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事迹材料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育人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1
对于那些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她给予了无私的爱,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她的学生都叫她“爱心妈妈”。
在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有一位颇具知名度、颇受人们尊敬、被当地父老乡亲亲切称为“留守妈妈”的山区小学女教师。在偏远农村从教28来年,她由一名民办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当她以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众多城区学校送来的“橄榄枝”时,她总是谦逊地说:“我出身农民,是农村抚育了我,我离不开农村。”为了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她把自己的家办成了“替补学校”,留守儿童放学后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她,就是枳沟镇枳沟小学的吕z。
吕z,女,现年51岁,她献身农村教育,热爱儿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来关心照顾,用爱心和智慧呵护每一位学生,被誉为留守儿童的“老师妈妈”。她执著坚守、创新实践,探索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被誉为“吕z教学法”。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形成48万字的书稿,成为齐鲁大地教书育人的楷模。
“留守妈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天
扎根农村,热爱儿童,对儿童怀有神圣而又永恒的感情,这是吕z执教生涯中最突出的特点,更是支撑她执著坚守、教书育人,取得人生辉煌的思想动力。特别是近年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大幅增多,父母外出打工,大多由爷爷奶奶来带的实际情况,她把家办成了8小时之外的课堂。每到学校的放学铃声响起,我们就会看到排着队的孩子们往吕老师家里走,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心灵港湾。用常年在上海打工的张晓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外很安心,不像其他工友那样整天牵挂孩子,因为孩子在吕老师的家里”。
如果说起吕z对孩子、对留守孩子的独特的爱,还要从她的教学生涯中的“十年理发师经历”说起。吕z所在的农村小学属于偏远山区,孩子们理发比较困难,一是会理发的人少,二是学生家长大都顾不上孩子。班上的孩子因此一个个灰头土脸、蓬头垢面。她决心学会理发,让学生“精神”起来。可是,当拿起理发剪子的时侯,面对学生她又犹豫了,如果理得不好,怎么办?最后决定,先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女儿刚刚上小学,还不懂得“揽头剃没有好手艺”这个俗语。女儿很高兴地坐在小板凳上,头任妈妈摆布,费了好大劲,理完了发。当女儿照着镜子的时候,哇哇地大哭起来。这件事,也许给女儿留下的印象太深,每每提起,总是说:“妈,你太偏心了,为了你的学生,你把我打扮的那么丑!”吕z每次都是带着歉意说:“还别说,现在来看,那是最酷的发型。”
通过请教镇上的理发师傅,吕z最终学会了理发,而且水平很不错。从那以后,班里的学生哪个需要理发了,她就是孩子们的义务理发师,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0年。
在诸城市,人们所熟知的吕z,不但是一名教学优秀教师,更是一位颇有爱心,充满责任感的“老师妈妈”。
吕z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她的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对那些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她更是给予了无私的爱,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在生活、思想、身心健康、道德养成等方面给予关爱,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群众为此送她“老师妈妈”、“爱心妈妈”、“留守妈妈”等雅号。
“这个冬天天气变化无常,前些日子,体弱多病的我突然感冒发烧,吕老师陪我到社区卫生室打完针,坐在我的床边给我送水、喂药,陪我说话逗我开心,看到她亲切的面容,让我想起了疼我爱我的妈妈。我感激得哭了……”这是学生王某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语。
王某是吕z班上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母亲因病半年前去世了,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为的是赚钱好养活体弱多病的奶奶,供给王某上学。王某这个只有11岁的孩子,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天既要自己下手做饭、照顾生病的奶奶,又要坚持上学,经济上不富裕,生活很艰辛。
吕z得知后,把王某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来照顾,不但在思想上鼓励她、安慰她,而且生活上照顾她、资助他。一次,王某感冒发烧,但这个孝敬的孩子,还惦记着自己的'奶奶,更想念去世的妈妈,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扑簌簌地流了下来。吕z把这个孩子搂在怀里,安慰她、鼓励她。“老师,您就是我最亲最亲的妈妈,从今以后我就叫您‘老师妈妈’好吗!”王某哽咽着说。吕z抚摸着这个孩子,动情地说:“好呀,老师当然愿意当这个妈妈了,我还害怕做得不好,不够格呢!”从此,王某就有了一个令她自豪的妈妈。在吕z的悉心照料下,王某找回了童年的天真烂漫,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了。
据王某的家人反映,过去三年时间里,吕z经常给她送这送那,仅资助现金就3500元。同时,吕z还发动班上的同学当志愿者,轮流到她家帮助干家务、照顾奶奶。
“做学生的‘老师妈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是吕z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她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她认为:关爱学生这既应该是老师的一种本能,更应该是一种神圣的感情。
“我要当好全班同学的‘老师妈妈’,应该了解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 吕z对学生怀有持久的、炽热的情怀,也一直用这种情怀来激励自己一路前行。
在吕z的教师生涯中,数不清的困难学生得到她无私的帮助。吕z课堂上是是全班同学的老师,课后就是他们的“妈妈”,给了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
