病痛苦。我们也通过此次活动的反复宣传,了解了目前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大众的认知与需求度,从而为我们今后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掌握了重要信息扫清道路。亦让我们在学习中与现实相结合,真正让中医以一种更合理的,贴心的方式,让患者去感知接受。
另外,本次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与交流,是我们更有责任心的去关注民众的健康问题,也是民众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强力支持,并给与我们宝贵的建议。同样此次活动也促进了我们与当地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为我们医学生的成长和走向社会起举足作用。
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在享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成长了许多。大家团结一致,相互协助,是完成团队使命的重要保证。在工作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关爱,是我们多了几分乐趣,更多了许多热情,使我们朝气的青春在此次活动中健康幸福的美丽绽放。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在这样一个朝气的团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青春,在这样灿烂阳光的大环境下,我们完美的完成我们的计划,正准备着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
春节期间感受传统文化,了解民风民俗。
二、调查对象:
寒假期间的各个传统节日。
三、调查内容:
这些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以及意义。
四、调查方式:
资料法。
五、调查时间:
1月15日~2月11日
六、社会实践调查结果:
在这期间,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三个。首先,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其次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
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最后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七、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悠久的、深厚的,更是不可玷污与冒充的。或许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听说过这件事:那就是我们的邻国,韩国与日本竟然拿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去申请专利!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当然,这也提醒着我们也该重视起这些传统节日,这些民风民俗;不然哪天或许我们真的保护不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了。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宣传和呼吁这个社会的人们,一起来了解和保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吧!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5
时间过的真快啊!又一个充实的寒假过去了。在xx年的寒假,我有了一个充实的、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我度过了一段被人称为“老师”的难忘的,阳光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是后来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我成为了一名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可儿时的那个梦想却一直都没有消逝。老师那高大的形象和伟岸的身躯,“好大一棵树”的优美旋律却依然在我脑海中萦绕,在身边回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一石三鸟”的经历。可以实现我的儿时梦想;能多一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完成学业。后来我发现不仅仅让我学会了这几种东西。而使自己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自身的能力和学到了许多课堂以外学不到的东西。
在假期前两三周我就找到了家教的工作。虽然做家教的地方离家很远,薪水给的也很少,我还有晕车的毛病,可是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还是欣然前往了。第一天是试讲,我给两位高中生补习数学,为了能做的更好,我又把高中时代的课本重新翻阅了几遍,走上了我的人生第一讲。尽管有些紧张,但是我还是通过了第一关。当时我心中唯一的感受就是做一名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呀。
一回生,二回熟,就这样我便做起了我的“老师”了。可能是第一次给学生做家教吧,我格外认真,每次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很努力的备课,生怕讲错了那一道题。可是这样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次我讲错了一道题,当时要是有一个地缝,我恨不得钻进去。就这样我每天早出晚归,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却很充实,算是顺利的完成了我的家教任务。学生家长也对我很认可,那两个学生也对我很尊敬,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特别是他们管我叫“孙老师”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飘向了天,很自豪,很光荣。那时我才真正的明白人们为什么说老师是太阳低下最高尚的职业。
做了一个月的“灵魂工程师”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我的那两个学生在考试中,数学成绩提高了20多分,听到了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我好像觉得自己真的是一名人民教师了,两个学生的家长还让我下个假期继续去做家教,但是我婉言拒绝了,并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觉得我应该去体验更多的人生经历,更多的丰富自己的人生。
一个月过去了。而我人生的实践经历却才刚刚开始。这段时间里,我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我要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次经历将会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学习和从各方面去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全面的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要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状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经历的比别人更多。因为那也是你的人生财富,而且的是无价的。所以,努力吧!只要你去拼搏,去努力,每个人的人生都将会是辉煌的。
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彰显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传统信仰。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
1、小年夜
小年夜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欢乐过大年的冲锋号。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乐呵呵地围桌吃饭、聊天,分享这一年的收获和喜悦。在我们这里小年夜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号。在这一天我们一般都会到祠堂(我们当地的话叫做“厅屋”)祭祖,这个仪式是要整个族人都参加。
