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21 12:13:13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到做人要谦让,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要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再读课文,4、用笔画出不5、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6、然后反复7、练读,8、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指10、名11、读课文,12、互相评价。

  13、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14、老师板书: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15、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2、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3、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4、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3、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4、学生写字,5、教师巡回指6、导,7、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 二 课 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4、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语气。

  6、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7、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8、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文章结构,仿写诗歌。

  4、通过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并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太阳系行星的景象。

  课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出示星空、星座的图片]

  2、图片上出示《美丽的星空》的片段学生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3、[出示:诗歌是甜美的、想象是丰富的,多读诗,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勇于表达的小诗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31给星星正名[板书]齐读

  2“正名”什么意思?改名不可以吗?谈谈你的理解。

  3、再读课题

  过渡:这么美的星星,作者却说它们的名字错了,快读读第一小节,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

  二、自读自悟,第一小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星星的名字错了?

  预设:完全搞错

  怎样完全搞错的呢?文中运用了一个标点符号“——”

  破折号的'作用有:[1、解释说明;2、表示延长;3、表示转折]在这里选用哪一个?

  预设:指鹿为马[故事]

  把马叫骆驼[图片]

  理解意思:名不副实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的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方法;读的不好,老师范读,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体会前两句和后四句感情上的不同,再读。

  三、细读第二至五小节,结合资料读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读2———5小节,哪些星星名不副实?为什么?[生自由读]

  交流【板书:水星地球火星木星】

  我们先来看看水星

  1、水星

  1)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说;也可以根据课文说]

  2)[出示:比方说太阳系中的水星,它哪有水珠一颗。热得石头都冒烟,铅、铝都熔成湖泊。]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热]

  3)怎么会这么热呢?让我们了解一下水星吧![资料:水星的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摄氏度,为427摄氏度。]这样热的星球怎么可能有水呢?

  4)改诗对比:[它没有水珠一颗,因为星球太热。把水星叫做火星,更加适合。]比一比哪个好?为什么?(体会1,原文读起来更有意思;体会2,反问句强调作用)

  5)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一小节。

  2、地球

  1)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明理由。原文中:可是我们的地球,地少,水却很多。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

  2)概括它的特点:地少水多

  你对地球了解多少介绍(如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补充资料: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3)看来[把地球叫做水星,绝对不会有错。]

  4)去掉文中[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地球淹没。]或者换成数据,行不行?问什么?(假设使我们通过想象,体会更加深刻)

  5)再读课文。

  3、默读4、5小节,概括行星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写一写,画一画)

  1)反馈:

  火星

  特点:冷

  企鹅:南极气温很低,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企鹅是如何耐低温的?为了保持体温(恒温动物),企鹅必须大量进食,其皮下也有厚厚的脂肪层,有效保温。另外,其体表的鳞状羽毛可有效阻挡寒冷的冰水。

  [原因: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

  木星

  特点:没有树

  原因: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

  什么是辐射?[资料: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以最常见的电脑辐射为例: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及周围的相关设备都会产生辐射,眼睛看不见,手摸不到。据科学研究表明:电脑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积累的,人们经常(长期)在超强度的电脑低频电磁辐射环境中使用电脑,导致头晕、头痛、脑涨、耳鸣、失眠、眼睛干涩、视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无力、记忆力减退、部分人脱发、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底下、白内障、白血病、脑癌、乳癌、血管扩张、血压异常、胸闷、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男性精子质量降低、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孕妇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生殖病变、遗传病变、癌症等可怕疾病。人在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许多电磁辐射颗粒,经常遭辐射会出现脸部斑疹。一个人连续操作电脑工作五小时,电脑产生的低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相当于一天的生命损失。

  氢弹爆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氢弹爆炸的威力[视频]

  [齐读:这样的行星,又该叫它什么……]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你的感受

  2)[出示2———5小节]对比,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名不副实的名字,要进行正名;都是先写名字,再写特点,最后写正名;都押韵

  不同:后两个星星没正名(学生说不出来时可以补充,引导)

  3)我们来想象一下它们可以叫什么星?可以根据课文,可以根据老师同学给你的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星球的了解正名,一定有理有据。

  指名说一说

  (老师随即板书)

  4)你能用自己起的这么多有趣的名字把这两小节补充完整吗?

