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5 09:36:46 晓怡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1

  一、成功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例如:教师出示粘贴画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多少个桃 子?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后说:每排有6个桃子、一共有9排桃子、9排就是9个人6并很快列出乘法算式,在已有的基础 上整理出6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粘贴画后,让学生提问题,大家 都知道本节课是学习6的乘法口诀,问题一定要与6紧密联系,所以问题都是每排有6个,n排有多少个呢?通过计算得出1个6、2个69个 6的和,既巩固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又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6的乘法口诀编制完后,老 师再让学生观察所有算式,小组合作讨论:有什么规律?怎样去记忆6的乘法口诀?最后总结出每相邻两个算式之间相差6、只要记住一句口诀,便可推导出 全部口诀等。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本节课的亮点

  (1)以复习25的乘法口诀导入新课,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维方法。

  (2)学生争先举手参与提问并解答,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3)教师提问并指名解答时具有层次性,因人而异,增强了人人学习数学的信心。

  (4)课中穿插找朋友、对口令游戏,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征,更体现了情景教学的无穷魅力。

  (5)以移动小方格、说出每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方格的练习作为本节课的结尾,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了解了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6)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它既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前部分从复习旧知到新知的产生、形成和记忆所用时间略长,后部分对新知的巩固时间稍短。

  2.山区孩子对新教材的适应过程较慢,导致学困生与优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对今后改进的打算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除了不断丰富多种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新颖的教法。教师的教法最首要的是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 习,同时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本人要多与同级同科教师交流,通过网络向专家教授取经,多听名师讲座、多听多评公开课和示范课,才能达到 上述目的。

  2.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因材施教。教师不仅仅需要备好每一节课,还要备好每一位学生。仅有优质的教案,没有学生来配 合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因而教师课前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明确教学程序和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高效、按时地完成教学任务。

  3.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作业和单元检测试卷。每一节数学课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以便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每次单元检测也要仔细批改,并写好试卷分析,因为它反馈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以后再教这节内容时,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会使教学更直观,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2

  大班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纸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经常接触的,幼儿喜欢撕一撕,剪一剪,画一画。

  本次活动教师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施展自己的创造潜力。因此在活动前,教师注重幼儿内在图式的'积累,让幼儿对苹果有了充分的感知,使幼儿将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经验的加工,伴随经验在记忆中储存。活动中幼儿通过手的技能运作,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大苹果,反映了幼儿独特的创造力。虽然幼儿最后的作品可能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但幼儿的思维得到扩散和拓展。教师栽种苹果活动充分给幼儿交流、表现的机会,使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件既神秘又充满情趣的乐事,全体幼儿始终情趣盎然。空中飞舞的小纸片固然有趣,而让小纸片落在纸上对幼儿来说是另一次稀有的尝试。

  对于幼儿来讲,有了充分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表达,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满足儿童感受美的需要的情感教育活动,幼儿用作品自由地、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3

  本周我们小班组的教学主题是“快乐的六个宝”。美术游戏“贴五官”的活动目标为:能说出口、耳、眼、鼻的名称;能贴五官在脸部的合适位置。

  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烈,

  本次活动教师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施展自己的创造潜力。因此在活动前,教师注重幼儿我开头是以前些天学过的歌曲“合拢放开”导入的,让孩子们重温记忆,熟悉身体的各部位,然后开始进行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我来说五官,幼儿按我的`指令来摸,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说:“耳朵长在脸的两边,脸的最下面是嘴巴,嘴巴的上面是鼻子,或是脸部的最中间是鼻子,鼻子的上面左右两边是眼睛,眼睛的上面是眉毛,或是脸的最上面是眉毛……”,帮助幼儿记忆和巩固认识。接着我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妈妈、爸爸头像的轮廓图,请班里的男、女孩子各一名,到前面来学习用固体胶粘贴五官,我在一旁提醒位置要合适。结果上来的康康和妍妍都贴的非常不错。我也就大意了,顺利进行下去,于是在下一个环节,我让幼儿自主动手贴五官了。哪曾想到,操作情况出乎我的意料,还是有幼儿出现失误:如悦悦小朋友把眼睛贴在头顶上,一一小朋友把鼻子贴在嘴的下面,还有豪豪小朋友没有认真辨认眼睛的具体方向,导致上下方向搞错,结果就导致了眉毛在上,眼睛在下。看到这些,我懊悔呀!刚才在孩子们动手前应想到先出示一副错误的范例,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其纠错能力,巩固刚才对五官的重新认识,这样就可能不会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活动后,我把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进行一个展示,让孩子们继续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让他们在相互的看看、说说中看到同伴的优点和发现的自己的不足。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成长,同时这些作品展示也是对我今后教学中的一个提醒,督促我在今后的活动中还是应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教案的设计和修改,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4