2、扫屋
过年的时候,什么都需要有个新面貌,所以连屋子也不例外。“扫屋”也称“扫尘”,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扫卫生。一般情况下“扫屋”是定在二十四号。由于现在的人都不太讲究以前的规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扫屋”在当地寓意为扫去晦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
3、做年糕
民以食为天,吃才是最实在的事情。所以过年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吃的东西。
——年糕。我们当地的年糕都是手工制造的,自给自足的。现在还保持着相当传统的制作工艺,都是比较古老的制作方法。我们使用的工具也是近“石器时代”的工具——石磨。首先制作年糕的第一步就是将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粉状,这个过程完全是靠力气来完成的。 有了“米粉”这个原材料就可以开始制作年糕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后得出图片中的成品。它的寓意为步步高升。这种年糕的味道甜甜的,嚼起来很有韧劲,是不错的过年佳品。
4、贴春联与春节习俗。
这是过年重要的习俗,在很多地区都很流行这样的传统。除旧换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家都希望新年有新气象,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春联也不例外。春联的贴法在我们当地还是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比如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都是有讲究的,还有就是很多春联都是那些老一辈的人自主创作的,完全手工制作。这样的春联既有特色,又能准确的表达主人家的新一年的期望与祝福。
5、大年三十
这是最隆重的一天,也是最喜庆的一天。所有人都会在这一天变得生龙活虎,精神抖擞。当地人很早就吃过晚饭,然后家里的人都出转悠,拜早年。小孩通常都是最开心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一天玩个不停——放鞭炮、玩游戏、买东西。我们当地还有一个老习俗,就是在除夕夜的整十二点要祭祖。大家都会把自己准备好的年货供奉给祖先,祈求保佑平安幸福。这个仪式完成后就是热闹的时候了,各家各户会尽情地燃放鞭炮,烟花。热闹的气氛会随着漂亮的烟花和响亮的鞭炮声直到天亮。
6、长寿米粉与春节习俗。
开年第一天是欢乐的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分享着快乐。大年初一,所有小孩都要起床很早,然后见到大人就要问候。这种不变的习俗一直被默默的传承下来。这一天的早餐一般都是吃米粉,一家人一起开心的吃着米粉,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因为米粉形状都很长,所以它寓意着健康长寿。因此吃米粉的时候,老人吃的米粉越长越好,这是对他们的祝福。
7、回娘家
人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的水”,可是我们当地嫁出去的女儿每年的正月初二都要回娘家。每个嫁出去的女儿都会精心准备好要带回去的东西,而且还要带上孩子。其实她们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女儿回来就已经很开心了,根本不会在乎他们有没有带东西来。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有哪个父母不惦记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个子女不想家的?
随着大年初五的带来,人们欢乐的情绪开始沉淀下来,为新的一年奋斗做好准备。这一天被当地人称为“散节”,意味着欢乐的春节要告一段落了。我的调研也随着“散节”的到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6
还依稀记得在我刚刚进入大学向那些如今已经熟悉了的面孔作自我介绍时,当我说我来东营时大家的反应。我在感觉到尴尬、诧异之余也不禁在思考为什么让大家不了解我那可爱的家乡那座美丽富饶的城市?然而当我说到“胜利油田”的时候大家却又感觉那么熟悉?是因为她的年轻?还是因为她落后?为了解开这众多的疑问我想这个寒假我的一个任务就是借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我可爱的家乡——“黄河水城,石油之城,生态之城,中国东营”。 对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我来说,我对家乡的印象是伴随着自己的成长逐渐神话并建立起来的。自小跟随父母在外打拼的`我感知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从我小时候我家生活上对物质的依赖逐渐到长大后对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的转变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发展。我们家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诉说着家乡的变化。在成展的道路上,从家乡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像我们家一样的生活变迁。早就有调查一下家乡变化的想法,中学时期因为假期的作业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上了大学之后又借假期打工来体验生活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来真正的去看一下家乡的变化。恰巧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内容是“我看家乡变化”自己也正好学驾照没有去打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走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近距离感受一下家乡的发展。在驾照学习完之后,在父亲的陪同下亲自驾车沿南二路、黄河路、北二路等城市主干道路由东及西对我的家乡东营市东营区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新世纪的黎明1999年,东营迎来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曙光,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时国家又为东营“十二五”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航向。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在党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指导下以及东营人民辛勤耕耘和开拓进取之下东营继承着昔日的高速发展并正迈着年轻活力的步伐继往开来。在“十二五”春风吹来之际,伴随着政府对“黄蓝战略”的有效实施,东营人民亦将借助党的优良政策依靠勤劳和智慧用团结的双手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小康、更加和谐的新东营。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1983年建市,经多次乡镇规模调整后共管辖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五个地区。南部的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存有最早到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北部是黄河冲击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在地。这里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清风湖公园。南部的广饶县是第一批村村通柏油路的县,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批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她年轻中瞒着朝气与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7
