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的教案

时间:2023-03-01 13:46:34 教案 我要投稿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铃儿响叮当》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集锦15篇)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知道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单联系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激发兴趣游戏:摸摸你的**,**在哪里?

  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领真大!

  二、听一听,区别铃声1、第一页:闹钟铃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好像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

  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2、第二页:电话铃电话响了会唱什么歌?电话丁零零,好像对喜洋洋说什么话?

  游戏:打电话小结:电话丁零零,请问你是谁,打好电话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3、第三页:车铃喜洋洋骑的是什么车?听听发出了什么声音?

  车铃丁零零,好像在说什么?

  小结: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吧。过马路走横道线,做个安全的小宝宝。

  4、第四页:门铃门铃叮叮咚,好像在说什么?

  游戏:做客我们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说一说,铃儿响叮当四、唱一唱,体验快乐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2

  【教材分析】

  《铃儿响町当》是一首脍多人口的经典儿童歌曲,采用“ABA"3 段式结构,描绘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在冬季银白色的雪野里乘着雪橇愉快嬉戏的情景。第一段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音乐形象:第二段曲调逐渐上移,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曲调活泼、欢畅,节奏轻快,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大班幼儿非常喜欢演奏打击乐,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能看节奏谱进行演奏,注意保持合奏时各声部的和谐。本活动通过倾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自主学习看图谱演奏等方式,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马

  儿奔跑、孩子们乘雪橇飞奔、雪橇渐渐远去的景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小铃、串铃、响板、铃鼓演奏 24 拍不同节奏型的方法。

  2.能用 4 种打击乐器看演奏图谱准确演奏节奏型,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演奏图谱,小铃、串铃、响板、铃鼓等乐器(保证每个幼儿有一样乐器)。

  【活动建议】

  1.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铃儿响铃铛》,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1)交代乐曲名称,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听了乐曲,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再次欣赏,了解乐曲节奏和“ABA”3 段体结构,初步感知乐曲特点。提问: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它有几段?哪两段是一样的?

  2.鼓励幼儿看演奏图谐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感受马在雪地上拉着雪橇有节奏地奔跑和孩子们得意地坐在雪橇上的愉快心情。

  (2)出示演奏图谐,引导幼儿练习重点节奏型。

  提问:演奏图谱中哪些地方看不懂?谁能拍出这个节奏型?还可以怎样表现这个节奏型?

  (3)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根据乐曲的情绪,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拍肩、转手腕、跺脚)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3.引导幼儿尝试用小铃、串铃、响板、铃鼓进行演奏。

  (1)出示小铃、串铃、响板、铃鼓等乐器,引导幼儿看演奏图谱用正确的方法演奏,着重练习重点节奏。

  (2)请幼儿自选乐器分组练习演奏。

  (3)指导幼儿看演奏图谱用乐器进行合奏。教师哼唱歌曲,指导幼儿看演奏图谐合奏, 随时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

  (4)请幼儿根据教师指挥进行演奏,重点指导幼儿随音乐准确演奏节奏型,鼓励幼儿大胆用乐器表现乐曲的情绪。

  (5)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

  (6)请个别幼儿尝试做小指挥,全体幼儿合奏,进一步体验合奏的快乐。附

  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美国的圣诞歌曲,学生在学这课之前就已经基本会唱了。学习这首歌曲,学生是非常期待的,既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么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不单单是唱会歌曲。在课程的开始,我设计了几个有趣的练声游戏,并且在创设情景的同时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解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不仅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发声练习,而且体会到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审美愉悦。另外,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将难点部分融入其中,让学生对于“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的情景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歌曲的音乐形象的理解。而对于本课,由于一些难点在最开始就已经解决,因此到这时已经变得相对的简单。加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充分的予以调动,这时老师加以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产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这么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课程往后进行时,课程的难度在不断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越发增强,在40分钟内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好多首圣诞的歌曲,让孩子来表演圣诞老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对于本课的设计中,我将音乐的聆听贯穿全课,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行对比,甚至同一段音乐,对其音乐要素进行变化,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群众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这带课我们就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如: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1=D,但竖笛难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能够。如改成1=F,竖笛只要学会b7就用吹奏,口琴仍不能,但唱起来调略嫌高,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l=C来吹奏,虽然唱时歌声会沉闷许多,但这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教学反思: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用心参与,用打击乐器伴奏是有创造性。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4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铃儿响叮当》教学反思。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表现了孩子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因为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后来逐渐演变成圣诞节等节日歌曲,深受人们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教学反思《《 铃儿响叮当》教学反思》。