吕z从教28年,受到过她资助的学生有多少,连她本人也说不清。从她的家人对其中数额较大的记录中可知,她仅资助学生的现金就达5万多元。在吕z的带动下,她所在的枳沟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和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特殊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结成了帮扶对子,人人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这里的校园暖融融!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2
从教二十多年来,王文普老师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并连续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王老师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
一、爱岗敬业,不负人民重托
1、朴实做人,踏实工作
在生活中,王老师待人诚恳,乐于助人,讲究诚信。因为他知道只有修身正己,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在工作中,王老师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不浮躁,不斤斤计较。不为名利而争,只求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以让家长满意为宗旨,教书育人
教育事业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想人民之所想,办符合家长要求的教育,既能搞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也有利于争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王老师对待别人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身体状况??他把家长的赞誉,当做最大的成功。
3、爱岗敬业,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孩子就成了家长的宝贝,他们的希望。当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把孩子托付给学校,他们的内心多么希望老师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呀!做为教师,王老师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王老师把一切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放下自己家中的事。不迟到,不早退,坚持出全勤。他的儿子在迁安一中上学,学校开家长会他一次都没有去,当孩子在电话里说:“今天开家长会,我们班的同学家长都到了。”从孩子的话语中王老师听出了孩子的羡慕之情。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不能放下班里的孩子。王老师家里有几亩耕地,几年来他一直交给别人种,因为王老师一心想把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
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向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近几年我县推广“135”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这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机会。王老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逐渐打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
2、不辞辛苦,认真辅导学生,
王老师虽然年岁大,但批改作业非常认真,他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讲解。小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空间大,语言的运用、选材、详略的安排、中心的开掘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王老师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如今,王老师所教的学生大多数能够写出文通字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前几天我校举行了以《爱在细微处》为题的作文竞赛,他班有五名同学获奖。其中王利贺同学的作文荣获一等奖。王利贺同学在作文中以真挚的感情赞扬了姥姥的爱。热心的老师把王利贺的作文拿给他的姥姥看,他的姥姥看后热泪盈眶。
每学期王老师都要组织几次考试,每次考试后他都仔细批阅试卷,以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为此王老师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针对好学生,王老师努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针对差生,王老师耐心辅导,不厌其烦。每次考试后,王老师都要对差生单独辅导。王老师努力培养差生勤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他班有一名叫王伟涛的学生,过去王伟涛经常不完成作业,检查他的作业时,不是说写了忘带了,就是说家里有谁生病了。他的作文水平也非常低,连一小段文字都写不出来。对这样的学生王老师没有放弃,他督促王伟涛按时完成作业,不做撒谎的孩子。对王伟涛的作文,王老师经常给予面批。如今这个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举行的作文比赛中,
王伟涛写的作文《爱在细微处》荣获三等奖。
经过努力,他班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总校组织的的合格率验收中,他班的学生成绩每次都名列了前茅。王老师也得到了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20xx年3月王老师被评为总校级优秀教师。
三、为实现“中国梦”,精心育人。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真正提高国民素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注重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身体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证,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因此王老师在工作中特别注重体育教学,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在今年四月份,在总校举行的体育运动会中,以王老师所教班级学生为主的`体育代表队获得大课间展演项目、竞技项目两项第
