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时间:2023-04-25 04:31:3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 -----竺可桢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几幅图片的季节呢?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二、具体环节  1.了解作者竺可桢。(参考学生资料《名师测控》) 2.多媒体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并解决生字词。  3.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并用多媒体显示,学生读并积累。 4.学生按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5.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几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讲课时间: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3-14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01-12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2-13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篇02-24

【必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04-1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通用15篇)03-17

大自然的语言幼儿园大班教案04-03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通用15篇)02-28

【精华】大自然的语言教案3篇04-08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四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