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能使学生在搜集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学习。
2、学习搜集的方法,初步培养整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这一板块我们学习了两篇跟动物有关的课文,还“参观”我《动物乐园》,相信大家对动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在动物的世界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你知道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你还知道哪些跟动物有关的奥秘呢?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提示我们的吧!
2、出示幻灯片。呈现所要搜集的八个方面的资料。
二、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
三、指导学生如何记录与整理
四、指导学生分组
五、课后作业
回家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1、小组内交流、探讨,与组员分享成果。
2、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汇报本组的成果。
3、师生共同交流与别人分享的乐趣。
4、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成展。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此单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的一个说明文单元,学生对说明文的认知结构才刚刚建构。因此根据本文的特点(本文是一篇美学小品文,诗意化的描写文字和说明性的文字相互间出),教学中一方面旨在加强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常识。
课文简析:
这篇美学小品的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文中具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我们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文章的语言也极具个性色彩。此处,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同时,也让我们读者能够从美术工作者的独到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焕发着美的灵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能根据说明文的常识和小品文的特点去学会自我分析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掌握段落中心句的方法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本文的主旨。
2. 通过与《中国石拱本桥》的对比阅读,来进一步掌握本文在内容与写法上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由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 找出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引导学生能对本文的重点语句,学生入情入理的分析。
教学手段:
本文借助两个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媒体之一:有关卢沟桥、宝带桥、赵州桥、风雨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英国的康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乡间的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等图片。
媒体之二: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及一些问题的提示答案等。
教和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
(约5分钟)
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所提及的桥。
二.提问:为什么看了这些图片之后,能给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感?
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画家吴冠中先生,是怎样告诉大家这个答案的?
1.欣赏图片
2.思考并回答问题
整体感知
(约6分钟)
提出默读要求:
1. 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不发出声音来读。
2. 对默读的内容要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记忆。
1. 默读课文
2. 根据记忆,简单复述课文的内容
细研课文
(约10分钟)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所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提示)
一.说明文的角度来提出问题:
1. 从作者的角度看,桥之美主要体现在何处?
(让学生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在文画出能表示这些说明顺序的句子或词语。
3.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4. 从说明的角度看,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如何?
5. 本文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试举例说明。
二.从小品文的角度来提出问题:
1. 什么是小品文?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化。)
2.找出文中诗意化的`描写性语句,并简述这些句子中所蕴含的情味。
1.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以获得其简略的答案。
合作与探究
(约9分钟)
提出师生合作与探究的问题:
一.找出文中作者描述桥之美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得出那些审美的基本原理则?
二.从生活中举出一些实例,来印证这些基本的审美原则。
1.找出句子,并简答文中所呈现的三条基本的审美原则。
2.从生活中举出实例来印证。
整合与拓展
(约13分钟)
提出有关课文内容整合性的问题:
一.文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挥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同时也引领我们去品味、感觉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并教给我们一些简单的审美原则如:对比、变化和和谐等,从而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二.本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又是怎样的?
(概述桥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从正面举例具体阐述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景物既能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从反面举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相互衬托、相互响应。
三.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中国石拱桥》的区别何在?试举例说明。
(《中国石拱桥》与本文的区别:中国石拱桥以准确的数据、例子等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是人对石拱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文则用艺术家的眼光对桥的美进行了描写和评价。)
四.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一些难句的情味,例如: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1.根据文中的段落中心句,来思考并归纳本文的主旨和思路。
2.从横向对比的角度,即:文章的主旨、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来思考并回答问题。
3.启发学生:从这些句子在文中的语境、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文中所提及的哪些审美原则等角度去感悟和分析。
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3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文章、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2)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3)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威·莫里斯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来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20xx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
(节选自20xx年04月09日04版《解放军报》)
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时间。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力求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一般3-5分钟完成,自我介绍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
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一定要充满信心和勇气。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这对自我介绍的成功将大有好处。
3.力求真实,进行自我介绍时所表述的各项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学法指导二:
邀请书的格式及写法
1.标题:要有简明、醒目的标题。
2.称呼:要有热情礼貌且恰当的称呼。
3.正文:(要详细写出活动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方式、邀请的对象等)
4.结尾:要有礼节性的问候语。
5.落款:要写清时间及邀请人。
注意事项:
1.语言要含有尊敬之意
2.事巧务必周评
3.要提前发送步骤二展示自我,走进他人。1.为了把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吸引人,同学可以先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互相提问,进行补充。
2.能向好朋友介绍自己,那你能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吧?6人小组内挨着顺序交流一下,取长补短。
3.各组推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向全班作自我介绍。
4.(师生总结)自我介绍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
其次,要展示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可以适当引用别人的言论,如老师、朋友评论来支持自己的描述;第三,不可夸张,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
最后,要符合逻辑,介绍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自己的优势很自然地逐步显露,不要一上来就急于罗列自己的优点。
5.示例:学生A的介绍:我叫××,性格外向,爱运动,最爱打篮球,而且我的个头高,耐力强,投篮命中
率高,同学们都称我为“小姚明”,虽然我觉得当之有愧,但还是很开心。
6.模拟展示:众人畅谈善于自我表现的好处。
教师: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班上总是很显眼,很容易被老师发现,其中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成为老师的好助手。
公务员:一个爱说话、会说话的孩子长大后就业的机会总是比那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多。
文艺工作者:小时候爱唱爱跳,老师和父母不但不反对,反而还很支持,所以后来才有了发展的机会??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活动总结
本次交流活动,同学们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懂得了交友之道,重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今后将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2.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在同学的自我介绍之后,修改自己的稿件和设计,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将它制成小作品。
板书设计
诗词文章 交友之道 名言 成语?
优点特长 展示自我 个性鲜明
语言幽默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步骤二展示自我,走进他人。
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语文教案 篇5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
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
(1)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2)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
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
(1)出示自学要求:
(2)标出自然段。
(3)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4)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5)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朗读。
(1)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②指名读词语
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④想读的一起读。
⑤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⑥读句子。
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a、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
b、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
⑦读课文。
a、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b、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
c、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⑧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
⑨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
(3)学生评议。
师:谁想挑战他?
(4)再指名练习,评议。
(5)小组赛读。
①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②相机出示填空题
③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1)出示生字:兰灵艺芳。
(2)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
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
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6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A、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2)小烦恼——某位同学。
(3)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指导内容:
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3、练习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流利、有条理等。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方框儿、三框儿。
2、指导
(1)出示范字方框儿。
方框儿由哪几笔构成?方框儿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国”字。
写里边的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三框儿”。
“方框儿”和“三框儿”有什么区别?
(4)小结:“国”与“区”外框方正。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春风教案12-09
语文教案:春教案12-09
语文教案[精选]08-24
(精选)语文教案09-16
(精选)语文教案10-02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7-3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园地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