一。学生的呼啦圈、跳绳表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热烈掌声。王老师被总校授予优秀教练员的称号。
书法教学是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王老师有条不紊的对学生进行书法训练。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学生认真练习,王老师悉心指导。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写字兴趣非常浓厚。郭景新同学的字写得特别漂亮,他把当一名书法家做为他奋斗的目标。
王老师特别重视音乐教学。音乐给王老师的班集体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不仅如此,它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前几天,王老师在班里教了刘和刚的《父亲》这首歌,歌词内容深深的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他们体会到父亲的辛苦,体会到父亲对他们深沉的爱,他们决心好好学习来报答父亲。感恩的情怀被王老师以音乐的形式深深的植入了小学生的心田。
2、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如此才无愧于我们的衣食父母,无愧于人们教师的称号。当学生有病的时候,王老师总是把他们带到医疗点,替他们掏钱看病;当学生中午没带饭时,
王老师总是叫学生和他一起吃或掏钱为他们买饭;当学生的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王老师便及时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王红德同学的父亲在服刑,家庭非常困难,王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同时王老师还把我家孩子的衣物送给他。王老师看到王红德同学美滋滋的穿着自己送去的衣服,他感到无比欣慰。王红德的妈妈也多次到学校向王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3、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做到科学管理学生
为了管理好学生,科学的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王老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王老师反复读了王晓春写得《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他受益匪浅。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王老师总是首先要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让学生口服、心服。王老师从不简单粗暴、体罚学生。在这样的管理下,他班的学生变得懂事了,整个班集体风气正、学风浓。学生关心班集体,乐于助人,懂礼貌,遵规守纪,热爱劳动,积极进取。20xx年4月王老师因此被总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4、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金色的鱼钩》,王老师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学习《梦想的力量》时,王老师教育学生要向瑞恩一样关爱他人;学习《金钱的魅力》时,王老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这样王老师把教育学生融入平常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他所教的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张学坤同学主动天天打扫厕所,被学校领导发现,校长在校会上表扬了他并给予了物质奖励。他班的学生捡到钱,无论多少都会交到学校。他班的学生经常为孤寡老人家庭打扫卫生,给老人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学生王艳艳得了脑瘤,他班的学生多次捐款,多次到她家探望。
5、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点亮前进的明灯
郭景新同学学习成绩差,但是他写字很漂亮,王老师就告诉他写字的重要性,他将来可以成为书法家。如今他练字更加刻苦了。王雪松同学学习不好,但她做事勤快且井井有条,又善于交往,王老师就告诉他并不是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只要努力,她一定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张学坤、王佐华具有音乐天赋,王老师在平时就多教他们一些音乐知识,让他们知道如果在这方面努力,也可以成为音乐家。如今王老师所教的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他们正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过去郭景新、王雪松、王沐春等学生非常厌学,学习成绩很差,如今他们学习勤奋,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在教育教学中,王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无论是在教学工作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他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爱戴。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3
19xx年9月,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从事教师工作已经20多年了。二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地成长。为了教育事业,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奉献自己的一生。
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首先应有正确的教书育人的观念,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通过这四年多的实践使她深深地懂得了“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的含义是什么。全心全意地爱着每一位学生是她一直以来工作的宗旨。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她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
二、有爱才有教育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有一个学生,最初分到她们班的时候,学滞后于其他同学,而且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经了解,他爸爸妈妈离婚了,他由他奶奶带着,这种家庭情况使这个学