  《贴五官》是“快乐的六个宝”主题中的第一个活动,五官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要正确地说出口、眼、耳、鼻的名称以及在脸部的正确位置和作用,需要通过学习,加以巩固。《贴五官》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能说出口、眼、耳、鼻的名称。2、能撕贴五官、巩固五官在脸部位置的'认识。

  活动第一环节——照镜子,找五官。原本以为借助镜子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的五官知识,幼儿也会很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可事与愿违,小朋友一个个拿着镜子兴奋得不得了,对老师的提问,充耳不闻,你一句,我一句在讨论镜子的框是什么颜色,没办法,我只能赶紧请孩子们把镜子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朋友手里没了镜子,就专心地听我说话。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第二个活动环节——撕贴五官。考虑到本班前几次撕纸活动的情况,效果不太理想。我尝试着把目标二:撕贴五官调整为用剪刀剪。小朋友虽然是第一次用剪刀,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5

  《有多少粘贴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在这堂课中,我为求做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我精心构建口诀教学的新格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的突破: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倡导要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诣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课中我首先创设有多少粘贴画的情境,让学生估一估老师带来的粘贴画有多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接着让学生根据粘贴画情境图,提出问题并列出乘法算式,为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然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计算得数,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过程。通过设置找6的乘法口诀的秘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口诀的特点,找出规律记忆口诀,并开展记口诀比赛。最后通过对口令、抢答、找朋友、移格子、购文具等游戏和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体验成功的愉悦。

  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估一估老师带来的粘贴画有多少?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编制口诀,重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乘法口诀出发,去探究、编制新口诀。体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为了加强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更是为了促进知识的沟通,使所学的知识变得能动、灵活。对于6的乘法口诀,前5句前面已有接触,本堂课的重难点是后4句口诀的编制和理解。我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同学们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出现了用操作学具、连加、想前一句口诀再加6等多种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让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努力创造机会,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中发现口诀的一些规律,加深对口诀的记忆,并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和思维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课中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和游戏,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一定的梯度性与趣味性,并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把练习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记忆口诀。让学生自由背、分角色背、开火车背,师生、生生对口令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熟练口诀。第二个层次:运用口诀。数一数1只、4只、7只、8只蜜蜂有几条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还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进一步熟练口诀,又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三个层次: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多种方法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体会通过移格子的方法,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的策略。利用课件形象地展示出学生利用移动方格来计算的多种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四个层次:解决生活问题。设计了购文具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15乘9等于多少的探讨可以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埋下伏笔,这是一个知识拓展题,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同时我也注意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双基得以落实,能力得以发展。

  在课中,也存在一些需今后进一步改进之处。如课中,在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编制口诀之后进行汇报交流时,还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得有点紧,应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由汇报,而不是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从第一句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可能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思考方法。在课中,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够,还应进一步加强评价机制,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复制与粘贴”这一操作的学习和巩固为主,从学生兴趣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并贯穿了教、学、练三大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如何在画图中进行移动、删除等操作,上下来感觉思路比较清晰。总得来说,教学设计没有大的问题,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真正上下来,发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大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

  一、课堂组织管理问题。首先,课堂中最明显的就是课堂组织管理上的问题,课堂纪律明显存在问题。一开始学生还比较收敛,思路跟着老师走,回答问题也积极,越到后来,学生明显开始懈怠,特别是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操作、和欣赏学生作品的时候,有学生大声讲话,甚至有学生直接走下位置。

  二、学生学习方法问题。新课程要求学生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关于前两种学习方式,我觉得这堂课我讲得有些多了,更多的应该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一种合作学习,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忽略的一点。根据机房座位的安排,我还要谨慎思考,如何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小组合作时能否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样的还是要明确合作学习任务,不能让学生有谈空话的想法。否则,还不如没有小组合作地好。

  三、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在我意料之外的操作问题,”透明”模式居然没有起作用,这在我课前试练的时候是没有出现的问题,结果我就有些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耽误了时间,而且使得该强调的'重难点没有重点讲解。所以,我在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能力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出现问题不能慌乱,冷静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各种操作都要尝试着做几遍,以免出现问题不能应对。