  [出示:再说神秘的火星那里压根儿没火。空气都冷得结冰,企鹅也没法生活。如此寒冷的星星,叫()感觉不错。

  至于大个子木星,充满了强烈的辐射。整天像氢弹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这样的行星,叫()合适不过。]

  指名补充诗歌

  过渡:你们补充的多有创意呀!看来真有不少小诗人从这里诞生了!

  四、回顾全文

  1、不过[出示:我想这样的例子,天上一定还有很多,如果要一一正名,有待我们去探索!]师生一起读

  1、这篇诗歌的题目是《给星星正名》,请你再美美的读一读这篇课文,思考作者真的要给星星把名字改正过来吗?他想通过诗歌告诉我们什么?

  1)生自由读文

  2)反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五、总结全文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并坚持长期探索。”我希望你们能成为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的下一位“达尔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自己的材料仿写一节诗歌

  3、推荐读物戴巴棣《大自然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31给星星正名

  水星热火星

  地球地少水多水星科学

  火星冷……探索

  木星没有树……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有趣的汉字,让学生体会,同一个字在不同词语中有不同的含义。

  2.培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丰富自己的词语库。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讨论,在讨论中乐于表达,提高分析和说话的能力。

  4.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在有趣的小故事中明白标点符号的作用,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6.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7.学习写一件事。

  8.学写毛笔字,学习写“弯撇、竖撇”。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汉字构成的特点,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

  2.积累成语。

  3.正确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灯片。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今天我们来放松一下,跟老师一块儿去语文乐园玩玩吧!

  二、有趣的汉字。

  1.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有“鬼”字的词语;“鬼”字在各个词语中的意思都不相同。)

  3.: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里意思不完全一样。

  4.小组交流,拓展: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汉字也是这样,在不同的词语里面有不同的意思?举例说一说。

  三、词语超市。

  1.现在我们快乐的小火车开到了词语超市,进来看看吧,超市里都有些什么东西?自由认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你能发现这个超市中词语的特点吗?

  3.给这个超市命个名吧?说说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4.游戏:我当老板开超市。

  提出规则:

  可以先确定一个字,以它为首开一个词语超市。如:“百”——百年树人百花齐放……

  可以选择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开一个词语超市。如:对牛弹琴画蛇添足……

  词语写得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秀超市”。

  四、有趣的标点。

  1.过渡:大家通过自己开超市又积累了不少词语,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讲一个故事。师讲述《有趣的标点》的故事,出示小黑板:

  契约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2.想一想财主和长工各是怎么念的?指名试念。

  3.师标注:

  财主:“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长工们:“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4.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5.你还遇到过或听过哪些妙用标点的事?说听听。

  五、。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教师

  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阅读欣赏。

  1.读《我给老师当“老师”》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

  2.默读短文,想想短文的主要意思。

  3.找到不懂的地方和同桌商量商量。

  4.理解内容后,指名读短文。

  5.小组讨论:这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

  a.选材新颖。

  b.有概括,有事例。

  6.:阅读短文的方法。

  三、推荐阅读。

  第三、四课时

  一、谈话示范,切入主题。

  1.教师讲述最近发生的,大多数同学都知道的一则新闻或新鲜事,引起共鸣。你们有同学也听说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报纸、广播、电视)

  2.刚才老师是怎么介绍的?你们听清楚了吗?