珠宝首饰自古以来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直接反映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珠宝首饰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运用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珠宝首饰的设计理念也不同,在珠宝首饰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打造本民族的珠宝首饰品牌和特色。
1、中国传统文化对首饰设计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首饰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其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地方特色,悠久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我国珠宝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不论是在金属的加工,还是玉石的加工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例如,我国古代首饰文化中,各种玉制的首饰都受到了很大的推崇,在不同的统治阶层中,都佩戴玉器以显示身份的尊贵;在唐宋时期的步摇、梳蓖等更是比前几个朝代美观,明代除了几种常见的首饰,如钗、手镯、玉佩之外,在凤冠的造型上更是十分独特,基本达到了无可企及的程度。在中国近代首饰发展过程中,清宫中的主要首饰是头花,大多是以珠宝镶嵌制成的,如故宫中收藏的红宝石花头花、蜻蜓蓝宝石等,制作比较精美,使得各种图像栩栩如生。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珠宝设计工艺和理念,具有十分强烈的东方文化色彩,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现代珠宝首饰设计时,要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努力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珠宝首饰,逐步引导现代的首饰文化以及市场消费需求,打造属于我国自己特有的首饰文化和首饰品牌。
2、中国传统文化与珠宝首饰相结合的应用
(l)珠宝首饰的设计造型。
根据国内各大珠宝品牌发布的一系列产品信息来看,当代的珠宝首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商业首饰和艺术首饰两方面。首先在珠宝首饰的设计造型上,龙凤的造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龙凤呈祥这个主题,十分符合人们千百年来的审美喜好,在国内的珠宝首饰设计品牌中,基本都会设计到这个主题。例如,在20xx年的瑞士巴塞尔钟表和珠宝博览会上,潮宏基珠宝所展现的紫气东来凤影系列,它将东方文化中的凤凰融入珠宝首饰设计中,获得了很多设计师的好评。这是由于凤与龙一样,有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心理上给人一种美感,深受每个设计师的喜爱。其次,像宫扇、窗花、锣鼓这些设计造型也深受设计时的青睐,这些传统的造型元素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所承载的寓意已经能够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人们能够很好地理解设计师在设计时候的理念和想法,也能够很快接受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因此,珠宝首饰设计师们要注重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应用,在设计时充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之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2)珠宝首饰的设计装饰。
装饰并不是单纯的表面装饰,它还包括对珠宝的造型、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综合处理和把握,使得各个方面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我国的珠宝装饰都讲究有图必有意,如在设计中出现的鱼和莲的造型,这与连年有余的寓意相互呼应,从面展现美好的寓意。在目前我国的首饰设计中,图案和纹样是最主要的装饰元素,许多的花卉卷草、西福寿纹、珍禽瑞兽等,都是目前珠宝首饰设计中的重点装饰题材。装饰纹样在珠宝首饰的设计中,还要着重考虑美观的功能,要确保在不破坏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避免装饰过分所带来的不协调问题。这就需要珠宝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点、线等细节问题,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使得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更加和谐、朴素自然的形态,使得作品的理念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3、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发展创新
近年来首饰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首饰的款式以及设计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别,未来的首饰发展趋势会逐渐转向多样性、装饰性。此外,由于首饰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情感上的消费品,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这就给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引领时尚的目光,同时,还要深刻了解珠宝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强对社会人文情怀的美注,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见解融入珠宝设计之中。
(1)立足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最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因此,珠宝设计师在进行首饰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和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珠宝首饰设计的未来,只有充分立足本国文化,走中国特色首饰设计和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美术论文《珠宝首饰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运用研究》。比如中国传统的花丝工艺,其造型比较逼真,图案也比较复杂有内容,在制作工艺上也比较精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古代,花丝镶嵌工艺就已经被作为一种皇室贵族的珠宝饰品设计工艺,因此,在现代的`时尚珠宝首饰设计中,要充分学习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珠宝首饰设计中,以传统文化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这样不仅可以赋予传统工艺更多新的意义,还能够推动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相互融合和发展。
(2)重视人本主义的创新。
