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三《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设计
高三《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 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探究活动 走近《孟子》 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二、研讨主题 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孟子思想的研究 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 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 三、交流、评价与总结 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 出处:文书范文网【高三《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翻译03-01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范文08-25
[热]《孟子见梁襄王》原文、翻译3篇03-01
《庄暴见孟子》教案04-25
燕归梁,燕归梁赵鼎,燕归梁的意思,燕归梁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孟子的作文09-15
梁衡经典散文06-01
寄处士梁烛,寄处士梁烛张乔,寄处士梁烛的意思,寄处士梁烛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寄梁佾兄弟,寄梁佾兄弟赵嘏,寄梁佾兄弟的意思,寄梁佾兄弟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关于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激励人的名言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