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时间:2024-04-17 14:00:04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神奇的点子。

  师:神奇在哪儿呢?请看点一下(变成苹果),再点一下(变成小熊),继续点(变成了书)。

  师:看来,在数学当中,可以用点子图(板书:点子图)来代表任何东西。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

  师:昨天,我到书店买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我们知道点子可以代表书,那这里的1套书14本,就可以用一行14个点子来表示。2套就几行点子来表示呢?

  生:2行点子(课件出示2行)

  师:它表示几个几?

  生: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2。

  师: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

  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后算20+8=28。

  师:对,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

  生:笔算。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怎么算呢?

  生: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计算出14×2=28,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

  生:笔算。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指着口算):计算时,我们先把14怎么样?

  生:分成10和4。

  师:对,就是先把数分小了再进行计算,然后再把两步的积怎么样?

  生:加起来。

  师:对,这就是(板书: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板书:转化)成旧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现在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10套,用点子图该怎么表示?谁来说一说?

  生:每行14个点子,一共有10行。

  师:那这1 0行就表示几套?

  生:10套。

  师:怎么列式?

  生:14×10=140。

  师: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什么数?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那要是钟老师现在买了12套,点子图又该画几行?

  生:12行。

  师:它表示求几个几?

  生:1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12。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估一估14×12大约等于多少?

  生:大约等于140。

  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来呢。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活动要求,把12套书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圈一圈,然后列算式算一算。请大家4人为一小组,开始吧。

  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分好的小组请用行动来告诉老师你们分好了。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汇报:①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把12套书分成两部分,先算10套,14×10=140再算2套,14×2=28最后算140+28=168就是把两部分的积合起来。

  师:哪些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哪些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

  ②14×4=56 56×3=168。

  把12套分成3个4套,先算4套,14×4=56,再算3组这样的4套56×3=168。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③14×6=84 84×2=168 。

  师:(小结)这些作品虽然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先把其中一个因数分小了,然后再合起来,(或者:用到了先分后合的方法)

  师:对,就是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2套书先分成几部分,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然后都是把几部分合起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生:先算10套,再算2套那种。

  师:对,就是这种,因为这样分后更容易口算。

  师: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这种分法是怎么分的?

  师:好,说完的同学请快速的坐好。

  师:刚才结合点子图,我们可以口算出14×12=168以外,还能列竖式计算吗?

  生:能。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列竖式计算吧。(板书:笔算乘法)

  师:好,请大家结合这种分法先独立思考,再在草稿本上试着列竖式算一算,计算之后再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2乘4等于8。

  师:8表示?(生:8个一)写在(生:个位上)

  师:再算?

  生: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

  师:2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再怎么算?

  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4

  师:4表示?

  生:4个十。

  师:4就写在(生:写在十位上)。

  师:那这里个位上的0还写不写呢?

  生:可以不写(师板书:个位上的0不写)

  师:接下来再怎么算?

  生:十位的1去乘十位上的1。

  师:等于?(生:100)表示?

  (生:1个百)1写在(生:百位上)

  师:对,也就是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那接下来又该怎么算?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个位相加等于(8),十位相加等于(6),百位相加等于(1)。

  师:这一步的28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2得到的,(师板书:14×2的积)。

  师:(指着第二步)这一个数又是怎么得来的?

  生:它是14×10的积。

  师:最后怎么算的?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其实就买书这件事来说,28表示求几套书的本数?(2套)

  师:140又表示几套书的本数?(10套)

  师:看来,我们的竖式也是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先转化成两位数成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再合起来得到最后得数。

  师: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几?(4)等于(8)

  师: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用2乘的几?

  生:2×10=20。

  师:也就是什么乘什么?(10×4=40)

  师:再用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什么乘什么?

  生:10×10=100。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在点子图上找一找每个乘法算式对应的位置呢?

  生:能。

  师:第一个2×4=8在点子图上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右上角。

  师:2×10=20在图上又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左上角那个部分。

  师:10×4=40,又表示哪个部分?

  生:右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10×10=100呢?

  生:左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我们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再算的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步的积加起来。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

  生:知道了。

  练习巩固:

  师:那如果不是14×12,而是其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还能计算吗?

  生:能。

  师:好,现在大家练习一下答题单上的做一做这几道题吧。

  师:请大家一大组算一道题,看哪个组的同学算的又快又准确。

  师: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算一算?

  师生集体评价,选一题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其余3题集体评价。

  师:第一组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还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先分后合转化的方法。

  师:对,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下来以后能学以致用。

  师: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最该注意的?

  生: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时,结果的末位一定要与十位对齐。

  师:咱们再来帮啄木鸟治一治病吧!请大家在答题单上判断一下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师:敢不敢接受今天的终极挑战?

