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科学可爱的竹蜻蜓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大班竹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竹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竹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幼儿科技小制作就是集知识与技能、奥秘与创造、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它材料收集简便、能揭示蕴藏的科学现象与原理、深入浅出,倍受幼儿青睐。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体验玩中探索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感知,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及心智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
2、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
3、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蝴蝶图片一张
2、工具材料准备:剪刀、吸管、透明胶、人手一张画报纸(稍厚)、记号笔
3、制作流程图七幅
4、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认识左右对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二)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会做左右对称的图形吗?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尝试用画报纸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3、出示图示,方法: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三)制作"竹蜻蜓"
1、出示范例"竹蜻蜓"提问:制作竹蜻蜓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2、幼儿看图示并理解提问:谁看懂了?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他?
3、幼儿看图示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玩玩竹蜻蜓,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提问:你的竹蜻蜓能成功飞行吗?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为成功飞行及发现奥秘的幼儿贴五角星,表示鼓励)
2、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竹蜻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0多年的历史,据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来的。看来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呢!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操作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它飞行的更多奥秘,并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兴趣。
活动建议:
平时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一些看图示制作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看图示制作的本领,为此活动打下基础;建议没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可以分两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练习剪对称图形制作竹蜻蜓的翅膀及装饰不同花纹,第二次活动进行吸管及翅膀的粘合和探索飞行的奥秘。
活动点评:
生态课堂的理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个性化,更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此活动始终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观察、讨论、图示、制作、探索等方法与手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做做玩玩中自主获得相关的经验与技能,幼儿学得有趣,教师指导方法得体,充分体现了师幼角色的和谐生态关系:即课堂的主人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把课堂更多的时空让位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地走到台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大班竹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近两年来,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尝试了运用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自主想象、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实践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何让幼儿在做做、玩玩、敲敲中创编各种节奏型为音乐伴奏,值得研究。
农村的孩子,对竹子非常熟悉,在系列活动“竹—竹制品”后,幼儿对竹子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自由活动时,幼儿对收集来的各种竹子和竹工艺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孩子还将竹板敲出“啪啪啪啪”的声音,真好听。由此,我们想到了让幼儿自制具有民族乡土气息的竹子乐器,配上喜庆、欢快的民乐,设计了本次艺术活动——竹之韵,活动将民乐、手工、节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
活动目标:
1、在做做、听听、敲敲等活动中感受民族乐曲所表现的喜庆的情景。
2、幼儿根据乐曲创编节奏,并能用不同的节奏型演奏。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手工、演奏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科学活动已举办竹工艺品展。
2、物质准备:
a、幼儿收集的竹筒、竹片、竹筷等若干。
b、红色的布、皮筋、红丝带、彩色即时贴等。
c、民乐《幸福年》。
活动过程:
一、跳一跳。
老师:竹制品展会真热闹,我们也来跳舞庆祝吧!
播放民乐《幸福年》,师幼随音乐节奏合拍地做动作。
[评:民乐《幸福年》热闹、喜庆,与竹工艺品展的盛况相辅相成,师幼随喜庆的音乐跳舞庆祝,既渲染了活动的气氛,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一做。
老师:今天看到了这么多竹制品,我们也来做个竹子乐器吧。
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请你们去看一看,和好朋友商量怎样让它们发出好听的声音?(幼儿观察,并相互讨论做法)
幼儿a:我想把黄豆放进竹筒,然后用红布封好,用皮筋扎牢,一摇就能发出声音来。
幼儿b:红丝带可以用来装饰竹板,敲起来很好听也很漂亮。
幼儿c:我用剪刀把即时贴剪出漂亮的花纹贴到竹筒和筷子上,然后用筷子敲竹筒,我想声音会很好听。
……
幼儿根据自己讨论的方法选择材料制作竹子打击乐器。教师巡回指导。
[评:能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制作乐器,并给予帮助、指导,在此过程中,我没有用范作,而是让幼儿根据材料想一想,发动孩子共同来讨论其做法,充分相信幼儿的.聪明才智,教师只是适当指导,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从中体验到了做做玩玩的乐趣。]
三、奏一奏。
1、尝试敲奏自制乐器。
老师:竹子乐器真漂亮,我们一起敲一敲给音乐伴奏吧!
播放民乐《幸福年》,幼儿随音乐节奏合拍地自由敲奏。
老师:你用乐器宝宝敲出了什么节奏型?
