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时间:2024-11-09 09:44:32 志彬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首著名戏曲选段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

  2、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乐意搜寻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3、初步认识有关戏曲“唱、念、做、打”的基本知识,感受和体验各种唱腔艺术。

  4、能够模仿粤剧的韵味学唱《分飞燕》,并了解均安的粤剧名伶。

  教学重点:

  以唱、念、做、打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几首著名的戏曲选段,使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准备:

  1、均安被称曲艺之乡,学唱一两段粤曲。

  2、查资料:均安的粤剧名伶有哪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欣赏法。

  教学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出版社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戏曲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的艺术门类,学生没有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但是均安被称为戏曲之乡,所以就课本上的内容,以唱、念、做、打为线索,让学生对戏曲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我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学生对戏曲有一个新的认识,爱上戏曲。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熊猫

  2、提问:非常好,那我们国家的国粹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京剧

  (京剧属于我国的戏曲)

  二、戏曲的概念:

  1、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戏曲种类?

  答:京剧、粤剧、川剧等。

  2、提问:那什么是戏曲呢?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3、多媒体播放欣赏:《中国戏曲真神奇》。

  这首歌高度概括了戏曲的特点,提问:你最喜欢戏曲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服装、化装等

  4、多媒体展示京剧四大行当的脸谱和服饰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生:男性人物,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和红生等。

  旦:女性人物,一般分为青衣、花旦、正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和彩旦。

  净:威重、粗犷,俗称“花脸”。有文有武。

  丑: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又称“小花脸”。可分文丑和舞丑。

  三、戏曲的内涵:

  引言:戏曲的内涵是唱、念、做、打,现在我们以它为线索,介绍戏曲。

  1、唱与做:

  (1)唱:京剧是歌舞剧,歌唱占主要地位。京剧的唱,就是把生活中的语言加以凝炼和艺术化,并以音乐的唱腔来加强气氛,成为一种舞台语言

  (2)做:就是京剧中的表演。它不同于话剧等其它艺术形式的表演,京剧的表演动作,是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动作,人们常说京剧的表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说京剧的所有念白都具有音乐性,所有的动作都具有舞蹈性。京剧表演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

  (3)多媒体播放: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和《打虎上山》的片段。

  提问:a、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唱的有什么特点?

  答:气势磅礴、急切有力,唱腔高亢、豪迈

  b、他做了什么动作?

  答:骑马,拿枪打老虎

  c、那他是谁,他为什么有枪呢?

  了解背景:《智取威虎山》是根据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剧情(略),他叫林子荣,是解放军侦察排长,

  d、打老虎时它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答:锣鼓声

  (4)中国戏曲乐队分为“文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武场指打击乐器

  京剧的三大件指的是京胡、三弦和月琴

  (5)模唱一段锣鼓经:

  念法:2/400|仓00|仓00|八大八|仓仓|才仓0|嘟||

  2、唱与念:

  (1)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作“念”,念又叫“念白”或“白”。俗称“唱重四两,白重千斤”。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多媒体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A提问:豫是指哪个省?豫剧唱腔和念的特点是什么?

  答:河南。节奏有力、旋律明快、质朴,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B介绍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

  3、打:

  打:指的是武功,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武打”,武打是京剧特有的艺术特色。京剧的打,不是武术表演,也不是杂技,而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

  (1)多媒体播放欣赏:武松打虎

  (2)想一想:从这段短片,你能看出武松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豪爽、武艺高强)

  四、戏曲在均安

  1、粤剧的传播:流传于广东和广西的粤语区,远及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墨西哥、古巴等粤籍华侨聚居地区。

  2、欣赏:粤剧《关汉卿》牢房相会。

  (1)介绍马师曾:粤剧表演家。广东顺德人。

  (2)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祖籍广东开平,生于1927年。

  (3)想一想:用戏曲的内涵:唱、念、做、打来评价这段戏曲,你觉得它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念词为粤语,极具广东风味,同时为粤曲,更具韵味。)

  3、唱一唱:

  均安被称为粤曲曲艺之乡,请同学唱一唱:

  《分飞燕》

  《帝女花》

  4、讨论:籍贯为顺德均安的粤剧名伶有哪些?