生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创,自卑心理在周围淡漠的环境中日益严重。在平日里,教师就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冷了,提醒他加厚衣服;他是班里最小的,但很听师的话,于是他深切的感受到,一个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自我充电”:在教学之余,他努力抽时间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家之长,让他摸索出了什么样的课才是学生最喜欢的;在学校组织的教师活动中,教师也是每一项都积极参与,并积极练习。
在事业默默地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一路行来,她也采撷下了累累硕果:从参加工作以来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等。
教育的路是漫长的,教师将在这漫漫长路中,用她的爱心、真心、耐心、信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去滋润祖国的每一颗幼苗,做一名称职、优秀的教师。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用执着和热爱续写人生的新追求,用拼搏和实干获取事业的新辉煌。
小学农村教师育人事迹材料二
黄伟,九九年毕业,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任学校——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在学校我经常教导学生要如何做人做事。
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我将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无论工作再忙,再累,我总是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我拥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积极向长辈、老师学习,交流,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多次承担校、县级的教学评优及教学研讨课,取得不少收获。我认为“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约而高效的课堂”。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我认真学习大量数学教学资料,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依据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确立了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为模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在教学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简单的结论,反复机械地模仿例题,而是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推进、逐层提高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得了”。历年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多次位居同年级前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都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但我深深地知道,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会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庆幸我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4
“谢老师是个好老师哩!”在xx县渣坪乡大溪村只要谈起该村的小学老师xx,男女老少都会这样说。
的确,从他40年前不顾家人反对决然放弃城市国企储备干部身份跑到渣坪这个穷山窝窝里拿起教鞭教书,到今天将近60花甲的桃李遍天下,谢老师就是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给这个原本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带来了山里娃娃读书成才的收获和希望。
“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没有取得什么可炫耀的成绩,但是我在用我的良心教书,教好书!”采访中,谢老师满脸谦和的说。
40年前,大溪村唯一一个高中毕业的“秀才”xx跑回了老家做了民办教师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同村人都人前背后的笑他傻,因为当时xx县的一个国企已经准备将其作为储备干部培养,这在当时,是最佳的职业选择。但xx没有在冷嘲热讽中退却,因为在他心中,教室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早已经深深的抓住了他的心。
在课堂上,年轻的xx总是像一个优雅的儒者,滔滔不绝的和孩子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课堂上总是响起孩子的欢声笑语。上完课,xx会马上备课修改作业,而且还要和当地的村民一样下地干活“挣工分”,挖红薯,放牛,割草,挑粪,砍柴……一切在他看来都能坚持和接受,他只要想到能够第二天站到那个三尺讲台就浑身充满力量。
“这个伢子不错,是我们村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村集体出工时上等的劳动力。”80多岁的老村长每每回忆起年轻时候的谢老师,总是赞不绝口。
xx的老家离学校很远,每天步行来回需要一个小时。想到把时间都浪费在走路上,xx想到了搬家的`“好办法”,尽管家人一万个不乐意。但当xx说起自己的顾虑时,还是获得了家人的赞同。在仔细勘察了学校后面的地势后,xx叫来了工匠,不多久,新家就落成了。从此学校和家连为一体,xx老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教书育人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时,他毫不在意地说:“我是一名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传授知识。”
xx严抓教学质量的功夫没有白费,他所带的班级在全乡考试中成绩经常名列第一。在该乡教育系统中流传着“不怕要考试,就怕xx”的说法,其教学效果可见一斑。这时,渣坪中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一想到没有人愿意到大溪这个山窝窝里的村小来教书,xx就又打消了升调去中学的想法。
“没人愿意到大溪去,还是我留下来吧。”再一次碰到中学的校长,xx带着歉意小声的说着。
就这样,xx一留就又是三十余载。然而就是在自己的教学生涯将要画上圆满的句号时,xx却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肾囊肿严重发作,经医院检查肾脏内有88毫米的囊肿。利用假期的时间,xx匆匆跑到医院做完了手术,一到开学的时间就又跑到了学校上班。
