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1. 引言
本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2. 质量控制团队
2.1 质量控制团队的组成:
- 质量总监:负责整体的质量管理和监督质量控制流程。 - 品质经理: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并协调各部门的质量控制工作。
- 生产部门代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并报告质量问题给品质经理。
- 销售部门代表:负责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并与品质经理协商改进方案。
2.2 质量控制团队的职责:
- 确保各部门遵循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 监督并评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
- 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更新和维护质量文档和记录。
3. 质量控制流程
我公司的质量控制流程如下:
- 产品设计阶段:在产品设计阶段,质量团队会参与评估产品的可行性和质量要求,并提出建议。
- 原材料采购:质量团队会与采购部门合作,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并进行充分的检验。
-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部门代表会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抽样检验,并确保每个工序符合质量要求。
- 产品检验:在产品生产完成后,品质经理会组织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 收集客户反馈:销售部门代表会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并及时反馈给质量团队。
- 质量改进措施:品质经理会根据质量问题和客户反馈意见,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实施改进措施。
4. 记录和文档管理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准确的记录和文档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 所有质量相关的记录和文档均要求详细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存档。
- 所有记录和文档应备有版本控制和备份。 - 所有部门应按需共享相关的质量记录和文档。
- 定期对记录和文档进行审查和更新,并保持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5. 培训和意识提升
为确保我公司的.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质量控制要求,我们将进行以下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
- 新员工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培训,包括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的介绍。
-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
- 奖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改进质量控制工作。
6. 风险管理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将重视风险管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 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 风险监控和反馈:设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掌握风险状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 风险应急预案: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情况提供指导和支持。
7. 总结
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制度是我公司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的重要依据。我们将始终坚持执行这一制度,并不断改进,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2
1、主题及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工序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生产现场影响质量特性的诸项因素,以得到稳定的制造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稳定提高,特制订本制度。
2、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2.1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设立质控点:
2.1.1按《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中属关键(a级〉特性的工序。
2.1.2加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影响的关键的工序或工序的关键部位。
2.1.3经常出现不良品或质量长期不稳定状态工序。
2.1.4用户比较集中反映不良环节。
2.2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由技术科根据质控点设置原则确定。车间不得擅自取消或更改质控点。车间增减质控点必须向技术科申报,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2.3工序质量控制的程序(见工序质量控制程序图〉。
3、工序原量控制对各部门要求及考查办法
3.1对技术科的要求
3.1.1按建立质控点的原则确定质控点,编制下达《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同时,组织质检科、供应部、生产车间等部门进行工序分析。根据《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制订《工序质量分析表》、《作业指导书》、《工装周期检验卡》等,并根据车间生产过程中实际情况和工序质量控制原则,及时调整质控点,完善质保文件。
3.1.2进行工序能力分析,把影响工序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和相关管理标准编入《工序质量分析表》。
3.1.3根据车间质控点反馈表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并现场具体指导,每月对质控点质量保证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3.1.4对质控点长期不稳定因素应采取措施解决。
3.1.5考查由技术科抽查。
3.1.6认真参加工序分析活动,制订检验规程,编制“检验指导书”
3.1.7检验员要熟悉本耳职只范围内的工序质量控制点及某控制方法,严格按检验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协助操作者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特性的不稳定因素,并协助解决。
3.1.8技术科应督促检验员按检验指导书和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及时向技术科反馈信息,
3.1.9考核自查,技术科抽查,纳入质量考核。
3.1.10对不稳因素加强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3.2对生产科的要求
3.2.1质控点计量器具抽、送检率达100%,合格率达98%以上,当抽查低于这一指标时,及时调整检定周期。
3.2.2加强对质控点计量器具的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非正常使用计量器具情况,并督促纠正。
3.2.3督促车间做好三级保养、设备三检和预防性维修。保证质控点的设备完好率达100%。
3.2.4考查由生产科抽查。
3.3对车间的要求
3.3.1车间要积极配合各职能科室不断完善工序质量保证文件,并由车间技术主任负责车间质控点管理工作,负责日常检查、督促、指导操作者。严格执行《工艺守则》、《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保证文件并做好记录,填好反馈表。
3.3.2车间设一名质控点负责人,负责做好质控点的检查验证和进行提高工序能力的分析。根据质量保证文件的要求,对质控点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归档。每月将检查分析情况汇总上报技术科。
