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3-11-11 16:05:31 蔼媚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0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0篇)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

  一、课程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和风浪,都能昂首挺胸走出来。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在此阶段实施中华经典教学,更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

  此外,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益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根据《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高教体?20xx?14号)文件精神工作安排,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其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中国古代、现代的优秀诗词。

  2、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十方面:

  (一)校园经典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选文时要根据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侧重。具体要求如下:

  1、具体目标:

  (1)喜爱古诗,能自觉朗读、背诵古诗,达到琅琅上口。

  (2)能读出唐诗宋词的韵律、节奏之美。

  (3)初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4)、积累大量的古诗。

  2、选编办法:

  以唐诗为主体,宋词为辅。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备篇目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年选编16首诵读篇目。低年级主选《课程标准》规定篇目,高年级可适当拓展选择范围。内容包括诗文、注释、作者简介、译文、欣赏、练一练、背一背等。

  3、实施建议:

  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可采用领读、齐读等方式进行。为了便于阅读,在编排低年级校本教材时要注音。另外,对于生僻字较多或节奏不易把握的诗篇,可安排教师范读、领读等诵读方式。

  (二)红色经典

  以革命红色经典诗词为主,结合我县西路军纪念馆题写的诗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年选编8首诵读篇目。具体要求是:

  1、课程目标:

  (1)知晓革命红色经典诗文的内容,并能背诵。

  2)了解西路军纪念馆的悲壮历史,能背诵馆内革命先烈题写的部分内容。

  2、选编办法:

  各年级按照学生年龄的特点不同选择不同的红色经典诗文,每学年不少于8篇。教材内容包括诗文或诗词、注释、作者简介、寓意、欣赏、练一练、背一背等。

  3、实施建议

  以学生领读、齐读等自主诵读方式为主。经典诵读首先教师要多领读,待学生读书后,在进行自主诵读。此外,在编排这部分校本教材时,尽可能编排注音版。

  (三)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故事记述的都是古代名人大家的传统美德故事,无论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熏陶,还是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都意义重大,特别是广为流传的'120个国学经典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而且很多故事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内容的最好诠释,对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国学内容亦可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所以,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故事十分必要。低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为主,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文理,而《弟子规》则与《三字经》一样,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国学经典诵读首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中高年级可以从“四书五经”中选取部分内容,作为高年段学生的诵读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重点以《论语》、《诗经》为主,具体要求是:

  1、课程目标:

  (1)知晓《三字经》的内容,能背上大部分三字经。

  (2)了解《弟子规》的内容,能背诵《弟子规》的部分内容。

  (3)了解《千字文》,感受其韵律,全背大部分《千字文》。

  (4)通读《百家姓》,知晓百家姓的由来,会背百家姓内容。

  (5)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想读想背的意愿,并推荐选背一些浅显的古文。

  (6)了解《四书五经》的基本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

  (7)能理解一些浅显的古文名句,并能做到熟读成诵;

  (8)从诵读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2、选编办法:

  每学年国学经典故事中选编8个故事编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低年级以选编道理浅显的为主,注重良好品德奠基,随着年纪增高,逐渐加深。至六年毕业,争取诵读完成40个国学故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选编内容,可灵活把握,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弟子规》作为一年级诵读篇目;《三字经》作为二年级诵读篇目;《百家姓》作为三年级诵读篇目;《千字文》作为四年级诵读篇目。精选广泛流传的名篇名句,编入高年级《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五年级以选编《论语》为主,六年级以选编除《论语》以外的其他《四书五经》著作内容为主。国学经典每学年不少于8篇。教材内容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读解、练习、写一写、主题演讲、故事比赛等。

  3、实施建议

  低年级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诵读为辅,高年级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教师讲解、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为辅。利用主题班队会适时组织开展讲故事比赛。在诵读前教师要利用语文课、自习课、活动课、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予以讲解,但不求明明白白,只知大概即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

  (四)其他

  1、对联:

  对对联就是作对联。对联,雅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俗称对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选编对联内容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得到文化素养得到熏陶,培养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意味,培养阅读大量书籍的兴趣。学生的对对联的能力有所提高,产生了爱学乐学的学习兴趣。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目标

  ①积累名联佳作,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②会简单对对联,创编对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⑤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2)选编办法:

