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经典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吗坡割闷伸喊潮往
吧很
虫湿虫消搬阵哗得
语文教案 篇2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复习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先在心里读一读。(出示词卡)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
1、冲破泥土
2、掀翻石块
3、裹着
4、迎着(后鼻音到位)
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
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生:“着”是轻声。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
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
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
5、生长
师:“生长”的“长”啊,可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
生:“chang”
师:给“chang”组组词呢?
生:日子一长,很长……(若有学生说“经chang”)
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听句练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来练练小耳朵。仔细听好啦!
1、冬天,笋娃娃在泥土里睡大觉。(三遍)
师:哪个认真听的小朋友想来试着说一说?(3个—齐说)
二、新授
(一)第一小节
预设一:
师:转眼间,春天来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笋娃娃们该醒了。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一找是谁唤醒了笋娃娃?
生:是春雷唤醒了笋娃娃。
师:[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谁来读?(2个——齐读)
预设二:
师:小朋友,“唤醒”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
生:叫醒。
师:小朋友,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
生:XX,快醒醒,该起床了啊!
师:那你能来学着春雷公公的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吗?
生:小春笋,快醒醒,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该醒醒啦。
生:小春笋,你快醒醒,该长大啦!
师:是啊,小春笋该醒来啦!
生:小春笋,春天来啦,天气变暖和了,花开了,鸟儿回来了,你赶快醒来吧!不要再睡啦!
师:春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谁来读好这句话,来唤醒小春笋?(3个——齐读)
多么响亮的呼唤啊!
多么急切的呼唤啊!
多么清脆的呼唤声啊!一起来唤醒春笋!
预设三:
师:在春雷的'呼唤声中,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它们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
生: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春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春笋要冒出地面很不容易,为什么?
生: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生:泥土很厚,石块很重,要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
师:多累啊!
生:冲破泥土,泥土很厚的,要花很多力气呢!
师:要费多大劲啊!还有谁来说?
生:掀翻石块,石块很重的,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
师:是啊,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必须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多不容易。
师: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地面?(3个——齐读)
评: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站)
评:你冲的速度可真快!(站)
评:我听出来了,你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站)
评:你掀翻的可是重重的石块啊!(站)
评:你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啊!(站)
评: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才冒出地面啊!(站)
师:(指着站着的同学)就这样,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争先恐后。小春笋们一起破土而出吧!一起读!
师:这群笋娃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生:我觉得它们很勇敢。
生:我觉得它们很坚强。
生:我觉得它们不怕困难。
生:我觉得它们的力气很大。
师:是啊,笋娃娃多勇敢啊,它们 。
笋娃娃多坚强啊,它们。
笋娃娃不怕困难,它们。
师:你能试着背一背第一小节吗?[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掀翻石块,(
)从地里()出来。”]
师:加大难度,咱们一起来。
(二)第二小节
预设一:
师: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呢?自己读读第二小节,再仔细看看19页的图,你能帮小春笋做个自我介绍吗?先读一读再同桌说一说。
师:小春笋长什么样?
生:我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师:你真是一个嫩生生的笋娃娃。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春笋……娃娃。”]
生:我的脑袋尖尖的,摸上去毛毛的。
师:你是一个可爱的笋娃娃。也请你来读一读。
生:我的外衣是浅褐色的,一层层的,有很多。
师: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怎么样?(紧紧的)这就叫“裹着”。让我们一起来读好。
预设二: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可爱的笋娃娃,你们又会看到什么呢?
生:我会看到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
生:我会看到小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高兴。
师: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
生:我还会看到天空下起了细细的春雨呢!
师:雨点打在你身上,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舒服。
师:那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我会看到小树发芽了,小草也变绿了!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快乐。
师:请你快乐地读一读。
师:是啊,春天的风那么轻柔,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雨水那么滋润,花开了,草绿了,春笋娃娃长得多欢啊,它们——
。(3个——齐读)
师: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春笋—— ,
[出示]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声音不够响亮。
生: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
师:你来试试!
