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时间:2023-04-25 10:26:5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一、总说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本文兼具汪洋之势、淡泊之情与秀杰之气,融景致美、情趣美与理趣美味一体,堪称美文。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与散句自然错落,使本文具有一定得艺术魅力。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

教学目标

二、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流畅的翻译课文。

2、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了解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深入鉴赏能力。

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重点、难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作者在赏景得乐之后暗含的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旷达乐观情怀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探究一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第二、三段,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如是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之后有如此感悟。那么,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建亭赏景之中又有什么所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辙为我们创设的九曲胜境,赏景,探情,寻理。

二、作者及题解:

1、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苏轼兄弟以及和本文相关的只是信息。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信息。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三、整体初读

(一)结合注释解说文题。

(二)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出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苏轼有武昌诸山之景与赏景之乐。

第二段:叙述重建九曲亭的经过。

第三段:追忆少时作者随苏轼游山玩水的情景,表明自尊自信自适的高风亮节。

(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四、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一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迁:调任官职,这里为左迁。庐:居住。

陂陀:倾斜不平的样子。乱流:横渡江水。

穷:寻求到尽头。幅巾:裹着幅巾。

适:顺应。以此:因此。

(三)探究第一段文意

1、第一段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明确:

作者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山行图。作者以简略的笔墨表现了西山的独特风光:山峰连绵起伏、峻峭幽深;松枥满山遍野、遮天蔽日;佛寺宝刹至清至静、远隔尘世;二三子"幅巾应笑,相携徜徉"既是赏景又是风景。自然因人而增胜,人因自然而怡情。

2、作者描绘这种景观的用意何在?

明确:

通过写西山之景和游西山之趣。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寄寓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铺垫。

五、小结

1、文言词语

2、赏析景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将近距离接触九曲亭,看看苏子如此倾心的小亭到底有何可爱之处。

二、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适:去往效:显示,呈现。

席众客:坐得下,容得下。睥睨:斜着眼睛看。

陈:陈列,陈设。厌:满足

责:责备。胜:优美的景致。

(三)探究第二段文意

1、子瞻在西山废亭"睥睨终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1)此处有地势之利:"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者至此必息",供游者休息。

(2)此处可得赏景之乐: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就此赏景,子瞻自得其乐。

(3)此处有废亭,有树百围,不可加以斧斤,难以修亭,子瞻心存遗憾,"睥睨"既有赏景之喜,又含建亭之心。

2、试赏析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

妙用动词,"倚"、"荫"、"俯视"、"仰瞻"、"旁瞩"等动词的运用,既引出了美妙的景致,又使景物之中饱含了人的情趣。"倚"的闲适洒脱,"荫"的惬意舒适,"俯视"的居高傲气,"仰瞻"的凝神敛气,"旁瞩"的游目骋怀,"笑"的自信潇洒,所有景物都为"我"所用,体现了景中之"我"的人情美,此段景物可称"有我之境"。主人公的形象与情致完美地融合在景物之中,又为下文表达"适意为悦"之情做铺。

(四)探究第三段文意

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及回忆少回忆,体味"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

少年轻狂,翩然独往山水之中,以至见者以为仙人。然而少年已逝,时过境迁,命途多舛,只能洒脱。作品难免也沾染了一些虚无主义的色彩,但这对作品的质美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反而使本文的情致显得更真纯。这种快乐是杂有烦恼的,或者说苏轼兄弟是用这种快乐来征服烦恼的。消除内心迷惘的不仅仅是外物,而更重要的是内心"无愧于中,无责于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胸怀,他们才能真正如赤子一般的面对自然,寻找快乐,解读人生,诠释自我。

三、结合文意,深入鉴赏。

1、结合全文,试分析子瞻之"乐"的内涵。

明确:

(1)游山玩水,建亭赏景,有赏心悦目之乐;

(2)寄情山水,忘却烦恼,有怡然自适之乐;

(3)无愧于中,无责于外,有超然洒脱之乐。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适当展开。)

3、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⑴文章巧用双线结构。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的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每段结末之句前后呼应,使文章脉络清楚,结构清晰。

⑵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一体。

⑶句式运用上,长短相间,整散结合,严整之中有富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

(学生就其中一点做出分析即可,教师要从旁引导辅助。)

四、作业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相关文章: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01-22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05-18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3篇01-23

《醉翁亭记》教案(精选10篇)09-28

喜雨亭记原文翻译03-10

冷泉亭记原文及赏析03-01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模板(精选12篇)01-07

太常引 武昌别墅,太常引 武昌别墅许有壬,太常引 武昌别墅的意思,太常引 武昌别墅赏析 -诗词大全03-13

《醉翁亭记》翻译10-16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