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司人才培养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1
为创建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快公司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一流的青年人才队伍,按照xx公司《关于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青年人才培养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青年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职责:
1、讨论决定有关青年人才培养方案、专项奖励基金的确定等重大事项;
2、对各部门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督导;
3、对有关青年员工成长程度的考核测评的结果给予审核并提出建议;
4、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的落实给予审核;
5、提出对培养负责人的考核的意见和建议;
(二)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主任由人力资源部主任,成员为各部门主任。 其职责为:
1、讨论研究青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具体实施;
2、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明确各部门培养对象名单;
3、落实有关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措施;
4、对本部门青年员工的成长程度负有直接责任。
二、培养对象
公司所属正式员工中,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好学、工作勤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
三、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与xx公司提出的“135技能提升工程”相一致。
(一)运行和热控、继保检修专业的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技能水平;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使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专责工、运行主值岗位水平;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班长、运行机组长水平。
(二)设备点检专业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点检员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专业主管水平。
(三)职能部门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管理专责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主任助理的工作水平。
四、培养的实施
(一)、各阶段青年员工培养重点
xx年以前入职的青年员工,已进入成熟期培养,他们对电力行业均有一定的认知,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各专业岗位的骨干。
xx年以后入职的青年员工,还处于见习期或成长期,应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达到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2、导师库
根据青年员工各培养期不同,建立包括三个层次的导师的`导师库。
3、指导内容
由相应的导师针对青年员工的见习期、成长期、成熟期为其制定包含相应内容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三)培养形式
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根据青年员工工作部门和岗位不同,采取相应培训方式进行青年人才培养。
(1)对在职能部门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通过每月参与技术问答等常规培训进行日常的业务知识培训。
岗位轮换:实行AB角制度,由本部门主任安排,一是在本部门内部平行岗位之间轮岗,拓展专业广度;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见习更高一级岗位工作,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使青年员工首先充分掌握本部门范围内工作流程及运转模式。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由人力资源部安排青年员工至其他部门的岗位锻炼,更广泛地拓展其知识面和能力范围。
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
(2)对生产专业岗位的青年员工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要求进行日常的业务和技能知识培训,包括常规培训、技术讲课等。
岗位轮换: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各生产部门安排,一是跨专业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二是选择工作流程纵向延伸的相关岗位让青年员工见习,使其进一步熟悉整个技术流程的衔接要点,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定方向。
职责扩大化:给予其更宽泛的职责范围,提高其专业宽度。
岗位技能大赛: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的参与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各项生产方案的制定和事故分析会:参与设备检修及启动、停运、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方案的制定,参与运行事故分析会,提高其对公司生产系统的认知。
挑战性项目小组:以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基础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培训课程。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要先根据不同的青年员工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管理类的课题可包括,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撰写、制度的编写、流程的优化等;生产专业的课题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写、技术难题的改进、生产操作的改进、设备的优化改进等。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各个课题小组可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由小组成员提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并在公司以PPT形式做出汇报。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2
一、 资格条件
(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面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持续的自学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才的申报与选拔程序
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才库。
(一)申报
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才申报表》(附后),通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
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二 选拔入库
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通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并开展培养工作。 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达到基准分者即淘汰。达到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后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平均。
1、专业英语水平测试: 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 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
4、面试: 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侧重思维、表达能力的测试。
三、后备人才的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习、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一基础培训
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3、培养目标:使后备人才熟悉业务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二轮岗学习