3.3.3操作者必须严格按工艺守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正确使用图表,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准确记录有关数据,不得弄虚作假。因故中断应在图表上说明停歇日期、原因等以便备查。
3.3.4在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正常。如不能排除不稳定因素,应采取措施解决。车间如不能排除不稳定因素,应立即将信息反馈技术科,
3.3.5考查由车间自查,技术科抽查。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撤消
由于工序质量提高,已经能按工艺文件正常操作和管理,或由于质量要求改变,不需要特别控制的质控点可撤消,但必须由车间填写'质控点撤消审核表'报技术科,经技术科验审后在'审核表'上签字,办理撤消手续。车间不得自行取消或更改。
5、质控点的标志和记录的管理
5.1质控点的标志牌
5.1.1技术科负责制作、发放、更改和撤消标志牌。
5.1.2各质控点所在班班长负责妥善保管标志牌。
5.2质控点的记录
5.2.1质控点活动记录各相关部门应认真填写,并报技术科。
5.2.2技到这科负责记录的收集、汇总、考核和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3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对国家和用户高度负责,为了使设计文件,施工标准,合同约定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质量、工程品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特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如下:
1、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运行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
2、认真搞好项目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教育,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序、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标准要求,抓好职工培训,争创优质工程。
3、努力学习,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优化工艺提高功效,全面推行样板墙制度,以点带面,确保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对“四新”技术,明确重点,详细具体,注重可操作性。
4、在认真搞好图纸会审,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审查)管理,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强化组织技术交底,强化积累技术质量的全面、科学、准确、及时。
5、控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建材的.质量,严格选择分包商,通过对其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信誉调查以及产品质量的实际检验评价,各供方之间的比较,最后中和评价,选定工作关系,在使用前严格进行:
1、书面检查;
2、外观检验;
3、理化检验;
4、无损检验等四种检验,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5、实施工序质量监控,通过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和工序活动效果(即工序的过程标准)两个方面监控,通过管因素、管过程,从而实现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过关、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6、及时准确留存质量过程成果,如砂浆、砼试块,钢筋焊接等施工过程试件,必须及时做好,专人养护、专人送试,及时留档。
7、组织施工质量检验,强化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俗称质量三检)和专业检查(施工组项时检查,项目部每月两次综评验测)工程隐蔽验收、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实施工程质量优质优价,班组个人奖罚分明,兑现整改坚决及时。
8、从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入手,加强成品保护,按正确流程施工,不颠倒工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方法,保护方法保护好前道工序产品质量。
9、坚持竣工标准,做好售后服务,坚持竣工内容,标准,通过内容分层次自检解决全部遗留,整理好竣工质量,实现工程竣工质量目标,售后服务体现工程质量,坚持24小时内处理好质量投诉,并按季节性,技术性,保修期满,积极主动回访用户,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
岗位职责
1.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按时总结汇报。
2.负责医疗质量管理体制策划,制定医院医疗质量方针和医疗质量目标,组织制定医疗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并保持现时有效性。
3.负责组织对医院相关领域开展的新工作审查和检测结果的验证评估工作。
4.深入科室,了解科室标准化医疗工作情况,保证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5.开展医疗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员工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提高职工医疗质量管理技能。
6.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性的`管理,并控制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7.参与医院的重大事故、医疗差错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完善意见。
8.医疗质量控制管理部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评估机构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评估机构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评估机构为实现质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必要程序。
第三条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要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一)质量控制责任;
(二)职业道德;
(三)人力资源;
(四)评估业务承接;
(五)评估业务计划;
(六)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
(七)监控和改进;
(八)文件和记录。
第四条评估机构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形成书面文件,传达到全体人员,并采用规范化的表格、工作底稿等方式适当记录这些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以保证这些政策和程序得到贯彻和执行。
第二章质量控制责任
第五条评估机构应当合理界定和细分处于质量控制体系中的控制主体所应当承担的质量控制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控制主体通常包括:
(一)最高管理层;
(二)首席评估师;
(三)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内核人员;
(五)项目团队一般成员;
(六)评估机构其他人员。
第六条最高管理层一般由评估机构的董事会成员或者执行董事构成。
最高管理层应当确保管理层成员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最高管理层对业务质量控制承担最终责任。
第七条最高管理层应当在股东会(合伙人会议)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以下职责:
(一)树立质量至上的管理意识,并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让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全员参与,以达到质量控制目标;