  请同学展示收集的资料:

  (1)李海泉(1898—1965年),顺德均安上村人,著名粤剧丑生、小生演员。

  (2)罗家权,顺德均安沙浦乡人,著名粤剧小武

  (3)罗家宝,顺德均安人,著名粤剧文武生。他出身粤剧世家,父亲罗家树是著名粤剧乐师,叔父罗家权、罗家会是著名粤剧演员,自小接受家庭的艺术熏陶,醉心学习粤剧艺术。

  (4)罗家英,原名罗行堂,顺德均安人,著名粤剧文武生。出生于粤剧世家,八岁开始接受父亲罗家权(著名粤剧文武生、丑生)的基本功训练,唱功、做功的知识和技能,师承伯父罗家树(著名粤剧乐师)和叔父罗家会(著名粤剧演员),从艺过程度中又先后拜在粉菊花、吕国铨及刘洵门下,还曾经拜著名京剧武生李万春为师。

  五、小结:

  戏曲,堪称中华艺术中的神奇瑰宝,而且戏曲艺术种类非常丰富,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祖国的戏剧艺术。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也非常好,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来,而且有些同学唱粤曲也唱的非常好,希望能够再接再励继续唱下去,唱的更好。最后希望大家像喜欢我国的国宝一样喜爱中国的戏曲。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主要剧种及其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能够辨别常见剧种的唱腔、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

  学习简单的戏曲演唱技巧和身段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频、讲解示范、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

  组织小组讨论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的特点,包括唱腔、音乐风格、表演形式等。

  学会欣赏经典戏曲唱段,理解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戏曲唱腔的韵味,掌握一些基本的戏曲演唱技巧,如发声方法、拖腔、韵味处理等。

  引导学生理解戏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础知识、历史背景、剧种特点等内容,让学生对戏曲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戏曲视频、音频,展示戏曲图片和表演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戏曲的魅力。教师亲自示范戏曲的演唱技巧和身段动作,便于学生模仿学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戏曲相关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如不同剧种的特点比较、戏曲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戏曲演唱和身段表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戏曲艺术,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对戏曲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收集各种戏曲剧种的视频、音频资料,如京剧《贵妃醉酒》、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等经典唱段。

  3.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戏曲知识介绍、图片展示、问题讨论等内容。

  4. 准备一些简单的戏曲道具,如扇子、手帕等,用于学生的表演实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现代流行音乐与戏曲结合的视频片段,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听到了什么熟悉的音乐元素?这种音乐形式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回答出戏曲元素,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戏曲。

  (二)戏曲知识讲解(10 分钟)

  1. 利用课件介绍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简单提及戏曲从古代的歌舞、百戏逐渐演变而来,经过不同朝代的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

  2. 重点讲解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介绍每个剧种的起源地、代表剧目、唱腔特点和表演风格。

  京剧:起源于北京,被称为“国粹”。其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具有华丽大气、节奏明快的特点。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并重,有丰富的程式化动作。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唱腔婉转悠扬,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腻,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豫剧:起源于河南,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富有激情。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晰,行腔酣畅。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三)戏曲欣赏(15 分钟)

  1. 播放京剧《苏三起解》选段,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京剧唱腔的韵味和表演风格。在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演员的发声、唱腔的旋律、节奏以及表演中的手势、眼神等动作。

  2. 播放完后,提问学生:这段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绪吗?引导学生从唱腔、表演等方面回答问题,如京剧唱腔的高亢激昂、演员通过眼神和手势表现出苏三的哀怨等。

  3. 按照同样的方式,分别播放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等经典唱段,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不同剧种的特点,每段欣赏后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四)戏曲演唱技巧与实践(15 分钟)

  1. 教师示范讲解一些基本的戏曲演唱技巧,如气息的`运用(丹田呼吸法)、发声方法(头腔共鸣、胸腔共鸣)、拖腔的处理等。以京剧为例,示范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让学生注意发音的位置和拖腔的韵味。

  2.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剧种和唱段,进行简单的模仿演唱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互相帮助和指导。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问题。

  3.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展示他们的演唱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演唱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戏曲身段表演体验(10 分钟)

  1. 教师介绍戏曲身段表演的重要性,并示范一些基本的身段动作,如台步(包括慢步、快步、圆场步等)、手势(兰花指、剑指等)、眼神(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眼神表达)、水袖功(抖袖、翻袖、甩袖等)。

  2.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简单的戏曲道具(扇子、手帕等),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身段动作,结合自己选择的唱段,编排一个简单的戏曲表演片段。

  3. 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展示他们的戏曲身段表演成果。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表现。

  (六)课堂总结与拓展(5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特点、演唱技巧和身段表演等知识,强调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戏曲剧种,进一步了解其历史发展、代表人物和其他经典剧目,并写一篇简单的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戏曲,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中国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在导入环节,利用现代流行音乐与戏曲结合的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讲解部分,学生对戏曲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剧种的特点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唱腔的韵味、表演的程式化等,理解起来还有一定难度。

  在戏曲欣赏环节,学生通过聆听经典唱段,能够感受到不同剧种的独特魅力,但在欣赏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听觉感受上,对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演唱技巧和身段表演实践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练习还不够充分,演唱和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和展示。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戏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的起源、特点和代表剧目。

