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15 00:05: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通用9篇)

  《数学课程标准》,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通用9篇)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1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最大公因数》被安排在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内,与以前的老教材有很大的区别。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哪些因数是两个自然数公有的,从而去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新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为主,主题图中出现的是一幅铺地砖的画面,从而去创设给贮藏室地面铺地砖的情境。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去铺格子图,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但是用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能把宽12厘米铺完,但是不能正好铺完长16厘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边长既要是长方形长的因数,也要是宽的因数。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卡的游戏,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提倡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以前的教材中安排的是利用短除法找最大公因数,现在的教材则是采用列举法,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来,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从教材的练习设计出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特殊情况下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有规律的:

  (1)当两个数是倍数的关系时,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不是特殊的情况时,如教学“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时,学生运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分别列举出18和27的因数,再在因数中圈出它们的公因数;这时适时引导你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去发现可以在18的因数中直接圈出27的因数,也可以直接运用短除法去发现。再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优化。一开始的时候,老师们商量还是遵循教材的意图,既然新教材没有讲到短除法,我们只是介绍,不重点掌握,但是作业出来后,老师们发现,有的学生首先连因数都找不全,既是找全了,也没有找出最大的公因数,在这种情况下,看来教学短除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后反思:

  这节数学课我的感受很深:第一、新教材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例1的引入概念与原教材不同例题前创设了铺地砖的问题情境,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而不是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引入概念。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第二、相信学生是最棒的!第三、小组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与研究的时间。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精心设计情境和问题,使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空间,在问题的发现过程,方法的总结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2

  “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说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为后面学习分数的约分打好基础。一节公开课我讲了《找最大公因数》,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大胆探究。

  1、课前热身:在课的开始复习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知识。

  2、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铺地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自主学习中,我单刀直入,让学生完成课本里12和18的因数,,然后填进圆圈里,重要的是当两个圆圈交在一起时,学生无法理解圆圈的意思,这个步骤,得引导学生说出:交叉在一起的圆圈是共有的数字(也就是公因数),外面部分是填上独有的数字,当共有的数字写完后,不要再把共有的写在外面。

  4、在展示互动和反馈练习的`环节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三种情况:

  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

  2、两个数为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

  3、两个不同的质数,虽然没办法让学生直接归纳,但也必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完成课本第四题学生就会发现:这里的第一行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组,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特征让学生去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没有出现短除法,但我觉得短除法相对简单,所以例举法完成后,我还是把短除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最佳的找最大公因数的途径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5、最后的评价环节,学生的互评很到位,如我问:“这节课你认为展示之星应该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王洁!因为本节课她发言最多,那些特殊规律她能概括出来。”

  二、找出不足,以便提高

  我认为这节课还算是比较成功,可是从导学案上来看,内容很少也很简单,并且学生展示方法少,可我却用了两节课才完成任务。所以,我一直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不能按进度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这一直是我在教学中存在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我想还是我在处理某些课堂环节上浪费了时间,本来有些问题可以不必让学生讨论,而我却是什么问题都要学生讨论,非得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可。对于有些概念,完全可以让学生探索归纳,然后老师总结得出。不必要非得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探索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注重让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一 创设铺地砖问题情境,由实际生活导出概念。

  以铺地砖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要铺整分米数的地砖而且要求要整数块,引入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必要性。揭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 通过充分的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二者的包含关系。

  结合铺地砖问题,学生知道了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明白了1、2、4是16和12的公有的因数,即是16和12的公因数,4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因为有了这一层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概括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概括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 通过“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放手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再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有列举法,有的用筛选法,还有的`孩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还有的孩子给大家介绍了短除法。孩子们在分享不同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关键是能理解,懂应用。

  四 精心设计练习,由浅入深,注意概念的辨析。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而言之,在本节课中,我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整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4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必须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在自己的逐步思考和探究中达到解决的目的。

  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研究多了,独立思考就有所忽视。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来说,独立思考是主流,合作交流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才有交流的可能。因此,在本课设计时,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先让学生课前独立探究方法,在学生有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评价。才真正实现每个学生潜质的开发和学生之间真正的差异互补。

  2、独特的见解总是在主体迷恋执着,充分自由的状态中萌芽出来的,在教学中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来倾听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精彩的表现。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学生能做许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你认为他不能做的事。”不要小看了孩子,要对每位孩子充满信心,从而使课堂频频发出精彩的光芒。如本课时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能在一些简单的尝试开始,从中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以至于应用获得的规律来实现问题解决的最优化,不得不惊奇孩子能力的巨大。

  3、当数学问题情境作用于思考者时就有可能展开数学思维活动,可以说,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情境的创设是促进数学思考的客观性因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层层推出数学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他的方法你认为怎样”“你是怎么想的”鼓励表扬敢于思索的同学,错误的回答也是对正确知识的一种辨析过程,新知识对每个每一次学习的学生都是一个发现、创造的大空间。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教学反思有探究就有发现,有发现就是学习的成功。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总是进一步学习的最大动力,自主探究的课堂,为个性不同的学生的发展留下了必要的空间,让他们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数学,发展知识,各自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5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平方厘米和3平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6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课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王叔叔铺地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4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同学没有选着摆一摆的方法,而是直接用边长去除以小正方形边长来判断,我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介绍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7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教材设计了一个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正方形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公因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公因数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公因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作用。

  这节课的上课情况感觉较好,课堂比较流畅,重难点也都注意到了,但是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容易出现漏掉因数的情况,如9的因数容易漏掉因数3等。在写公因数的示意图时,部分学生出现中间写了公因数后,两边还是将所有因数都写了进去,这一情况在预设时我虽然想到了学生会错,也在课堂上进行了说明,但是少数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

  用例举的策略找出所有公因数的教学中,教材上有种层次不同学生可以掌握的方法参考,在这里的教学中我只是参照教材注重了这两种方法的讲解,这里教材的应是要求学生有序地列举就行了,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有些学生运用了一些比较独特的方法寻找公因数,教师应该给予肯定,说明只要有序地列举出因数来寻找公因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哪种方法更好,更适合自己,进而对自己的算法进行优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8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习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9

  一、我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用多种方法找每个数的因数,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通过复习、发现、总结,什么是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在研究的过程中交流、总结自己的发现。

  3、通过填写集合图,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关系。

  4、通过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总结出:(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5、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学习,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2、教学思想“由一般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的不够明了。

  3、 对于教材的.拓展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的功能。

  2、在备课时,要清楚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使教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对教材的拓展,切实做到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通用18篇)12-08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10-13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4-11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4-12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精选10篇)11-22

数学公因数教案03-26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通用10篇)01-07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03-03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