幼儿a:x x x x
幼儿b:x xx x xx
幼儿c:x x xxxx x
……
幼儿用竹子乐器敲奏不同的节奏型,教师记录节奏型,并随音乐节奏分别练习敲奏。
[评:幼儿节奏型的获得都采用“先试后导”的方法,老师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再引导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一起分享着创造的快乐。]
2、完整感知音乐。
·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听一段音乐吧!
·结合图谱,感知乐曲。
老师:这张图谱表示了这首乐曲,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有六条。
老师:请你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谱,你觉得这段音乐有几句?
幼儿:有六句。
[评:此活动在前二次活动中没有感知,利用图谱,将音乐结构直观化,使幼儿主动感知,获得经验,为后面的伴奏环节作了铺垫。]
3、幼儿根据音乐按自己的意愿制作伴奏谱。
老师:小朋友编了这么多的节奏型,我们来为这首音乐编伴奏谱吧!
(幼儿听音乐尝试敲奏)
老师:你是怎样编的?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节奏型分别放到相应的乐句上,并根据讨论出的节奏顺序给音乐伴奏。
·教师放慢速度,幼儿慢速练习演奏。
·幼儿随琴声慢速演奏。
·随伴奏音乐敲奏。
·交换乐器演奏。
[评: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尝试和交流中获得创造的快乐,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奏乐活动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1、继续创编节奏型给音乐伴奏,并尝试进行合奏练习。
2、能用竹子制作其它乐器放在音乐区伴奏音乐。
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抓住了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农村自然材料(竹子),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制作竹子乐器,尽情根据自己的意愿创编节奏型为音乐伴奏,使手工制作、民乐、节奏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并注重结合幼儿的原有节奏型经验,鼓励幼儿听音乐创编节奏型,利用多种节奏型为民乐伴奏来感知音乐热闹、喜庆的情景。孩子们不但积极参与活动,而且体验了手工、演奏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中设计的问题是开放性的,给孩子大胆思考、想象、表现的空间,老师对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种种创意都给予肯定。因而孩子自始至终保持良好情绪,体验自主活动的乐趣。同时,幼儿在动手制作及兴高采烈的敲奏中,充分激起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
大班竹教案 篇3
活动内容:玩竹梯
重点领域:健康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能在高20—30厘米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
2、积极愉快,大胆勇敢的参加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利用竹梯进行间隔走的练习。
难点:在手提水桶的的过程中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竹梯若干架,轮胎若干。
2、装水的塑料瓶和大塑料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热身跑进场。
2、幼儿听口令练习跳(向前、后、上)、单脚(左右脚)站立。
二、幼儿自由探索玩竹梯。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玩竹梯。
教师:“利用梯子的横档和空格,我们可以怎么玩?但玩的'时候要要遵守秩序,不抢先、推别人,要注意安全。”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3、幼儿再次探索玩竹梯,并学习同伴的玩法。
教师:“刚才你们玩了好多种方法,这次你可以自己在想出不一样的法或玩一玩同伴的玩法。”
4、引导幼儿在梯子的横档上正确的走。
教师:“你们看他走的多稳啊。他是怎么走的?(要手臂伸直侧平举,眼睛看前下方,走的时候要慢稳)。我们也来学学试试。”
5、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在垫在轮胎上练习走练习。
教师:“刚才你们在梯子上玩出了很多种方法,现在我把轮胎垫在梯子上你们敢在上面走吗?(敢)但要注意安全。”
6、幼儿自由选择拿一个水瓶在梯子上走。
教师:“这儿有好多水桶,你们手里每人拿一个水桶在梯子上走一走,比一比谁走的最稳。”
三、游戏:“送水”
1、游戏方法:幼儿选择不同的装满水的两个瓶子,并自由选择经过不同“小桥”,将水运到指定的终点。
教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瓶子,路上要经过不同高度的斜坡,将水运到运动场的水箱里,并且要把水瓶摆放整齐,送完以后回到队伍中,继续再送,看哪谁运得罪多。”
2、幼儿进行“送水”游戏,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
3、评析本次游戏并评出大力士奖。
教师:“你们都很勇敢,不过有个别小朋友没有遵守游戏规则。你们中谁运水最多啊?我们把他评为小小大力士。”
四、幼儿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带领幼儿放松四肢。
大班竹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活动准备:
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
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看到了什么?
