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19 07:52:38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丰富词汇:"噘"、"甩"、"叼"、"打个滚"。

  2、感受作品中主人公接纳同伴、喜欢同伴的情感。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大象、刺猬、小鸟、小兔、小猫。

  2、背景图一幅3、大象、刺猬、小鸟、小兔、小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中的角色,认识大象、小鸡、小兔、小猫引导:大象是动物幼儿园的老师,今天幼儿园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出示刺猬)。你喜欢小刺猬吗?为什么?小刺猬来到幼儿园发生了神魔事情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动物幼儿园里都有谁?

  三、教师演示桌面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以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1、小刺猬身上的刺象什么?碰一碰什么感觉?

  教师:大象老师让小刺猬坐在小鸡旁边,小鸡噘着尖嘴巴说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噘着嘴巴的样子)

  2、大象老师又让小刺猬坐在小兔旁边,可小兔甩着长耳朵说什么?(请幼儿做一做甩耳朵的样子)

  教师:大象老师带小朋友到山上去玩,小猫嘴里……(引导幼儿说出钓着小鱼,叼着青菜,叼着大青虫。)

  3、小刺猬想了什么办法,把吃的东西都插在它的背上?

  四、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随着故事的`层层深入,幼儿的心情也渐渐变化,对小刺猬的感受也更深刻。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才刚刚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对伙伴之间的熟悉度也很局限。这篇童话故事让幼儿懂得和朋友相处时要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闪光点,要尊重别人,相互关心和帮助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注重让幼儿说说做做玩玩,在亲身体验中发展语言,促进动作协调性的发展,进行礼貌教育,让爱和关心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灵萌发。

小班教案 篇2

  目标:

  1、尝试根据相关线索大胆的想象,在比较中筛选出符合线索的物品。

  2、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和兔子一起寻找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兔图片、信封、印有0的记录卡片、找寻步骤16格一览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兔子,引出故事

  1、出示小兔子的尾巴、耳朵,这是谁呀?

  2、小兔子想请我们帮忙它找样东西,东西就藏在信封里,谁来把它取出来?

  二、观察线索,帮助寻找

  1、线索一:圆。

  请幼儿打开信封取出纸。

  师:信封上写的是什么呢?小兔子想找什么?你能告诉小兔子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吗?

  将幼儿所猜测的内容用添画的方式记录到大表格中。数数帮小兔子找了多少样东西。

  小结:们身边好多东西都是和圆有关系的。

  师:小兔子,这些是你要的东西吗?

  信纸上还有东西,打开看看。小兔子想找一个怎么样的圆?

  2、线索二:红色的圆。

  小结:小灰兔要找的是又圆又红的`东西。

  幼儿猜测表达。这些东西里面哪些是红色的?哪些不是?找出红色的圆。数数帮小兔子找了多少又圆又红的东西?

  师:小兔子,这些是你要的东西吗?

  3、线索三:红色的圆在天上。

  小结:灰兔要找的是又圆、又红、又在天上的圆。

  幼儿表达。这些东西里面哪些是在天上的的?哪些不是?找出在天上的圆。数数帮小兔子找了多少又圆又红、又在天上的圆?

  师:小兔子,这些是你要的东西吗?

  4、线索四:发光。

  小结:小灰兔要找的是太阳。原来,太阳是圆圆的,太阳是红红的,太阳在天上,太阳会发光。

  5、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找太阳

  师:为什么小灰兔要找太阳?还有谁在找太阳?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蔬菜。

  2.知道吃蔬菜的好处,产生吃蔬菜的愿望。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准备几种常见蔬菜:芹菜、油菜、西红柿、菜椒、胡萝卜等。

  2.纸箱做的摸箱一个、盘子、筐子若干个。

  3.供幼儿品尝的菜肴:胡萝卜丝拌芹菜4、小勺、盘子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

  师: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的蔬菜。

  二、基本部分

  说说我认识的蔬菜。

  (1)将幼儿分成几组,在每组的桌子上摆上芹菜、油菜、西红柿、菜椒等。

  师:班里来了这么多蔬菜宝宝,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一起认识蔬菜。

  师:拿出芹菜和油菜,请认识它们的.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字,并说说它们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师: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颜色及茎、叶等,引导幼儿发现异同。

  (请幼儿将自己小组的芹菜和油菜分别放到相应的筐子里。同样的方法认识西红柿和菜椒。)

