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幸存的老教案:药
第1-5课时药教学目的
通过引导和讨论,使学生能--
1.说出小说明、暗两条线索,并明确其所显示的主题;(第一课时)
2.分析概括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第二课时)
3.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品味出精彩的语言的意味。(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暗两线索的安排及其作用;华老栓等人物性格特征;几个语句的含义;
2.难点:花环;枯草的颤抖的声音;乌鸦;
预习作业
1.通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2.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情节,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四-五个字概括四部分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2007年3月5日(二&三)
一.导入课文
身体、健康与健康产业;疾病与求医问药;人们的选择;
二.了解小说知识:
1.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是一种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因此"情节、环境、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2.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了解背景--把握主题--理清情节--分析人物
三.理清线索,初步理解主题:
华家(明线)交织夏家(暗线)
↓↓
开端老栓"买"药→刑场←夏瑜被害
(一个秋天的后半夜)(连接)
↓↓
发展小栓"吃"药→茶馆←夏瑜血被吃
(当天早上)(交织)
↓↓
高潮茶客谈"药"→茶馆←夏瑜被议
(当天上午)(汇聚)
↓↓
结局华大妈上坟→坟场←夏四奶奶上坟
(第二年清明)(融合)
群众的愚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
四.解题:
标题的作用:
1.概括情节:小说情节都围绕"药"展开;
2.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故事;
3.刻划人物:用人血馒头作药治病,表现了人物的愚昧;
4.揭示主题:用人血馒头作药治病,表现了人物的愚昧;血被用作治病之药,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
第二课时
2007年3月6日(一&二)
一.华老栓,一个愚昧麻木而又勤劳善良的劳动群众形象--
1.出门买药前:一·4对老栓的动作描写,"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二·12"盖上满幅补钉的被子"):生活艰难,老实;
2.出门后,一·5"…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愚昧;同样的描写还有:
3.一·9"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愚昧;
4.见到人身馒头时,一·12"…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胆小
5.一·14"…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幸福"心理描写:愚昧;
6.一·13"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
7."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勤劳。
8.为什么话少?茶客议"药"时为什么又一言不发--更显华老栓老实憨厚、愚昧麻木的性格特征)少语:老实憨厚;
9.作者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二.夏瑜,一个既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形象--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穷:家境贫寒;
2.劝牢头造反、说阿义"可怜":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3.花环:同情、理解和支持--革命后继有人;
4.作者的态度:既赞扬其精神,也指出其愚昧;
三.康大叔,一个凶暴、残忍、贪婪、无耻极端仇视革命的刽子手形象--
1.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粗野、无;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
2.康大叔接连嚷了八个"包好",分别包含了什么意思?
前四个标榜这人血馒头"与众不同",因是革命者的鲜血染成,急于表功;后四个是针对小栓"不住的咳嗽"而发,自我嘲弄这人血馒头治病无效。
四.试着自己分析这些人物的其他地方的描写和其他人物的描写。例如:
1.小栓
窸窸窣窣:勤劳;
咳嗽和肖像描写:不仅点明了病情的日益严重,而且是对"包好"的"药"层层深入的揭露和讽刺,也表现出老栓夫妇的愚昧。
2.为什么茶客中还写了一位"二十多岁的人"?他的"气愤""恍然大悟"又说明了什么?
这仍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说明当时民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不单是中年、老年,而且还有青年。这也是《药》这出悲剧的最悲处的表现之一。
3.《药》"画"了多少次眼睛?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共画了九次之多,如对华老栓夫妇画了三次,对康大叔画了两次,对夏四四奶奶画了两次等,从中进一步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或心情。
五.布置作业:
分析环境描写和一些语言的意思。
第三课时
2007年3月7日(七&八)
研讨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一.第一部分:
1.华老栓出门前及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烘托气氛,肃杀、阴冷、阴森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阴暗、凄清和恐怖的突出特征,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反衬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暗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暗无天曰的,社会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众都处于一种麻木、蒙昧的状态。
2.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太阳出来了…",烘托出华老栓拿到药后的"幸福",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愚昧麻木,越兴奋越反衬出后来小栓之死带来的凄凉。
二.第四部分:
1.墓地丛冢的描写:死去的人,都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硬刀子和软刀子杀死的人,夏瑜是被硬刀子杀死的,小栓是被软刀子杀死的。是他们的死,造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以像"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有人认为揭露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者的罪行;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死寂的气氛,也增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和母亲不知儿子死因、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2."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这里似春而非春,似春却仍寒。这里已经有了春意了,像出现了'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如新芽刚抽动,就是这个社会由严冬向春天转折的标志。但是春天毕竟是早春,仍然分外寒冷。"
3.花环
"平空添上花环"的用意,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写《药》的时候,在瑜儿的坟上加花环,是为了满足新青年的要求,给作品加上光明的尾巴",表现了作者的期待,对夏瑜精神的肯定,也有人理解为革命后继有人。
推动情节;刻划人物;揭示主题;
第四课时
2007年3月8日(四&五)
一.继续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1."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描写的目的在于写一个"静"字,"死一般的静"。他从各方面来烘托这个"静"。第一,用风来烘托,"微风早经停息了",一点风不刮;特别这枯草写得好,"枯草支支直立",每一根枯草,一支支枯草,站得很直,为什么站得直?因为"风早经停息"了,草一点不摆动了,所以直立。"有如铜丝",这个比喻非常好的。第一,它是枯草,不但没有叶子,颜色跟铜丝也相近,它的枯劲,跟铜丝更是相近的。由铜丝就引到下一句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发抖的声音是什么?它"越颤越细,细到没有",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静",这是一种人的感觉。这种发抖的声音是指"支支直立"的像铜丝一般的枯草在微微颤抖,枯草颤抖,直感不强,像铜丝一样的枯草在颤抖,直感就很强了。铜丝的颤抖是很微细的,"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实际上这种颤抖是不存在的,是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夏瑜母亲的感觉,正是因为它一丝不动,才感觉到它在颤抖;正是因为它没有颤抖,所以终于细到没有,是这么一种恍惚的感觉。写"静",高明的作者总是采取各种的方法把这个"静"烘托出来。有一般的烘托,有很高明的烘托。鲁迅的这种烘托是高明的烘托,实际上是写人的心理的感觉。明明风早不吹,草一点不动的,但是人感觉它似乎在颤;又因为它确实没有颤,所以感觉它终于没有颤。在古诗里,"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是用动来衬托静;而鲁迅在这里是用心理上感觉的颤抖的声音来衬托静的。为什么要写静?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夏瑜的母亲说过这番话以后,她由于深深知道自己儿子是有冤屈的,她满腹的冤屈,又找不到答案,眼看着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花环)没法解释,这时候她是相信有神的,她也相信她的话说过之后,乌鸦会飞来的。这里就要写夏瑜母亲这种迫切的、期待的心情。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
【幸存的老教案:药】相关文章:
幸存的孩子05-02
幸存的孩子作文11-06
幸存的孩子作文09-22
幸存者偏差作文08-22
药 鲁迅03-12
甜甜的药作文09-02
药是甜的作文10-18
关于药作文11-19
历史手抄报资料:幸存的犹太人06-30
大班数学故事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