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
师: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
(三)课外延伸
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你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不怕困难,长得这么高。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不怕困难。
师:李老师希望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向上。
(四)生字教学
破 迎 再
语文教案 篇3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造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学生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问题写在书上。
2、学生提问,教师小结归纳。
2、着重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四、作业
1、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学习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 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学生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问题,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 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 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 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 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 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 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 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 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 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惊喜 → 不情愿
爸爸: 赞赏 → 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18、狼和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引号的作用。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4、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从“狼和鹿”的故事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狼为什么是“功臣”?而鹿是“祸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问:当你们刚看到课题的时候,曾想到它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2、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它写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标上小节号,一边读一边想想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繁殖 捕杀 枯黄 生机勃勃 惨 灾难 葱绿 传染病 生儿育女
指名读一读
讨论“怎样抓住它的关键部件记忆字形?
说说你不能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
3、课文告诉我们了狼和鹿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学生回答,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课堂作业
1、练习读课文,准备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词语
3、描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幅画来描绘。
想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不太好画的部分用直线标出。
交流自己的画。
2、讨论: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结果,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体会森林里闹饥荒的情景。
3、板书:
4、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5、过渡
从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是什么意思?
6、学习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7、讨论:
(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坏蛋”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大坏蛋”呢?
8、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指导复述
指导:恰当引用文中例句,有利于复述。
同桌练习复述。
指名当众复述。
六、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七、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板书设计:
18狼和鹿
功臣 狼暗算鹿 森林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鹿只有四千只 鹿 活泼 美丽 嬉戏
祸首 狼被捕杀 森林 绿色消退 枯黄蔓延
鹿超过十万只鹿 疾病象….游荡 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19、放飞蜻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2、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3、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
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
(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
(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4、练习分角色朗读。
(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5、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
2、学生整体默读全文,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
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
4、课后研究性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板书设计
19放飞蜻蜓
捉蜻蜓
识蜻蜓
放蜻蜓
习作6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青蛙的资料、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播放光盘: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生动。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
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指名发表看法。
4、读例文,再交流。
(1)学生自由读。
(2)指明朗读。
(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2、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
3、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好朋友之间互改。
2、自己修改。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教学重点:
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难点:
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处处留心。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第二题学——写好钢笔字。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5、练习背诵。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课时(想想做做)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二、想想做做
1、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2、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3、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4、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5、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6、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生字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语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语调、韵律、节奏等)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4、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仿写一两小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图片和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重点句子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三、 教学评价设计:
1、 检查预习,找出生字词认读、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圈画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积累,丰富画面,朗读感受,激发学生自豪感。
3、 借助拓展小练笔,仿照这首诗第2至6节写一到两节。
四、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
教师:
1、 有关祖国的多媒体课件
2、 查看学生的预习单
五、 教学课时 2课时
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情境,导新课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祖国锦绣山河,人文风情图片并欣赏配图歌曲《我爱你,中国》。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读题。
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写,积累词语。
多媒体一一出示
(1)、认读生词,读准翘舌音“妆、硕”,平舌音“瓷”。
组词再读,直至全面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结构,指导学生书写。“脊”上面收紧,“瓷”上小下大等。
(3)、认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怎样写才最美。
集体交流:“渺”不要写太宽。“脊”上面的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之间要宽大、罩住下面的“月”字。师示范书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4)、检查对描写景物的词语的识读与应用:
出示词语:巍峨 银装素裹 清奇俊秀 云雾飘渺
绚丽 盎然春色 浓妆淡抹 波澜壮阔
a、正确识读,你认为哪个词描绘的景色美,为什么?
b、你能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说一段话吗?试一试。
2 检查朗读课文
(1)、分小节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重点读好2-6小节的总起句,这一句要有感情。
(3)、学生再练读几遍。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
(2)、你对这首诗歌感受特别深的是什么?
(3)、拿出你收集祖国图片,你在图片后写的一段对祖国产生的认识的话是什么?(先同位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4、播放课文录音,感受全文的感情基调。
(1)、请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2)、从文中你都感受到哪些?
(3)、全文可分为哪三个部分?说说理由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 理解想象 研读真情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
(2)、出示课件(中国地形图)
找出“东海、帕米尔、北国、南疆”的位置,并结合诗句感觉到什么?(祖国幅员辽阔)
过渡语:
祖国疆域广大,这值得我们引以为豪,教师引读本小节,特别是读好“啊,我们爱你,中国!”
