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19 09:00:07 少烁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灵活试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精选7篇)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1

  这节课还是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但今天学习的主要是除数接近15或25这样的数。

  对于像这样的笔算,学生在计算是往往还是采用“四舍五入法”调商,但是这样的后果往往会需要调几次商。基于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除数的特点,灵活的试商。由于今天学习的除数大都接近15和25,所以为了后面教学的方便,在复习部分我设计了6道商是5或8、9的题让学生先算,为后面的灵活试商做好铺垫。本节课我还是采用先让学生试算,让学生亲身体验几次试商的过程,然后汇报自己在试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了几次试商的过程后,学生对于寻求快速试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在学生汇报130÷26这题时,我让他们用手势表示自己试了几次商才成功,多数孩子试了2次,一部分孩子试了3次。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觉得麻烦,我再让那些试商次数少的孩子交流自己试商的过程,他们很快就说到了本节课的重点——将26估成25,再利用起航中的口算就试出了商。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试商,我利用五入法试商次数较多的错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第一次试商后的余数和除数,让他们发现余数里还有几个像这样的除数,就直接调商。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他们还是比较能理解这个调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尽快找到准确商,引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半商5”的规律。130÷26这道题,教学时我不仅让学生们巩固了将它看作25来试商,更让学生发现了直接利用除数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的联系,快速利用乘法口诀试商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孩子们非常喜欢。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270÷29= 603÷67= 312÷39=这几个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但很接近,且被除数的第一位数字与除数的第一位数字相同时,不商9就商8。(近商9远商8)向学生介绍“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是五”的试商技巧,让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应用,产生对探究试商方法和灵活试商的兴趣。就能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最后,介绍试商歌,复习、梳理,沟通本单元的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朗朗上口更便于学生记忆;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兴趣。试商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难点,试商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因此在学生掌握一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一些特殊试商方法,便于学生针对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运用,这样的课更能让一些“吃不饱”的学生有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除法题的能力。五分钟检测,本节课参与的学生有65人全对的有58人,错的有7人,正确率是89%,错误率是11%,出错的原因是把除数16看成20,没有按照今天学的方法把16看做15,同时计算也出现了错误。另外220÷24=出错的孩子也较多。本节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了几种帮助他们灵活试商的方法。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

  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2

  当除数不接近整十数时,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灵活试商。

  1、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教师只要发挥好引导、合作的.作用,就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材呈现了3种试商思路:一是把26看作30试商,调一次商,成功;二是根据被除数前两位数比除数略小一点,可以直接试商9;三是把26看作25来试商。之后,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议论中加强灵活试商的意识和能力。

  2、新课程提倡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把除法算式的出现放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3

  最近在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感觉除数不接近整十数需要灵活试商这一节较难,学生掌握有难度,于是激发了我研究总结试商技巧及方法的兴趣。现来分享一下。

  1、特殊情况:

  (1)“同头无除商9、8” 像738÷75,按照除法法则,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都是70多,就叫“同头”,像这样的情况,两个数很接近,但是又不够除的(无除)的,一般就要试商8或者9。

  (2)“除数折半商4、5” 是指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一半十分接近的时候,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4或5试商。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的一半小时,可直接商4;如227÷46,除数46的一半是23,22比23小,可商4。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一半大时,可直接商6;如133÷22中,被除数前两位13比除数22的一半大,可商6合适。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商5;如169÷32中,被除数前两位16正好是除数的一半,商5合适(也有特例)。

  2、靠5法。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个位一般都是4、5、6,可让学生熟记14、15、16、24、25、26的倍数,特别是15、25的倍数,可利用“靠5法”将14、16、24、26看成15、25,便于口算。

  3、快速口算法。 一般适用于被除数不超过100的'数,如96÷16、98÷14。

  4、“算除想乘”法。 如:96÷16,想:16乘几乘积个位是6。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整除。

  5、“四舍五入法”。 如果以上情况都不属于,仍可使用“四舍五入法”,只不过试商的次数可能会多一些。特别要说的还有特例,如241÷46,常规方法是把46看成50,预计商是4,差距较大,还要再试,调商5。其实可打破常规,将46看成40,40×6=240,预计试商6,但明显40的6倍是240,46的6倍就不可能是240,所以直接调商为5。

  总之,试商是对学生数感的全方位训练,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终达到熟练准确。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4