(二)制定评估机构的服务宗旨,确保全体人员理解服务宗旨的内涵,并评审其持续适宜性;
(三)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当具体、先进、可测量和可实现,并与服务宗旨保持一致;
(四)科学策划组织架构和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其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随时处于适宜、充分和有效的状态;
(五)合理授权分支机构的业务权限,对分支机构的业务开展实施控制。
第八条评估机构应当对评估业务制定项目负责人制度,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应当是注册资产评估师;
(二)应当对每项业务至少委派一名项目负责人,最高管理层可以根据业务的风险类别决定项目负责人是否为股东(合伙人);
(三)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履行职责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权限和时间。
第九条项目负责人应当承担以下职责:
(一)具体评估业务的计划和实施;
(二)组织出具恰当的报告,并在评估报告上签字;
(三)组织归集、整理、归档评估业务工作底稿;
(四)向最高管理层提供与评估业务相关的重要信息,便于最高管理层对这些信息采取适当措施;
(五)处理评估报告提交后的反馈意见。
第十条项目专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履行职责需要的技术资格,包括必要的经验和权限;
(二)具备审核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足够、适当的技术专长、经验和权限;
第十一条项目团队中除项目负责人之外的注册工程师、技术人员应当承担以下职责:
(一)接受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了解拟执行工作的目标,理解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指令;
(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评估机构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要求以及业务计划从事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形成工作底稿;
(三)及时汇报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职业道德
第十二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评估机构及其人员,遵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
第十三条评估机构在制定独立性政策时,应当:
(一)明确违反独立性的情形,要求不同层级人员之间就有关独立性的信息相互沟通,评价这些信息对保持独立性的总体影响。
(二)要求所有应当保持独立性的人员,在获知违反独立性要求的情况后,应当及时反映,以便评估机构采取适当行动消除对独立性的威胁或将威胁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第二十条评估机构在制定客观性政策时,应当要求执业人员尽量克服个人的主观性,采取以下措施将其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
(一)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完全消除业务与自己的利益关系;
(二)尽量排除外部的各种干扰和各方面的主观影响。
第四章人力资源
第十四条评估机构应当合理配置必需的人力资源,并确保随着服务对象、业务类型、服务地域的拓展,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
第十五条评估机构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时,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方面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二)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三)招聘与选拔;
(四)教育与培训;
(五)绩效考评;
(六)薪酬制度。
第十六条当评估机构需要聘请专家以弥补自身人力资源不足或者自身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时,评估机构应当制定利用专家工作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专家工作结果的可利用性。
第五章评估业务计划
第十七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计划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以确保:
(一)项目团队成员了解工作内容、工作目标、重点关注领域;
(二)项目负责人对业务的组织和管理;
(三)管理层人员对业务的监控。
(四)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了解业务计划的'适当内容,配合项目团队工作。
第十八条在评估业务计划环节,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事项制定控制政策和程序,通常包括:
(一)评估计划编制前对业务基本事项的明确;
(二)评估计划编制的参与者;
(三)评估计划的内容和繁简程度;
(四)评估业务时间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评估计划的可执行性;
(五)评估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调整;
(六)评估计划以及计划调整的编制、审核、批准流程;
(七)评估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
第十九条评估业务计划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应当要求项目负责人在编制评估计划前要对评估业务基本事项做进一步的明确,以确保项目负责人:
(一)对该项业务是否继续、推迟或终止提出建议;
(二)为编制评估计划、开展后续活动而组织资源;
(三)确定是否对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四)确定是否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五)确定是否开展初步评估活动。
第二十条对于复杂、庞大的评估业务,评估业务计划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应当要求项目负责人编制详尽的评估计划,评估计划应当尽可能考虑到各种重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六章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
第二十一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环节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相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得以遵守,满足出具评估报告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在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环节,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事项制定政策和程序,通常包括:
(一)项目团队组建及工作委派;
(二)收集评估资料和评定估算;
(三)编制评估报告;
(四)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结论;
(五)内部审核;
(六)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的解决;
(七)报告签发及提交。
第二十三条评估机构在组建项目团队时,应当确保项目团队整体具备适当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必要的时间,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评估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
评估机构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向项目团队委派任务并传达业务背景及有关要求等信息,使项目团队成员了解拟执行业务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目标。
第二十四条评估机构应当考虑以下因素,制定现场调查、
收集评估收集、评定估算以及编制评估报告的政策和程序:
(一)现场调查实施方案;