  这堂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不是非常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多多,但我要感谢这些问题,让我了解了自己存在的不足,给我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有问题并不可怕,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身教学水平必定能日益提高。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7

  这一课学习6的乘法口诀。由于有前面的学习经验,学习起来很轻松顺利。在学习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联想能力更丰富了。当我问他们,你从”二六十二”能想到什么?孩子有的说,想到了2个6的和,6个2的和。有的想到乘法算式2×6=12,6×2=12,有的想到除法算式12÷2=6,12÷6=2,有的想到2的6倍是 12,6的2倍是12 ,有的想到12是2的6倍,12是6的2倍。

  在说说7×6+6此类题目时的想法时,有的同学按顺序计算,有的想的是7个6加1个6等于8个6,6×8=48.对于孩子们思考的的这种差异性,我没有要求他们必须照某某同学的方法思考,而是要求他们认真听听别人讲的有无道理。在完成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

  我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用“你还有别的'想法吗?”“你们同意吗”这样的方式问孩子,孩子就会开动他的小脑筋,去想啊,专心听同学的发言。这样孩子养成了思考的主动性,倾听的耐心和细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估量。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8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推进及普及,学生对此类课程已有足够的能力自学。在本堂课上,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教师随后再总结巩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师也从枯燥的知识教学中解放。

  2、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由此,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方法上的助手,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就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习惯的正确引导。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在复制之前必须先“选定复制对象“操作,要使用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进行选择对象,此时,教师要注意教授学生工具的使用技巧,即可由左上角向右下角拖拉全选复制对象,有的学生在选定对象时经常不能完全选择对象,影响之后操作。

  就学习方法而言,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其次,必须重视总结和巩固环节,帮助学生理清操作方法和步骤,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复制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结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类:

  1、使用软件中的“编辑”菜单;

  2、使用鼠标右击选择命令;

  3、结合键盘Ctrl键操作。第3种方法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如果没有学生了解教师可以直接讲授,但和第2种方法一样,不是本堂课的操作技能,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提倡“编辑”菜单外,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自己习惯的方法。

  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减少教师的整体教学行为,精炼教师的教学语言。

  3、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信息课堂能够成为培养学生各类素养的平台。在画图软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与指向,注意生成作品的美观性。这是一种艺术层次的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师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在尊重学生个人审美观的前提下传播主流美学观。在作品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内容的创新、学生的想象力上注意引导与培养,然学生在信息课堂上体验美、学习美、享受美。

  4、让生成作品成为课堂评价的载体——关注学生作品的生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能操作课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作品的'生成,而前提就是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操作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创作自己的作品。教师在提供足够多的教学素材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体教学时允许个体的发展,即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足够多的个人时间。

  一堂课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课堂细节更是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果一一的写下来那就显得过于繁琐了。而这些细节的改进,直接说明了一个年轻教师的不成熟,或许这就是经验吧。现在也逐渐领悟到所谓经验积累的不容易与羡慕嫉妒恨。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9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老师的教为辅助,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教学,我得到以下心得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景,并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中,我发现学生对圣诞节是非常喜爱,眼睛瞪得大大地,迫切地想马上进入学习,完成小任务似的。这样的课堂导入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每个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也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做到的。在教学设计中,我以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为主,设计任务环环相扣,让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任务,一步步深入地学习。

  三、抓住契机,巧妙施教

  在组织、引导《复制、粘贴》这一课时,学生要完成三大任务,而生成的资源有很多,但都没及时挖掘。在上课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都发现了许多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且我没能根据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这是需要日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教学活动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识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10

  线绒粘贴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线绒粘贴画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班研究的《线绒粘贴画》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一些毛、线、绒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有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以下谈谈我在《线绒粘贴画》教学中的反思。