  现在这首歌曲在我国广泛传唱,尤其在圣诞节的时候,在一些商店和西餐厅经常播放这首歌曲。因此当我播放这首歌曲时,有部分学生能跟着音乐哼唱,而且表情很快乐。所以说有部分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而且课的开头,我还用讲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圣诞节属于西方节日,和我国的.春节一样隆重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的后段呼应开头,同样用讲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在圣诞节,人们除了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圣诞大餐、装扮圣诞树、互赠圣诞礼物外,还唱好听的歌儿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祝福。让孩子们从中明白,中国的春节也好,西方的圣诞节也好,共同之处都是家人朋友团聚、增进感情的节日。在我讲了这首歌曲的简介之后,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唱兴趣。学唱歌曲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学唱前半部分旋律,在这一部分旋律中,前三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有一个附点音符和两个后十六分音符,而且每个乐句结尾音高呈上升趋势,学生初步学唱时掌握不好节奏,在反复指导后才唱好。然后第二部分的旋律大部分学生都听过,跟着音乐就能学唱下来,效果较好。这首歌曲的总体学唱效果很好,学生都能以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

  整节课要学习完成的内容很多,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音乐情感的体验都比较丰富。这节大容量的课也使我获益良多,有了新的突破。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给的快乐,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学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意境,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来表现它。

  教具准备:脚踏琴、小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课

  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二拍子、欢快)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课件出示歌谱)

  3、学唱歌曲第一部分教师范唱后学生跟唱

  4、学唱歌曲第三部分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师范唱。

  (2)学生随琴跟教师跟唱。

  (3)找出较难的地方进行解决。

  (4)老师范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

  (5)全体跟钢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着钢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课件歌曲音乐,唱一遍。

  8、跟课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认识乐器及为歌曲伴奏,1、认识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并演示打法。

  2、分组练习。

  3、整体歌曲表演:一组唱歌、一组乐器伴奏。

  四、观看歌曲视频,结束本课一遍后,两组角色互换。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6

  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儿歌)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老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活动教具以及动画课件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不同的铃声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2、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一定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各种铃声(闹钟、电话、自行车、门铃、小铃)、课件、实物(小铃、电话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谈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今天姜老师让你们认识一位朋友,瞧,它是谁呀?

  2、小熊和你们一样都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可是小熊今天还没有来上学呢,让我们去它家看看吧。

  二、理解儿歌

  价值分析:在故事情境中让幼儿喜欢听辨各种不同的铃声,了解不同的铃声所表示的意义。

  (一)闹钟

  1、看,小熊在干嘛?

  2、小熊妈妈想了个好办法叫小熊起床,是什么呀?闹钟

  3、闹钟发出了声音?

  4、闹钟叮铃铃,要告诉小熊什么呀?

  5、我们一起叫醒小熊吧。

  小结:闹钟叮铃铃,我们起床吧

  (二)电话机

  1、小熊听到了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电话叮铃铃响了,我们接电话要怎么问啊?

  3、个别幼儿师范接电话:喂喂是谁呀?

  小结: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是小猫打来的电话,要小熊到她家和她一起去上学呢

  (三)自行车

  1、小熊怎么去熊妹妹家呀?

  2、出示自行车图片,原来小熊是骑着自行车去小猫家的呀,看见前面有人,我们该怎么办啊?为什么要按车铃呀?

  3、一起模仿小熊骑车,按车铃

  小结: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呀。

  (四)门铃

  1、小猫家到了,我们先要怎么样?