(二)评估资料获取的渠道以及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三)评估方法选择的恰当性、评估参数指标选取的合理性;
(四)评估报告与相关法律法规、评估报告准则的符合性;
(五)项目负责人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评估机构应当设置专门部门实施评估业务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政策和程序应当确保未经审核合格的事项不进入下一程序,确保未经审核合格的报告不交付委托方,内部审核的政策和程序应当包括:
(一)不同业务特征、风险类别的内部审核流程;
(二)不同级别项目内核人员的资格标准要求;
(三)不同级别审核的时间、范围和方法;
(四)不合格事项、不合格报告的处臵办法。项目内核人员不应当审核自己的工作。
第二十六条评估机构应当就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的解决制定政策和程序,包括:
(一)就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向评估机构内部或者在适当情况下向评估机构外部具备适当知识、资历和经验的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二)处理项目团队内部、项目团队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负责人与内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
只有对分歧意见形成处理结论,才能出具评估报告。
第二十七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报告签发制度,规定报告的签发人和签发程序。
第七章监控和改进
第二十八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采取适当措施,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目的在于:
(一)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是否符合本指南的要求,是否符合评估机构的实际,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二)评价质量控制体系是否达到了质量目标;
(三)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其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二十九条评估机构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的监控措施通常包括:
(一)建立信息系统,收集不同渠道来源的相关信息,并管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为评价和改进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二)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三)对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
第三十条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质量控制体系中的相关控制主体应当采取与其影响程度相适应的纠正措施以消除原因,防止其再发生,并对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评价。
对监控中发现的潜在问题,评价其重要性,采取与其影响程度相适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
第三十一条评估机构应当对来源于监控和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质量控制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并评价改进的机会。
第八章文件和记录
第三十二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文件控制政策和程序,确保质量控制体系各过程中使用的文件均为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废止的文件和资料。
第三十三条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保持业务质量控制的相关记录并及时归档。
记录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应当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超期后的处臵所需的控制。
第三十四条业务质量控制记录可以根据重要性和必要性来设计其内容及深度,以满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及相关要求。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制度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6
为贯彻公司质量方针,执行国家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依据国家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管理的最优实现,对质量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项目部承包工程建筑工程,必须按基建程序开展工作。图纸会审、定位放线、开工报告须及时备齐并书面报公司质量科。公司及时派员参加定位轴线的核验,核验符合设计要求并盖章后方可破土动工。
二、工程开工后,公司质检员须到施工现场巡回查验成效;引导纠偏、监督项目经理执行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核验建材、成品及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质量标准,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三、项目经理对质检员提出的整改要求,不得推诿、扯皮,对整改要求有不同看法时,项目经理部要说明情况,以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为准。
四、公司质检员到工地巡查和公司组织的生产检查,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项目部自检面必须100%,发现与质量目标管理有偏离时,要求立刻全面纠偏,直到达标为止,并做好记录。
五、项目部承建的.工程,无论是基础、主体、单位工程验收,还是工程初检、竣工验收,都必须在公司质量科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方可正式通知有关单位来验收。
六、为交流质量情况,研讨施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工程质量管理的新经验、新技术,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公司质量科、质量科每月召开一次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参加,如遇节假日、星期天顺延)。
七、质检人员要公正、科学,学法、守法、依法质检,如有失职、渎职行为,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情节严重的,要负经济及法律责任。
八、公司质量科每月对施工现场实施一次综合性检查,公司分管领导、各有关科室、项目经理、有关施工队长或工长参加,检查后,通报检查结果,找出差距,落实整改措施。会后各项目部必须及时指导纠正,验证纠证和预防措施,直到达标为止。
九、基础验收、中间验收、单位工程交工验收,项目部须提前二至五天通知公司质量科及技术科,以便协同项目部做好验收前的自查及有关准备工作。
十、一般工程的基础验收、中间验收等由公司质量科及质量科派员参加,目标管理工程以及关键部位的工程验收须报公司,由副总经理参加。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7
1、目的
为加强对分承包方的控制,并符合程序文件,提高本厂产品的实物质量,对承包方配套的产品应视同本厂产品加以控制,以保证本厂向用户的质量承诺。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向工厂提供原材料、外购(协〉件的合格分承包方。
2、管理要求
2.1被本厂列为a、b两类的原材料、外购(协)件应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的调查,对批量采购试用半年后未发现问题,随本广产品出厂后,最终在用户处也无不良反映的`,经厂评审小组讨论后,可列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实行定点采购。
2.2分承包方应严格按合同条款按质、按量、按期提供合格的外购(协〉件,对质量信息不积极整改或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问题或事故的分承包方,可由厂评定小组决定取消其定点资格。
