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 目标设定 一、概括文中例子说明的道理 二、养成读书、写作时对待语言谨严的态度,培养一字不放松的习惯 课前学生预习: 一、掌握生字词 二、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下列文段,找找存在什么问题: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晴天,一弯新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浮。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躁热的心。 学生活动一:一生大声朗读 学生活动二:各抒己见,谈谈对这段文字的认识 写作启示:语言生动要符合生活真实,在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二、讨论 作者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的修改。 学生活动三:读出差别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单纯的判断句,感情色彩不浓。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感情色彩浓厚,表达憎恶、蔑视的感情态度。这里要读出婵娟对宋玉的蔑视、厌恶的态度,从而体现她对屈原的敬重和热爱。 学生活动四: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有没有用过这两种句式?结合场景,体会说话人的感情态度。 写作启示:句式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学生活动五:读读两段文字,比较各自的表达效果 相关内容迁移:唐代诗人卢伦也写过同一题材的诗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这里语言更加简洁,意味无穷。 写作启示:文字的一减一增,感情色彩大不一样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学生活动六:重读原诗,进入情境“推敲”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启示:文字上的推敲,其实正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学生活动七:读课文,理解作者所阐发的理论。 启示:善于运用联想意义,就能增加文章的韵味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学生活动八:谈谈你在作文中所使用的套语,说说它的危害。 三、拓展 (一)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初云“到”,又改为“过”,再改为“入”,旋改为“满”,最后定为“绿”。 学生活动九:你认为“绿”好在哪里?讨论 总结:一个“绿”字,写出了春风一吹,江南岸为之一新的蓬勃景象。 (二)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请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学生活动十:学者王国维曾评“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如何理解?各抒己见 总结:一个“闹”字,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写出了春天的欢腾、春天的温暖、春天的艳丽、春天的勃勃生机。 四、作业 (一)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请写成一则600字左右的小文章。 (二)每人搜集古人在炼字方面的一两个事例,认真领略其中的妙处,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并写成心得体会。 教后小结 一、通过阅读,指导鉴赏和写作。在对文中例子反复揣摩的基础上,仔细领略语言的微妙之处,从而在写作中养成字斟句酌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写作教学,以察效果。【咬文嚼字教案】相关文章:
《咬文嚼字》的教案02-24
咬文嚼字教案104-28
咬文嚼字教案304-28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14篇)01-06
咬文嚼字教案 第2课时04-28
课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通用6篇)01-06
咬文嚼字:面试到底是什么?03-13
‘教案’教案04-28
‘教案’白鹅教案04-28
‘教案’远方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