  (2)游戏"蔬菜宝宝快出来"。

  分别将芹菜、油菜、西红柿、菜椒放入摸箱,请幼儿通过触摸来判断,并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的蔬菜。

  (3)蔬菜香香真好吃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胡萝卜丝拌芹菜请幼儿说一说

  师:这些是用什么菜做的?(出示胡萝卜、芹菜等简单介绍)

  教师用拟人化的语言,激起幼儿想吃这些蔬菜的欲望。

  "我是胡萝卜宝宝,我会让小朋友的眼睛更明亮。""我是芹菜宝宝,身上营养多多,我会让小朋友的身体更棒。"

  (4)幼儿品尝。鼓励幼儿慢慢咀嚼、细细品尝食物,说说它们的味道。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比较食物制作过程中的变化,激发探究周围食物的兴趣。

  2、了解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形态变化。

  3、初步了解油炸食物不利于健康,乐意少吃油炸食品。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面包、包子、油条等食物、魔法棒、锅盖、课件。

  活动过程

  一、魔法导入。

  (教师把食物放到桌子上,锅盖盖住图片。)

  ——教师请一个幼儿上台,教师拿出魔法棒和幼儿们一起念魔法咒语变魔法。

  ——请一个幼儿上台打开锅盖。请在座的幼儿说说变出了哪些食物?(面包、包子、油条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食物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面粉)

  ——师:要将面粉做成以上这些食品,需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了解形态变化。

  1、教师播放课件,了解食物形态的变化。

  2、请幼儿分别说一说食物加工前后的变化。(面包、包子、油条、麻球、爆米花、棉花糖等)

  3、(出示面包、包子、油条等)引导幼儿看看、尝尝,并用纸巾吸吸油,比较谁的油多。

  4、小结:这些包点有蒸出来的、炸出来的、烤出来的、煮出来的等等,其中蒸出来的和煮出来的食物相对来说是健康的,幼儿可以常吃。炸出来的和烤出来的食物相对来说不太健康,幼儿应该少吃。

  三、肢体变魔术。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参与编出每种食物的相应动作,请幼儿站成一个圈,根据教师的指令变出相应的食物。例如:变变变,变成小面包。(所有幼儿做面包的.动作)教师留意幼儿的创意性动作,并给予表扬。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油炸食品的制作过程给幼儿看,让幼儿注意观察油锅里食物形态的变化。

  活动延伸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到厨房观看厨师制作包子的过程。

  2、班级可以在幼儿家里举办制作糕点的亲子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糕点制作前后的形态变化。

  区角活动

  语言区:将各种食物加工前后的图片贴在语言区,让幼儿比较食品加工前后形态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美工区:提供橡皮泥,让幼儿尝试搓包子、油条等食物。

  环境创设:在主题墙上设置健康食品区和垃圾食品区,引导幼儿将各种食物的图片贴在相应的区域,引导幼儿区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

  家园同步

  1、请家长告诉幼儿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引导幼儿注意饮食健康,少吃垃圾食品,并做到以身作则。

  2、日常制作糕点时,支持幼儿一起制作,体验制作糕点的过程和乐趣。

  随机教育:生活中的食品都是由大米、小麦、高粱、玉米等等农作物加工而来,这些农作物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大家要爱惜粮食,避免浪费。

  活动反思

  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注重教学趣味性用变魔术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到发展。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感知力,丰富了认知。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本活动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识,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它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一些梯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卡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稳定幼儿情绪,师幼问好。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小结:四条边四个角,上边边长下边边短,旁边两条边斜斜的,像滑滑梯的图形叫做梯形;

  3.改变梯形的位置,引导幼儿发现梯形不管怎样放都是梯形并小结;

  4.让幼儿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5.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小客人要吃饼干,幼儿分别从筐子里各种图形中挑选梯形饼干;

  6.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梯形宝宝并互相交流。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尝试改编儿歌。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

  2.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重点:

  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难点:

  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么说?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三、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活动教学反思:

  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比较长短,能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2、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展示台;

  幼儿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五条长短不同的小船、五队数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6只。

  【活动过程】

  一、小船排队——学习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1、PPT导入,发现小船的不同。

  (1)池塘里开来了什么?一共有几条船?(点数:一共有4条船。)

  (2)这些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①颜色不一样。有红色船、黄色船、蓝色船、黑色船。

  ②长短不一样。黑色船最长,黄色船最短。

  小结:池塘里的四条船颜色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

  2、为小船排队,根据长短探索排队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小船要靠岸了,请你按照船的长短沿着红旗一边直直的河岸从上到下整齐的排排队,一条波浪上排一条船。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你是怎么给小船排队的?