  选编内容包括:对联小故事,对联的分类,对对联的游戏,欣赏趣味对联,创编小对联、积累古今名联佳句等,每学年。

  (3)实施建议

  低年级以欣赏、积累一些浅显易懂的名联佳句为主,可适当选择一字对,二字对等进行比较简单的内容进行属对练习,高年级可是单拓展,选择一些三字对、成语对、古诗对等进行练习,以此了解对仗的技巧(正对、反对、虚实对、流水对、无情对等),可采用生生互对、师生互对,小结讲评、师生互评的形式进行。儿歌童谣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是低年段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孩子们通过传唱儿歌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2、中华神话故事(中年级)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奇伟瑰丽的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阔的影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神话和神话人物已经演化成为一种文化概念,对中国人的心理和思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晌。同学们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神活。可以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为提高语言水平打好文化基础。

  3、毛泽东诗词(高年级)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和思想家,而且是造诣颇深的文学家、诗人,让小学生读一读毛泽东诗词,不仅可以丰富语言,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胸襟开阔的大气,愿景厚重的深远的气质。

  三、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生本性原则。

  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规定性和单一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因而长期以来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很少有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的权力。校本课程开了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学校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的课程运行模式。《中华经典诵读》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教育性原则。

  古诗文和所有的文学体裁一样,具有认识、审美、娱乐和教育的功能,所以《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考虑其教育功能,要能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

  4、整体性原则。

  作为一门校课程,它的开发实践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校策,是学校个性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各位师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兼顾全体,以低起点、高规格、抓全面、促个性作为指针。

  5、差异性原则。

  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实际的学生层次性、差异性,对学生,我们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二)实施形式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单纯的背诵很难让儿童接受,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实施校本课程。我们主要用诵读、赏析、竞赛、表演汇报四种形式。

  1、诵读: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诵读内容,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诵读。包括集体诵读,指名诵读、接龙诵读、男女生对读等。

  2、赏析:教师选择内容(内容一般为优美的、经典的段篇)组织学生听录音或听范读欣赏其文字的优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声音之美,意境之美。

  3、竞赛:老师安排某一时间,在班内、班与班之间,或者年级之间开展诵读赛,例如“古诗诵读擂台赛”,“大家来背《三字经》”等等。

  4、表演汇报:利用大型节日或班队会的时间将诵读作为一种节目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表演。比如安排“读书会”、“诵读会”等等,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汇报展示自己的背诵、朗读才能。

  (三)实施建议

  1、《中华诗文经典诵读》课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上成文娱课或者语文活动课。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切忌强制性要求学生背什么、背多少。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诵读是一种负担。

  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

  5、诵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无目的读和背。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研究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校本实施纲要、课程实施方案、编排校本教材、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按照课程实施方案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积累有益经验,查找不足。

  第三阶段:推广实施(20xx年8月之后)

  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实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内涵发展,把“阳光·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阳光·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3、开发背景:

  (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已建设文化墙210延长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从环境建设上体现了中华经典文化。我校致力于内涵发展,提倡师生读书,近年来启动“阳光·书香”活动。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有力促进我校“阳光·书香”校园文化的特色的形成和深入。

  (4)、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于一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爱学、会学、自主的学、合作的学。

  4、校本课程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对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成员负责按实施方案落实课程工作,组织各项活动,检查验收实施效果等。

  5、教材类型:选编

  三、校本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白我,勤于学习的态度和毅力。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课程内容

  背一背:以《弟子规》为主,辅以背诵古诗、成语、佳句等。

  讲一讲:积累名人名言、成语等,以讲故事形式进行交流。

  读一读:读名篇,培养朗读能力。

  写一写:通过摘抄五个佳句一首古诗十句成语巩固积累,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好习惯。(开展“15110阅读积累周计划”)

  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竞赛和积累本评比活动。

  3、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4、主讲教师:各年级语文任课教师

  5、教学材料:《弟子规》、平行班教师确定的名篇

  6、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

  1、教师在每周一节“阅读课”解读《弟子规》“名篇”

  2、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诵读背诵“弟子规”

  3、课前背诵5首古诗

  7、课程实施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文化墙、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

  (1)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配合语文教师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

  (2)经常为学生读书,让他们在听书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四、课程评价

  1、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2、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与治学。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从《诗经》到现代诗歌,从《论语》到当代散文,中华民族的古今名著名篇不胜枚举。为了在几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1.一、二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

  2.三、四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三字经》

  3. 五六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

  4.各年级依照《各年级诵读篇目一览表》诵读我校校本教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也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自由拓展。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4. 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在诵读时间上,各年级组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五条途径”