2.3工厂在与分承包方签订供货合同时应明确物资进广检验项目、执行的标准、检验的方法等,并签订质量赔偿协议。
2.4质检科将日常分承包方的实物质量状况信息及时反馈给分承包方,督促其整改提高,必要时随时派人对分承包方的质保能力进行复审。
2.5质检部将对分承包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状况建立档案,将其作为评定合格分承包方的依据之一。
2.6本厂根据定点变化情况,每年公布一次合格分承包方名单,供应部将严格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外协。
3、责任赔偿
3.l在进货检验时发现属于分承包方的质量问题由分承包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甲方从乙方贷款中扣去该批不合格物资总额的5%作为质量赔偿金。
3.2甲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属于乙方产品的质量问题,应由乙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3甲方的产品在用户处安装或投运过程中发生属于乙方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造成'三包'赔偿时,乙方应及时参与售后服务过程,并承担全部服务费用,同时,对由此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由甲方酌情对乙方提出赔偿要求。
3.4甲方委托乙方运输的产品,因运输过程中的,由于乙方搬运或防护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甲方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乙方应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要求由乙方酌情提出。
3.5当在处理质量问题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可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8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9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对国家和用户高度负责,为了使设计文件,施工标准,合同约定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质量、工程品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特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如下:
1.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运行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
2.认真搞好项目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教育,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序、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标准要求,抓好职工培训,争创优质工程。
3.努力学习,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优化工艺提高功效,全面推行样板墙制度,以点带面,确保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对“四新”技术,明确重点,详细具体,注重可操作性。
4.在认真搞好图纸会审,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审查)管理,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强化组织技术交底,强化积累技术质量的全面、科学、准确、及时。
5.控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建材的质量,严格选择分包商,通过对其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信誉调查以及产品质量的实际检验评价,各供方之间的比较,最后中和评价,选定工作关系,在使用前严格进行:1、书面检查,2、外观检验,3、理化检验,4、无损检验等四种检验,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6.实施工序质量监控,通过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和工序活动效果(即工序的过程标准)两个方面监控,通过管因素、管过程,从而实现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过关、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7.及时准确留存质量过程成果,如砂浆、砼试块,钢筋焊接等施工过程试件,必须及时做好,专人养护、专人送试,及时留档。
8.组织施工质量检验,强化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俗称质量三检)和专业检查(施工组项时检查,项目部每月两次综评验测)工程隐蔽验收、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实施工程质量优质优价,班组个人奖罚分明,兑现整改坚决及时。
9.从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入手,加强成品保护,按正确流程施工,不颠倒工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方法,保护方法保护好前道工序产品质量。
10.坚持竣工标准,做好售后服务,坚持竣工内容,标准,通过内容分层次自检解决全部遗留,整理好竣工质量,实现工程竣工质量目标,售后服务体现工程质量,坚持24小时内处理好质量投诉,并按季节性,技术性,保修期满,积极主动回访用户,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0
教学质量是提高学员素质的核心,是职工培训工作的生命线,是企业安全生产与发展的立足之本。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学校(中心)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学员培养目标监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监控、课程设置监控、教学过程监控、学生信息反馈监控等方面。为了适应新时期职工安全培训发展的客观需要,努力提高学员培养质量,以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为中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员培养目标监控
学员培养目标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标准的制定要突出职工安全培训的特点。职工安全培训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本企业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我们在这一总的目标下,具体规定各期(班)学员的培养目标,立足突出安全培训特点,为企业安全、和谐、转型发展培养高技能合格人才。
二、加强调查研究,编制实用的、科学的教学基本文件
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文件,是实现学员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施方案。这些文件要切实体现“理论够用”重在对学员“技能培养”的要求。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设置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遵循教学大纲、选择具有各工种安全培训特色的优秀教材尤为重要。
1、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广泛地搜集资料。,组织教师到企业基层单位了解其对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提供依据。
2、对结业生学员跟踪调查。搜集用人单位对结业学员的评价以及结业学员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评价。为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提供详尽的资料。
3、开展教研活动,拟定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每学年组织专兼职教师,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