“我舍不得这群可爱的孩子!”xx动情得说着。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满腔热血而来不带半根草去。”一年,十年,四十年,他从来都不觉的辛苦,总是任劳任怨辛勤的站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着。就这样,xx老师把他的人生和梦想全部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5
我叫赵x,女,37岁,是蓉芙区z小学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自1991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学校工作大局为重,时刻为学生着想,良好的心态让我在工作中充分展现着自我,并不断超越自我。执教《续讲故事》口语交际课获市一等奖,《我多想去看看》获区一等奖,《秋天的雨》录像课获区二等奖;论文《时代呼唤积累性课内阅读》获全国“育才杯”论文评选一等奖,《如何自我塑造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获省一等奖等多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共筑爱巢,伴孩子成长其乐融融》品德与社会教学故事获市二等奖,20xx年9月被评为区十佳教学能手,20xx年5月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一、扎扎实实--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把“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条。为了让自己的源头活起来,我利用休息时间,分别于96年、20xx年参加汉语言文学的专科、本科的自修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积极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语文岗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于20xx年11月,被派往杭州参加全国作文课研讨与观摩。我一直认为习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也一直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把学生视野引向广阔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自然大胆表达自我心声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名篇佳作,鼓励学生多积累,参与过《快速作文》课题研究,近几年一直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作文与阅读教学的切合点,长期的思考,让我自己的作文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竟赛、作文比赛多人次获奖,指导学生邓飞、董倩等学生在《小学生导刊》等杂志发表作文。
20xx年5月,又获喜讯,指导现任班级四年级学生谢家欣参加长沙市创新作文现场作文复赛获金奖。我相信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我在教学之余广泛阅读各类有关教学的书籍和杂志,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课堂上我是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课后我是潜心教研的求索者,平日里我不肯错过每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哪个级别的课,我都会用心听,用心琢磨,消化、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就这样不懈地努力使我迅速成长。越在教育战线奋斗得久,越有一种读书的渴望,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点滴感受,我就动笔写下来,每学期的课后反思都得了领导的好评,写的多篇论文分别在国、省、市、区级获奖。20xx年主持校本课程《古诗词鉴赏》的开发,连续三年参与校文学社刊《春泥》的编辑。
二、兢兢业业--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研之风吹遍了长沙市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相对城区来说,我们学校的教研比较薄弱,身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我认为职位很小,但责任却很大。我经常听老师们的“推门课”、“展示课”、“研究课”,课后组织老师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例如“强化目标意识提高课堂实效”主题研讨,“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的`读书活动,《三字经大讲坛》每两周一次的讲学,让孩子受益匪浅,“大手牵小手徜徉童心之旅”亲子共读一本书的征文活动等等,本学期为全校教师开放课堂一周,给自己的业务来一次挑战,也在学校掀起了一次新的教研热潮。由于踏踏实实的开展教研活动,我校语文组多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作为学校一名骨干教师,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蓝青工程,与本校年轻教师建立联系,目的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20xx年指导青年教师朱双亚参加区作文指导课获一等奖,宋芳老师参加品德风采赛获二等奖等。20xx年指导完成《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市级课题获优秀课题奖。20xx年制定《有效知识内化策略研究》的新课题,成功进行课题阶段性小结和展示。
三、拳拳爱心--班级管理的核心
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绝对是以爱为核心,教师爱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鼓励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潜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还记得学校因参加“自主识字提前读写”的课题实验,就编了一个实验班,那些底子薄的、调皮的、家庭辅导能力弱的就收编一个普通班,当时谁也不愿意接这个班,甚至不愿意兼这个班的课,因为那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我刚从毕业班下来,领导的信任,我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我就从拉近距离、激发兴趣入手,在班上组织“金钥匙喔喔屋”每周背一条名人名言作为我们的接头暗号,方能打开教室门进入,孩子们可高兴啦,我再有计划地制定学习内容,逐渐加大学习难度,然后和学生一起制订班纪、班规,他们纪律上自觉了,促进了学习的提高,在三年后的毕业统考中超过实验班的学生,特别是参加学校像语数联赛、作文比赛等各项比赛中远远超过实验班的学生,学生的变化让我们都感动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