1、培养主题:业务流程、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进行工作学习,了解该部门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各岗位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等内容。轮岗周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轮岗结束,后备人才需在一个月内上交轮岗实习报告,报告应注重实效,达到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的目的。考核报告由该部门经理初评打分、综合管理部经理复核评分,两者按6:4比例权重后得出实习报告最终成绩。实习报告成绩将作为轮岗实习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据。
三内部兼职
培养主题:增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 综合素质和能力。 培养方式:兼职人员以学习、调研、协助为职责,参与 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并承担相关工作,在兼职业务上接受兼职部门领导管理。
四挂职锻炼
1、培养主题: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和提升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相应岗位上挂职,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发文。挂职的时间不应低于10个月。 挂职锻炼的岗位编制做为临时编制,仅用于培养后备人才,不作为公司正式的编制。
四、后备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库、任用及后续跟踪
一 后备人才考核
1.后备人才考核、淘汰周期为2年。
2.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岗位考核、能力测试3大部分。
其中:培训考核指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织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小组讨论、心得撰写、课题研究等),对培训结果给予评价。 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后备人才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能力测试指检查两年内后备人才是否取得一项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考取更高级学位。
二 后备人才淘汰 有以下情况者,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从后备人才库中淘汰:
1.岗位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处于所在部门50%排名以下者;
2.能力测试不合格者(两年内未完成自学内容者);
3.培训表现不合格者(未能参加必修课程学习或违反培训纪律、培训考核成绩两次以上不合格者);
4.违背诚信承诺书内容,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行为方式与宝源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不符者。
三 后备人才出库及任用
1.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根据公司各部门、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统一调配,兼职培训、轮岗学习或挂职锻炼。经考核合格,成为公司新设或空缺岗位聘任的首要人选,正式任命后,视为正式出库。2年内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自动出库。
2.后备人才出库后,纳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后备人才库将遵循“滚动、跟踪、淘汰、发展”的培养原则,淘汰不合格者,发展新的后备人才,实现人才滚动培养。
五、相关说明
一 后备人才入库后,其原人事关系不变动。
二 后备人才入库后,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其参加培训、考核或者挂职锻炼等。
三 为了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各部门需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参照选拔条件,积极、慎重地推荐后备人才候选人;对于申报或入选后备人才库的员工,所在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对该部门第一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之一。
四 参加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薪资待遇参照其轮岗岗位值执行,由锻炼所在部门考核;后备人才原岗位由所在部门安排人员顶替。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3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发挥,工作能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积极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通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通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4
一、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长、满足企业事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人才队伍。
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公司将进一步明确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发展路径,并以职业发展路径为基础制定企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识别体系,并给予不同层次的人员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科学适用的体系流程及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内部聚集的资源,解决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问题,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支持。
二、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一、 基本制度与体系
(一)管理组织 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包含一个决策机构,和一个实施机构。青年人才培养决策机构是人事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构成。青年人才培养实施机构是人力资源部培训站,负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实施。
(二)青年人才的标准
1. 青年管理人才
从事党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中级职称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青年管理能手、或优秀管理成果奖、或具有获得推广实施的科学管理方法实践;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培养和发展潜力的员工。
2. 青年技术人才
从事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3. 青年技能人才
从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高级工资格证书或被评为总公司高技能人才;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三)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1. 青年管理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见习→科员→主办→主管→岗位经理→部门经理→更高
2. 青年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见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更高
3. 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更高
三、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在确定了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用素质、专有能力、岗位技能。通用素质和专有能力,主要是体现战略目标及业务发展对员工核心素质能力的整体要求;岗位技能则是要体现专业特点及职责分配对员工履行日常工作的具体要求。
四、 人才识别与筛选
识别于筛选青年人才,首先要建立公司关键岗位继任计划,以其名单作为青年人才识别的基础,然后运用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对名单内的员工进行潜力评价,接着按照岗位序列的不同,结合能力评价与业绩评价两个维度建立九宫格,筛选出本序列的业绩与能力均表现优秀的青年人才作为培养的重点对象。
五、 人才培养与培训
(一)各阶段青年人才培养重点
xx年-xx年入职青年员工为精英型培养,这些青年员工进入公司已经5年以上,对公司及行业均一定的认知,对于这个层次人员的培养,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青年管理人才、青年技术人才以及青年技能人才。
xx年-xx年入职青年员工为大众化培养,这些青年员工进入公司基本不满3年,由于煤炭行业的工艺流程复杂的特性,因此对于xx-xx年入职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应该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 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2. 在确定了内部导师后,将导师按照级别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导师库。
