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材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声音的传播》是科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以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教材呈现的两个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二、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的因材施教,就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所面对的四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对科学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学生考虑问题不深入,逻辑性思维不强,实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在本课当中我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让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
重点:理解声音是需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的。
难点: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五、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课堂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中掌握知识。
六、教学用具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目标,我将在每个小组准备土电话、1米唱的铝箔条、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以及实验记录表进行实验活动。
七、教学过程
接下来,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展示一张有声贺卡,悄悄将他打开,并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当位于教室各个位置的学生都说出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时,我将追问:为什么大家都听到了声音?贺卡传出的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以此引入今天的新课: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新课《声音的'传播》,来解决这些问题。
意图:以有声贺卡导入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将分为如下两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振动物体与声波。
我将结合本单元第二课所接触过的实验:用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水面波动,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水面是如何波动的,以此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震动的物体会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在这基础上我会让学生玩一玩“土电话”小游戏,并通过思考“声音是怎么从电话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进一步感知声音的传播方式。游戏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意图:通过动手实验,小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活动探究做好铺垫。
活动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我将用PPT展示各种不同的实验材料,并引导学生猜测声音在这些物体中的传播效果是否一致以及哪一种材料传播效果最好,并将想法记录下来。在此之后,我会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在实验前我将组织学生谈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我再强调三点:(1)每次敲击音叉的力度大小要一样;(2)将物体的一端紧连着音叉,另一名同学在另一端倾听;(3)时刻保持教室安静,认真倾听各种材料物体的声音传播并记录。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
通过两个活动,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能力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结论解释导入中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活动过程中领悟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将从以下两点进行:
1.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声音能在空气、固体中传播,谁能说说声音还能在什么物体中传播?我将适时出示一个有关钓鱼的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回忆钓鱼要在岸上保持安静,否则鱼儿会吓跑,启示学生说出,声音还能在液体中传播。
2.出示一张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利用无线电设备通话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是声音传播的重要物质。
3.自由发言阶段。让学生举例声音传播的实例,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
意图:这样设计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与科学有关的知识,体会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将引导学生结合我的板书以及简单的问答形式对本课进行回顾。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会让学生课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木棒和铁棒的声音传播能力,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伊始进行分享。
这样运用开放性且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布置作业,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第二课堂。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和成人及同伴玩游戏,情绪愉快。
2.初步听懂成人指令和成人及同伴玩游戏。
活动准备:
硬纸板做的一双大手。
活动过程:
1.和大手比大小
大家围坐成一圈,教师先将纸板做的大手藏在身后,然后忽然从身后拿出来:“宝宝看,这是什么?是一双大手,很大很大的手,我来和他比一比。”说完教师将自己的手和纸手合在一起做对比,“哎呀,这只手大,我的手小。”“小朋友把你们的手伸出来给我看看。”家长帮助孩子伸出双手给教师看。“来,你们也和他比一比吧!”教师依次走到每一位孩子面前,分别比试一下:“哎呀,还是这只手大,宝宝的手小。”
2.家长抱孩子坐在身上,然后对孩子说:“宝宝和爸爸比一比,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孩子是否能听懂意思理解游戏的玩法。如果孩子不懂,家长可以将孩子的一只手和自己的一只手合在一起,说;“爸爸手大,宝宝手小。”然后再玩一次。还可以换一只手玩。
注意事项:
天热时,还可以脱去鞋子,比比脚的大小。
活动结束:
家长可以带孩子找教师、其他家长和同伴玩。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本诗通过对“我”奇思妙想的描写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学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写作方法分析 篇章中突出的写作方法
1、运用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写法,说明时代不同。
2、词语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写作方法在段落中的体现 诗歌的第3、4节针对第2节中父母儿时所爱,说“我”的所爱,进行对比,感到时代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易考点
1、朝多音字、乘与潜字的正音。
2、默写课文。
3、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对科学产生兴趣。
2.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且种子已萌发。
重点环节的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
或手段 1、比较爸爸妈妈与我的做法体会时代的变化
2、想象,以读代讲。
3、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本课学生掌握的阅读或写作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重点语句。
仿写点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快速读课文,回答,能够把课文度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回答)
(我是一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胆子大的孩子)
板书:奇思妙想
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大?
1)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认真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的意思。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3)引导学生将3、4两节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加以比较。
2.引导学生重点体会3、4小节,体会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体会中学习重点句子。
1)“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为什么是“奇思妙想、胆子很大”?你能不能说说他们的理由?
