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时间:2024-09-25 22:36:30 海洁 教案 我要投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2.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表一或表二)每组一份酵母菌发面材料: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

  学生准备:

  整理收集的资料,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填写在收集表中,大家完成了吗?

  2.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3.一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注意仔细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他们交流后提出来。

  二、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教师: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资料?

  1.学生汇报。

  (等一组汇报之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一组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按这样的方法,组织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对交流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

  ——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2.教师小结: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人类确实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既有食品、医学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有些同学还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三、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出示: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大家看,这是什么?

  1.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酵母。

  很多同学早餐都要吃馒头或者包子,那么馒头、包子是怎么制作的呢?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通过发酵可以使面粉体积膨胀,而发酵就离不开酵母。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着怎么使面粉发酵吧!

  2.教师示范:

  先用一小烧杯( 50 毫升)水将酵母( 10 克左右)化开,再加入面粉( 100 克左右)和匀,揉成面团,然后放入塑料量杯中。

  3.教师:

  现在我们来观察面粉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每隔 2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组织学生分组尝试面粉发酵的实验。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坚持记录:面粉发酵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课外继续观察记录,下节课一起交流面粉的变化情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

  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是纳米,u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板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 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道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更微小的物体。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用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难点: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对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微小物体的图片,如细菌、细胞等,让学生感受微小世界的奇妙。

  (2)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这些微小的物体呢?引出课题《微小世界》。

  认识放大镜

  (1)介绍放大镜的结构和特点。

  放大镜由镜片、镜框和手柄组成,镜片是凸透镜,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

  (2)演示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将放大镜靠近物体,调整距离,使物体的.图像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3)学生分组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昆虫标本等,感受放大镜的作用。

  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

  (1)讲述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

  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显微镜的发明,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2)展示不同时期的观察工具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总结与拓展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放大镜和显微镜在观察微小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微小世界》这一课时,我通过展示微小物体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放大镜的环节,我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放大镜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在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时,我采用讲述和图片展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实验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讲述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时,内容可能有些枯燥,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做出以下改进。首先,在学生实验环节,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其次,在讲述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时,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如故事、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知道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能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个微小的世界,那里有很多奇妙的景象。你们想不想去探索一下这个微小世界呢?

  (2)展示一些微小物体的图片,如细菌、细胞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认识放大镜

  (1)介绍放大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一些微小物体,如昆虫、花瓣等,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讨论: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它能让我们看到什么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认识显微镜

  (1)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师演示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过程。

  (3)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如洋葱表皮细胞、水中的微生物等。

  (4)交流观察结果,讨论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区别。

  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

  (1)讲述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显微镜的发明。

  (2)讨论: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科学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总结拓展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工具在探索微小世界中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一些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微小世界》这一课时,我通过导入新课、认识放大镜、认识显微镜、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总结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微小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时,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在分组实验中出现一些操作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验教学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掌握实验方法。另外,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我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总的来说,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科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经验。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04-25

教科版科学五下《热》单元教案课后反思04-25

教科版科学五上《光》单元教案课后反思04-25

教科版科学六上《能量》单元教案课后反思04-25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科版《环境和我们》教案分析04-29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04-25

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单元教案课后反思04-25

教科版科学四下《食物》单元教案课后反思04-25

教科版科学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课后反思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