在进行珠宝首饰设计时,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从佩戴的舒适性、使用性、功能性几个方面着手,争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在进行设计时,使用的元素不应该过于烦琐,由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可能都将其融入珠宝设计理念之中,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愿望,挑选具有深刻寓意的元素进行设计。例如,龙凤形象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玉自古以来也有辟邪、保人安全吉祥的寓意,此外,还要许多的珍禽瑞兽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要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的材质、线条以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加以合理的想象,充分赋予我国珠宝设计自己的设计理念,逐步打造自己的珠宝品牌。重视人本主义的创新,即美注不同的消费人群,将创新的理念渗透到为每个消费者服务的理念中去。就目前来看,消费人群已经收入较高的人群,过渡到现在的普通市民中,消费市场也实现了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发展,因面,在加强人本主义的同时,要重视不同的消费人群,重视他们的购买需求和动机,以及购买行为的类型等,使得珠宝首饰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从当今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从刚出生的婴儿,直至垂暮的老年人,都是珠宝首饰行业的消费者,珠宝首饰设计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设计,充分保障消费者佩戴舒适,和谐美观的要求,将人本主义的创新精神真正地落到实处。
(3)转变设计理念。
重视设计理念的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设计灵感上,要拥有充分的设计自信和设训-理念,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不断学习,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后将各种灵感进行融会贯通,建立一个切实可行又不落俗套的目标,充分把握整个首饰设计界的现状,找出未来设计发展的突破目,不能够照搬其他国家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要树立属于我国独特的设计理念。其次,在设计方式上,要实现有效的突破,目前,珠宝首饰正朝着个胜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对珠宝首饰设计进行传承和创新,是目前国内首饰行业发展的普遍需求。因此,在进行珠宝首饰设计时,注重具有大自然或者特定含义的造型设计,同时还要保证制作工艺的精良,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设计的需求。最后,在设计人才方面,还要实现人才资源的突破,目前,很多的珠宝首饰公司和设计时,被市场左右,失去了创新的平台,缺乏个性化的设计,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这样自身的作品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自身的潜力也得不到发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珠宝首饰设计行业要加强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如中国传统工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为珠宝设计行业所用的,例如象牙雕刻、花丝、漆雕、景泰蓝等,这些都与首饰行业息息相美,更拥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传统工艺特色,逐渐形成了我国的优势产业。因此,应该鼓励珠宝设计人员去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工艺技术,促使他们转变自身的设计理念,在传统工艺的学习中,激发自己的创作思维,进面在珠宝首饰设计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珠宝首饰更多的寓意和设计理念。
(4)建立特色设计体系。
从西方首饰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首饰品牌,都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分不开,这些首饰品牌都是以其比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特色为核心,比如欧洲顶级的珠宝设计品牌卡地亚,因其绝妙的宝石镶嵌工艺和首饰制作技艺发展至今。因此,我国珠宝首饰设计行业也要尽快构建特色的设计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珠宝首饰做到文化与特色共同发展。现代的设计与传统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息息相通的,虽然现代首饰制作已经突破了手感制作的范围,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珠宝首饰行业的设计,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起来,在多重设计中保留传统工艺的韵味,使得尊贵与时代感交错呈现,在珠宝首饰行业大放光彩,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体系。
4总结
珠宝首饰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目前的珠宝设计发展过程中,我国还与世界珠宝设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针对珠宝首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系展开分析,从珠宝首饰的设计造型、珠宝首饰的设计装饰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珠宝首饰相结合的具体应用,最后又从立足民族文化、重视人本主义的创新、转变设计理念、建立特色设计体系这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发展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珠宝首饰设计的不断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8
环境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指导现代环境文化管理的重要理论。随着环境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环境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异常重要,要建立以环境伦理思想和环境管理为理念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如何运用这样的模式,加强环境管理的普及程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提高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促进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就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出具体策略。
一、前言
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多事因人类的自然观和系统观造成,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应从人类的观念和行为上出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思想出发,寻求中国文化传统理论中的一些理论思想,构建起环境文化管理模式,以促进当前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发展方式,从而改善环境问题。下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论思想展开分析,就如何构建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展开具体的研究。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伦理思想的作用
1、“仁爱”凸显的环境管理基本关系
