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06 08:42: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经典】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经有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的能力了,为此我们从听鼓声的节奏的快慢和感知音乐的强弱,让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来锻炼幼儿的辨音能力,从而达到辨音升华的作用;将音乐的快慢和强弱,拟化为具体形象的“跑步”行为,让幼儿更能具体形象地感知音乐的节奏。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音乐和鼓声的节奏快慢和音量强弱,并能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唱出歌词。

  2.感受拍打乐器的节奏性和多变性,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仔细倾听音乐和鼓声的节奏快慢和音量强弱,并能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唱出歌词。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桑巴手鼓、Papo&Yo《TheLostSong》歌曲。

  2.经验准备:已阅读过《奔跑的古古》绘本。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回忆故事内容。

  提问:古古在干嘛?我们来学一学他是怎么跑的。

  2.幼儿欣赏音乐《TheLostSong》,感受音乐的快慢和轻重。

  (1)欣赏一遍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桑巴鼓进行慢速节奏拍打,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一边拍可以一边绕着幼儿的圆圈跑。

  提问:古古在干什么?你听了古古的脚步声,有什么感受?古古什么时候跑得快?什么时候跑得慢?

  (3)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拍打大鼓,请几名幼儿在圈内跑,让幼儿再次感受节奏和音量。

  小结:古古跑步的节奏是慢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玩具弹萝卜、操作分萝卜等游戏形式感知4、5的分成。

  2. 能大胆参与活动,表达不同想法。

  3. 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重难点:

  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感知数的分成。

  学习用记录表对不同分法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猜想板、笔和记录表人手一份、自制萝卜和兔子若干、PPT、玩具弹力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看PPT1:这是一年当中的什么季节?雪地上出现了什么?你们看到萝卜会想到谁?

  2. 看PPT2:今天老师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分萝卜》。

  3.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完整的.话来告诉老师吗?

  二、讲述故事

  1.看PPT3-5,教师讲述故事至“今天终于可以美餐一顿了”。

  2.看PPT6:于是,小兔子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第一次分萝卜

  1.看PPT7-9兔爷爷扔了几个萝卜?小红和小绿该怎么分这几个萝卜呢?

  2.出示弹力器,用弹力器分萝卜并记录。

  3.还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请幼儿操作分萝卜并学习记录结果。

  四、第二次分萝卜

  1.看PPT10-12:兔爷爷这次又扔了几个萝卜?小黄和小蓝该怎么分这5个萝卜呢?

  2.请幼儿用猜想板操作分萝卜并在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

  4.小结5的分成方法。。

  五、想办法分萝卜

  1.看PPT13-14: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分到萝卜?最小的一只兔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2.看PPT15-16, 小结:人多的时候排队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二、活动准备:

  动物骨头:鱼骨头、肉骨头;骨骼支架图一幅;操作卡若干;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笔等。

  三、活动过程:

  (一)以动物骨骼引起幼儿兴趣。

  (二)了解人体的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它是怎样的?

  2、结合图片共同整理,了解人体骨骼的数量和有关名称。

  3、体验了解骨骼的作用。

  (三)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1、幼儿判断操作卡上幼儿行为的正误,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2、评价:集体讲讲、学学或者修改。

  3、师幼共同小结,用歌曲提升(加油干的音乐)。

  内容:喝牛奶呀么呵嘿,喝牛奶呀么呵嘿,我们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强又壮呀!(喝牛奶可更换为: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

  四、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

  2、养成爱锻炼,不挑食物的良好的习惯。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了解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参与庆祝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包饺子的面和馅,红纸,各种制作材料(剪子等)。

  过程

  1.讲有关过年的传说故事

  2.布置环境

  (l)打扫卫生。

  (2)贴春联窗花。师生一起剪窗花、“写”(画)春联——幼儿随意在红纸上写、画。写“福”字,一起张贴。

  (3)制作是挂各种拉花、装饰物。

  3.包饺子

  教师和幼儿一起,同包同煮同吃,亲亲热热。

  4.制作舞狮、舞龙的用具

  5.新年联欢会

  教师和幼儿一起舞狮、舞龙,扭秧歌,演节目,欢欢乐乐过新年。

  建议

  1.过年后可组织一次“我又长了一岁”活动。

  2.这是系列活动,可分散在数天进行。

  3.幼儿“写”春联一定不要限制只能用汉字,可让幼儿自由地“写”,实际上可以是画春联。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观察画面、描述故事主人公的生气情景。

  了解主人公的情绪发展过程,知道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8-15页。小熊、长颈鹿形象的毛绒玩具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你们有生气的时候吗?哪些事情让你生气?

  1.我们一起听豆豆生气的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豆豆为什么生气?他说了什么,他的哪些动作表现了生气?

  3.你的玩具让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儿,你会生气吗?

  二、分段进行理解

  1.教师讲述故事第1段至和第5段,并配合肢体动作和神情的表现。

  2.引导幼儿仔细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1册《豆豆生气了》前5页画面。

  3.豆豆生气的时候,肚子里的`一团火呼呼地冒出来。你能看出来吗?

  4.豆豆生气得跺脚、喘粗气,你能看出来吗?

  5.豆豆把枕头踢到了谁的身上?

  6.枕头踢到小熊和小鹿身上,它们心里难过吗?

  三、豆豆怎样不生气

  1.结合《豆豆生气了》后三页画面,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抚拍、安慰毛绒玩具:别生气,别难过。

  3.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与言语。

  4.豆豆深呼吸,“吸——呼——”又看看蓝天和白云,慢慢地就不生气了。

  教师小结:我们也像豆豆那样深呼吸,想着天上的白云柔柔的,软软的。我们也就会不生气了。

  四、我的豆豆

  如果你是豆豆,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妈妈来体会你的心情呢?

  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等事情闹矛盾,也因为闹矛盾让自己和同伴都很不开心,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豆豆生气了》。我把活动目标设计为:幼儿能仔细观察画面,描述故事主人公的生气情景。了解主人公的情绪发展过程,知道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在第一环节,我引入部分着急了一点,怕小朋友引不到生气这一块,活动后想想,通过追问的形式,深入讨论什么情况下是真的应该生气:比如爸爸妈妈妈不尊重孩子的情况下。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生气。

  在第三环节中,我是设计了了让幼儿生气的时候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后我感觉,还可以再引导幼儿不止生气的时候,有时候太激动,太高兴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动物之家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好玩的毽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苏打喷泉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玩瓶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认识高矮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精选]07-28

中班教案(经典)09-04

【精选】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