3. 指导内容 导师为学员制定年度培养计划是导师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不同级别的导师、不同层次的学员在制定年度培养计划的过程中侧重点所不同。
(三)青年人才培养的形式
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青年人才的培养。
1. 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
岗位轮换:按照公司《岗位轮换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安排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后备管理干部的岗位轮换所涉及的岗位应尽可能多的包含整个管理流程的工作环节,通过这些岗位的轮换可以使后备管理干部充分掌握整个工作流程的运转模式,更好的管理全局。
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
高校管理课程:积极联系高校联办的管理课程,提高理论知识高度。
2. 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
岗位轮换:后备技术骨干的岗位轮换应选择工作流程纵向延伸的相关岗位,通过在这些岗位上的轮换,可以使后备技术骨干进一步熟悉整个技术流程的衔接要点,对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定方向。
挑战性项目小组:以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基础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培训课程。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要先根据不同的序列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管理干部课题可包括,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撰写、制度的编写、流程的优化等;技术骨干课题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写、技术难题的改进措施等;岗位能手课题可包括,生产流程的改进建议、生产操作的改进方案、产线漏洞的改进建议等。然后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各个课题小组可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由小组成员提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并向领导做出汇报。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小组课题,为小组选派指定的导师,导师全过程指导课题小组直至完成课题成果。
3. 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
岗位轮换:岗位能手的岗位轮换应选择工作流程横向延伸的相关岗位,通过在这些岗位上的轮换可以使后备岗位能手更加清楚整个生产流程,为进一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5
一、实施目的
为搭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依据总体人才战略,培养与公司经营管理、业务发展所匹配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制订有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结构化培养体系深化培养路径,对公司后备人才实施持续性的培养措施,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青年后备人才分别从管理培训生和技能培训生双向对相关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其中管理培训生侧重于公司中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技能培训生侧重于工程技术类、学科类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采取“滚动进出”每年招募应届本/硕“青苗”管理培训生或技能培训生进行人员补充,循环进行培养。通过两年,培养一批40岁以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通过三年培养一批与公司产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三、青年人才入选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管理培训生
技能培训生
职业素养
认同企业文化、自信好学、爱岗敬业
能力素质
领导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写作能力
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写作能力
学历
本科及以上学历
薪酬
本科6000元至8000元/月
硕士研究生8000元至10000元
四、组织职责
(一)组织设置
人才培养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所属单位负责人;
(二)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负责统筹组织开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各项实施工作;
2.机关其它职能部门及所属单位负责青年人才培养过程评估工作;
3.导师负责青年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
4.工作组负责青年人才培养过程监督及考核评价相关工作。
五、培养模式
对“管培生/技培生”的培养拟初步分为两个方向、三个阶
段进行。
(一)两个方向
1.后备管理人才培养
培养管培生立足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项目中级管理人员、为目标,侧重于企业品质提高、行政管理、风险把控、市场开发、质量保障、团队建设、经营拓展等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操。
2.后备技术人才培养
该线路立足培养工程技术型人员为目标,侧重于物业前期介入、土建安装、设备设施、日常维修、后期维保、学科类安全管控等业务技能的学习与实操。
(二)三个阶段
公司对“管培生/技培生”的培养周期为2年,分为三个阶段:
1.公司企业文化学习阶段:期限:2周
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培训生学习,了解公司发展概况、职能部门工作流程、OA使用、规章制度、安全作业等;
培训目的:使培训生在初入企业阶段能够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同时初步熟悉企业各类业务流程。此阶段适用于校招应届“青苗”管培生。
2.职能部门轮岗实习阶段:期限:6-9个月
管培生:安排培训生进入公司各个职能部门轮岗学习,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导师。使培训生熟悉和了解公司运作的流程体系要求和部门工作。
技培生:安排培训生进入公司运营管理中心、专业分公司进行学习,由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导师。使培训生熟悉和了解工程管理的运作流程和风险把控。
培训目的:培养培训生从公司角度出发提高管理意识和品质意识、风险管控意识,熟悉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和公司的运作体系。
3、项目培训阶段:期限:15-24个月
管培生:由公司优选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导师,侧重于业主沟通交流、物业管理规范、预算管控、工作指导、行为规范、项目管理、应急事件处理、风险防控等内容进行培训让管培生在基层了解各项目的基本运作情况,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提供合理化建议,形成综合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和管理体系。
技培生:由公司优选高级工程师及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导师,侧重于熟悉和了解项目的土建、管道、电路、设施设备、前期介入、承接查验、房屋维修、设备设施维保计划、应急处置等内容,让技培生在基层了解各项目的设施设备情况、维保范围、前介内容,提供合理化建议,达到遇到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的实操能力。
培训目标:以实习项目为例,让培训生熟悉各项目基层的管理流程及业务工作。
(三)根据公司要求,参加外部专业培训及公司外请专家组织的相关培训。
(四)“管培生/技培生”外部考证要求
上述三阶段在企业内部学习的同时,培训生必须通过国家相关资格证书考试,以提高物业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基本业务知识,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
证书要求(任选其一):
管培生:中级职称、人力资源师等与业务相关的资格证书;
技培生:中级职称、特种作业证书(电工、电梯操作、电梯管理等)、消防监控证等。
六、考核管理
(一)第一阶段考核培训生在进入公司进行集中、系统学习后,根据公司员工手册、作业指导书编制的`考卷,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培训生初步了解企业。
(二)第二阶段考核由培训导师根据培训生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做出对每一位培训生在该部门实习期间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表现的评定,初步确定未来的任职岗位和人选。
(三)第三阶段考核由培训导师根据《带教计划》以及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同时结合其他部门员工评价等多维度的考评方法,全面了解培训生的管理能力、业务技能。
(四)考核内容:
1.季度考核:人力资源部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生考核工作。