  2、门铃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小猫听见了要先说什么呀?

  3、一起试试按门铃。

  小结:门铃叮铃铃,请问是谁呀?

  (五)小铃

  1、熊哥哥和猫妹妹一起去上学咯。

  2、幼儿园里真开心,小铃也发出了叮铃铃的声音,小熊和小猫一起在干嘛呀?

  小结: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3、完整欣赏儿歌

  三、游戏——铃儿响叮当

  价值分析:通过游戏,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的乐趣。

  T:我们也来学学小熊和小猫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以情景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幼儿对于活动参与的兴趣浓厚,在活动中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愿意模仿和表演,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了自主性,活动中我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深得幼儿喜欢,总体而言,目标达成度较高。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8

  活动内容:

  铃儿响叮当(体育游戏)

  活动目标:

  能根据辩听小铃声音信号的方向进行快速跑。

  活动准备:

  1、乐器小铃一副。

  2、场地四角放有四块遮挡物(上面画着大树、房子、花、篱笆等不同图样的内容,长宽能遮挡住一名成人蹲下不被发现),

  3、录音机,磁带《一只小铃铛》

  活动过程:

  一、跟着铃声走一走。

  教师将小铃放在背后敲击引发托儿兴趣。

  教师:“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如不认识,可以拿出来给托儿看,告诉托儿其名称。

  教师带领托儿先用声音模仿小铃的声音,再跟着铃声走一走。

  二、 “找小铃”游戏

  介绍游戏

  “教师:“小铃还想和你们玩一个找小铃的游戏!你们要用耳朵仔细听:小铃到底躲在哪里?”

  玩法:托儿蹲在操场中间,闭上眼睛,配班教师手持小铃躲于纸板背后,敲击小铃。www.300168.com托儿寻声而找,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纸板前,等小铃出来。“你们看操场上有四个幅画,你听到声音后认为小铃在哪个幅画后面,就站在那幅画面前等,小铃会出来给你们看的。”提醒托儿不要拥挤。

  游戏进行2-3遍

  教师注意提醒托儿轻轻跑,避免跌倒。

  三、在《一只小铃铛》音乐声中,托儿和小铃一起唱着歌,放松四肢。

  活动延伸:

  区域:在音乐律动区提供小铃铛若干副,供托儿课间或自选活动时间摆弄。另提供一些其他打击乐器,如:铃鼓、沙球等,让托儿比较其音色的`不同。

  户外活动:可以用小铃作活动开始、结束的信号。 -

  美工区:提供小铃的轮廓,供托儿拓印、涂色。

  发现区:提供各种不同功用的铃的图片、实物等,让托儿找找“小铃在哪里?”如:圣诞卡上、圣诞老人手上、小狗脖子上、钟上等。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中画一个大圆圈。

  2、场地上悬挂2—3排小串铃或小球、塑料袋等物体,挂物数量多于幼儿人数,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2)玩“大皮球”游戏。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基本部分

  (1)游戏“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第跳起的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个别幼儿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4)小结

  3、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2)在老师带领下愉快的飞下场。

  活动延伸

  1、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去顶或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挂物。

  2、教育幼儿游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受乐曲《铃儿响叮当》,能在模仿动作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各种肢体动作。

  2、享受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感受新年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

  课件、铃铛若干。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律动:《喜洋洋》

  2、师:这是什么曲子?(叫什么名字?)【喜洋洋】你听了这首曲子觉得怎样?(一种怎样的气氛?)【热闹、喜庆、开心、热情】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是最热闹最喜庆的呢?【过生日、结婚、过新年】

  3、师:你们都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呢?(怎样过春节?)

  小结:有了这些挂灯笼、剪窗花、贴对联、放烟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的春节更加的热闹、喜庆了。

  二、欣赏乐曲、感受旋律

  1、(ppt)新年老人:小朋友们,新年好!【引导幼儿与新年老人打招呼】今天,我要送你们一份新年礼物——带聪明的孩子去卡通城堡欢度新年。/你们想去吗?/那我先考考你们!