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的教师,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心灵会变得格外的高远、宁静而美好,静心享受这一切,是我们作为教师特有的人生体验。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6
为了改变学生不能食宿的现状,范xx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搞起了勤工俭学:开垦荒地20余亩,养过猪,是远近闻名的种养殖“专业户”,并在三年内为学生盖起了8间宿舍,让离家较远的56个孩子全部住上了暖灶头。
范xx是孩子的“男保姆”。孩子们住校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孩子们七八岁就离开父母,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吃、喝、拉、撒、洗脸、梳头、洗衣、叠被等全在照料之内......他带领教师从一件一件事情、一个一个学生做起,不厌其烦的教,无微不至地照理。1987年冬天的一个周一早晨,晚上下了一夜的大雪,孩子们正陆续到校,突然有学生报告:“李三娃他们在后面......掉到地塄下边的雪洼里了,很深......”,他迅速沿着被雪封盖的'山路向洼地寻去,在离校一里地、有3米深的地塄下,发现在了两个挣扎的学生,他二话不说跳下去费力地把两个孩子扛上路。此时,他的手在向上拖拽荆条时割伤了,鲜血直流......他与孩子们相互搀扶着回到了学校。这样的情景、类似的事件太多了,他也被冠之了“男保姆”的称号。
范xx是学校的“土医生”。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在学校食宿,感冒、发热、腹泻、头痛是常有的事,学校坐落在孤山沟,缺医少药,使他更犯了愁。有一次,一名三年级的孩子晚上突然肚子疼,疼得满头大汗,叫喊不停,一无药二无医,这可怎么办?他便跑了五里的山路,雇了一辆三轮车将孩子送到离学校最近的25里远的石圪塔村卫生院,到急诊室交钱住院,经过医生的治疗,孩子的急性肠炎及时得到控制,这时的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家长赶到医院时,孩子已进入了恬静的梦乡......于是,他便在空闲时间,阅读医药常识和防治知识,以解决孩子们出现的常见小病。现在的他对一般小病小痛都能应付自如,能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义务医疗服务,减少了教师负担,减轻了学生痛苦,避免了家长操心。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7
谢xx,男,副教授,生物工程实训中心副主任,长期默默耕耘在实验教学第一线,以“爱与责任”践行教书育人,受到了全院广大师生的好评。
他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人格魅力,这个魅力具体表现在“三真”上,即做学问真实,对学生真心,对同事真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淡泊名利,全心教书,全意育人。作为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实验课程的指导教师、省精品课程和省一类优秀课程《生物化学》的主要负责人、新生班主任以及实验中心主管等,他20年如一日,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教学质量上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学评估、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申请等工作中表现突出,把教书育人的师表形象树立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一、用心教书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他体会到,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以及人品高下是与其对相关老师的爱戴程度成正比的。要想教好书育好人就得多费心思、多花精力、多耗时间,就得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们喜爱形象生动的讲课方式,他就花数百小时制作了一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并配有完备的.习题库,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为了配合自选式、滚动式、全开放的新型教学实验模式,他主编出版了《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教程》,其中的《生物化学实验软件》两次在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
20多年的教学生涯,使他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课件也做得十分精良,但是,每次上课前夕,他还是要花费数小时备课,主要是琢磨讲课艺术。他还收集了大量的科技短片和歌舞、小品的视频文件,在课前和课间10分钟播放,使同学们在紧张的上课之余能够放轻松。
他自编了一些有趣的口诀,在学生掌握重点内容的时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精心育人
他认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要培养的是知书达礼、品德端庄的优秀人才,作为教师,自己应该树立起淡泊功名、乐于奉献、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德才兼备的形象,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来感召他们,以身作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比生硬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他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年轻心态,多才多艺,能与时俱进,成为学生的益友,能够与
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他常常和学生讨论学问(重大科技进展)、讨论电脑(软硬件更新趋势)、讨论网络(发贴、下载)、讨论未来(考研、找工作)、讨论学习方法(记忆、考试、创新实验),甚至举办摄影旅游和考研等讲座,拉近了师生距离。同学们(包括毕业的)喜欢向他的手机和信箱中发送求教短信,不管有多忙,他都会及时回复。在大型的学生活动中大家总能看到他扛着摄影器材忙前忙后的身影,充当义务摄影师。近年来,我院摄制的几部重要纪录片如“江苏省品牌专业申请专题片”、“生物化学申请国家级精品课程专题片”、“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和工程实训中心作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的建设汇报视频”、“生物化学实验典型教案视频”等,都倾注了他很大的心血。作为班主任,他像家长般地对待学生,带领他们郊游,让同学们在攀登险峰时互相帮助,增强凝聚力。组织节假日不能回家的学生进行k歌对抗赛,让他们充分感受学校的温暖。举办戒除网瘾的讲座,避免学生误入歧途。而到了学期末临考前,他会比学生更着急,又是检查复习计划,又是联络各任课教师,目的只有一个,消灭不及格,让学生安心过好春节和暑假,这些举措对于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