  听,即听广播。学校广播站开设“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看,即通过设立诗文牌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

  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对各班在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

  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古诗角”,“经典壁”,争创书香班级。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收获更多的益处,(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3.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4

  一、课题提出背景:

  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又一大亮点。学校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在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展开的,是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状况,发挥本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的。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学生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都能生活在真正优质的教育环境里。

  从整个学校来说,“诵读中国文化经典”活动,是国学写字教学的延伸,内容是按学生的实际及古诗文的特色编制的,即背诵地方课程《国学启蒙》外,又从《三字经》、《古诗诵读》、《弟子规》、《论语》等中选编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背诵古典诗文,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二、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用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成为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三、“经典诵读”教学的设定目标:

  1. 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 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 提高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4. 开发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 推进素质教育。读经典、培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四、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读。我校的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天利用眼保健操时间8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都应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4、不求甚解。经典诵读重在“读”,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越是经典的篇目,越难以理解,甚至发生歧义,当前的任务是让学生记忆牢固原文,等待将来学生的阅历和知识丰富了,自己会寻找到最佳的答案。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经典诵读要与竞赛、演讲、辩论、抄录、歌咏、绘画、手抄报等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书香溢满校园 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了解中外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积极探索ZZ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为区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进和扎实有效开展积累经验。

  二、诵读内容

  1、国学经典

  2、优秀童谣、散文、现代诗歌

  3、中外优秀少儿读物

  三、参与对象

  全校1-5年级在校学生

  四、任务要求

  1、制定计划

  ①结合区实施方案,并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制定学校经典诵读计划。

  以语文课标规定的诵读篇段数量为基本标准,以语文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参考内容,确定各年级的诵背材料。自选篇目要符合经典性、适宜性原则。

  以《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表》为参考内容,结合语文课文拓展阅读的需要,确定各年级的读书材料。自选篇目要符合趣味性、适宜性原则。

  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篇幅、类型等要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增加难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具体要求:

  一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二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四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五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②各班根据校计划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班级诵读计划。计划分为背诵和读书两部分。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效果。并力求做到: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个人诵读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2、抓好落实

  ①时间落实。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在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的前提下,采取“晨读、午诵、暮省”的形式,保证全员参与,并有充足的时间诵读经典。

  ②内容落实。班主任教师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诵读计划中具体规定的诵读篇目和完成时间。将诵读计划张贴于教室的显要位置,并指导学生根据班计划制作诵读记录本。(诵读记录本同样分为背诵和读书两部分)

  ③辅导落实。班主任有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推荐不同诵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有帮助学生弄懂诵读材料的读音、大意、意境以及写作背景的权利和义务。有将经典诵读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诵读践行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经典诵读以“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为主要任务,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但忌盲目拔高要求。也不能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所诵读内容。

  ④管理落实。对经典诵读活动的规划、操作、评估等各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要按学生自查、教师检查、教导处抽查三个层次稳步进行。

  根据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发展水平不同,允许每班有10%的学生降低诵读标准。班主任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其接受程度又有利于其不断提高的诵读计划。

  ⑤评价落实。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校将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 、“每学期评价”、“弹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学校评选 “诵读大王”、“每月一星”、“优秀班级”、“优秀辅导教师”等,还将采取晋级或过关的形式,以评价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3、开展活动

  ①师生同读同背,打造书香校园。

  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轻松愉悦与学生一同诵读经典就是学生诵读经典的动力。学生收获,老师受益,教学相长。

  ②强化诵读热情,举办展示活动。

  结合学校统筹安排及重要节日等,各班可自行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经典诵读征文、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汇报演出等活动。

  五、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诵读经典系列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载体之一。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认真组织,制定方案,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2、根据实际,自成特色。各班级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活动,突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一重点,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3、统筹安排,求真务实。各班级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六、检查督导

  1、检查方式

  ①平时抽查:教导处和各班主任利用晨读时间,根据班诵读计划中的进度安排,随机抽查学生的诵读情况。

  ②集中检查:学校将在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对各班级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测评。

  随机抽取6名学生,根据班诵读计划中的进度安排,随机抽查学生的诵读内容。

  2、等级标准

  班级整体

  A:《班级经典诵读计划》制定合理有效,能体现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篇幅、类型等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增加难度。有学生的诵读记录本,学生能按进度要求进行诵读。

  经典诵读活动的落实、检查到位,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学生乐于诵读,而不是当作负担。

