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1-04 13:52:25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材介绍

  1、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所谓“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所谓“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7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数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所谓“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段的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综合练习。

  所谓“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

  所谓“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编排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沙漠中的绿洲》)等等。

  (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二是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这个载体中。

  二、教学建议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

  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

  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备注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3)走,我们去植树(2)第一朵杏花(3)

  2燕子(2)古诗两首(2)习作1(2)

  3练习1(3)苹果里的五角星(2)最佳路径(1)

  4最佳路径(2)人类的“老师”(3)

  5习作2(2)练习2(3)

  6三顾茅庐(3)祁黄羊(2)

  7公仪休拒收礼物(2)习作3(2)练习3(3)

  8永远的白衣战士(3)“番茄太阳”(3)

  9第一次抱母亲(3)我不是最弱小的(2)

  10习作4(2)练习4(3)

  11期中测试(2)

  12五一放假

  13鸟语(3)天鹅的故事(3)生命的壮歌(3)

  14习作看(2)练习5(3)特殊的葬礼(1)

  15特殊的葬礼(2)沙漠中的绿洲(3)云雀的心愿(1)

  16云雀的心愿(2)习作6(2)练习6(2)

  17练习6(1)古诗两首(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黄河的主人(1)

  18黄河的主人(2)习作7(2)练习7(3)

  19-20期末复习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接任新班,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主线,从日常行为到学习习惯;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计学生75 名,其中男同学41人,女同学34人。大多数同学学习积极、主动、思想素质良好,还有一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良好习惯还有待形成。在今后教学上要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勤看书、多动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教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四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同时,在教材编排上也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就作为本册的训练重点,在教材中加以具体安排。既注意体现阶段性,又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

  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 “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工作目标:

  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教学措施:

  1、多读多记,多积累语言。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搞好各项班级竞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优秀生,增加班级优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努力在这学期的各项竞赛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4、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同时后进生经常在无形中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首先应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继而解决问题。取得家长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6、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培养习作兴趣,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六、课时安排: 内 容 课 时 第一单元 15 第二单元 15 第三单元 15 第四单元 15 期中复习 8 第五单元 15 第六单元 15 第七单元 15 第八单元 15 期末复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3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了三年的语文学习,我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多数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优秀者写作时洋洋洒洒,把作文作为一种乐趣,而笔拙者半天挤不出多少字来,依赖性很强。本班多数学生学习自学性高,主动性强,自控能力不错,能够自觉完成各科作业,但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很差,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学生仍然是本学期扶持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

  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 “趣味语文” “展示台” “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加强了默读的训练。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3)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为此,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5)再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

  出的。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为了比较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成绩,现初步制定以下策略:

  1、组建一支精干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包括学习小组的建立),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2、教师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做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

  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4、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5、开展相关竞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建立“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7、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情况,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8、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经验,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六、教学进度表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4

  一、本学段课程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24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习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二、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安排了7课。

  4、“单元练习”共7个。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男生28人,女生13人。通过这一年多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积极。少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学习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教学措施: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5

  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四年级学生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一共52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18人,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在书写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部分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本班学生思维活跃,爱读书、爱思考,发言积极,敢于表达。但本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接任新班,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主线,从日常行为到学习习惯;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计学生33名,其中男同学15人,女同学18人;本班存在一定的问题:纪律性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会认真听讲,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在成绩方面,班集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尖子生凤毛麟角。语文朗读水平低,读书不通顺,不正确,没有感情。作文写作能力较差。思维不灵活。

  三、大纲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三、具体措施

  (一)不断学习,开拓视野,为课堂教改开流导航。

  本学期我们语文备课组将继续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进行专题研究;为使老师们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我们将开展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论文和案例评比,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

  (二)落实课程标准,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这学期,我们将继续观看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我们还将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

  2、上好校级公开课。这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每一位老师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获市级以上称号的骨干教师进行展示课,希望通过这些课堂教学的研讨,使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有个整体的提高。

  3、进行教科研讨。我们将利用教研组的时间,进行语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对教育杂志上的一些热们文章进行讨论。课题的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大家将继续围绕课题搜集资料,结合教学工作展开研究,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

  四、围绕常规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每个老师做到预案的设计、上课前的审读修改、上课后的教后反思、最后的整理完善。每篇课文都要有教案修改和反思。

  2、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对语文作业要精选,注重练习的有效性。要分层练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作业的格式各备课组要统一。

  4、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5、考核: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知识能力考核与情感、习惯的考核相结合,及时总结,重视情况分析及反馈。