就中国传统来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的一生应做到首先孝顺父母,然后将这种仁爱扩大到爱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博爱,扩大到爱社会、爱国家以及爱护自然环境和天地万物。而我国传统学说,儒家学说也说到,要以“仁”找作为个人道德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则,而应将其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充分发挥仁爱精神和情感,关注到自然万物中。要实现仁爱人民、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思想对于环境文化管理存在一定的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当前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全球变暖问题,全球变暖不仅会导致全球岂会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得很多太平洋岛国和沿海地区沉没,严重的可能会危机到相关地区的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人都有仁慈之心,看到人类同胞正在受到侵害和苦难,都会有一定的仁爱之心,主动从自己的生活中改善生活作风、行为以及方式,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提倡绿色文明出行等一系列的减缓全球变暖措施。这种仁爱的思想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家庭幸福、更有利于全球环境,为子孙万代的利益考虑。
2、“天人合一”体现的整体性思维
事实上,就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于人和自然的想法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天与地、人和自然属于一个整体。在《庄子·齐物论》中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之本也”等理论思想;在《朱熹·朱子语类》中也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等语录。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系统、经济技术系统以及自然系统的一个整体系统,是将其作为一种整体而言的。如果只顾及到经济技术的发展,而未得到自然环境无止境的资源消耗,势必会引起最终严重深刻的生存危机。
例如,地球的淡水资源以及石油资源已经逐渐呈现匮乏的情况,很多地区的石油和淡水资源甚至呈现出枯竭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到了当前部分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更严重危害到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仅如此,恶劣的环境和枯竭的资源还正在朝着越发严重的情况发展,这也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共同繁荣发展,更危机到了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
3、“求同尚俭”突出的社会性思维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在《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孟子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理论,他认为人应“性善论”的思想生活,认为只有将人的先天本性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建立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构建。人在社会上生活必须要关注到衣食住行等方面,但通过这些基本需求要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物质供给系统,以把保障社会制度等。实施上,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和谐,社会的财富要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通过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系统化的物质供给系统,并逐步扩大到全社会。
由此可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提倡“求同尚俭”的理论思想,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力量以促进进一步长足发展。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自然能源,促进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充分发挥社会基础与物质基础,最终实现人类社会色和谐发展。
4、道德人格思想体现的永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类社会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修养,提倡人应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事业理想,积极努力的参与到保护地球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和责任担当中去。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需求重要性,强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说生命与道义不能兼得,舍生取义也变成了自觉的选择。而传统文化更强调求新求变,不仅要最求财富和资源的占有,更追求人生的只会和精神所得,最后更要以精神财富等方式流传后世。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追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以汇聚成强大的道德约束力量并影响人类文明。
而建立这种合理化的社会文明氛围,有助于促进人们合理的消费观念养成,更能促进人们珍视资源,合理运用资源,以改善逐渐严重的环境问题。从根源上抑制环境问题产生,构建平稳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综合发展。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实施策略
1、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定义
所谓环境文化管理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伦理思想与现代环境管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紧急技术体系,促进人类自身行为的调整,以减少环境污染,重视保护自然资源,进而促进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的和谐稳定发展。事实上,人类社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出“仁爱”“天人合一”“求同尚俭”的传统思想理论,利用已有的环境管理理念,逐步完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
2、阐释环境文化管理模式
由上文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观念,明确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既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包容,又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更凸显出了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整体,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将三大系统看成是一种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必须在经济开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以整体性出发,做好环境问题的预防,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以实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尚俭”的理论思想指出,人类的行为改变是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改变的基本路径和措施,而“崇尚道德”则支出,人类的行为改变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伦理思想与管理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以制度为方针、发展理念等形式展现出来行为,通过创新科技与实施控制再作用于经济技术熊,并利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人类生活习惯作用于生态系统,构建完善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