  师:猜一猜水果下面藏着几?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2

  一、教材内容 :

  教材P60 例1

  二、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答题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问:(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瞧,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质疑: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2.口答列式 师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你会列算式吗? 指名回答;3×12或12×3,教师板书12×3= 3.尝试计算 提问;"12×3"该如何计算?

  (1)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写或画在答题纸上。

  (3)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方法1:连加 12+12+12=36

  方法2:分解组合 10×3=30 2×3=6 30+6=36

  方法3;拆数 比如9×3=27,3×3=9,27+9=36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比较算法 讨论:以上算法哪种比较简便呢?说明原因

  (1)小组内讨论

  (2)集体交流,说明理由 (方法三和方法四都好理解,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一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二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比较简便。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非常麻烦。)

  2.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引导: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的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请同学们试试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逻并适当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板书讨论结果。 生1: 1 2

  (3)让板书的两个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思路

  生1:先用2和3相乘得6,再用10和3相乘得30,30加6得36.

  生2:先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也就是30,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3直接写在十位上。

  (4)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

  3. 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1)课件演示: 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1,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3直接写在十位上。

  (2)小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得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

  (3)同桌互相说一说12×3笔算竖式的过程。

  4.小结:在计算时,先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订正

  2.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订正 师强调: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谁来说一说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计算时,先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生2: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般要把多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第一题列竖式计算。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1)连加 :

  12+12+12=36(枝)

  2)数的组成

  10×3=30

  2×3=6

  30+6=36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出示课件)

  二、情境引入

  (1)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1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2=28)(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14×12(板书:算式)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2)探究算法

  1、借助点子图探究口算方法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再写出算式

  (2)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汇报展示

  2、探究笔算方法

  (1)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2)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b、十位上的1乘24得出的积,该怎么写?为什么?(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0乘个位上的4,表示10个4,就是40,把4写在十位上;10乘十位上的2,表示10个20,就是200,把2写在百位上)

  3、让学生从竖式中找寻口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两次的积相加。

  三、巩固训练

  (见练习纸)

  四、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画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如果没有电脑设备,也可板书。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略)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体会算法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依托情境,理解算理

  1.根据情境图,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你从这张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问题3:为什么用乘法列式?

  2.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3.结合直观,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尝试计算14×12,并写出计算过程,再到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写出14×12计算过程。

  (根据情境分析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直观图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算法。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二、基于算理,创造算法

  展示学生算法,并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b、将12套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

  C、12套书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说一说。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还可以怎么分?

  C、不平均分法这么多,为什么单单选这种?

  小结: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合?通过先分再合将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在数学中这种思想叫做转化。

  (基于算理将拆分方法概括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竖式计算:

  a、这种方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竖式计算)

  b、你能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的方法说一说吗?

  c、哪个同学能将竖式的整个过程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讲一遍。

  d、请同学们象他一样的用竖式计算14×12(老师张贴竖式)

  e、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数学书中的竖式,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个0不用写?表示24个十。

  比较算法:

  a、大家观察和刚才哪种算法一样?谁愿意上来解释一下。

  (2812×2的积,2套书的本书;14014×10的积,10套书的本书;)

  b、既然一样,横式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出现竖式呢?

  C、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通过观察分析,打通竖式计算和横式笔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竖式笔算的算理。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让学生感知算法多样性和各自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列竖式计算,并寻找错误(课本46页,做一做)

  2.找一找:从竖式中寻找问题答案。

  3.算一算

  李伯伯进了一批树苗共300棵,如果每个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种22棵,这个长方形草地能种完这些树吗?如果每个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种25棵树呢?

  四、回顾总结,质疑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xx×1013×3021×3043×20xx×4051×7063×30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32×1342×11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32×1342×1121×2323×3241×2122×23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31× 3123×3322×24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31× 1312×1222×11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43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7

  教学目标:

  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并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笔算

  409x72800x5

  380x6207x8

  二、自主探究

  1、练习二十第5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导学生把算出的积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后让算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提问:四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练习二十第6题

  读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二十第7题

  先要求学生检查判断每道题有无错误。错在哪里,然后改正过来。

  2、练习二十第8题

  观察、找特征,可以看出;连加题中是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因此,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

  四、梳理整合

  1、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笔算比较简便?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81+982+983+984+985+986+987

  =984x()

  =()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要让学生心感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以妈妈带着孩子去买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思考用口算应怎样算,再出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

  1、竖式计算:24×13=78×8=124×5=495×7=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算的。

  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24

  ×1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41×2123×31 32×1243×12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1主题图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的书的末尾要和第二个因属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通过 “试着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说清楚自己的思路。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0—14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一位数与二、三位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和笔算已学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40260430075006320xx60

