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脉学的总结
王叔和对脉学的总结中医脉学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相传是由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所创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在战国秦汉年间也被公认为脉学的鼻祖。在马王堆帛书中也有古代论述脉诊的专书——《脉法》,可惜由于残损严重,已难以辨识。到了汉代之后,脉学已经非常流行。据《史记》记载,仓公淳于意从其老师公乘阳庆那里接受了传自黄帝、扁鹊的“脉书上下经”,因而掌握了诊脉法的要领。在他向汉文帝陈述的25例诊籍里,曾多次引用《脉法》的原文。不过,这一时期的脉学文献大多已经散佚了,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一些只言片语的零星记载。
王叔和像
《内经》在成书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脉学素材,论及四十多种脉象,分别阐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四时五脏脉”特别重视。而三部九候诊脉法则是《内经》中讨论的主要内容。《难经》是将《内经》脉学资料系统化的一次尝试,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则是对《内经》曾提出的“寸口脉法”有所发展,明确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系统论述了切脉独取寸口以诊断疾病的原理,并具体描述了正常和异常的脉象及其临床意义。《难经》舍弃了《内经》中复杂的“三部九候”全身遍诊法,而代之以简便易行的“独取寸口”法,是脉学的一大进步,为后世普遍推行寸口诊脉法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时期,中医脉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三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有很多创见,是中医脉诊的奠基之作。
《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约10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其作者王叔和生卒年代缺乏具体记载,相关生平事迹很少,仅知其曾做过晋太医令,当为魏晋时人。王叔和是一代名医,对医学贡献甚多,曾编次《伤寒论》使仲景之学得以大行于世,但《脉经》的撰写则是他更加突出的贡献。
《脉经》书影(明《医统正脉》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
《脉经》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二十四脉的确立。中医对脉象的描述在《内经》中就已经有了许多记载,曾出现四十多种不同的脉象,《伤寒论》中也有二、三十种不同的脉。但是,这些脉象都缺乏明确的指下标准,没有明确的概念,也常易混淆。《脉经》首次系统的论述了各种脉象,总结并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为脉象的鉴别确立了标准,使之规范化。此后,历代中医著述中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范畴。
对于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脉经》也做了大量论述。除对脉象主病进行原则性概括,如“迟则为寒”、“缓则为虚”、“涩则少血”等内容外,王叔和还结合病证、病机、治疗等内容对脉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性总结,这不但反映出当时的脉学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时至今日这些宝贵的资料仍然在临床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脉经》还首开脉象鉴别之先河,在开篇提到二十四种脉象后,紧接着就提出了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提示学者须注意脉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这对后世辨脉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宋代施发《察病指南》所载之33种脉象图
在汉代以前,切脉的方法主要是全身遍诊法,东汉之后,自《难经》首倡诊脉“独取寸口”法后,患者与医生都感到方便,十分盛行。但由于《难经》并未解决寸口切脉的寸、关、尺分部等关键问题,诊断的质量尚难得到保证。因而,当时很多医生仍然主张使用遍诊法,如张仲景就仍然推崇人迎、寸口、趺阳全身三部脉法,反对当时“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的风气。有鉴于此,《脉经》在《难经》的基础上发展了寸、关、尺三部脉法,提出:“经言所谓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每部中有天地人也”,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脉法之说。同时,《脉经》还确立了寸口左右六脉分配脏腑之说,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为: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为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原则,从而使寸口脉法在理论上更加趋于完善,大大推进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
【脉学的总结】相关文章:
陆九渊学脉问题浅论05-02
脉诊04-29
革脉04-29
山水之脉04-28
一脉书香作文10-16
山脉、人脉和钱脉04-28
太素脉秘诀读后感:富贵脉和贫穷脉04-28
“心系玉树 中脉有情”中脉大型赈灾活动全国爱心启航04-30
大胆探索与严密论证-关于“学脉渊承”讨论的一点认识04-28
天脉柔情_550字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