  小结:小船排队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是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这样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也可以是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这样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

  (4)幼儿再次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纠正排序。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1、青蛙来了,初步感知青蛙数量与队伍长短。

  (PPT结合青蛙叫声)听!谁来了?小青蛙排着队来了,看!排成了几排?(4排)每排数量一样多吗?队伍长短一样吗?

  2、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1)小青蛙要乘船去旅行了,每条船上只能乘一排青蛙,请你根据青蛙的数量和队伍的长短帮小青蛙坐上合适的船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为什么要让青蛙这样乘船?

  小结:青蛙越少,队伍越短,乘的船就越短;青蛙越多,队伍越长,乘的船也越长。

  三、乘船游戏——巩固长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数量与船长短的关系。

  1、小青蛙们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条自制船)这里有几条船,你们觉得哪条船乘的人最多?那条船乘的人最少?为什么?

  2、请幼儿根据船舱数量乘船,注意一个船舱乘一个。

  3、我们出发去旅游咯!根据指令(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开船离开。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感知大和小的含义,并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

  2.利用肢体语言感知表现“大”、“ 小”,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活动准备:绘本大书、PPT课件、“大大的和小小的我”的作品图片、四种不同大小的呼啦圈、生活中的物品和小宝藏箱若干、大树、房子、草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回顾《大大的,小小的》的故事。

  1.播放“大大的和小小的我”的作品图片,以谈话的形式引入《大大的,小小的》的故事。

  教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看见这幅作品,你会想到哪个故事?

  2.翻阅大绘本,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

  边看绘本边讲述,引导幼儿回忆和说一说故事中宝宝和宝宝的物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回忆爸爸和宝宝的物品都有哪些,感知故事中物品的大小概念,为接下来的情景游戏做铺垫。)

  二、操作PPT感知体验理解同类物体大小的概念。

  1. 郊游情景导入,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感知故事中那些大大的物品是爸爸的,那些小小的物品是宝宝的。

  在建立已知绘本内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给爸爸和宝宝穿衣服》的游戏,让幼儿观察、寻找PPT中大大的和小小的物品给爸爸和宝宝匹配。教师引导幼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描述表达。

  教师:爸爸和宝宝要去郊游,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了,请小朋友帮忙,大大的什么东西是爸爸的,小小的什么东西是宝宝的。

  2.引导幼儿想想和说说生活中郊游需要的物品,幼儿再次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操作感知同类物体大小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绘本中物品的大小,建立经验后迁移到生活中的物品,再次操作感知同类物体大小的概念。)

  三、利用肢体语言和游戏感知、比较区分同类物体的不同大小。

  1.游戏《吹泡泡》,利用肢体语言表现感受大圈和小圈。

  玩法:郊游前,爸爸和宝宝邀请请幼儿听“吹泡泡”的音乐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小”,围大圆圈、缩成小圆圈,并同时会说出“大泡泡、小泡泡”。

  2.郊游路上,玩《过小河》游戏比较同类物体的不同大小。

  利用2组不同大小的的呼啦圈代替小河中的大小石头。

  玩法:每次过石头前,幼儿要先观察区分大石头和小石头。音乐起幼儿出发,音乐停时听教师口令迅速站到相应的圈内。(如:音乐停,教师说:大石头,幼儿就迅速站到大圈里。小石头,就站到小圈中。)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再换另一组大小不同的呼啦圈。游戏继续。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让幼儿边听指令边亲身体验、感受同类物体相对比较的大小。)

  四、玩《宝臧》游戏,寻找比较生活中不同类物体的大小。

  1.在郊游场景中,幼儿到大树、草地等场地中去寻找2个大小的物体。

  玩法:每名幼儿分别找一个大宝藏和一个小宝臧装到自己的宝箱里。

  2.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寻找到的大小宝藏。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物体,进行2个相对比较能区分出物体的大与小。)

  五、总结教师小结:今天郊游找到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物品,回到家里,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那些东西是大大的,哪些东西是小的。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精选】09-27

小班教案【经典】09-22

小班教案[经典]10-22

(经典)小班教案11-21

(经典)小班教案11-27

小班教案(精选)11-23

小班教案(经典)12-08

小班教案[精选]01-08

小班的教案12-31

(精选)小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