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
发髻、筒裙、图案
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
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
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
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
五、幼儿创作: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
六、活动结束: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充分给幼儿探索的材料和机会,激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发现。通过总结和知道上好一节课,最主要的是目标定位要准确,充分了解幼儿,要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材料和环境,教态要好,有强烈的应变能力,其次要熟透教案,对每个环节的设置都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这样,在任何场合都能把一节课上好。
大班竹教案 篇5
一、背景:随着幼儿对运动器械的逐渐熟悉,他们已不在停留于玩单一的器械和单独玩了,而能把不同运动功能的器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新的游戏,小范围的合作游戏也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实录
在开展竹特色运动前,我抛出了“你能不能将竹梯和其它的器械组合在一起玩?”的问题。运动开始了,我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思维一直比较活跃的王思宇、黄昊天等几个男孩子的积极回应。只见他们把竹梯、竹圈和大型玩具的一个出口处间隔排开来。很快一条通道就建成了。这时,已经有些孩子等不及要从通道上走了。他们边忙乎着边告诉其它的幼儿“别着急,这条通道还没好呢,你们等一等呀”!很快,建好的通道上挤满了人,虽然越来越拥挤,但他们都很耐心的'等待着通道的完全建好。而他们有了后来的几个女孩子的帮助,通道很快建好了,他们满足的朝等待的人群喊到:“现在可以了,你们继续前进吧”。这条通道果然很受欢迎,通道上一直挤满了人,为了能从这条通道通过,许多幼儿表现出少有的耐心。很快,所有的人就被转移到了这条通道上,而黄昊天他们几个则充当了小指挥和教练。可由于得意于自己的“创作”,他们自己有时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其他幼儿一起玩了起来。渐渐得,有些幼儿由于等待的时间过长而表现的不耐烦了,他们也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时,我说:“怎么办呀,能不能开通其它的通道,把这条通道上的人分散开来呀”?听了我的话,他们若有所思,黄如一最先想出办法。只见他从建好的通道上拿了一个竹梯接在了大型玩具的另一个出口上,其他的幼儿马上领会和认可了他的主意,也行动了起来。经过一番挪哪些挪多少器械的争议,终于,一条新的通道又建成了。顿时 ,新通道发挥了作用,两条通道他们分别给它们命名为“弟弟通道和妹妹通道”。他们分两组快乐的练习着,为比赛做好准备。
三、分析与支持
由于先天个性和后天能力水平的差异,大班幼儿更加凸显出从自主决策、和同伴一起商量达成目的、跟从式的参与决策和等待式的无决策意识等不同层次的自我决策能力。各层次在我班幼儿身上都有明显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况是固定不变的。其实,每个幼儿都有自我决策和得到别人认可而得到满足的愿望,只是,大部分幼儿都缺乏这种意识,更主要的是缺乏如何征得同伴认可的方法和策略。而教师就是要见缝插针地给幼儿参与决策的动力和支持,并且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推动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的探索和合作之路能够继续走下去,进而最终达成共识,而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的。
大班竹教案 篇6
产生背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
开展准备:
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
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幼儿社会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器店等。
墙而布置一些与竹有关的画、图片及幼儿绘制的画和制作的手工艺品。
区角布置一些关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竹,了解竹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引导幼儿探索竹对我们生活所起的贡献。
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记录:
社会:《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
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
科学:《妙用竹竿》《竹蔑制品》《竹一一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
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5以内的加减》
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蔑制品》
。音乐:《熊猫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
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
家园开放Fh《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
《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活动具体
开展过程:
子活动一:《社会实践:参观竹林》设计思路:方案活动的第一天,教师带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现在幼儿的眼前。孩子们一下子涌入了竹林,有的在捡竹叶,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笋。孩子们兴奋的玩耍着,时不时的有很多孩子跑来问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把这些问题记了下来,请来了护林员叔叔为大家作答,孩子听的可仔细了。活动进展:
教师联系附近公园的竹林,带领幼儿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发现认识竹的外形、构造(笋、竿、叶、竹节、竹膜等)听护林员叔叔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种类。
幼儿表现:
孩子们边玩边提出了许多关于竹的问题:洋: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啊?飞:这棵竹子好高啊,它有多大呀?丽: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竹子小时候叫竹笋,长大了又叫竹子呢?超:叔叔,我也有一个问题,种了这么多竹子有什么用啊?陵:我知道竹笋可以吃的,我最喜欢吃竹笋烧肉了。教师回应:听了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关于竹的问题,发现孩子们对于我们大人平时很常见的竹观察很细致,充满了好奇。在护林员给小朋友做介绍的时候,孩子们对于竹子更是有很强的探讨兴趣。因此,我决定从幼儿的观察与兴趣入手,开展此方案活动。
大班竹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准确地作出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有趣的竹蜻蜓》。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不同形状的竹蜻蜓、操作记录卡)。
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构。
2、幼儿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关。
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1)幼儿讲述探索结果。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
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重要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呢?
