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教案设计

时间:2023-04-25 22:26:2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惠子相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作品及其思想,了解《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 2、识记本文字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3、反复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把握课文大意。 4、感受庄子对高官厚禄的态度并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寓意。 2、难点: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拓展延伸,课外搜集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课型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秦诸子散文简介)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作者简介及《庄子》介绍: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阐明事理的根据,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构思巧妙。《庄子》共33篇,又名《南华经》,分内篇、外篇、杂篇。代表作是《逍遥游》。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辛辣、幽默、形象生动,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文中人物惠子简介: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人,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 四.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  相梁(  )  鹓鶵(  )(  ) 醴泉( ) 鸱(  ) 吓(  ) 邪  ( ) 五.指导学生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六.精读课文,交流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 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利欲熏心。 2.庄子对此的反应呢?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3.《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对什么样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的人。 4.你认为《惠子相梁》一文中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一种怎样的态度? 清高自守,淡薄功名利禄。 5.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6.读了《惠子相梁》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豁达、大度。豁达、大度可以使人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豁达、大度可以使人避免因眼前小利而迷失方向。 7.《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很能体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你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美点吗?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七.分析文中庄子和惠子两个人物的性格: 庄子:清高自守、鄙视荣华富贵、淡泊功名利禄。 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别人 八.拓展延伸 (一)《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看来,《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1) ,使匠石斫之(2) 。匠石运斤成风(3)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4) 。宋元君闻之(5)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注释] (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泥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 (2)匠石:人名,木匠。斫(zhuó ):砍。 (3)斤:斧。 (4)失容:失色。 (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 (6)质,质对,对象。 (附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提示: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三)《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庖丁解牛 大而無当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 学富五车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栩栩如生 目无全牛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支离破碎 真知灼见探囊取物  屠龙之技 强聒不舍  栉风沐雨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昭然若揭 似是而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失之交臂 捉襟见肘 达标测评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非梧桐不止  (  ) ②非练实不食(  ) (  ) ③非醴泉不饮(  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⑤或谓惠子曰( ) 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⑦欲代子相(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③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④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五条庄子的名言。 2、请将本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暗示。 教学反思

【《惠子相梁》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教案 惠子相梁04-25

惠子相梁原文及赏析11-14

惠子相梁原文翻译02-28

惠子相梁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及赏析04-12

《蜀相》教案设计04-25

燕归梁,燕归梁赵鼎,燕归梁的意思,燕归梁赏析 -诗词大全03-13

梁衡经典散文06-01

寄处士梁烛,寄处士梁烛张乔,寄处士梁烛的意思,寄处士梁烛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寄梁佾兄弟,寄梁佾兄弟赵嘏,寄梁佾兄弟的意思,寄梁佾兄弟赏析 -诗词大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