3、构建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基础氛围
在实际的环境文化管理工作中,要实现高效的环境文化管理,我们应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争取将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到整个社会、人类共同担当的责任中来。就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情况来讲,尽管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理论与实践,但就大多数的理论和实践来讲,大多都缺乏深入社会的分析,没能影响到个人的生产消费和生活,因此,根本起不到预防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效果。因此,对于未来的环境文化管理工作,要构建完善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应加强环境管理的有限性,以保证现有的社会工作效果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环境管理的理论观念普及和推广,从根本上缩小环境问题的覆盖面以及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论思想,并将其应用到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中,以突出环境保护意识与节约资源能源意识,从根本上缓解问题。
4、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教育调控措施
就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通过加强国家政体对社会观念的影响,在追求经济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市场的理性化约束,既要保证刺激发展,又不能过于放松思想建设。正如孔子在其教育理论中支出的礼乐教化,强调的是国家对于人民群众的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仁而爱人”的广泛现象。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助力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类生活消费、道德文化的影响。通过加强文化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坚持四项原则,在保证稳步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
四、总结
总之,对于环境问题来讲,要实现完善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构建,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多种思想理论,包括“仁爱”“天人合一”“求同尚俭”以及“崇尚道德”等理论思想,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影响措施,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人类意识的提高以及行为的改善,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应的公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9
又是一年冬来到,漫天的“飞花”是吉祥的预告,年味儿开始弥散。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开始应景地举办一些有关“年”的社区活动,其中一项便是“马年行大运,热闹写春联”活动了。
大年三十前夕,社区工作人员便开始动员社区中喜好书法和长于诗作的居民来参加这个活动,而不出所料的是,大家都积极响应,热情参加。
响应号召的大部分是老大爷们,这些精力充沛的老人们非常热衷中国的这些古老传统文化,他们是历史的捍卫者和发扬人,而令我眼前一亮的,是闪烁其中的一位年轻人,他二十七八岁,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在茫茫“老人海”中找到一位同龄人的'我非常高兴,于是就与他攀谈起来,聊起来才知道,他自幼酷爱书法,毛笔字已经练了有二十年了。听到这些,我不禁暗暗吃惊,还有点惭愧起来。
作为这次活动的义务帮工,我主要负责给各位大师们送春联纸、研墨和收集成型春联。一张张桌子前,一位位书法家们神采奕奕,大笔一挥,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对联便活色生香,宛如一条条载满幸福和吉祥的飞舞的彩带。
而在这热闹的场景中,我只有一个身影,他穿梭在无数的叫喊声中,春联像被施了魔法一般飞快地出现,我抱着厚厚的纸张奔走相放,可我的速度哪里跟得上老大爷们的“神来之笔”,不过多时,我便手忙脚乱起来,而我的名字也开始在空中回荡。
这边,我好不容易发放完春联纸,各位大师又开始喊茶要墨了。现成的墨汁不用,非要现研的墨水,可,那又怎样呢?我只能开始旋转自己的手指,墨汁在旋转的艺术下诞生了,可,手腕开始抗议,酸意阵阵袭来。
当一切准备就绪,我可以稍稍休憩片刻,因为收春联的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可,事实永远和理想背道而驰,收来的春联上面的墨迹未干,不能重叠放置,而风又频频袭来,所以,我又开始在追逐和捕获中耗尽体力……
总的来说,这次义务帮工虽然很累,可我也获益匪浅,大堆的春联,里面饱含生活的片段和诗意的美,让人不忍卒读,而且在墨香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宁静又高雅的时代,古文化在这一刻喷薄,染尽整片天空。
每年的义务劳动都让我记忆犹新,而这次成为传统文化的帮工更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风景,传统的沿续不是停留在口头的功夫,只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积极参与,传统才永远不会消失,不会成为永恒的记忆,而成为永恒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10
我的祖国,我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诗。理清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的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身为华夏子孙,中华民族的一员,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门必修课,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今天的中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涌进,对于外国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对于节日的态度。在情人节的玫瑰、巧克力,圣诞节的苹果,万圣节的南瓜灯,装扮在我们城市的街头时,我们却忘记了在重阳节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句问候。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忙碌中甚至连春节都无法抽身回家陪伴年年迈的父母。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除了端午以外,都跟“合家团圆”有关系。但处在家庭小型化初期的中国,年轻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对淡薄的。而且中国人总是习惯性的把某种节日和食品联系在一起,仿佛除了吃这种食品过节就没别的了。