为中心议题,确定研究课题。在开展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为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打下理论基础。
4、建立教材评估反馈制度。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员培养目标的基础。为保证教材质量,在选用教材上,建立“评估反馈”制度。
(1)广泛收集教材信息。通过相关出版社的出版动态及网络查询等多种渠道收集教材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为选用教材提供资料。
(2)建立教材质量反馈制度。每年对所使用的教材质量进行一次调查。从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编排体系的合理性、适应性等方面征求教师、学员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纳,及时反馈,为选用教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建立教材质量评估制度。教材质量的评估是保证教材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慎重,要围绕学员培养目标选用具有各工种安全培训特色的优秀教材。每年要组织教师、学员及教学管理人员对所选用教材的适用性、科学性、文字水平及印刷质量等进行评估认定,确定所用教材名录。
三、教学过程监控
教学过程监控主要通过听课、教学检查、学员评教、教师评学、学风检查、考试等实现监控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听课制度。全体总动员,每位老师都要参入听课评课,把听课评价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拟采取以下方法:
(1)学校(中心)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式的听课。对每个培训班听课时数不得少于2个学时;
(2)学校(中心)教务管理人员对每个培训班听课时数不得少于4个学时;
(4)相同相近课程的教师研讨性的互相听课;
(5)示范性的听课。每年组织一次观摩教学:
(6)对新教师会诊式的听课。对新聘任的、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专门组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及学校(中心)领导指导性的听课。
通过听课和评课,掌握教师教学基本状况,及时做好指导和交流,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均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进度以及实验计划、实训计划、实习计划等组织上课、备课、作业布置、考试命题与阅卷、成绩分析等情况。
3、建立学员评教和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制度。每年结合教学质量检查进行一次学员评教工作,同时将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工作一并进行,教师评价分数将纳入教师业务年度考评。
4、建立教师评学制度。每年组织教师通过对学员考试(考查)成绩的汇总分析和辅导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和总结学员学习状况。
5、建立学风检查制度。由班主任对学员的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到课情况、课外学习等情况进行检查,并针对不良行为进行重点调查研究,分析成因,对学风较差的学员采取一对一的帮扶。使学员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6、探索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改革的新路子。通过考试检验学员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指导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突出学员安全意识、技能素质培养为出发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考试模式进行研讨,不断试行新的考试方法。
7、建立学员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学员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从不同单位、不同岗位聘请学员为教学信息员,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员对教学情况的各种反映,每期(班)培训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汇总学员反馈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学员信息转达给相关的老师,以指导和改进教学。
四、建立教师教学情况档案,严格考核
对教师教学过程监控的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依据。对年终教学工作评估名次排在最后的老师进行告诫,并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在下年度教学中进行跟踪指导,学校(中心)领导进行跟踪督导听课,经测评成绩仍排在最后的,停止上课。对连续两次教师职业道德不合格的教师调离教师工作岗位或解聘。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1
一、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是按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要求的需考虑设立控制点:
a.产品性能、安全、寿命有直接影响的;
b.出现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c.用户反映、定期检查等多次出现不稳定的项目。
二、控制点的确定由质保部会同生产部和有关车间,根据工艺文件或内容标准的`质量特性,共同认定经厂务经理批准。
三、工序质量由车间负责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展开的内容严格管理,在质保部的组织下,工序质量的检验必须做到三自三检,即自检、自记、自分、首检、中检、终检。并进行不良品的分析。
四、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
五、工序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键全日常点检制度,并按设备定期检查。
六、工序质量控制点应配备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
七、车间质检员对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领导汇报。
八、公司根据企业有关制度,对工序质量管理好,产品质量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好造成质量下降的将给予处罚。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2
1、医疗质量控制信息主要包括医疗质量控制、质量规定的执行情况,医疗技术与专科技术、科研教学、医疗的检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病人满意度等。
2、科负责收集、统计各项医疗数据,每月提供院领导并向相关科室反馈。
3、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应每天对本科室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利用周会、科务会反馈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信息。
4、各职能部门每月均要按医疗质量标准,逐项进行检查,记录执行情况,汇总到医务科,将医疗质量控制信息整理、护理部负责护理质量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提出整改及整改意见,每月利用科主任、护士长会反馈到科室,并定期以简报形式向全院通知。
5、财务科每月将医疗质量控制信息汇总成册,提供院领导决策,每季度向相关科室反馈本科室的'医疗治疗质量控制成本。
6、纠风办负责收集医疗质量信息,每季度向全院反馈。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3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4、病例追踪随访。
5、质控会议。
二、质量控制具体内容
1、人员管理与素质
(1)、成立以科主任及高年资医师为主体,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管理科室日常诊疗工作管理及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每月一次组织科内治疗自查。
