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教案检查的误区与学校管理对策分析
教师教案检查的误区与学校管理对策分析 姚计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不在于撰写工整的教案,而在于备好课。检查教师教案已经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束缚,它是对教师教学个性和风格的忽视。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随堂听课、鼓励教师自我课堂摄像、向教师提供网络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小组讨论、帮助教师与专家合作等方式来考察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质量,而不必把教学管理的关注点放在教案之上。 [关键词]教案;教师;管理 Analysis of the misapplication of inspecting the docu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plan and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Countermeasures YAO Ji-hai (Colleg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For teachers, the key of the good teaching result lies in the careful prepare for the lesson, not the perfect document of the teaching plan. And inspection of the docu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plan, which neglects teachers’ individuality and teaching styles, has already become a fetter to threat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s. Actually, by going to the class, encouraging teachers’ self-classroom photograph, providing teachers the net’s teaching resources, encouraging teachers’ discussion in groups or helping teachers’ cooperation with the experts, the school’s administrators can examine teachers’ prepare for the lesson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refore, they are not necessary to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the docu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plan. Key words: document of teaching plan; teacher; administration 检查教师的教案是目前中小学校针对教师教学评价常用的管理方式之一。许多学校管理者反映检查教师的教案有助于发现教师是否认真备课,有助于督促和引导教师认真备好课和上好课。检查教案这一管理方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深入思考通过检查教师的教案能评价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吗?简单地说,检查教案能等同于检查备课吗? 一、教师教案检查的管理误区 试问教师在上课之前是否需要备课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当然需要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写一份教案以进行教学设计,然而学校管理者是否需要检查教师的教案?回答是不一定的。教师是否写教案、如何写教案往往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密不可分。事实上,教师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撰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它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管理者把写教案与备课两者混为一谈,认为检查教师教案就等于检查备课。甚至许多学校上级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对教案的格式和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对教案的要求过于死板。如果教师不按照规定写教案,其教案将视为不合格。这种教案管理是对教师教学个性的忽视,束缚了教师的教学灵活性,抑制了教师的教学热情[1]。试想一位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在头脑中进行了认真备课,而并没有按规定格式撰写工整的书面教案,这恐怕不会影响他的教学效果。因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不在于撰写工整教案,而在于备好课和上好课。 对于高水平的教师而言,如果学校管理者仍然通过检查教案的方式来评价其备课和教学,势必引导其关注教案形式本身,从而把高水平教师的教学引导向低层次的、关注“形”的发展水平。对于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而言,这种管理也让他们的教学难以真正发展到高层次的、关注“神”的水平。打个通俗的比方,就象一位技艺高超的拳师,如果要求他回忆出一招一试,再打出这套拳,很难想象他会打好这套拳。高手的境界往往是忘记了最初所练的一招一势,而是把每一招势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如此。 教师发展往往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新入职的新手教师,到熟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2]。教师发展的方向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3]。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从“形”到“神”的发展过程。新手教师大多处于“形”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关注教学的形式,撰写教案往往是必要的教学环节,甚至有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最初的几个月里要详细地写教案,即详案。而熟手教师更多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的实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备课和教学形式的制约。至于专家型教师往往可以抛开备课和教学形式的束缚,教学技能和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们的教学行为表现流畅、灵活,不需要刻意加工,教学方法更加多种多样[4]。因此对专家型教师而言,他们可以超越教案,是否撰写工整的教案对实施有效教学并不是重要的事情,因为专家型教师的许多备课工作常常在内心完成,而不一定需要写出来。 教学是教师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认真备课和写教案也需要教师用心去做。