总之,这都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传统节日是有生命力的,等到整个社会重新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力、重新找回传统文化的价值时,也就重新重视传统节日了。
我认为我们过外国节日是在吸取外国的一些好的内容,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关注外国节日固然不伤大雅,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将外国节日看得比我国的传统文化更重要,过外国节日只不过是一种娱乐而已,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已是根深蒂固,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做到古为今用。
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地认识。应以以人为本,在尊重为前提而继承,在创新的理念下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我的祖国是多民族国家,我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生活在蒙古族的聚集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里有很浓厚的民族气息,也很高兴能借此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为更多的人介绍我的家乡和我的民族。
蒙古族在中国来说算是少数民族里人数很多的一个民族,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早在公元一世纪,就有了蒙古族最初的祖先,匈奴人,在数千年的游牧生活中也产生了很多专属的民族节日和习俗。同汉族人一样,蒙古族人民也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又称为“年火”,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是:要在这一天送“火神爷”上天,因为火神是赐与人们幸福与财富的,所以蒙古族群众对火是很尊重的。平时用火小心慎重,不让小孩玩火,随意跨越火堆,出门远行先要祭火,出外归家要检点新柴放到炉灶里,以表示对火的虔诚。待到小年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献羊胸叉骨和哈达、香烛、奶食品等,并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饮酒娱乐,夜以继日,将“祭灶”饭吃七天。 大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从除夕到正月初,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鄂尔多斯蒙古族称正月为“察干萨日”。‘察干”即白色,“萨日”即月。他们认为白色是万物之母,象征着纯洁、吉祥,这种风俗在草原上流传很广。据马可·波罗在他的<纪行>中记载:“蒙古人每逢元旦,依照古老的习俗,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臣民。正月初一开始都‘服白衣’;‘皆白袍’,人们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以“白色为吉服”,白色为“吉祥纳福”,因此,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称之为“白月”。“白月”的元旦,元朝国内各地蒙古各部纷纷向蒙古大汗献“九九”白色之马驼,友邻各国还要献“九九”白色之大象。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各自的节日。譬如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这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走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载歌载舞,场面十分活跃。
而在我的家乡,最著名的莫过于,查干湖的蒙古族人民的冬季捕鱼节。每每到捕鱼的季节都有上万人慕名而来,观看壮观的冬捕场景。在查干湖“冬捕节”开幕式上最神秘的是“祭湖、醒网”仪式。按照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查干湖冬季捕鱼必须首先举行祭祀湖神,唤醒冬网,奉拜天父地母,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仪式主要包括跳查玛舞(一种蒙古族特有的宗教舞蹈)、诵佛经,鱼把头唱祭词,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喝壮行酒等。整个祭祀过程极具民族特色,内容相当丰富,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也颇费心思,供桌、供品以及出场人物、出场顺序都有定数、定序,不可偏差。通常情况下,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渔把头主持仪式,在开网眼的冰面上,摆放糖块、炒米、水果、奶干等供品,点燃香火、炭火锅,进行赞语祝辞,祝愿冬捕平平安安,多出鱼、出好鱼。其中第一网打上来的鱼中最大的一个被称之为“头鱼”每年的头鱼的拍卖价格都非常之高。
当然那达慕大会自然也是蒙古族不得不提的一项重大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的历史渊远流长。蒙古人的祖先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时就在蒙古草原的广阔地域上活动。壮美清秀的台尔古纳河,是蒙古民族历史的摇篮。原始社会,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北方民族,逐渐掌握了与野兽格斗的本领,后来,又使用了“骑射”这种较为先进的狩猎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摔跤、射箭、赛马成为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军事训练的三个基本项目。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它又成为人们的体育、游艺活动。青铜器的产生,使摔跤、射箭、赛马的条件越来越好。现在的那达慕,内容比过去更为丰富,比赛项目除了传统的射箭、赛马、摔跤外,又增加了马术、步枪射击、柔道、摩托车表演、蒙古象棋等项目。七八月的草原,正是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们这时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于是,物资交流便自然而然地成了那达慕大会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商业部门搭起临时帐篷作为临时商店,及时地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供牧民们选购。各地区的文工团、剧团,乌兰木骑演出队、电影放映队和科技展览部门也云集而来,为牧民演出和服务。那达慕大会上还有饭馆、茶摊、书摊、说书棚,蒙古包内外欢声笑语,整个草原一派欢腾。 作为一个中国人,包括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了解,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动文化使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标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我们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11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访了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高荡村,就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研究,调研情况如下:
高荡村系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的千年布依古寨。古寨具有典型的第三土语区布依族村寨的特点,传统民居与古寨风貌特别是石头古建筑保存完整,周围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积淀厚重,古文化遗址遗迹多,遭到破坏不大,具有较大的民族民间文化发掘潜力。