  2、第一遍欣赏: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乐曲。

  提问: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让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这首曲子曲调活泼、情绪欢快。让我们想到了放烟花、贴春联、挂灯笼,这些有趣的事情。

  3、第二遍欣赏:

  提问:这首曲子都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呢?

  小结:因为有了琵琶、笛子、二胡、扬琴的共同演奏,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更热闹喜庆的新年气氛。好听的乐曲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铃儿响叮当》。

  三、肢体表现乐曲

  过渡:瞧,卡通城堡的大门敞开了,我们赶快进去吧。

  1、(图片:小公主)瞧,小公主在那边等我们呢!优雅的小公主做了个什么动作呢?你们会做吗?(引导幼儿模仿小公主的`动作)除了这个动作,小公主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肢体动作)我们看看小公主到底做了什么动作!

  (引导幼儿结合2副图片,连续得做动作)

  小结:原来一个静止的动作配上了身体某一个部位的变化,比如手的上下摆动,就能变成一个连贯的舞蹈动作。

  2、(图片:跳跳虎、粉红猪)谁来迎接我们了?他们是用什么动作迎接我们的?请你们用动作告诉我!(模仿图片上的动作)这个静止的动作可以怎么变,变成一个连续得动作呢?/这个静止的动作配上身体哪个部位(如手、腰、脚)手、脚怎样的变化?(如手上下、左右的摆动。腰部的扭动。各种基本脚步的变化。)

  小结:原来一个静止的动作配上了身体某一个部位的变化,就能变成一个连贯的舞蹈动作。(巩固知识点)

  3、(图片:阿童木)我们又碰见了谁?阿童木又做了一个什么造型呢?(模仿图片上的动作)如果总是一只脚站着的话,会很累也不能保持平衡,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幼儿身体部位的变化或方向的变化)我们的好办法和阿童木的办法一样吗?阿童木想到的是怎样的办法?请你们仔细的看图片,然后学一学、跳一跳,然后告诉我他怎样变化的?

  小结:除了除了身体的某个部位变化外,还可以配上方向的变化,也能让一个静止的动作变成连贯的舞蹈动作。

  4、卡通城堡里要举办一场新年舞会,可是卡通伙伴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都只会摆一个静止的动作,不会跳舞。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们可以把刚才跳舞的秘诀告诉他们,并且认真的教他们如何把一个静止的动作变成一个连贯的舞蹈动作。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1

  学习目标:

  1、欣赏作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布吉-乌吉”、摇滚的不同风格。

  3、能通过学习掌握变奏曲的概念,并能初步进行变奏的改编。

  重难点:

  1、聆听中能分辨出作品的变化。

  2、在欣赏中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摇滚的不同风格。

  3、掌握变奏曲的'特点。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主题部分。

  1、用哼鸣的方式发声练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主题部分;

  2、用wu方式。发声练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主题部分。

  二、新课学习

  师:回忆刚才唱过的旋律是哪一首乐曲?

  生:《铃儿响叮当》

  师:原曲是什么样情绪的?你听过哪几种不同的版本?

  1、介绍《铃儿响叮当》背景。

  《铃儿响叮当》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从十九世纪的英国开始,后来传入美国。进入二十世纪后,他起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开启神奇的旅行,再次体验这一广为流传的乐曲的历史变迁。

  2、聆听乐曲,第一遍

  师:你听到了什么?

  介绍《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创作背景。《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由美国作曲家彼得彭特所作。1987年杨鸿年听后进行部分的缩编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

  3、聆听乐曲,第二遍。师:找一找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八次或者九次(引导这八次变化是围绕主题发生的,所以是八次)

  4、分小组聆听第三遍

  师:注意听自己的部,和主题对比找出三个特征。分组聆听乐曲——讨论总结——分小组说明。

  5、分部分聆听,完成游戏:领贴纸。

  教师出示不同变奏的对应曲风贴纸,由各小组认领。

  6、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由小组将各部分特征在聆听过程中进行展示。

  三、了解变奏曲

  1、在音乐声中分组讨论变奏曲特点。

  2、教师总结变奏特点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

  四、拓展:创编《小星星》

  1、出示《小星星》主旋律

  2、视课堂时间,改编华尔兹和爵士风格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知道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单联系

  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激发兴趣

  游戏:摸摸你的**,**在哪里?