  6、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交流工作,如:试卷、教案、学生优秀作文等。

  总之,在新的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以推进新课程为动力,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抓手展开工作。我们将迎着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东风,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勇敢攀登,再创教学改革新辉煌。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x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大部分学生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浓,他们能够主动预习、复习,坚持课外阅读。阅读中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一些重点词句。大多数学生有积累的习惯,并能用积累的词语丰富表达的内容,用好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情况不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差距。个别学生对字词的掌握量不足,课外阅读的书籍偏重于“笑话”、“漫画”类,语言的积累少。另外,学生的认真书写,写好字仍是本学期继续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生活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册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重视学生自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的习作进行修改。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

  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

  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

  ①做重点发言人;

  ②做讨论主持人;

  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独立识字学词,写好摘录笔记,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认字240个,写字200个。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勇敢发表个人见解、针对同学发言发表意见。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个人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学生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达到发展。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天中午有固定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时间、好书推荐卡、课外精彩片断诵读、全班共读一本书,坚持读好书,写积累。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鼓励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会组更多的学生越来越会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多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日记、小练笔不拘形式去写,对于大作文,鼓励学生在完成作文草稿后,运用已学的修改方法自改、互改、读给家长,教师的面批一定要注意保留学生的思想、学生的语言。对于优秀的作文要在班级展示栏里张贴。

  五、课时安排

  1、话语10课时

  2、春潮9课时

  3、花9课时

  4、手8课时

  5、规则9课时

  6、眼睛9课时

  7、纪念日4课时

  8、舟船10课时

  9、太阳8课时

  10、路10课时

  11、快与慢9课时

  12、回归10课时课外阅读

  14课时复习10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六学期的语文学习活动,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大部分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但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学不多,因此,加强朗读训练仍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另外,阅读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有待加强。

  识字:本册教材识字量很大,同学们经过大量的识字,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能力强,词汇丰富,但傅浩康、傅俊杰等人识字困难大。

  写字:学生的书写习惯好,书写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数几个人的作业不认真。

  写作:写日记每周写一篇,但有个性的日记少,一些比较好的都是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完成的,缺乏童区趣。主要是不会运用标点符号,有些句子不够通顺。

  口语交际:平时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难上,其末通过测试,发现同学间的水平差异大,自信心强,语言面貌好,但交际的仪态有待加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2、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2)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本册

  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4)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目标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加强了默读的训练。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3)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为此,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5)再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四、整册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六、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选读课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练习重在求质。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说“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研读词句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这一编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强检查、交流,将训练落到实处。

  (3)精读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这项内容在语文园地八“交流平台”中,它以对话形式,渗透阅读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阅读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文中泡泡的'内容,提示学生思考,比如,《万年牢》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是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题目,可以作为引领全文学习的思考题。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这类课文属选择性学习,教学上不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阅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集中安排阅读,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完成。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多、更广泛地课外阅读。

  (三)“语文园地”教学

  本册安排8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结合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比如,策划春游,真诚地对待人和事,对生命的了解和热爱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这些话题中,有的以独白语训练为主,如,小小新闻发布会,也有的以交际训练为主,如“走,我们去春游”,更多的是两者相结合的训练。

  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其中,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一安排;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这8次习作训练有以下特点:

  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拓宽习作的范围,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充分体现在本册习作编写中。在八个选题中,每一个都提供了多项内容的选择,增加学生写的自由度。比如,“语文园地一”的校园写景,写物,也可以写校园中发生的事。“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可以对父母说、对小伙伴说、对邻居说,也可以对其他人说。“语文园地六”,既可以写乡村景物,也可以写乡村生活;对于在城市生活成大的孩子,还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乡村生活及乡村的人和事。“语文园地八”的自由表达,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尽情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故事、童话、寓言,写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还可以写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等。这八个专题中,包括有写人、写事、写景物、写生活、写感想、写体会等。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

  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本册除了内容上拓宽习作的范围,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种习作类型。有写实的,就是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也有写想象的,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写实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写想象,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有提供材料写作文,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比如,“语文园地五”提供有关热爱生命、救助生命的人和事例,以及自然世界中植物顽强生长的资料,供学生选择使用,丰富了作文的写作形式。

  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

  评改和交流,是学写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本册从这一基点出发,在习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评改的要求,比如,“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要求“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本册侧重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以及其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加深对自己习作的认识;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八、“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必要时适当地降低作业要求。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8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安排“练习”1个,共7个。从内容上看,既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课文,如《虎门硝烟》,也有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课文,如《桂花雨》;既有祖国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九寨沟》、《雾凇》,又有颂扬勤奋刻苦精神的课文,如《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从体裁看,除记叙文,还有诗歌、说明文、议论文及神话传说等。以上特点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二、教学总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2、学会常用汉字266个,认识216个。3、能熟练地运用铅笔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用钢笔写字,努力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礼整齐。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中段落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后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学习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读通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每学年能背诵30篇左右的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5、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6、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的'观察图画,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学重点、难点:

  周次 教学内容

  2 3、古诗两首 4、秋天

  3 习作1 练习1

  4 5、天安门广场 6、徐悲鸿励志学画

  5 “国庆”假

  6 7、虎门硝烟 习作2 练习2

  7 8、泉城 9、九寨沟

  8 10、田园诗情 11、桂花雨 习作3

  9 练习3 12、开天辟地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10 14、一路花香 习作4 练习4

  11 15、说勤奋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17、维生素c的故事

  12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习作5 练习5

  14 21、九色鹿 习作6 练习6

  15 22、雾凇 23、春联

  16 24、古诗两首 习作7 练习7

  17—19 期末复习、考试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

  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四年级上册教材,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3。领悟表达的方法。

  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发现,有的是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领悟过程。

  4。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有的引向课外进行观察,有的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教师可参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异,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每课的特色。

  三、口语交际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材注意突出口语交际的这个特点,而且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

  四、习作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8次。这8次习作,有4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4次小练笔。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写多练。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应切实抓好,使学生练得确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远远不够,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练笔和写日记,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经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毕竟是

  有限的,需要老师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学生的多写多练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与教学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0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作为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为使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个别学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本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握200个生字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诚守信的好品质。教学的难点是会20篇精读课文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基本结构,八次作文训练的要求。

  教学措施设想: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作者”“学生与学习伙伴”学生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们力争突出学生,“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三、加强学生“听”、“读”、“写”等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达到成绩不断上升。《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四、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五、做好语文学科的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互助的作用,努力依靠家长的支持,有耐心,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对学困生要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激励,多一点提问,多一点交流,使其在学科内容上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争取消灭不及格

  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教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七、认真研究作文教学,积极开发课本中的习作资源,读写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平时要引导学生写日记,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好习惯。

  八、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每月各班举行一次写字比赛.

  九、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认真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课。教学进度参照学校制定的教学进度表,基本做到每两周一个单元,其余为复习时间。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及领袖儿童教育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教导处,结合学校及班级语文教学实际,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和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学生;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反映出很多问题,有一部分来自于学生,另一部分来自于我个人,整体来讲班级的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60—75分段的学生数量较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

  三、工作目标

  1、常规目标:

  (1)根据教学需要修改、补充教学设计;

  (2)课堂上切实落实“三模小组化”模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尽量做到详细,创境引题设计要不断地变化,保持这一环节的新鲜感,先学后教要抓大舍小,做到全面掌握;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认真细致,课堂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和书写习惯;

  (4)通过课堂和课外辅导,使临及、临优的学生达到相应的目标

  (5)单元检测紧跟教学工作,做到每单元新课完成时能及时测试,试卷当天批改当天反馈给学生,做好单元检测监控,重点关注临界生的成绩变化,同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6)单元测试成绩85分以上达到90%以上。

  2、综合素质目标:

  学生朗读能力正确率达到95%,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要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人人都要学会准确转述别人的语言,人人都要能够生动地讲故事。

  3、成绩目标:

  通过努力,综合指数达到90以上,保证人人及格,75%达到优秀,90分以上达到25人以上。

  4、领素展示团队目标:

  组建“讲故事、朗读、主持、演讲”领袖素养社团,加强训练,打造明星社团,培养一批明星学员。

  5、课堂学习目标:

  (1)10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80%的同学可以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的理解、质疑、品析能力达到四年级水平,能独立阅读适度的文章;

  (3)每天有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坚持每天安排读课外书时间30分钟。

  (4)写日记、作文思路清晰、真实具体、感情真挚。

  四、教学措施

  1、要把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的。比如说词语,诗句填空,课文内容填空等。加强平时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于差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我应该做到心理有数,他们如果不能在课堂上掌握,我们要花课外时间帮着他们学好。

  2、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平常我要求学生在做的那些还是不够的,不光要会背,还得懂得如何去运用,这才是最关键的。

  3、加大海量阅读的督查与指导。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可以利用阅读课、晨读、亲子阅读,每人每天读书不少于半个小时等形式指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通过朗诵、演讲、习作活动、读书交流会、讲故事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独立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每天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

  4、提高作文的语言处理能力。通过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我们班学生的作文,在题材选择和立意方面做得平平,在语言处理上有些学生还是有困难的。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严把大作文和日记关,加强指导学生自觉养成写日记习惯的培养。要多用学生自己的优秀作文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强调个性作文,不能千人一面。

  5、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平时作业时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在这方面以后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

  6、做好常规工作,作业做到当天批改,全批全改,督促学生改错,针对学生的改错二次批改,做到人人过关。日记、作文全批全改,日记数量达到至少每周一篇。

  五、培优帮困

  班级学科情况:本班共有60名学生,其中男生34人,女生有26人,寄宿生一共有16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等都不一样。在本学期里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特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力求使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像郑仕霞、张琪、陈东升、黄月娇、贺昕瑶等同学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上课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另外,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得像杨金晶、钟晓毓、杨成程等一批学生在培养语文兴趣的同时加强其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要加强书写练习,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措施:

