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

时间:2023-04-25 18:12:0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

《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 “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 B景物描写 C旁人的反应 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 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 —————— 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 道阻 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 逸豫:安乐。 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 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近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

【《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相关文章:

《蒹葭》教案02-20

《蒹葭》教案设计09-23

蒹葭原文09-09

蒹葭的作文12-16

蒹葭的作文(荐)02-26

苍苍蒹葭在彼岸04-29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12-20

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03-02

苍苍蒹葭在彼岸作文07-30

蒹葭是什么意思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