  3.评一评老师刚才播报的新闻(或新鲜事)。(引导学生从表达的态度、声音、表情到内容的选择和事情的叙述顺序进行。)

  4.:选材、听、说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际演练:新闻发布会。

  活动安排:

  1.热身(初赛):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初赛。每个组员轮流将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搜集的.新闻或新鲜事,讲述给组内成员听。评选出一个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教师随机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指导。

  2.新闻发布会。每组初赛所选出的代表轮流做新闻发言人。其他同学则是小记者,在发言人发言之后,进行提问。

  3.活动评奖。

  A.优秀“新闻发言人”:

  以“发言是否态度大方,有礼貌,信息正确,表达清楚,条理分明”等为依据进行评选。

  B.优秀“记者”:根据“记者”提问“是否态度大方自然,有礼貌,表达清楚有条理,抓住问题关键和观众(读者)兴趣”进行评选。

  4.优秀“记者”和优秀“发言人”答“记者”问。(如:你认为该怎样当“小记者”?你获得优秀“发言人”的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三、活动。

  1.在刚才的新闻发布会上,大家听到了哪些新闻和有趣的新鲜事?

  2.指名回答,并说说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其实,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就是一了。

  四、习作。

  1.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2.根据提纲完成,题目自拟。

  五、作业。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弯撇和竖撇的形态特征。

  2.掌握弯撇和竖撇的运笔方法。

  3.能区别弯撇和竖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正确书写带有弯撇和竖撇的例字。

  教学重点:

  区别弯撇和竖撇的运笔方法。

  教学难点:

  运笔的方法及例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范字挂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知识最牢固:激发兴趣。

  1.复习出示:“十”“士”“工”,说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复习横和竖的运笔方法。

  2.出示课件:“厂”“斤”“井”三个字,并将这三个字中的竖撇和弯撇,用红色突出,并渐渐从文字中跳出来。

  教师介绍:这些淘气的笔画从生字家里面跳出来了,它说如果你能喊出它的名字,并且知道怎么书写,它就乖乖地回家。你们愿意送这个调皮的宝宝回家吗?

  板书:弯撇竖撇

  二、我的眼睛最亮:找出弯撇和竖撇的形态特征及异同。

  1.出示范写的笔画,小组合作交流:找出弯撇和竖撇的形态特点。(指名回答。:弯撇斜而弯,但比斜撇稍直带弯;竖撇上段直,撇尾向左出尖,比弯更直一些,弯处没有弯撇长。)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运笔方法,学生跟着书空。

  a.逆:逆锋起笔。

  b.折:折笔右下斜顿,以写出撇头的方角。

  c.转:稍转向左下或下行笔。

  d.提:写竖弯撇笔锋离纸时,借下行之势提笔,形成尖细的撇尾。

  把这些运笔的方法步骤说给同桌的听一遍。

  3.刚才大家都看得非常仔细,现在老师还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将弯撇和竖撇的幻灯片重叠。观察一分钟,指名回答:重叠后你发现了什么?强调弯撇和竖撇的不同点。

  4.你们这些小朋友可真不错,不仅把我的名字叫对了,还知道了我的写法,现在我想回家了,你想知道我回家后跟其他笔画宝宝是怎么住的吗?(课件演示:弯撇和竖撇都回到“厂”“斤”“井”中。)如果你能把我住的位置大声地说给所有的小朋友听,我将会送你一张“智慧卡”。想得到它,就先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吧!

  交流:

  “厂”:由横和弯撇组成。横在上半米字格的中部起笔,弯撇起横头,在右下框的中部收笔。

  “斤”:由平撇、竖撇、横和悬针竖组成。平撇在靠竖中线上段起笔,竖撇紧靠平撇尾,撇尖在左下格中部收笔,竖起横画中部。

  “井”:由两横竖撇和悬针竖组成。上横短;下横长,写在横中线上;竖撇起笔比悬针竖低。

  三、我的模仿能力最强:书写汉字。

  1.复习写字和握笔姿势:“食拇捏笔一寸腰,两指弯成小圈圈;笔杆斜靠虎口上,掌心空虚如握球。”

  2.在田字格中书写弯撇、斜撇及三个例字。

  3.播放柔和的音乐,教师巡视,根据实际情况指导。

  四、我是小小书法家:作品交流。

  1.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仔细看看,你喜欢哪一个字,喜欢哪一个笔画?