学校管理者需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其用心面对教学。如果学校管理者强调检查教师的教案,关注教案这一备课的表现形式,而不关注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实效,这很容易误导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往往使得教师对待撰写教案应付了事,反而削弱了教师备课和教学的内在动力。而且检查教师教案往往使得那些努力使自己教学境界从“形”走向“神”的教师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于是许多教师不得不疲于应付学校检查教案这一管理措施,并不得不为此花费大量时间。有些教师还不得不准备了两套教案,一套教案书写或打印工整,格式规范,用来应付学校主管部门或学校管理者的检查,另一套教案按照自己的设想构思,书写随意,格式不拘,用于自己上课使用[5],而真正对教学起作用的是后者。甚至有的教师临时拼凑或抄袭他人的教案,以应付检查。可见教案并不是课程实施的终点,教学作为一种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不能受缚于教案[6]。如此强调教案检查,难以使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检查教师的教案已经成为许多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束缚,尤其对于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更是如此,它阻碍着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当然教学水平再高的专家型教师上课之前也需要备课,但是备课不一定表现为一份规范的书面教案,或者说不仅仅表现为一份教案。教师是否需要撰写教案和如何写教案,既要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而定,也要视其能否为教学目标服务而定,因此检查教师教案也需要因人而异。比如新手教师可以酌情检查,熟手教师少检查,专家型教师不检查。即使经常检查新手教师的教案,也应该关注教案内容,而不是教案形式。当新手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过程步入正规,不需要他人“搀扶”时,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始不断走向熟手或专家型教师的水平,就不必过于关注教案检查了。 事实上,一份书写精美、设计完善的教案并不等于一节好课,也不意味着一场优秀的、赋有实效的课堂教学。优秀的课堂教学需要以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准备作为支撑,而不是依靠书写精美的教案。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学校管理者不必过于关注检查教师的教案书写,更不必搞教案规范评比,而需要关注教师备课质量,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障。然而备课的形式千变万化,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正蕴藏于其中,这是难以通过检查教案可以发掘出来的。因此学校管理者可以规定教师的教学结果,但不必约束教师的教学过程,更不必限制教师如何备课和如何写教案。 二、管理对策分析 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考察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质量,而不必把教学评价与管理的关注点放在检查教案之上呢?在与许多教师的访谈调研中,可以发现以下几种被教师普遍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1.随堂听课,并积极反馈 这是教师普遍认为的一种非常简便,而且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需要学校管理者改变通过检查教案来评价教师备课质量的思路,而经常直接深入课堂听教师讲课,从而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可以很好地发现教师的备课情况。 当然有部分教师表示,虽然学校管理者来听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多少会感到一些压力,因此有的教师对学校管理者随堂听课会有所顾虑。比如,有位教师表示学校管理者来听课会让自己感到紧张,于是经常把安排好的教学内容临时改为练习课或试卷分析课。 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呢?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听课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检查和监督教师,还是为了帮助和促进教师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是否在听课之后积极与教师进行讨论和沟通,是否向教师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和积极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位教师反映,当校长听了自己的课后,满心希望校长指出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但是校长只是告诉自己黑板上的板书有一个字多写了一个勾,这令教师非常失望。 因此听课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熟悉所听课程,如果学校管理者本人就是所听课程教学方面的专家,必定会受到教师的欢迎。有的学校管理者以及学校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人员并不是教学方面的专家,难以听出教师教学的好坏,于是只能看看教师的教案是否工整,是否有错别字,而无法帮助教师深入分析教学改进的实质问题。当然,学校管理者并不一定是每门课程的教学专家,因此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课程时,可以请这方面的专家教师去听课并进行反馈。总之深入课堂才是硬道理。 2.提供设备,鼓励教师运用自我课堂摄像法 教师普遍认可听课的做法,但是由于有的教师表示学校管理者听课会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压力。如何解决这种心理冲突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自我课堂摄像法,即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摄像,然后课后自己观看,或者请其他教师一起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这种方法会帮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做为客体来审视,从崭新的视角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不断自我完善,而避免学校管理者的评价压力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教师教案检查的误区与学校管理对策分析】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各科特点分析及复习对策04-28
学校宿舍管理检查的制度范本(通用13篇)11-03
学校检查总结01-31
学校消防检查总结01-07
学校督导检查简报05-06
学校综合检查简报05-08
学校督学检查简报05-09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09-06
教师教案检查工作总结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