(2)、加强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力度,利用本地区及医院资源,提高本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上岗资格证考试通过率。(3)、加强服务意识及人文教育,增强行风作风建设,减低因工作态度问题所引起的投诉及纠纷。
2、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
(1)、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检查操作,熟悉各仪器性能指标,熟记各项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重大仪器故障及医疗事故发生。(2)、加强与保养维修厂家的'联系,定时告知仪器使用情况,了解日常保养及使用知识,学会排除机器简单故障,对重大机器故障要及时上报医院相关科室及维修部门。(3)、仪器使用后清洁探头,并及时关机,关闭电源,避免长时开机,每天下班后关闭仪器总电源,防范事故发生。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1)、严格按操作规程对不同脏器进行扫查,质控小组成员要不定时观察科室人员检查时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检查手法,并加以解释说明。
(2)、对发现有特殊及疑难病例时,要请教上级医师及高年资医师,初步达成科内讨论统一意见后作出较合理的超声诊断。
(3)、质控小组每月定期抽查定量检查报告,规范报告内容,制定相对统一标准,对于出现明显医疗差错的要及时作好登记。(4)、对医院质控部门反馈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并作登记,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及科室制度作处罚处理。
4、病例追踪随访
(1)、质控小组指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起病例追踪随访登记,设立专门病例追踪随访登记本。
(2)、科室人员对于平时工作中所出现的疑难或特殊病例,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登记,详细记录联系人电话及相关信息及当时检查的声像表现,并记录图像。
(3)、质控小组定期检查督促病例追踪随访情况,对已经明确的相关病例做好归纳总结,并定期公布,以供科室人员学习积累。
5、质控小组会议(1)、质控小组每月至少一次举行质控小组会议,总结前期各项质量控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质控会议中要按质控条例的各项内容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3)、质控会议对工作当中发现的事故差错进行讨论,做出相关处罚意见,并进行记录。
(4)、对医院质控检查作科室讨论,得出反馈意见,上报相关部门;并针对自查和医院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计划和实施方案。
附: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科主任:林梅清
组员:何晓薇陈慕洁周泽华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4
为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达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规范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由工程部负责实施。
一、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对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以下监督检查工作:
1.对监理单位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1)、检查监理单位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落实质量控制人员。
(2)、检查监理单位监理准备工作质量。
(3)、检查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手段,落实质量检测仪器、设备。
(4)、监督检查监理单位监理程序、监理办法是否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并实施到位。
2.监督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1)、落实施工单位的质量计划(2)、落实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3)、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文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
(4)、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及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
(5)、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状态,保证其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6)、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等的技术鉴定证书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7)、对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如: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及试验报告、产品技术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及产品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好记录。
二、对工序的质量控制
1、监理单位审核由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等)、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检查等记录。隐蔽工程经监理人员检查、验收、签认,并经工程部认可后方可隐蔽。
2、对于重要及特殊结构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工程部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的'质量。
3、对于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部位,在监理人员进行跟踪检查的同时,工程部应对其进行平行检查。
4、对于监理单位提交的《事故报告》、《质量缺陷处理结果及检验报告》进行检查,并报公司总工程师签认,严重的应报公司总经理签认。
三、总工程师将不定期地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进行抽查。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5
一、化验室的样品采集,分析工具使用,数据分析,都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法的'要求和步骤进行。
二、化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要求每个工作人员认真贯彻和领会。
三、化验室的检验项目必须有专人操作,一直到结果报出。
四、常规项目检测,所有分析人员必须会操作分析。
五、大型分析仪器,必须专人管理、操作和维护。
六、所有仪器和分析器具,分析前和分析后要保持一致。并认真填写好使用记录。
七、当天的水样要当天作出分析结果,并于当日数据齐全后及时汇总上报调度室,若当天做不完的水样,必须妥善存放。
八、化验室要定期对使用的量器做计量鉴定,要对所承担的项目的检测方法和质控方法进行检定。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处方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精选5篇)06-15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用11篇)06-09
质量控制方案03-30
项目质量控制方案04-07
质量控制实施方案04-12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案04-08
质量控制方案(精选5篇)04-05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04-07
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办法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