  2.看看自己的字,有哪些地方很漂亮,和别人不一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改正?自己再写一个满意的。

  3.评选出字写得最好的“小小书法家”和会评的“评论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找出字的部首,提高部首查字的速度和能力;

  2. 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能给同类词语加上一个总的名称;

  3. 能正确地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句子,能按要求写判断句;

  4. 能找出句子中打比方的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 能按时间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二、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完成1~4题

  二、过程

  1. 自学1~4题,用铅笔独自做题;

  2. 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核对、订正;

  小结:1)左右两边都是部首,一般查左不查右;

  2)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外不查内;

  第二题

  补充:1)几个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

  2)由于受感动面产生恭敬,敬佩的感情( )

  3)不分白天黑夜( )

  4)好多人紧紧地围在一起( )

  第三题

  交流,点拨改正;

  第四题

  1) 说说“金色的斜阳”“耀眼的太阳”,“灿烂的朝阳”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2) 说说“斜阳、太阳、朝阳”,谁“高挂天空”?谁“映红水面”?谁“照亮了大地”?

  3) 检查标点;

  4) 齐读,用朗读表现出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目标:练习5~7题

  二、过程

  1.指导完成第5题

  1) 齐读第1句,说说还可以说“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

  2) 独立完成第2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3) 独立完成第3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4) 独立完成第4句;

  5) 练习说话;

  仿照题目的句子介绍其他地方的情况;

  独立写句;

  交流;

  2.指导完成第6题

  1)抽读

  比较梨树上青青的果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的;

  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比喻有什么好处,

  3)独立划句,同桌交流,划线部分在打比方部分的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交流,进一步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说说打比方的句子;

  3.指导完成第7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自读句子,并用线画出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结合每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情,独立编号;

  4)交流;

  5)连句成段,齐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 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 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两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句:

  ⑴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⑵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①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②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⑶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①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②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⑷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二、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过程与方法:

  注意考虑所提问题的意义、价值和启发性;提问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学生思维水平和实际能力;提问应紧扣中心、重点、难点、疑点、关键词语和句段,并使问题系统连贯,合乎逻辑顺序;语言要简明;以思考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要面向大多数及全班提问,必要时,可将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平,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间隙给予全面评价,要鼓励多于批评。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课文插图一样的挂图或录像片。

  学生准备:

  课前对照注释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谈话揭题,理解“检阅”:

  1、回忆大阅兵仪式。

  2、师小结: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仪式就叫检阅。板书:检阅

  3、如果你就是检阅队列中其中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检阅》齐读课题

  理解“检阅”的意思。什么叫检阅?那么,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隆重盛大的检阅的场面吧!

  1、观看课文教学挂图。

  2、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思考,并讨论自己的发现。

  3、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

  1、要求:

  大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做上记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课件:

  俱乐部主席台观众队伍局面

  广博截肢拄拐洪亮纠正

  沉默羡慕情不自禁鸦雀无声

  指名读正音

  男女生对读

  指导书写:慕截

  品字形结构:众磊焱等

  1、读课文。

  2、试着认读生字。

  3、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

  理解小珍失约,宋庆龄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

  2、自由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三、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解决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给课文分段,理解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特点。

  3、初步体会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初步体会人物品质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图片导入

  1、同学们,有一幅春联写得很美,我出上联你们来对下联,好吗?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2、这是我们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你们真棒!是啊,春天快到了,花儿们都绽放出灿烂的笑脸,今天美丽的杏花也来到我们四(5)做客了,你们瞧

  3、出示杏花图

  谁愿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它的模样?