(4)幼儿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多种尝试和改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反思:
1、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竹蜻蜓"入手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
2、创设支持幼儿探索发现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活动巧妙利用了幼儿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比比哪种形状的"竹蜻蜓"飞得高,使科学小实验轻松有趣,并结合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中观察、对比、发现不同形状的"竹蜻蜓"飞行的特性,初步感知其向上飞的科学原理。
3、注意在科学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分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学习分工,互相合作探索、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获取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合作探索的能力与耐心倾听的能力
大班竹教案 篇8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竹蜻蜓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五、活动过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作固定。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
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②风车。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大班竹教案 篇9
准备: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3、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
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你们欣赏。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来到了什么地方?
小结:这段音乐是葫芦丝演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它表现了美丽的傣族姑娘们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欣赏傣族舞,了解一些傣族人特有的文化特色。
1、(欣赏傣族舞)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她是怎样跳舞的?你能看出她是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问:小孔雀在干什么?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3、美妙的音乐把许多傣族姑娘吸引来了,想不想看一看?
课件:
①、这个傣族姑娘在干什么?她们姿态象什么?穿了一件什么衣服?
②、这儿有三个傣族姑娘围在一起跳舞,她们是怎样跳的?大家来学一学!
小结:她们的身体、跨部、脚呈S行,这是傣族舞中特有的动作:“三道弯”,一起来摆一摆。
③、傣族姑娘围在一起跳舞,还摆出了许多造型。
④、跟傣族姑娘一起跳舞。
三、幼儿创作:小朋友跳的傣族舞真棒,你们喜欢傣族姑娘吗?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他们画下来好吗?
四、作品评价:请小朋友围着图画,找找最喜欢的傣族姑娘,听着音乐跳吧!
大班竹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发现出竹竿的多种玩法。
2、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体育游戏的来历,尝试用XX和XXX两种节奏型跳竹竿。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数三分之二的长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2、律动音乐磁带,音乐磁带《阿佤人民唱新歌》。
3、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长短不一)随乐骑大马入场。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竹竿、棍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竹竿、棍棒的多种玩法:
1、利用竹竿、棍棒进行"一棒多玩"
导语:竹竿、棒子可以和我们玩骑大马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
2、交流、总结竹竿、棍棒的新玩法。
幼儿展示自己探索出的新玩法。(挑担、跳竹竿、多人合作划小船、抬花轿、练武术、铺小路等等)
三、看图片、录像了解跳竹竿的来历、方法。
导语:刚才我看到了XX小朋友他们两个人在地上敲竹竿,让其他小朋友来跳,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他们那样就叫跳竹竿。这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黎族特有的民间舞蹈、游戏活动。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现在,跳竹竿这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还成为了他们招待远方客人的一项活动。
幼儿观看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录像。师边看边讲解。
提问:他们是怎么跳竹竿的呢?好玩吗?
师幼共同了解跳竹竿的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是许多人一起玩,其中两个人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按一定的节奏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人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四、幼儿玩"跳竹竿"游戏。
导语:小朋友,你们也想来跳竹竿吗?让我们一起来玩吧!你们想用什么节奏来跳竹竿呢?
1、两人合作学用XX的节奏型敲打竹竿。
2、两人合作学用XXX的节奏型敲打竹竿。
3、幼儿自己分成三人一组尝试用XX的节奏打竹竿、跳竹竿,体验跳竹竿的快乐。(师帮助幼儿总结方法如何才能跳好,不踩到竹竿上)
队形:四散
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
4、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师幼共同随乐尝试用单脚跳、分合跳、双脚跳等方式跳竹竿)
队形:四散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竹竿、棍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5、幼儿尝试用不同队形跳竹竿。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能用竹竿摆成好看的队形来跳吗?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摆出好看的图形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大班竹教案 篇11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
大班竹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旋律.