  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领真大!

  二、听一听,区别铃声

  1、闹钟铃

  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好像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

  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

  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2、电话铃

  电话响了会唱什么歌?电话丁零零,好像对喜洋洋说什么话?

  游戏:打电话

  小结:电话丁零零,请问你是谁,打好电话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3、车铃

  喜洋洋骑的'是什么车?听听发出了什么声音?

  车铃丁零零,好像在说什么?

  小结: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吧。过马路走横道线,做个安全的小宝宝。

  4、门铃

  门铃叮叮咚,好像在说什么?

  游戏:做客

  我们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说一说,铃儿响叮当

  四、唱一唱,体验快乐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师:同学们,冬天到了,下雪了,大家看(出示雪景图片)你此刻最想做什么?老师这儿有几张小朋友们滑雪的图片(出示滑雪图片),大家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圣诞老人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驾着马车坐着雪橇也赶来凑热闹了,大家看,他来了(出示圣诞老人图片)。看了这几幅图画让你想到了什么?

  2、 师:今天圣诞老人也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同学们猜猜会是什么呢?

  3、 师:同学们真聪明,是一首歌,你们听(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

  4、 师:听完了有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把音乐书翻到第48页,歌名是《铃儿响叮当》。

  二、初步欣赏,了解歌曲

  1、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 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1=F 2/4拍的歌曲,它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的曲式构成的,是一首活泼、轻快地儿童歌曲,唱的时候要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曲子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叮叮当!嗨!它描绘了一群小伙伴坐在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的'美丽画面。第二段旋律变得宽阔,表现了小朋友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内心的欢快。

  3、 初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如果会唱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 师:我听好多同学都会唱,这样吧,我们一起清唱一遍好吗?

  三、学唱歌曲

  1、节奏教学

  师:歌曲中这几个地方唱的不够准确,同学们请看(出示歌谱)。

  ①出示节奏类型,学生练习朗读。

  xx xx∣x.x∣xx xx∣x.x∣∣

  ②根据强拍、弱拍的规律,用da带动作练习朗读。

  ③出示歌词,学生根据节奏类型练习朗读。

  ④出示这种节奏类型的简谱,学生跟琴试唱。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指导学生反复练唱。

  2、发声练习

  (教师播放歌曲)师:同学们听听黑鸭子合唱团演唱的《铃儿响叮当》和我们演唱的从音色上看有什么不同?

  ① 出示简谱,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音方法练唱。

  1=C

  12 3︱34 5︱56 54︱32 1‖

  啊

  ② 要求学生保持这种发音方法清唱第一段。

  ③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整首歌曲。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①(播放前八小节的音乐)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叮叮当,叮叮当是什么声音?同学们再听一遍,想一想在演唱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学生试唱。

  ②(再次播放前八小节的音乐)师:同学们再认真听一听这段音乐,从这个“嗨”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试唱。

  ③(播放后几节的歌曲)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作曲家想向我们表达什么呢?(指导学生要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小朋友们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内心的欢快。)

  ④教师弹琴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朋友们在滑雪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呢?你还能给它们创编更多的歌词吗?或者是改变一下歌曲的结构、拍号等。(分小组创编并展示)

  2、欣赏黑鸭子合唱团及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

  3、师:如果把它编成音乐剧我相信会带给大家更多的快乐!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4

  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儿歌)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

  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

  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

  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理解、模仿

  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

  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

  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

  ——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音乐响)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相关文章: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01-21

铃儿响叮当教案03-22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精选21篇)04-13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5篇)03-01

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12-31

中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03-14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07-08

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教案01-28

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