  2. 掌握戏曲的基本元素,包括唱腔、念白、做功、武打等,能辨别不同剧种的特色。

  3. 学会演唱戏曲片段,体验戏曲演唱的独特韵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欣赏戏曲视频、音频资料,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 组织学生模仿戏曲表演,锻炼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提高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了解不同戏曲剧种的风格特点和代表作品。

  2. 掌握戏曲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

  (二)教学难点

  1. 体会戏曲唱腔的韵味,并能准确模仿和演唱戏曲片段。

  2. 理解戏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戏曲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剧种、特点等。

  2. 欣赏法:播放经典戏曲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戏曲的魅力。

  3.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戏曲的一些基本动作和唱腔,便于学生模仿。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戏曲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5. 实践法:安排学生参与戏曲表演,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各种戏曲剧种的视频、音频资料,如京剧《贵妃醉酒》、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等片段。

  2. 准备戏曲表演的道具,如扇子、手绢等。

  3.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戏曲知识介绍、图片、视频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由各种戏曲片段剪辑而成的视频,视频中包含不同剧种的精彩唱腔、华丽服饰和精彩动作场面。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类型的表演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戏曲”。

  2. 简单介绍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音乐与民族之戏曲篇。

  (二)戏曲知识讲解(10分钟)

  1.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通过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歌舞、说唱艺术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剧种。从宋元时期的杂剧、南戏,到明清时期戏曲的繁荣发展,直至现代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2. 戏曲的剧种介绍

  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的戏曲剧种:

  京剧:被称为“国粹”,起源于北京,融合了多种地方戏曲的精华。其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具有华丽的服饰、精美的脸谱和规范的表演程式。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以抒情优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著称,多表现才子佳人题材。其唱腔婉转悠扬,流派众多,如袁雪芬派、尹桂芳派等。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唱腔清新淳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等深受人们喜爱。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的主要剧种。唱腔高亢激昂、节奏鲜明,以常香玉等为代表艺术家。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三)戏曲基本元素赏析(15分钟)

  1. 唱腔赏析

  (1)播放京剧《苏三起解》选段,让学生感受西皮流水唱腔的节奏明快、旋律起伏较大的特点。讲解西皮唱腔适合表现欢快、激昂等情绪。

  (2)播放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选段,引导学生体会越剧唱腔的柔美、细腻,多运用假声,旋律婉转流畅,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3)播放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选段,感受黄梅戏唱腔的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民间风格。

  2. 念白赏析

  播放京剧《打渔杀家》中的念白片段,向学生介绍念白是戏曲中人物的对话或独白,有韵白和散白之分。韵白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散白则更接近生活语言。让学生感受念白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做功与武打赏析

  (1)播放京剧《三岔口》的武打片段,展示演员们精彩的武打动作,如对打、翻滚、跳跃等,讲解武打在戏曲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它可以营造紧张刺激的气氛,展现人物的武艺高强。

  (2)播放越剧《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做功片段,如她的手势、眼神、台步等,体现出越剧做功的细腻、优美,通过演员的一举一动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四)戏曲体验与实践(15分钟)

  1. 戏曲演唱体验

  (1)教师教唱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选段。先一句一句地教唱,讲解黄梅戏的发音特点和唱腔技巧,如装饰音的运用、拖腔的处理等。

  (2)学生跟随教师反复练习,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戏曲演唱的韵味。

  2. 戏曲表演实践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戏曲片段(可以是之前欣赏过的,也可以是教师推荐的简单片段)进行模仿表演。教师为学生提供扇子、手绢等道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角色。

  (2)各小组在教室前方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表演的准确性、情感表达、动作的优美程度等。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五)戏曲文化内涵讨论(10分钟)

  1. 组织学生讨论戏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戏曲中的道德观念、历史故事、民族精神等。引导学生思考戏曲如何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 提问学生:“在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和传承戏曲文化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和智慧,传承戏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戏曲的起源、主要剧种、基本元素、文化内涵以及学生在演唱和表演实践中的表现。

  2. 再次强调戏曲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戏曲作品,了解更多的戏曲知识,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

  六、课后作业

  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戏曲剧种,收集并欣赏至少三首该剧种的经典剧目,写下自己的欣赏感受。

  2. 向家人或朋友表演一段在课堂上学到的戏曲片段,并向他们介绍戏曲文化。

【音乐与民族《戏曲篇》教案】相关文章:

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解析论文05-02

大班音乐多彩的民族教案01-21

大班音乐教案:多彩的民族02-16

关于民族音乐与基础音乐间的联系的民族音乐论文04-30

民族音乐的论文05-02

戏曲大舞台的教案05-02

戏曲大舞台教案05-01

民族音乐的教学探究论文05-02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