2.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跳一跳.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但是针对农村的孩子,欣赏,仍是一大难题。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问题情境和基本舞蹈动作来带动学生,希望能够达到欣赏的效果。 教学重点:欣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随音乐跳一跳。 教学过程 :
一、走进云南
1.云南印象(课件播放云南的相关民俗风情) 2.生吹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3.葫芦丝的构造 4.葫芦丝的传说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傣族地区.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在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精神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年轻人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葫芦丝发音优美柔和,圆润婉转,略带鼻音,善于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发出的声音犹如抖动丝绸般飘逸轻柔.被誉为”天籁之声”. 二,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
(1)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用葫芦丝演绎这首乐曲,是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彰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得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中,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悠悠抑扬,清清淡雅.
(2)作曲家施光南简介
2,分段欣赏
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1)听音乐一,划旋律线
(2)哼唱主旋律
(3)听音乐二,对比音乐一,感受变化
(4)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课件播放合唱版与独唱版) 欣赏中,可以跟着哼唱自己喜欢的旋律。
三.参与表现
(1) 出示傣族舞基本动作图片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傣族舞蹈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
① 学跳傣族舞。
② 舞蹈表现。
四、课堂小结
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大班竹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在高10——20cm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增强小腿肌群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2、尝试在不同高度的竹梯上行走,探索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3、积极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竹梯、轮胎、装水的塑料瓶、拱形门、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听音乐做热身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玩竹梯探索多种玩法。
2、提出走横档的要求,幼儿分组练习。
3、幼儿讨论:走横档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再次练习)
4、用一个轮胎架高成斜坡,鼓励幼儿尝试。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需要重点讲解的部分
5、增加游戏难度和趣味性,把梯子摆成从低至高的不同坡度,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6、游戏"送水"。
三、结束部分:自由放松"机器人"
评析:
大班体育活动《玩竹梯》:教师选材比较新颖,目标明确,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活动,体育常规很好,教师的口令简洁、到位。活动中层次性强,逐步提高要求,,思路清晰,观察细致,语言鼓励及时。从内容上看,满足了幼儿挑战自我的需要,材料提供更专业,更体育化,竹梯很有运动气氛。但在综合游戏时,教师提供的钻山洞的高度不太适合幼儿,应教会幼儿侧钻的'技能。在增加难度是,如果幼儿愿意尝试难度高的,那么难度低的就要及时调整掉。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以鱼贯的方式进行练习、减少了等待的时间,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幼儿体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活动中,我没有特别强调动作技能、而是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且注意到了幼儿年龄特点、注意对幼儿的保护、强调安全。
大班竹教案 篇14
一、设计意图:
有一天,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提线木偶,大部分幼儿对此感兴趣,议论纷纷。孩子对木偶的好奇,引起我的关注。而泉州木偶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泉州木偶可谓家喻户晓,更是深受孩子的喜爱。所以本次活动选择小竹节来制作竹偶,而且制作材料是幼儿周围生活最常见的。从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木偶也是非常齐全审美需求及心理发展特点的,而且这个活动将在情感、艺术、知识技能等方面给予孩子很大的帮助。既能在实际操作中继承传统民间的手工技能技巧,又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快乐。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穿线、剪、粘、画等技能制作小竹偶。
2、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3、 简单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① 杯子、小竹节、小纸筒、塑料片、吸管、细铁丝、线、棉签、纽扣等若干个。
② 水彩笔、双面胶、剪刀等若干个。
③光盘
2、 知识准备:
简单了解一些家乡的小木偶的有关知识。
四、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观看课件,了解有关提线木偶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木偶客人,想请它们表演节目给小朋友们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外形特征。
师:看,老师也做了个小木偶,小朋友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① 说一说:制作的材料?
② 想一想:制作的方法?
3、 示范、讲解小竹偶的制作方法。重点演示小竹偶的制作方法。
4、 师提出制作要求:
① 做到三轻
② 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③ 废纸等东子要放在小篮子里
④ 想办法把小竹偶打扮得更漂亮
5、 幼儿制作,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制作出不一样的作品。
6、 请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作品与客人老师一起玩。
【大班竹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可爱的竹蜻蜓教案02-23
大班科学有趣的竹蜻蜓教案04-03
玩竹梯大班体育优质教案09-09
《竹》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03-24
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10-07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_玩竹梯09-22
幼儿园大班《好玩的竹梯》体育教案09-08
竹影的教案01-23
《竹影》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