  1、结合学习小组,结帮扶对子,以强带弱,继续加强以师带徒的模式,强化责任制,加强“师”的积极性。

  2、关心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人施教,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自觉学习的习惯。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好学生动机,多加鼓励,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做好课外辅导,利用我班寄宿生多的特点,在放学以后对寄宿生进行辅导,提高这一部分的成绩,从而提升班级整体成绩,还能为教学创新做基础。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14名,其中男生4名,女生10名。从整体看,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提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 人,年龄一般在9—10岁之间,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由于孩子们大都来自农村,部分学生能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信息。少数学生除教科书外,几乎没有阅读其他书籍的习惯。再加上家长的文化底蕴较浅,在家庭辅导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这是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本册教材在每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的内容和情境图。

  2.选文形式多样,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前六册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教材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图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2.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每篇课文之后都设有“词语花篮”栏目。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会写字的增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动笔写话的愿望会日益增强。本册安排了5次小练笔。

  <三>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改进“语文百花园”的形式,丰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本册编排了“语海畅游”栏目,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部分进行综合,接着是“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笔下生辉”及“语文大课堂”。其中“语文大课堂”属综合性学习,使语文百花园的内容更丰富有趣。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本册教科书继前七册之后,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他们依次是:成长的足迹、秀美的山川、科学与环保、爱国精神、人间真情、故事的启示、人与自然、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面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

  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6、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收集并认真学习新的课改信息,了解前沿的课改动向,认真及时、系统地做好学习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勤奋好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座右铭。

  2.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本班情况和自身条件,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3.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乐学、善学、积少成多,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5. 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我准备凭借教材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不容易读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 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校内图书室、班内图书角)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身边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

  7. 与家长、社会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方法,实施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师评、生评及家长评相结合,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提高。

  8.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9.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单元 内容 备注

  1——2 一 《种子》《只拣儿童多处行》《钓鱼》《爷爷的芦笛》语文百花园一

  3——4 二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走进丽江》《五彩池》语文百花园二

  5——6 三 《卫星比武》《巴斯德征服狂术病》《小树死因调查报告》《绿色记事本》语文百花园三

  7——8 四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大使馆妈妈》语文百花园四

  9 期中考试

  10—11 五 《莲叶青青》《萧山杨梅》《我和祖父的园子》《母亲的呼唤》语文百花园五

  12—13 六 《爬山》《语言的魅力》《寓言两则》《米芾学书》语文百花园六

  14—15 七 《鸟的天堂》《鲸》《麋鹿》《小狮子爱尔莎》语文百花园七

  16—17 八 《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西门豹》《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百花园八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联系儿童生活,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引导儿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丰富课堂活动,体现序法,利学利导。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有22人,女生24人。有39人学习比较认真。有26人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有39人能按时完成作业,有7人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有2人是经常拖欠作业,需要教师督促一督促二才能勉强完成的。

  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9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在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都是普通话的宣传员”和“我们向你致敬”。

  四、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

  2.阅读教学,重视词句训练,注重积累

  3.习作

  五、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

  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

  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习复述课文。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

  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六、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

  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

  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七、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8月31日――9月4日 1课――3课 9课时

  第二周:7日――11日 4课――5课百花园一测试 9课时

  第三周:14日――18日 6课――8课 8课时

  第四周:21日――25日 百花园二测试、9课 9课时

  第五周:28日――30日 10课、11课、12课 9课时

  第六周:10月1日――7日 放国庆假

  第七周:8日――10日 百花园三测试 6课时

  第八周:12日――16日 13课、14课、15课 9课时

  第九周:19日―23日 16课、百花园四测试 9课时

  第十周:26日――30日 复习、期中考试 9课时

  第十一周:11月2日――6日 17课――19课 9课时 第十二周:9日――13日 20课――21课 9课时

  第十三周:16日――20日 百花园五测试、22课 9课时

  第十四周:23日――27日 23课――25课 9课时

  第十五周:30日――12月4日 百花园六测试、 26课 8课时

  第十六周:7日――11日 27课――28课 9课时

  第十七周:14日――18日 百花园七测试 8课时

  第十八周:21日――25日 29课――30课 9课时

  第十九周28日――31日 31课――32课 9课时

  第二十周:20xx年1月4日 百花园八及测试 9课时 第二十一周:11日――15日 期末复习 12课时

  第二十二周:18日――22日 期末复习 12课时

  第二十三周:25日期末考试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01-19

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精选)08-28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工作计划12-01

语文小学教学工作计划01-10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04-25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1-16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6-09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4-02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