  ……

  4、这么美的.杏花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竺可桢爷爷的目光,要知道竺可桢爷爷可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呢,让我们掌声有请我们的科学课代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竺可桢爷爷吧。

  竺可桢:浙江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

  总结:每个人的成就都是与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杏花和竺可桢爷爷身上的故事。

  板书:第一朵杏花

  指明读题:美美地读,让我们闻到花的香气。

  二、解决生字新词

  1、杏花的花瓣化生出了一些美丽的词语藏在文中等着我们一一念出它们的名字呢,你们看(出示词语)谁能把它们念得又标准又洪亮?自己先试一试?

  2、----你在读得时候觉得那些字音需要特别注意的?请带着大家读一读

  指名领读

  一株泛起吹皱程度仰起脸曾经精确估计掌握兴冲冲绽开大概郑重规律顷刻间

  开小火车纠音、正音

  3、注意仰右边的写法,不能和柳混淆

  4、郑重怎么解释?带到文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出示辨析:

  他( )声明,这件事与他无关。

  他( )地考虑后,决定拿出钱买下昂贵的货物。

  5、顷刻间用三字词语表式相同含义

  三、理清文章脉络

  1、逐段朗诵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里的人物一共看了几次杏花?)

  板书: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谁能根据这些线索试着给文章分段?

  一(1-5)写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二(6-15)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次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三(16)写竺可桢爷爷正式通过常年精确、细致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2、看来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给文章分段,有些记叙文就可以使用这种好的方法。

  过渡:你们知道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有一处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你们看:(出示图片)

  3、你能猜猜它们是哪天开的吗?

  大概……也许……可能……

  4、你们的回答,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爷爷能接受吗?你从文章那里找打答案的?

  朗读第16自然段

  5、那竺可桢爷爷究竟是怎样第一朵杏花的呢?下节课让我们再去看杏花。

  6、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

  第一朵杏花

  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词。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板书,既……又……]

  (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出示投影片:

  (1)赵州桥在________省________县。赵州桥也叫________桥,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2、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4课《帐篷》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联想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三个多音字。会写“旅”等16个字,会写“旅行”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词句,体会到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词语。

  2、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关键句子,借助提示语读好。

  3、借助简单的思维导图,讲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篇童话故事,感受一场特殊的旅行。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画出故事中,红头在牛肚子旅行路线的有关词语或句子。

  2、认读生词。

  出示第一组生词:咱们

  偷偷

  牙齿

  悲哀

  眼泪

  贮藏

  喷嚏

  笑眯眯

  。(强调平翘舌音的词语:咱们

  牙齿

  贮藏)

  出示第二组生词:答理

  回应

  一骨碌

  细嚼慢咽

  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是呀这些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它们另外的读音吗?

  3、指导书写:“细嚼慢咽”的“嚼”字。讲解书写要领,强调笔画比较多的字写时要注意看清每一部分。书空笔顺,出示书写口诀:口字立于左上方,爪字收紧有力量。中间部分扁又长,下半部分要紧靠。伸出手跟老师一块写。

  4.寻找路线图,感知文章内容。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你画出哪些词或句子(教师巡视并板画牛)指生回答,教师板书:

  嘴——

  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你能不能用上一些关联词语比如:先然后

  接着最后

  。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介绍反刍,牛一共有四个胃,当他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第二个胃里再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再将食物送到第三个胃,然后再返回到嘴里进行咀嚼,牛这种进食的现象就叫反刍)。孩子们借助路线图我们就可以把故事讲清楚。(板贴:路线图)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故事中的红头最后出来了吗?谁救了他?(他的好朋友青头救了他)

  2.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1

  捉迷藏预设2

  红头拼命叫起来(1)我们先来看红头怎样叫,出示句子。指生读此时红头的心情怎样?(板书:着急或害怕)