  142233124115

  1402230312041105

  口算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笔算

  练习三第10题第一行。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老师小结笔算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二、综合练习

  1、练习三第11题左边三题。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13题:夺红旗比赛。

  同桌两人开展夺红旗比赛,最后做得又快又对的为胜利,并评选优胜小组。

  3、练习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在订正时主要让学生说说加、减法的数量关系式。

  4、出示图书馆情景图。

  小明到学校图书馆了解学校图书情况,下面是图书管理员告诉小明的一些情况,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1)科技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4倍。

  (2)童话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2倍。

  (3)儿童画报的本数是连环画的3倍。

  (4)故事书比连环画多30本。

  (5)小人书再买4本就和连环画同样多。

  连环画

  科技书

  童话书

  儿童画报

  故事书

  小人书

  三、讲解思考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剪5次将一根铁丝剪成了几段?(同时老师可以做一下示范)

  3、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的什么内容?在练习中你进一步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0题的后两组和第14题。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9÷3 37÷9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1(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

  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板书:一位数乘法)

  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算式,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怎样计算都可以,不限制方法.

  a.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有可能得92,有可能得72,还有可能得612等等,让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讨论得92或612的同学答案对不对,然后让得7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可能)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4得12,3乘20得60,60加上12得72.所以.

  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4: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千位上的4得12,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4、回顾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5、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2、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了解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运用概念和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独立、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设疑:

  1.演示课件中间有零的乘法(例8),提问:①求这3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该怎样计算?(学生可能用加法,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乘法计算;也可能有些学生能够直接用乘法计算,这时教师即可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提问.)

  2.继续出示课件中间有零的乘法(例8),提问:这时3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二、自主探索:

  1.学生说出算式或.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并说说为什么等于0(表示3个0相加,结果还是0).

  3.想一想:等于多少?为什么?(表示5个0相加,结果还是0)、、、呢?

  4.小结:0乘以任何数结果怎样?(0乘以几表示几个0相加,结果得0.)

  5.根据刚才得出的.,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6.学生独立填写、、.

  7.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怎样?(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8.口算

  教师提示: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符号,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三、运用法则计算:

  1.板书例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请一名做题正确的学生板演,全体同学订正结果.

  3.提问:在这道题的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计算法则.)

  4.学生独立完成,师问:说说这道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这道题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点:都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不同点:上一题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不需要进位,本题需要进位.计算本题时应注意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与6相乘得0后还要加上进上来的3,因此积的十位上是3,而不是0.)

  四、巩固发展.

  1.口算:(出示课件中间有零的乘法(口算))

  2.笔算练习:(出示课件中间有零的乘法(笔算练习))

  3.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出示课件中间有零的乘法(练习))

  4.完成教材第十八页做一做第2题,将得数填在书上.

  5.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

  6.发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上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我们学习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而且,我们还能运用这一规律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乘的顺序。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纸张。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1、老师今天带你们去遨游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要就去数学王国闯一闯。

  2、准备一:口算。

  11×60 50×11 14×20 13×30 12×40 21×30

  3、准备二:笔算。

  2 4 3 2 1 2 3

  × 2 × 3 × 3

  准备三:拆数。

  23 15 33

  ( 3 )( ) ( ) ( 10 ) ( 3 ) ( )

  顺利过关,可以去遨游数学王国。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数学王国里有一位阿姨在买东西,你能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吗?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12

  48 ……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288 ……48+24的和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板演竖式计算过程)。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跟我一起来算一算,说一说吧!(学生口答)

  22×23

  2、小马虎检查中心。(学生口答)

  33×31 =132 32×12 =3264

  3 3 3 2

  × 3 1 × 1 2

  3 3 6 4

  9 9 3 2

  1 3 2 3 2 6 4

  3、钓金鱼(温馨提示:请保持安静!)(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纸做。)

  12×44 23×11 32×13

  4、连一连。(在练习纸做,然后口答)

  429 528 961 759 492 672

  22×24 12×41 21×32 39×11 31×31 23×23

  5、解决实际问题。(课本练习十五第3、4题)(学生在堂上练习本做,然后评讲。)

  6、智力大比拼!(课件出示)(学生思考,集体评讲。)

  有10箱苹果汁,12箱桔子汁。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1)计算顺序。

  (2)书写位置。

  四、板书设计。

  2、笔算乘法

  例1、1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24×12 = 2 8 8 (元)

  2 4

  × 1 2

  4 8 … 表示 24×2的积

  2 4 … 表示24×10的积

  2 8 8 … 48与240的和

  答:一共要付288元。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的教案01-01

笔算乘法教案11-23

数学笔算乘法教案02-16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22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03

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01-09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11-19

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01-20

三年级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进位》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