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6 12:54:0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大全【6篇】

语文教案 篇1

  入新课

  有一天,森林里举办拔河比赛,小动物都跑去看比赛,比赛完了,小动物们纷纷回家了。可是,有一只小鸭子看完比赛却迷路了,天渐渐黑了,怎样才能找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呢?谁能帮它想想办法。那么,小鸭子到底是怎样回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鸭子回家》。学生根据创设的情景回答提出的`问题。

  自主识字与交流

  1.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认字,在识字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 出示长满聪明果的智慧树,组织学生进行摘果子游戏,检查认字情况。 1. 在小组内一起认字,并读给伙伴听。

  2. 交流: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汇报自学结果,说对了,把聪明果作为奖励送给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学生读课文。思考:

  1) 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的到了谁对它的帮助?

  2) 他们是怎样帮助小鸭子回家的?学生回答的对,适时出示图片,边板书:保护、灯笼照、送)

  2、启发学生:

  (1)天黑了,小鸭子迷路了,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小鸭子走出了森林,终于回到了家。(边说边将小鸭子移至房屋前)小鸭子会对三位朋友说些什么呢?

  (2)三位朋友是怎么说的?

  1)、各小组讨论: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鸭子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板书:勇敢)

  2)、小鸭子遇到困难表现得很勇敢,那么如果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生活实验进行交流、对话。

  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练习读。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商量找答案。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做才算勇敢。

  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家出示头饰若干,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小鸭子回家

  月亮(送)

  蜜蜂(保护)

  萤火虫(灯笼照)

  小鸭子(勇敢)

语文教案 篇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在猛追着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孩子。

  “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上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空中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向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者,正是20多年前,奋力追赶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设计 删减比较、对比朗读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 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 自读全文:

  2、 查生字掌握情况:

  3、 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 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 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 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 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 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 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 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提出不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把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在学生讲述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1、读一读,填一填:

  ⑴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 )经过( )的演化,( )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⑵ 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 )同类,飞向蓝天,

  (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⑶ 地球上的( )恐龙( )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 )身体。

  ⑷ 数千年后,它的后代( )成一个形态各异的( )家族。

  2、读一读,说一说(每组里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第一组:

  ⑴ 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⑵ 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第二组:

  ⑴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⑵ 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3、以“走向恐龙”为主题,开设图片、资料展。

  板书设计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 课后反思 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备课组讨论所形成的框架式预案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力图从这四方面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内化知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着重了解冬、春、夏、秋四季烟台海的特点以及人和海的关系。

  2、理解文中打比如的句子,并能仿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不同季节里,海有什么不同特点?

  二、同学自学课文2-5小节,可以在课文边写上批注。

  三、全班交流。

  第二节

  1、理解打比如的句子,感受冬季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并仿造打比如的句子。

  2、出示比喻句。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3、交流:把(涌浪)比作(小山)和(暴怒的狮子),把(轰响)比作(雷鸣)。

  4、练习朗读。

  5、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人们不畏严寒,不怕风浪,豪迈勇敢。)

  6、练习朗读。

  第3、4、5节

  春:

  1、海: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能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去、像个顽皮的小朋友。

  2、人: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

  1、海: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2、人: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

  秋:

  1、海: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有了秋的凉意、平添空虚与忙碌

  2、人:驾船出海、起锚远航

  3、练习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轻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为什么?

  3、讨论:“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一座美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发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练习朗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4题

  2、当一回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海。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轻盈 播下希望和新苗

  夏 浪漫 如痴如醉

  秋 高远 空虚与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解读

  《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在精读这篇课文时,要讲究文本与批注的对照,在比较中,指导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后,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部分属于课内迁移运用环节,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认真完成。

  二、教学目标

  1.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

  2.学习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读法,导入新课

  1.回顾第9课《竹节人》中了解到的新的阅读策略。

  2.师小结: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择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板书)。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学习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板书)。

  (二)阅读导语,明确任务

  (PPT出示导语)快速阅读课前导语,从中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阅读目的。

  1.生读导语。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阅读目的以及快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提取导语中的关键信息)。

  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弄清“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三)带着任务,自主阅读

  1.(PPT阅读任务)带着阅读任务去自主阅读,看看能否达到阅读目的。阅读时注意以下问题(PPT出示):

  (1)在明确阅读任务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

  (2)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3)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

  2.汇报交流

  预设:第1自然段与阅读目的没有关系,可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不影响理解内容的专业术语也可跳过去。发现了不太确定的信息,把它圈画出来,课后再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确认。

  (四)借助旁批,梳理读法

  1.阅读文中的旁批,看看这些批注对应的是哪些自然段,提到了哪些阅读方法?并将自己刚才的阅读方法和批注中的方法进行对比。

  2.交流、梳理

  (1)(PPT出示批注1)

  第一处批注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浏览课文的方法。(板书:浏览课文)浏览课文可以帮我们迅速找到与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过滤掉不相关的内容,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2)(PPT出示批注2)

  ①第二处批注在第2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寻找中心句的方法。(板书:寻找中心句)中心句可以帮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意思,好让我们决定接下来是否需要细读这个部分。

  ②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阅读第2~9自然段,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可以尝试根据关键词或关键信息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第2自然段: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3自然段: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第4自然段: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5自然段: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第6自然段: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第7自然段: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第8自然段: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第9自然段: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师小结:这些段落的意思我们了解了,后面再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时就能快速决定哪些段落可以跳过去,哪些段落该细读了。

  (3)(PPT出示批注3)

  ①第三处批注在第3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板书:圈画关键词)

  ②圈画第3自然段3的关键词。(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

  师小结:这几个关键词就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所以说,圈画关键词可以帮我们很快把握住整段话的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4)(PPT出示批注4)

  ①第四处批注在第4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板书:提取关键信息)

  ②第4自然段中,可以提取出哪些关键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PPT出示批注5)

  第五处批注在第5自然段的旁边,运用的是比对筛选的方法。(板书:比对筛选)因为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

  (6)(PPT出示批注6)

  第六处批注在第8自然段的旁边,这条批注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课文中提到的最新证据也只是1975年的,距今已有40多年了,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搜集、查找资料,以获得更全面、更新鲜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目的(板书:查找资料)。

  3.小结:这几处批注给我们提供了这几种阅读的方法,当然,阅读方法不仅仅只有这些,凡是能帮助我们达到阅读目的的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

  (五)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这些阅读方法,去解决课后两个阅读任务,完成学习单(PPT出示任务、学习单):

  学习单

  请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需要关注的内容,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得出结论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2.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得出结论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

  第3~9自然段①判断哪些天体有生命存在时(圈画关键词);

  ②分析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时(提取关键信息);

  ③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时(提取关键信息);

  ④进一步考察其他星球是否可能有生命存在时(查找资料)。科学家是根据天体上存在生命的四个必备条件来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的。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第5~8自然段文中提到的探测和研究都是之前的成果,所以除了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外,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中。

  (六)拓展延伸,巩固读法

  1.总结:刚才大家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因为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拓展:请结合本单元的阅读要求,课后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和《少儿科普百科全书》,在阅读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七)识字写字,凸显策略

  1.观察字形,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2.重点指导:“谜、倾、御”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合体字,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

  七、板书设计

  10宇宙生命之谜

  浏览课文

  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

  比对筛选

  查找资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将心比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7-30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教案12-16

语文环保教案12-16

语文教案-《边城》教案09-30

语文教案-《荷花》 教案09-30

语文教案-《林海》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