  B:有《班级经典诵读计划》,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篇幅、类型等的年段特点不充分。有学生的诵读记录本,但执行情况不好。

  经典诵读活动的落实、检查不到位,疏于管理。学生诵读积极性不高,视为负担。

  C:无《班级经典诵读计划》或学生的诵读记录本。

  经典诵读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收获不大。

  学生

  诵背部分:

  A: 用普通话背诵,吐字清晰,语音标准;正确流利;诵读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B: 用普通话背诵,吐字较清晰,语音较标准;基本做到正确流利;有一定韵味。

  C: 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不能正确完整背诵。

  读书部分:

  A:喜欢读书,能按读书计划认真读书,乐于交流读书收获。

  B:较喜欢读书,基本做到按读书计

  某小学年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提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诵读经典系列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载体之一。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认真组织

  划读书。读书后收获不显著。

  C:不喜欢读书,不能按读书计划完成读书任务。

  七、总结表彰

  学校将于20XX年底结合区经典诵读活动及学校开展情况,评选“经典诵读先进班级”、经典诵读优秀学生、优秀指导教师。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6

  为使三墩中学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2、陶冶性情品德

  3、提升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

  二、经典诵读活动主题

  活动以“诵经典品书香塑人格”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经典诵读活动内容1、国学经典2、经典古诗词

  3、经典童谣、儿歌

  三、经典诵读活动安排

  成果总结阶段

  1、各备课组长汇总各组诵读主题及参加人数。

  2、各备课组长汇总各组视频、图片资料

  四、各组经典诵读负责人

  (1)朗诵内容符合本次活动要求,突出主题,健康向上,思想性强

  (2)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表达自然流畅

  (3)感情真挚饱满,语调处理到位,节奏把握得当

  (4)能正确把握文章内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表演

  (15分)

  (1)衣着得体,与朗诵内容相协调

  (2)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3)手势、表情等态势语言表达合理,能正确反映文章的内涵

  (4)表演与朗诵融为一体

  创新

  (15分)

  (1)朗诵形式富有创意,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以其他富有特色的形式朗诵

  (3)背景协调,氛围营造、道具使用有创意

  六、经典诵读评选成绩(总分100分)

  参赛队伍

  得分

  本次比赛评比结果

  特等奖:(2名)

  一等奖:(6名)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庄小学决定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构建以传统文化为统领的国学课程。“晨诵、午读、暮省”三个时段是诵读国学活动深入开展的必要保障,我校打造的国学课程力争呈现常态化,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二、活动目标

  以诵读国学名著、美文赏读为主要内容,确保“晨诵、午读、暮省”三个时段合理、顺利实施,从而达到增加知识积累、拓展学生视眼、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时间和内容安排:

  (一)每周一节阅读课安排

  1.要求教师提前制定学期阅读计划,根据年级组意见安排阅读书目,发挥智慧,精心准备,按课程安排上齐上足。教导处负责做好巡查工作,纳入学期考核。

  2.各年级利用一节地方课程,学习国学课程。3.阅读由学校自主开发的“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

  (二)“晨诵、午读、暮省”安排

  教导处学期初制定“晨诵、午读、暮省”读书方案,开学做好“晨诵、午读、暮省”解读、示范引领、培训工作。

  1.晨诵

  (1)语文教师每周早7:40-8:00为晨诵时间,必须按时进班开展读书活动。

  (2)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重温经典,品读诗歌、美文、诵读各年级段国学内容,为师生同读时间。

  2.午读

  午读时间是周一至周五,时间暂时不固定。学生进入校园,就进班读书,在上课前10钟自由活动。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导读内容,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教给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写好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率,这为推荐导读时间。

  3.暮省

  暮省的安排,各年级任务、形式不同。

  (1)低年级复习当天背诵过的国学篇章,家长签字检查。

  (2)高年级背诵巩固当天国学内容,写读书日记,每周至少两篇,写在学校印发的“阅读记录”上。教师按时批阅,教导处会定期组织评选优秀作业参加学校展览。

  (3)每天放学路队,所有学生一起背诵国学诗文走出校门。

  4.做好阶段性小结,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检测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三)开展相关读书节、成果展示活动。

  1.学初成立班本课程研发小组、国学才艺培训小组、儿童剧创作小组,安排专人专组开展一系列活动。

  2.充分利用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响到正式上课的几分钟组织学生背诵诗国学诗词或名篇。

  3.班级积极开展“故事会”、“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知识竞猜”、“名人名言”、“报刊剪辑”、“好书漂流”等活动。