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使高荡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丧、节庆民族习俗,敬天地、尊师祖的民族信仰传承比较完整和丰富。蜡染、织锦、刺绣等传统工艺在高荡村布依族人中不断的沿袭和发展。高荡村不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双枝并秀,而且蕴藏着极大的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价值。
一、高荡具有丰富的布依文化资源
高荡村居民300多户,近2000人口,全系布依族,且只有伍杨两姓,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民间文化风情:
1、有独特的山寨建筑。村落内的建筑布局井然,房屋建筑均为石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均是木料结构屋架,有的石料间隔,有的木料间隔,石板盖顶,墙多数用石料垒砌或浆砌,用石灰或混泥土勾缝、材料就地取,造价低廉,经久牢固,冬暖夏凉,在建筑形式上,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纵横交错,古朴悠远。
2、有传统精湛蜡染、织锦、挑花等民族工艺,山寨80%的成年妇女都会制作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很多农户家里设有染缸,从事织锦、蜡染及传统民族服饰的纯手工制作。
3、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民间文学。在文化起源上,有《铜鼓的来历》,在传说类有《滴水滩瀑布的传说》,在民风民俗上,有《六月六的传说》、《姊妹箫的传说》等,在民间故事类,有对爱情忠贞不谕的《睡在草凳上的小狗儿》、《三妹与蛇郎》。有富于幽默对事物认识讲究哲理的《征舵的故事》,有讽刺贪财愚蠢,描绘善与恶斗争的《妹妹智杀老变婆》、《人与虎斗智》等童话故事。
这里的布依民歌不仅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流传广泛,布依民歌有古歌、酒歌、时政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从少年儿童到老人,几乎个个会唱布依族歌,唱歌成了布依人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有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其中布依族民间音乐有两大类:一是民间器乐曲调,如铜鼓调、竹箫调、唢呐调、木叶调。二是民间曲调,如念经调(属宗教类)、立房上梁调、情歌调、酒歌调等。
布依族民间舞蹈有铜鼓舞、撒麻舞、花包舞、唢呐舞等。
4、有丰富多采彩的布依族节日,()有三月三(油团粑节)、六月六(男女青年赶表定情节)、尝新节,俗称稻米节(即七月半)等。一年中,最隆重、活动内容多要数“六月六”了,六月六这天这一带的布依男女老少聚集在山寨的民间文化场所,进行对歌跳舞,男女青年赶表(谈恋爱),同时还进行唢呐、击铜鼓、木叶、飞石打靶,抓羊子,母鸡护蛋、水上漂石等技艺比赛。
二、该村在民族传统文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 高荡村被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授予“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表明她所具有的深刻民族民间文化和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认可,这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发掘、开发、提高和开放,必将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2、 高荡村被省政协书画院定为创作采风点,为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作用。
3、 高荡村作为布依千年古寨,不仅历史悠久,解放前还是镇宁自治县少数民族村寨的“儒林村”。明清以来,高荡村就有私塾,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不间断。因此,但凡家境尚可的人家,都会送子弟入塾,曾经产生过秀才9人,举人1人,有7名黄埔军校毕业生,1名国立师范毕业生。
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旧时的“儒林村”变成了文化村,在过去的60年,全村通过读书正式被大学、中专录取读书参加工作的人就有121人,其中伍德馨一家的子女,就有6名大学生。高荡被1985年《贵州年鉴》记载,称之为“文化村”,这在镇宁自治县绝无仅有。
三、该村民族文化濒危情况:
该村的布依文化有部分内容已逐步消失,总的来说,衰退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世代相传,为人皆知的'民族风情、民间音乐、古歌、民间神话、传说等部分无人传承了。
2、一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活动,传统的项目少了,变得空乏无味。
3、一些独特的布依民间工艺品无人传承制作
4、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母语传承存在危机。
5、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一些曲雅古朴、工艺精湛的建筑逐步被现代建筑所取代,需尽快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
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高荡村如今被定位成布依千年古寨进行旅游开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民族文化建设与开发,离不开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抢救、保护很有必要,现充分利用全乡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和措施:经调研后,高荡村如今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帮扶下,开始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在此略提几点建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
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2、统一规划村民建筑,保护地方独特的村寨建筑风格。
3、修复村寨的水碾和农户门前的石磨、舂对,在围绕村寨流淌的梭罗河沿河两岸制作竹筒水车,自流灌溉农田。同时衬托村寨淳朴民风,重现民族远古文化的见证。
4、积极抓好布依文化风情的开发,保护利用。把布依族习俗和文化活动场面与旅游观光很好地协调起来,增加旅游者与当地群众的情趣交往和生活方式,采取解说布依习俗的成因、神话、传说故事、表现形式等方式,让游人对布依习俗有正确了解,增加参与程度甚至产生共鸣。
5、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布依族蜡染、织锦、挑花等旅游纪念品等。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银城镇宁的旅游兴县战略也将由此打响一场由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的漂亮的胜仗!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相关文章:
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03-03
美丽中国社会实践报告01-10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04-26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09-29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概述06-30
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2-10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02-04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报告04-26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