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归去来兮辞教案(张飞)

时间:2023-04-25 13:47: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4、归去来兮辞教案(张飞)

4、归去来兮辞教案(张飞)作者:张飞教语文模块单元必修五第2单元课题4、归去来兮辞主备人张飞

学习课时3课时时间执教人

4、归去来兮辞教案(张飞)

学习目标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第一学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欧阳修

2、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陶渊明!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辞的文体特征

2、诵读正音,整体感知

3、研读小序,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

三、解题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2、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3、解题:

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

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的一种。文中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使句式整齐,富有韵律,读起来给人以和谐的美感。(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四、诵读感知

1、正音

(1)字音

瓶无储粟(sù)求之靡(mǐ)途田园将芜(wú)胡不归

轻飏〔yáng)壶觞(shāng)眄(miǎn)

流憩(qì)矫(jiǎo)首遐(xiá)观

出岫(xiù)景(yǐng)翳(yì)翳西畴(chóu)

窈窕(yǎo tiǎo)遑(huáng)遑耘耔(yúnzǐ)

东皋(gāo)心惮(dàn)远役犹望一稔(rěn)

(2)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2、播放朗读录音

诵读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总之,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

3、诵读训练

五、研读小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一)展示自学提纲

1、齐读小序,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梳理字词句

2、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语句回答)

3、概括小序的内容,并试图说说其作用。

(二)共同明确

1、略

2、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3、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六、当堂训练

抽测字词

七、课堂小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八、布置作业

第二学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梳理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景物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展示自学提纲

1、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把握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思路

(二)共同明确

1、略

2、理清思路:

序言部分交代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四、研读第一自然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一)展示自学提纲

1、解释加点的字词

2、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3、"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恨"有什么作用?

5、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二)教学预设

1、略

2、"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4、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急于赶路,希望早日回到家中的心情。

5、自责、自悔、自觉、自醒。

(三)小结

这一段写作者表示辞官归田的原因和辞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俏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所幸虽已"迷途",但"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即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秽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含其中了。"

【4、归去来兮辞教案(张飞)】相关文章:

归去来兮辞原文05-31

《归去来兮辞》原文12-19

归去来兮辞原文05-30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02-29

[精]归去来兮辞原文05-30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05-19

张飞穿针作文07-25

“张飞”穿针作文09-11

(精选)张飞穿针作文02-12

张飞,我懂你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