2、详细指导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正音,再练读。问;山河有何特点?圈词思考
(2)、一一出示课件:
借助桂林、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最具特点图片,围绕“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讲讲这里的美景,说几句话。
(3)、学生想象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同位互说。(教师适时出示桂林、西湖资料)
板书:山河壮丽
(4)、指导朗读 并背诵
“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要读的轻柔点,“黄山、庐山”读的神秘些,“长江、黄河”读的高亢有力。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互读、小组比赛读、齐读)最后在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背一背。
(5)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展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3、运用以上学习方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1)、出示学习要求:
a、从3--6小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反复读读,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想一想:你有些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b、几个人一小组交流彼此的感受或想法。
(2)、引导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相互补充。) 教师有选择性地参与到某个小组的交流中。
(3)、读你喜欢的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
4检查自学情况
(1)、 物产丰富(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你能介绍一下吗?适时出示课件)
多样民族(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傣族 藏族 蒙古族 喜欢哪个民族?
灿烂文化(编钟,还有吗?)
伟大成就(介绍你知道的)
(2)、你最喜欢读哪个小节?读给大家听听。你觉得他读的如何?你认为应如何读?比一比,赛一赛。
(在吟诵与感悟中,注意朗读的节奏美,韵律美。如3、4小节找到朗读的语感,注意每一小节的起句)
(四)、品读 体味 升华真情
(1)、爱祖国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因此,作者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唤——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
(2)、怎么做?如何“奋发”“开拓”呢?举例说一说
(3)、小结;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热情朗读。
要把你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文字中。
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赛读。
试背:选一节试着背下来。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从--------、---------、----------、---------、----------、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六)、
除了诗歌中描写的内容外,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仿照诗中的句式以“我们爱你”进行仿写一到两节
我们爱你------
【教学总结】
本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热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一、在朗读中感受“爱”。
教学本诗,主要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感情。学生首先通过学习,了解到课文的中心是抒发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一开始,通过歌颂祖国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接着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歌颂祖国,分别是“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成就辉煌”等五个部分。最后,表达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决心。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去理解,然后,再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和联想,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读出感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在联想中理解“爱”
教学这篇课文,我还注意了联想,通过联想,使学生去体会课文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教学桂林的山水,杭州的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时,让学生联想祖国优美的名胜及其特点。很多孩子能结合诗句: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教学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时,让学生联想我国著名的物产,在教学傣家竹楼时让学生联想各民族的民族特点等等。
通过联想,更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祖国,更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在仿写中体悟“爱”
学完了这课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构段方式来写一首《我们爱你啊,中国》。学生兴趣浓厚,除了课本中出现的“壮丽山河”、“驰名特产”、“民族特色”等,学生已冲出了课本,描写了“四大发明”、“民族乐器”、“四大名著”、“民族英雄”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语文教案 篇5
1、趵突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泼——拨洁——结摇——遥
秘——密妩——抚扁——偏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4、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与雨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植物与雨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能把它很快猜出来(出示课件谜面: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间秧苗绿,掉到河里看不见)(生猜:雨点)揭题
注意“点儿”的儿化音,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1 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2 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
1 把字音读准确,不添字,不漏字
2 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 投影机反馈
四、学习新课
1 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观看动画,想:课文中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生答:大雨点和小雨点。师相机板书)
2 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问:你有没有哪个词语不明白?
引导理解“数不清”除了雨点外,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飘落”实物演示飘落
仿照例子说说“从 ………出来”句型
3 这些雨点儿从 云彩里飘落下来,他们可高兴了,还在半空中说起话来呢,想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吗?自渎课文的2——4段
从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相机板书)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大雨点要去无花无草的地方,说明大雨点怎样?(善良,愿意帮 助有需要的事物)
4大雨点和小雨点去了他们想去的地方,看看这些地方起了什么变化?(播放课件)指名说,相机板书
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地方起了这些变化吗?
(因为雨水给植物补充了水分)
指导朗读
五、齐读全文
六、学唱《小雨沙沙》
板书:
雨点儿
大雨点儿 小雨点儿
↓ ↓
无花无草 有花有草
↓ ( 补充水分) ↓
长出红花绿草 花更红草更绿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5-01
语文教案:春风教案04-30
语文教案:春教案04-30
语文环保教案04-25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07-21
语文古诗教案06-19
(经典)语文教案08-24
语文乐园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