三、硕果累累
近几年来,他年年超额完成工作量,也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
1. 20xx年9月,被评为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 20xx年6月《生物化学课程》被评为南京工业大学精品课程,排名第2。
3. 20xx年8月《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获南京工业大学第三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排名第1。
4. 20xx年12月《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软件》获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天空教室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排名第1。
5. 20xx年《生物工程基础实验与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南京工业大学20xx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6. 20xx年《工科类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南京工业大学20xx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2。
7. 20xx年获南京工业大学20xx年优秀教学质量奖。
8. 20xx年获南京工业大学20xx年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
9. 20xx年12月《生物化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排名第2。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8
轻敲键盘,你就会在百度里搜索到“xx吧”,据说这是大连工业大学一位因眼睛濒于失明而产生轻生念头的女孩建的。两校交换课程,女孩听了谢老师的课,不仅打消了轻生念头,后来还治好了眼睛,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你能想象女孩的感激,也能想象教书育人会积多大的功德!
xx,一位有着传奇经
历的大学教师。谢老师曾经作了四年的煤矿工人,在深黑的矿井中打眼放炮、挥铲挖煤。简陋的设备让那时的矿井事故频发,四年中,他曾几次亲身经历与工友的生离死别。然而这些并没使谢老师退却,每次他仍然坚持第一个下井,“如果别人只长两只眼,那我就要生出八只眼来。”正是由于这种“八只眼”的细心,谢老师奇迹般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惊心动魄的四年。在文x那个特殊的环境中,思想几乎是被禁锢的,到处都是充满政治气息的文字、标语。“我向来不喜欢政治上的东西,下完班后有点空闲我就喜欢琢磨地图,地图上,该是哪就是哪,总不能作假吧?”就这样,谢老师用四年的时间在地图上走遍了中国。谈到对地图的熟悉程度,谢老师说:“现在坐飞机,只要天气好,不出半分钟,我就能知道下面是哪。”后来,他考入大学、研修清史,成为一位知名的清史专家。市政协委员,优秀教师,谢老师头上有太多的光环。但在采访过程中,他却不愿意多谈这些,而是兴致勃勃地谈起教书育人的感受。
“人所有的能力都必须靠学习得来,可以通过教育、训练来积累智慧和提高技能。老师肩负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希望,教学质量的好坏甚至决定了人类前行的质量。”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谢老师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儒雅智慧、学识渊博、充满激情、有学者的责任感,是学生谈起谢老师时说得最多的'。整洁的衬衫,笔挺的西装,是谢老师讲学的行头,他把这看作对知识、对学生、对自己的尊重。曾有学生问他:“老师,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因为有你们”,谢老师笑着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将希望与激情淋漓尽致地呈现给充满青春与朝气的学生们,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不显老的原因。二十多年了,我的学生一直是二十多岁,他们抱着希望和良善而来,将乐观反馈给我,作为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幸福。”
课堂上,谢老师侃侃而谈,声情并茂、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却不偏离主题,历史、政治、文学、地理、经济等等融会贯通,娓娓道来。谢老师上课,不用为学生的出席操心,连平常经常翘课的都满怀期待地坐在课堂上,教室里还经常出现不熟悉的面孔,是别的院系慕名来旁听的。
“在谢老师的课上,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能得到人生的指引,他富有学者的责任感。”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xx级的王子涵这样说。他的同学吴吟秋回忆起听谢老师的第一课仍觉得历历在目,“谢老师给我们讲《历史地理》的第一课,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要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每一节下课后的时间,也是好多同学期待的时间,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问,什么想法都可以与老师交流。谢老师身体不是很好,课上的神采奕奕耗了他大量心血,然而面对学生的渴望和信任,他依然热诚、认真。