  请你读出你的害怕,着急(2)此时青头是怎样表现的?指生读句子孩子此时你又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板书:着急)请你读出你的着急和担心。

  小结:孩子们看这些在句子前面或后面,表示人物动作心情的词语我们叫它提示语(板贴:提示语)

  在朗读时关注他们就能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3)红头在哪呢?出示句子指生读。如果让你加上提示语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叫?请你读出你的感受。(4)听到好朋友在牛的嘴里青头是怎样做的?出示11段自读,找出青头的心情动作的提示语圈出来。青头心情怎样?(吃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加上这些动作(点红动词)来读这句话。

  3、总结:孩子们,刚才我们借助这些提示语,体会着人物心情,就读好了课文,接下来也请你用这种方法,自学12-16段,并画出表示红头和青头心情、动作的`词语,借助提示语读好课文。(1)孩子们通过你的朗读你体会到了红头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板书:悲哀)出示:“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牛肚子里,红头似乎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教师引读:是呀牛咀嚼的声音,如此巨大,如此可怕,红头的身体被黏糊糊的东西包裹着,都快喘不上来气了,所以它哭着说——,它悲哀的说——(3)此时红头不仅悲哀还感受到——(板书:绝望)(4)看到好朋友如此悲哀绝望,如果你是青头你会怎样想?(5)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红头经历的是一次怎样的旅行?(6)男女生分角色读再体会刺激的旅行。

  4、真是一场惊险的旅行,所以当红头它牛肚子里出来再次见到自己的朋友时高兴的流下眼泪(板书:高兴)出示句子: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孩子们如果你是红头,除了感谢,你还会对好朋友说些什么?请你写在研学单上。

  (四)学以致用,拓展阅读。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借助路线图,加上提示语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你能不能借助思维导图把故情头救助后头的过程讲清楚,自己先来试一试。指名讲。

  2推荐你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感受童话的魅力。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成思维导图,然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有选择地运用适合的方法,理解“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听写句子,能自己校对。

  3.能选或编一个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作为课文的续篇。

  4.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聪慧过人的特点。

  重点难点:

  学习听写句子,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猜猜主人公是谁?

  1.播放动画片《阿凡提》片头。 师: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呀,阿凡提觉得: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2.出示句子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自由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师:今天,阿凡提又帮助了谁呢?让我们来学习41、饭钱。

  3.揭示课题,齐读。

  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4.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要付饭钱? 谁付了饭钱? 是怎样付饭钱的?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先来自学课文。

  二 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1.小组自学

  (1)自学生字,按所拿到的卡片完成十字开花游戏。 煎 逼

  药 熬 汤 降 迫 强 夜 害

  (2)用所学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恳求。

  (3)读通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

  (1)汇报十字开花游戏。

  (2)分节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解疑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提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付饭钱?

  (2)谁付了饭钱?

  (3)是怎样付饭钱的?

  下面,请各组读读课文,试解决(1)(2)两个问题。

  1.小组读课文,讨论(1)(2)两个问题。

  2.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词义:恳求,并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注意读出穷人恳求的语气。 师:阿凡提是怎样付饭钱的呢?

  3.各组再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巴依和卡子认为:吃了饭菜的( ),该付钱。那么,我让巴依听( ),也算( )。就这样,阿凡提帮穷人解决了难题。

  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阿范提狠狠地教训了巴依和卡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读5-9小节,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分角色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5-9小节。

  (1)指名一组读,自由评论。

  (2)师生配合读。

  四、排演小品《饭钱》

  师:我们学了《饭钱》这个故事,想不想排成小品来表演给大家看呢?我们来按剧本自导自演,分组排练。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根据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言行演出他们不同的.人物特点。

  五、教师总结。

  通过这结课的学习使我们体会到了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具体反映人物的品行,学会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用小品的形式来展示课文的内容。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_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四、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5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30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2-09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12-09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2-09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2-09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01-1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