  两位数除三位数(四舍五入试商)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要进行四舍五入试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四舍五入试商怕学生不知道把除数看成接近哪个整十数来试商,所以在做除法竖式时都要求学生把除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写在除数上面,帮助学生试商。乍一看这个方法很好,学生试商也方便多了,可是存在着很多的隐患。在练习和作业中发现很多学生试商写好了以后用商去乘了除数接近的那个整十数,接着再用被除数减去乘出来的数,例如:208÷38=5……8 可见学生对于208÷38的真正的算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也可能学生一贯的思维就是用哪个数去试商的就乘哪个数,是一种习惯。课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不要学生把那个整十数写的再小一点,可能这种情况会好一些?可是又怕学生不会试商,确实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关键是要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能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在后来的作业中,等学生对于四舍五入试商慢慢熟练了以后锻炼学生不用把接近的'整十数写在上面。一是避免学生无意的出错,二是让学生养成心算、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个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熟练方法,掌握技巧。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意、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在教学设计上:

  1、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等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例题的呈现进行了一些调整,把看书的例题改编为这样一题:“时代超市中,一瓶金龙鱼色拉油要32元,妈妈带100元钱,可以买几瓶?”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让学生从各自的数学实际出发,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主动探究计算方法,扎实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自主建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问题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建构数学概念体系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代替。在解决这个生活问题时,与我课前设想一样,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①有的学生用加法想:32+32+32=96,可以买3瓶;

  ②有的学生用减法想:100—32—32—32=4,可以买3瓶;

  ③也有的'学生是用乘法想:32×3<100,可以买3瓶;

  ④还有的学生想到把32看成30元,100里最多有3个30,所以最多可以买3瓶;

  ⑤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想到这些方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小组讨论、倾听发言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对问题解决有了一定的感悟。这些也足以说明学生是有自己的数学现实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在不断的交流评价中,学生确认或修正了各自的算法,我再适时引导到除法算式中,这时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个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巧妙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四舍法试商学完后,我通过问题情景的变式,把上题中“每瓶32元”改为“特价每瓶29元”,就导入了五入法试商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与讨论,把刚学到的.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课堂生成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利用和再创造”,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来解答,并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而且明确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数学知识的概念体系。

  本课也有一个很多不足之处:即通过设计场景,学生顺利解决了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个重难点,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任不够,放手不够,在课前练习中,设计了过多的与新课重难点相关的练习,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达到教学目标。四舍法试商学完后,虽然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计算五入法试商的例题,但是在小结阶段,仍然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模仿的多。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教学应相信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去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扶放结合,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6

  试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面对一道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要进行四舍五入试商的计算题,孩子们首先要确定的是拿多少去试商,什么情况下商大了、小了还是合适,在这个学习内容的起始课,我是结合学案设计了设问导读的.内容去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的,但课后的反馈练习中问题却是很多,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试商的位置不清楚。

  刚开始学习四舍五入试商,怕孩子们不知道把除数看成接近哪个整十数来试商,所以在做除法竖式时都要求他们把除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写在除数的下面,帮助学生试商。但孩子们在练习中却用商去乘整十数,接着再用被除数减去乘出来的数,这样除数已经发生了变化,自然就得不出准确的商了。我觉得孩子们没能够真正的理解算理。

  2、不注意通过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主要表现在余数比除数大的时候,商往往是小了,需要在试商的基础上改商,可孩子们得到结果后就不在去做检查,导致计算错误。特别是表现在学困生这一群体中。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做了一些方法上的指导。等学生对于四舍五入试商慢慢熟练了以后锻炼孩子们不用把接近的整十数写在除数的下面。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心算、估算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其次在孩子们每完成一个习题之后都要习惯性的拿除数和余数来比较大小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个难点,只有在练习中不断熟练方法,掌握技巧。才能提高计算的能力吧!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 篇7

  用四舍法试商笔算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并正确计算。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根据已有旧知的经验探究新知。在复习铺垫部分,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复习题,“口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其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道例题84÷21和430÷62,很明显例题是让学生利用四舍来试商,教学时,我重点教学例1,先让学生知道将除数21看成20来试商比较简便,再理解其计算过程,尤其要让他们体会“调商”的过程,最后从练习中感受到当除数不是整十数需要用四舍的方法试商时,商一般偏大。由于学生已有例1的经验,所以例2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四舍法试出的商偏大,要把商改小。”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让小组讨论,在学生已经感受到上面的规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先仔细观察,再发现规律的环节帮助学生重点理解。从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板演的反馈看,部分孩子试商已经明显提高了速度。

  改进措施: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1-08

《商是几位数》教学反思11-08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9-16

《动手试一试》教师教学反思10-09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精选11篇)12-22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精选15篇)11-21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10篇)03-08

《商不变的规律》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0篇)09-22

初二英语试总结与反思(精选5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