谢老师一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学生和他的关系也很铁。不少学生在毕业很多年后依然与他保持着联系,每逢年节,他总能收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的祝福,这其中还有不少外院,甚至是外校的学生。“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大连工业大学的那个女孩时隔两年后,在白云书院的一次讲座上向谢老师献花并写信说明了整个事情。谢老师说,他因此更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去谢老师家做客,最羡慕的就是他家那三面书墙,谢老师宝贝似的说这些书都是他一本本淘出来的。谢老师读书很杂,也很用心。到现在他还坚持着上大学时养成的每天四点半晨读的习惯,并坚持写读书心得。每本书上都随处可见他写下的感想,每本书的最后一页则记录了看完的时间。在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中,谢老师主持的《嘉庆人物传》研究项目是为嘉庆年间百余人物作传。每个人物几千字的传记需要的是前期好几万字阅读量的背景资料研究,以及字斟句酌的仔细思索,即使这样,谢老师每个月仍会记录下6万字左右的读书心得。谢老师还习惯于每天在电脑上写日记。从国际要闻到国家政策,从学术观点到社会看点,从流行语录到家庭琐事,兼容并包是他最大的特色,一如他做人、做学问。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9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副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着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姓时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膊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这位小朋友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位姓余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她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己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过程中,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要到深夜1、2点钟才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报名前往,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审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着,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玄武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吴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吴邵萍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10
葛xx,男,小学一级教师,奎浪小学校长,长期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以“爱与责任”践行教书育人,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他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人格魅力,这个魅力具体表现在“三真”上,即做学问真实,对学生真心,对同事真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淡泊名利,全心教书,全意育人。作为学校负责人,他20年如一日,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把教书育人的师表形象树立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一、用心教书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他体会到,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以及人品高下是与其对相关老师的爱戴程度成正比的。要想教好书育好人就得多费心思、多花精力、多耗时间,就得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们喜爱形象生动的讲课方式,他就花数百小时制作了一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多媒体课件,并配有完备的习题库,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预习、学习和复习。
20多年的教学生涯,使他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课件也做得十分精良,但是,每次上课前夕,他还是要花费数小时备课,主要是琢磨讲课艺术。他还收集了大量的科技短片和歌舞、小品的.视频文件,在课前和课间10分钟播放,使同学们在紧张的上课之余能够放轻松。他自编了一些有趣的口诀,在学生掌握重点内容的时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精心育人
他认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要培养的是知书达礼、品德端庄的优秀人才,作为教师,自己应该树立起淡泊功名、乐于奉献、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德才兼备的形象,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来感召他们,以身作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比生硬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他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年轻心态,多才多艺,能与时俱进,成为学生的益友,能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三、硕果累累
近几年来,他年年超额完成工作量,也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
1.20xx年9月,被评为互助县首届百名师德标兵。
2.20xx年度,被海东地区教育局、海东地区教育工会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
3.20xx年度在全区教学论文、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中《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文章被海东地区教育局、海东地区教育工会评为二等奖。
教师育人事迹材料11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一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二
20xx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三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四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年的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20xx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xx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xx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