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毫升》的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范文6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1
今天上了认识毫升这一课,感觉上还是比较顺利的。一开始我先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容器不到一升,从而产生认识毫升的愿望。然后出示量筒,指导学生认识筒身上的刻度。我们学校也是只有 25毫升的量筒,因为有了各位老师之前的'经验,我着重指导了一下,让学生明白,这量筒上是2格一毫升。接下去先给学生5毫升水,再让学生加一毫升水,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些不太熟练,结果有几个组的数据相差很大。有最多的一组是20滴,最少的一组是8滴,不过大多数学生还是测到10毫升左右。至于毫升与塔尖的关系,在前几课中就已经做了潜藏。所以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
练习时,因为学生带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所以做起来学生兴趣很浓,许多的数据也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这种课上起来其实很舒服,只是准备工作要花很长时间。
在操作中,也有一些问题,那就是许多学生的操作并不规范,把兴趣放在了操作上,反而忽略的数学的知识,这一点是值得以后注意的。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我让学生准备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在实验中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毫升”的.观念,我抓住了学生好玩的天性,将1毫升的水滴在每一组一名学生的手中,看一看、记一记1毫升有多少,并说说感觉;然后让每组学生在量筒中倒入10毫升水,观察以后,说说给你的感觉;而让学生感知100毫升时,我采用让学生喝100毫升饮料的方式,说说可以用几口喝完,算一算,每一口可以喝多少毫升等,学生逐步体验,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利于学习难点的突破。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3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1毫升有多少,还要建立升与毫升的关系,因此准备了教具:量杯、量筒、滴管和烧杯。
使用情境导入,让学生切身思考,使课堂顿时活跃。以旅游为例,问学生在旅途中口渴的时候,一下子能喝多少杯水?这是一个与切身体会的问题,因此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大家都七嘴八舌讨论。最后请了几位学生回答,有些回答的很切实际,有些回答的很夸张,就当即让学生评判一下:到底谁喝得多谁喝得少?自然而然让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喝得多谁喝得少,必须要有同样的大小的杯子测量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时候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水杯中,有刻度是500ml,有的是450ml。之后我就说以500ml为例,你能喝这样的几杯?我们就能得出某些同学很能喝水。随机提出问题,到底他能喝多少量的水,你知道吗?因此我们测量水等液体时要有一个表示容量的单位,引出毫升和升。
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学生们的量感。先让学生们猜一下1ml到底有多少滴?带着这个问题,观察我的操作。对于教具的使用,更加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知。PPT呈现生活中用ml为单位的实物,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猜猜一盒牛奶大致有多少毫升?等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随后,说说生活中还看到哪些是用毫升做单位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毫升的感受。之后通过毫升引出升,并且引出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将1000毫升的有色液体倒入1升的量杯,让学生感受1000毫升和1升是相等的。进而用1000毫升=1升来表示。进而更现实化,用500ml的量杯表示1升的话,就是这样子的两杯水。然后展示教材中几个容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猜测,下面的液体有多少?建立1升的量感中,更加的生活化。
最后,练习层层递进,由简单到难,逐渐升华。首先是模仿练习,根据所给容器,填入升或毫升。其次是判断题,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容器,故意把升和毫升颠倒,再次巩固对于毫升和升两者之间的量感。之后是对于难点的突破,对于毫升和升两者之间的换算的练习。最后是提高题,探讨与之相关的实际应用题——搞促销的问题,让学生们先讨论再思考。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4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毫升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的。事实上,在前两节课的教学中,关于毫升也说了一些,学生对于毫升也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节课感觉一点也不像新课。只是在认识1毫升的水有多少时,稍稍化了一些时间。学生虽然也知道1毫升的水很少,但究竟有多少却并不清楚。
为了让学生有个正确的.认识,我用量筒做了实验,但看得不太清楚,我就让学生观察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容器,再把容器里的水倒入量筒,使学生认识到小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毫升,再用滴管滴出1毫升水,数数有几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对1毫升到底有多少形成进一步的表象。这对学生在后面的练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估计有了一定的依据。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5
在这节课中,我结合教材,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实物容器,学生也准备了好多诸如雪碧瓶之类的容器,用实验来代替空洞的说教,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意料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不错。判断几毫升——判断几十毫升——一百毫升——二百毫升——五百毫升——一千毫升,这样可以有一个累积,单位有小到大的'一个过程。学生这样在理解上更直观,认识肯定比较深刻点。并且在教学中一定要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学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在《升与毫升的认识》中,学生提出的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面对提问,教师可以先问问孩子提出这样问题的原因,然后肯定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对于“毫升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现场处理。我们知道“1毫升水的质量就是1克”,虽然毫升与克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正因为1毫升水的重量正好是1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两个单位混用的情况,有的饮料包装注明的是千克或克,有的饮料包装写的就是多少升或多少毫升。这是日常生活现象的反映。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说明他能联系实际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正是我们所提倡和培养的。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 6
学生已经学习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本节课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在课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收集一些有容量单位毫升的容器,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教学时可以和前面一节课的1升水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些容器的容量都比1升小,引出容量单位毫升,学生在感性上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认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时,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发现,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练习中,有许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我们老师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准备,收集这些容器,在课堂上用这些容器来装上液体,让学生观察,以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
不过,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存在着分歧,例如想想做做的第5题“倒出100毫升饮料,数数你要几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这样的的问题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应该说在教学时是比较有难度的。
【数学《认识毫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毫升》的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0-05
课文《认识毫升》教学反思范文10-05
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12-17
《认识毫升》教案12-17
升和毫升教学反思04-06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22
数学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2-29
《认识物体》的数学教学反思10-04
数学《认识时钟》教学反思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