  4.班级开辟“书香园地”,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

  5.“全家总动员”亲子读书活动。建议每位学生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家长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亲子读书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部分。

  四、考核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重在评价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具体评价内容有:

  (1)班级每学期要有课外阅读计划、总结。

  (2)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有学期计划和详细的教案。

  (3)班级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是否扎实、有效。

  (4)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2.对学生的评价:重在评价其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内容与范围、技巧与方式、积累与运用。

  3.自10月份开始每月一次抽测,分一二三等奖,成绩纳入期末考核。

  4.学期末举行成果展,以节目表演的形式。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

  一、活动意义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简意丰,也包含很多哲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大力营造我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们积极倡议全校师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二、目的要求

  1、读书明理。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培养学生勤劳节俭、文明友善、孝老爱亲、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6、变化气质,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三、经典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及古诗15首。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及古诗20首。

  1 00,及古诗20首。

  四、活动安排

  1、自己制作古诗诵读卡

  卡片可用硬纸板制作,正面为古诗文,反面为诗文配图或诗意解释。每卡一首诗文。学生在班内交流背诵。

  2、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活动,为诗文配画,要求图文并茂,画面能充分体现诗文意境,内容形式不限。

  3、学生诗文书法比赛。

  以经典诗文为主题,进行铅笔、钢笔作品展示(主要是一、三年级),要求人人参与,每个班级先在班级内组织评比,然后上交10篇到学校评选。

  4、诗文诵读表演活动。

  以年级出一个节目,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突出古诗文的深厚内涵和文化韵味,提倡选择民族精神素材;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可使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可以师生合作表演,也可以全班或部分学生集体表演,还可以单个学生表演。

  五、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第一节语文课前的3分钟诵读以及每周一节晨会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200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四)班主任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六、活动保障

  1、班主任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2、学校语文组、少队不定期检查。

  3、学校分管领导做好动员组织和监督检查工作。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全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9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经典文化,构成了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礼仪等传统美德,这些文化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品行”诵读活动。

  一、诵读目标:

  引导全体小学生每天诵读国学经典,通过优雅精致的经典语言,浸润于国学经典的氤氲之中,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在实施过程中,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诵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品行。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五、活动内容:

  1、诵读篇目:

  年级

  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

  《三字经》

  三、四年级

  《弟子规》

  五、六年级

  《论语》

  2、诵读时间:

  每周四中午十分钟预备时间

  每天下午放学前集体诵读5分钟;

  每双周五班会课:班级检查、比赛诵读;

  双休日、假期学生自主诵读和家长共读。

  六、活动注意点:

  1、熟读成诵,快乐积累。

  国学经典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当然国学经典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当然,经典跨越历史的长河,毕竟与现代社会相隔久远,难免存在一些糟粕。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去学习。

  诵读,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实施快乐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营造氛围,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七、读经典促导行开展系列活动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内化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做到知行统一。

  1、与“三个一”活动相结合:每天收集一个励志警句背诵。

  2、每周讲述一个感恩故事。

  3、每月训练一个好习惯。

  4、结合各星级学生评选:十星学生、小小星辰、实验之星、实验明星。

  八、活动展示:

  1、大型集体诵读:以年级为单位整体展示。

  2、小型集体诵读展演: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

  3、小型诵读展演:以情景剧表演、经典朗诵会、亲子诵读活动、朗诵擂台赛等形式,展示诵读经典获得的喜悦与成绩。

  4、读书笔记展示:主要以学生习作为载体,展示读书心得,彰显人文教育。

  5、国学知识测试,纳入班级考核。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不仅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2、通过经典诵读,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3、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活动安排

  1.筹备宣传阶段

  在学校广播站、橱窗分别做出宣传动员。确定负责人定期为选择诵读资料。

  2.组织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

  每天早晨8:00-8:10共10分钟为固定的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为国学经典指导教师,负责诵读的组织、指导。

  (2)、诵读内容:

  分经典作品选和经典诗词,安排专人负责。

  3、验收与测评

  验收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验收时间:5月底

  验收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各班推选10名学生参加学校统一测评。各班班主任于5月24日前将参赛学生名单,上交至政教处。

  验收标准:熟记经典名篇与诗词,并能学以致用。

  验收结果:根据测评的实际情况,评选出优胜班级与诵读明星,并颁发奖状。

【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8-12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_03-07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4-17

美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7-21

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3-16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2-28

学校合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1-05

中学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0-20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