2)引导学生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去感悟。
读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有感情朗读,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3)有感情齐读3、4节。提问: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学的种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会“梦想成真”,引导学生可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
引读:小作者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发了,快去读读。
自由读5、6小节。
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1、说一说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共有几句话,指导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练习把每一节的内容连起来进行背诵。
2、同桌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先背诵下来。
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
3、选做:或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或自由发表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粒科学的种子,只要我们敢想、敢做,那粒种子就会萌发。快去学习科学知识吧,让我们心中的科学之种萌发后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 敢于奇思妙想
—— 梦想成真
萌发科学种子
仿写设计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学生练习反馈情况
反思(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及制定改进措施。)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种子指的是( “我”的奇思妙想。 )
2、“我”的奇思妙想是(乘飞船探访天涯,向往潜入富饶的大海去采矿、牧鱼、安家。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读书情况、 学生测试题完成情况、 学生上课学习状态等方面自查自评。
评价量规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评价方法:1优秀——10分
2良好——7分、8分、9分
3合格——5分、6分
4不合格——5分以下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 重视朗读训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本课是一首诗歌,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所以理解不是难点,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自读感悟来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在感悟基础上如何来进行语气的表达,也适当渗透朗读的一些技巧性知识。
2、在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仿写。
学生在学习读歌的过程中会渐渐感悟到诗中“我”是一个热爱科学并能进行大胆想象的孩子,而科学的种子就是这些大胆的想象,让学生对想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些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问题也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学生习诗歌中的语句有一定的韵律,让诗句听起来十分优美。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天气与生活
2.教具:电视(准备一段天气预报的播报语言)。
3.课件:天气卡片
趣味练习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报天气预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报
各位观众,大家好,现在播报天气预报,
2.幼儿播报
谁想当天气预报的播音员来给大家播报天气预报。
请幼儿尝试播报。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1.你们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让幼儿互相讲述,怎样知道天气预报的。)
2.课件演示
教师: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知道天气预报呢。
观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
手机短信提示天气预报;
收音机里播报天气预报;
网络获知天气;
人们互相告知天气等。
三、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们为什么要获取天气预报的消息呢?
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2.课件演示
使幼儿充分感知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课件1:蔬菜大棚
这位叔叔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2)课件2:司机
司机叔叔为什么关系天气预报?
(3)课件3:游客
游客为什么也关心天气预报呢?
3.小结: 天气预报百姓生活离不了, 我们可以听天气预报出门 旅游;
听天气预报增减衣服;农民伯伯也要听天气预报栽种庄稼、蔬菜等;
不知不觉间,我们每天收看收听的天气预报变出了新模样。
四、制作天气卡片
1.出示天气卡片
让幼儿观察天气卡片,分别说出天气情况,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请小朋友制作天气卡片,也来关心天气,学习保护自己的生活常识。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科学教案 篇5
课标要求: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
三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讲述相结合
学法指导:阅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烧瓶、水、试管夹、烧杯、喇叭、放大镜、漏斗、乒乓球、鸡蛋、气球、单摆。
教程:
一.引言
让学生阅读致同学们
二、科学之旅
1.找一个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物理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科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探求科学知识是我们的渴望。
2.有趣.有用的物理
(1)演示实验图0.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图0.1-2会跳舞的小人。
图0.1-4乒乓球会下落吗?
(2)想想做做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
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3)阅读P5的课文及图0.1-5.0.1-6
(4):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原子及原子核的变化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3.怎样学习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出来的。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
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提醒大家,一起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4.STS.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1)让学生自己阅读
(2)引导讨论
a.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
c.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d.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三.:略P9
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之旅?
四.作业
1.阅读课文
2.你觉得物理有趣吗?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这门课?
3.预习第一章.声现象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知识迁移和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
通过观察白光色散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究 观察分析 比较等方法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的观察和分析
2.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 物体的颜色
[教学过程设计]
引 入:观看彩虹的照片,学生讨论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学 生:是水把光分成七种颜色,形成彩虹
介 绍: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1.光的色散
(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2.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家用电器上的遥控器,可发出红外线)
(2)紫外线(消毒灭菌,鉴别纸币的真伪)
3.物体的颜色
书P.24思考题,课前请同学回家做实验,课堂上讨论结果,得出结论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2)不透明物体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
(3)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说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4.三原色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白
蓝+红=紫
红+绿=黄
蓝+绿=青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02-22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精选】科学教案09-28
(经典)科学教案10-01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