  一、发现兴趣、培养兴趣

  通过开展《线绒粘贴画》主题活动,能使每一个学生尝试自己的禀赋和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年龄小,认知判断能力不成熟,并不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还有适合自己天赋的是什么。所以,他们就特别需要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当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寻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那么,对促进他的智力学习也是大有好处的。思考和双手越是联系紧密,实践就越是能深刻地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实践中碰到的难题,实践中所涉及的未知的知识,他会主动地去阅读,去想办法解决,于是,求知也就成了一种愉快的创造性的劳动。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方面的影响,很容易为生动的、新异的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创设富有充满生机、充满美感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心情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绒粘贴画》活动中,开始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利用毛线、棉线、丝线绒线等制作的装饰品,同学们被一件件精美作品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制作成的吗?”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给予正确答案,这时候学生表现的很惊讶;紧接着又启发他们说出“还可以用什么线作画”?这时候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既导入了新课,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后,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二、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样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毛线粘贴的香蕉、小猴、有丝线粘贴的卡通画、有电线粘贴的狮子、有棉线粘贴的风景画等等。当我把用电线粘贴的狮子展示的时候,告诉同学们,这是用废弃的电线粘贴的,电线不仅可以连接交流电压、电气设备和日用电器,还可以废物利用,作成精美的装饰品。这些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新意,又一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同学们看到后兴趣达到了极点,产生了自己也想做粘贴画的欲望,此时我再利用多媒体讲解粘贴画的制作方法:水平粘贴、垂直粘贴、倾斜粘贴绕圈粘贴、缠绕粘贴。制作步骤:构思、选材、粘贴、命名。(如图)学生边看边听讲解,很快就了解了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演示,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学习粘贴画的制作方法,这时候有的学生表示出疑问,使用什么黏合剂粘贴效果最好呢?新的兴趣又再次产生了,我再利用这种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此时的同学们都开动起自己的脑筋,各自发表自己的“高见”,通过实践,最后终于发现使用双面胶粘贴效果最好。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从面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改变了学生凡事依赖老师的习惯,为今后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作了铺垫。

  三、利用兴趣,激励探索,研究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因此,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问题性的情境,就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探索,从而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线绒粘贴画》一课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后,我出示了利用毛线制作的香蕉实物,并且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香蕉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演示,增强了直观效果,学生产生了新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制作香蕉需要哪些过程?”“你觉得在这些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些步骤?”由于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就把学生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矛盾问题带到了课堂上,从而创设了问题性的情境,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又是必须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解决的。这样一来,利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四、利用兴趣,赏析品评,强化学习效果

  综合实践课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应善于发掘、运用,让学生在欣赏、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在课堂上,教师展示学生作品时,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领略到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且让大家欣赏、品评。学生在欣赏美、评析美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创造才能得以发展。

  总之,通过在《线绒粘贴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从不喜欢课到喜欢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感兴趣到变成一种爱好,很多同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当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篇11

  本次活动开始起,我带着孩子们出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并且在收集的过程中我对孩子们介绍了几种常见树的树叶,并让幼儿联系这些树叶的形状都像什么,活动开始时我出示了自己实现准备好的粘贴粘,然后像幼儿讲述了怎粘贴的技巧,并给予幼儿足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创造,孩子们对这种新奇的粘贴方法很是喜欢兴趣也是满满的,但是在活动中却存在这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并不是像我事先预想的那样想好了粘贴什么才去做,而是一边粘一边想,或是看旁边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其次,孩子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她们的想想力,做出各种各样的粘贴粘,而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看着老师的范粘去粘贴。再次,孩子并不能利用好树叶的形状去粘贴,总是拿起来树叶就用并不考虑是不是适合,最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并不能完成粘贴的内容。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经过这节活动我也在深深的反思着,首先,我是不是应该在活动前就应该像孩子交待一定要想好了在去做,做一个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粘贴粘,在活动之前就把要求和幼儿交待清楚就不会发生上诉的第一点了呢?其次,我是不是不应该给孩子出示范粘或是出示过后就把范粘收起来再或者给孩子出示电脑上的图片呢?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固定在老师这几幅范粘上呢?再次,树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让孩子在感知多种多样树叶的基础上应该让孩子学会有效的利用好这些树叶,活动前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事先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呢?最后,如果以上三点都做好的我想孩子粘贴粘的速度就会提高,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要确立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非常感谢趣的树叶为材料进行粘帖制作,从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幼儿的生活的兴趣。整个创作活动并不是在活动室中完成的,其实在树叶的收集过程中,幼儿就已经开始发现树叶的不同了,这才有了课堂上幼儿兴趣不减和主动参与的表现,树叶贴粘借美术之灵,创自然之美,不但让幼儿在操作动手、构思、想象、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还让每一片叶都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生命力。它们像一首首赞歌飘落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和孩子们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着。

【《有多少“粘贴画”》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11-03

《毛线粘贴画》教学反思11-25

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01-05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04-10

小班数学教案《数数有多少》及教学反思11-04

《比多少》教学反思04-21

《还剩下多少》教学反思10-08

《7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11-25

《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13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