2.综合能力考核:人力资源部与培训生导师进行沟通,制订各周期培训计划。
3.培养期结束后,依据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对通过各阶段考核的培训生予以任用。在培养期内,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生各阶段考核评价情况,综合评估培训生个人情况,对于未通过考核的培训生予以淘汰,另行根据工作需要重新定岗定薪。
七、导师要求
1.职能部门及所属单位副职以上人员,或在某专业板块技能突出骨干人员;
2.需协助人力资源部共同制订管培生各阶段培养计划,并依据计划予以落地实施;
3.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导师个人年度述职、考评工作范畴。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6
一、培训内容
1、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专题解读。
3、“1+X”证书制度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介绍;扩招100万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介绍。
4、研讨交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工作。
二、参加人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领导,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相关领导,各省(区、市)职教行政、教研机构负责人及学科教研员,中、高职业院校校领导、教务处与专业负责人等。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承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四、时间、地点
1、时间:20xx年10月28日至31日(28日报到,31日离会)。
2、报到地点:南京珍宝假日酒店(江宁店)(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706号),南京水晶蓝湾公寓酒店(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568号)。
3、会议地点:南京珍宝假日酒店(江宁店)(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706号)。
五、其他
1、本次活动收取会务费900元/人(由上海程津会务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开具发票),住宿费470元/天/间(标准间合住235元/天/人,单住470元/天/人)。住宿统一安排,会务费、住宿费、往返差旅费由参加人员所在单位承担。
2、培训证书:活动结束后,由教育部职教所培训中心统一颁发证书,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
3、本次会议预计接待人数600人,请参加人员于10月18日前,将基本信息按附件要求的报名方式发送回执,报满即止。本次活动不提供接送站(机),请自行前往。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7
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和培养实施办法为加强我院人才的培养,建设医院临床教育、科研和管理队伍的后备人才库,促进队伍的建设,现设立医院“人才培养计划”,以促进医院的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的选拔、培养和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重点加强各重点专科、领先专科、新兴专科等的建设,由本人申报或科室推荐申报,医务科组织专家评议和审定。“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工作每年举行一次,每批选拔名额为20名,并就其中优秀者(5名)推荐参加医院“优秀青年医生”的评审。
一、选拔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及工作责任感,能积极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任务,具有奉献精神。
2、年龄40周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满1年以上,具有本科毕业学历毕业工作满3年,具有大专学历毕业工作满4年,具有中专毕业学历毕业工作满5年的在职临床工作人员。
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业务能力。
4、善于团结协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选拔程序
1、本人申请、科室推荐,填写《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推荐表》。
2、“人才培养计划”的选拔采用申报者自荐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及主管科室对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工作目标的科学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进行评议,然后由“人才培养计划”评议小组审定批准,报院务、党委会通过。
3、入选“人才培养计划”者在院内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结果无异议后,医务科公布“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名单。
三、资助经费
1、入选“人才培养计划”者培养期为两年,最高资助额为1万元人民币,并以第一年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经费资助的依据。
2、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培养人才而开展有关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国内进修等,采取“实报实销制”。
四、组织管理
1、医务科成立“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培养和实施评议小组,形成以医务科为操作机构,其它职能处室参与和协调的综合考评体系,全面负责“人才培养计划”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等管理工作。
2、“人才培养计划”所在科室应为“入选者”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入选者”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医务科将为“入选者”配备导师,落实培养计划。特设“育才奖”,对期末考核优异的“入围者”的导师和所在科室的人员予以表彰。
4.医务科和科室对“入选者”既要全面关心,又要严格要求,对他们各个阶段的'思想表现、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定期跟踪检查。
(1)医务科对“入选者”的培养模式:第一年以专科轮转为主,第二年结合本人、导师和科室的三方需求采取“个体化“的培养。
(2)“入选者”定期(至少半年一次)在医务科或科室组织工作汇报或学术讲座,并将书面材料上报医务科备案,作为考核成绩评定依据。
(3)“人才培养计划”评议小组对“入选者”的工作实施目标管理。科室及导师应辅助入选的培养对象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并对计划的落实予以一定的监督,在年度考核时对照既定目标,依据原订考核目标标准,测评“入围者”的工作实绩。
(4)顺利完成项目计划的“入选者”,将在培养期末获“医院青年骨干”证书。
(5)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者;违反院纪院规和职业道德,弄虚作假者;触犯法律法规者;调离本单位者,医务科将撤消“入围者”资格,终止资助。
5、对“入围者”中有能力开展科研者,选择进展良好或者位列学科前沿的课题作为院级课题立项追加科研经费。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8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高职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本指导意见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率为目标,坚持质量、效益、结构、规模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 基本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与相融合,注重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1.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能够在相关行业和领域中胜任岗位工作。
2. 规格要求: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生还应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
1. 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同时,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内容安排: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项目实训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手段: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应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与质量保障机制
1. 考核方式:应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考核方式,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质量保障机制: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包括教学检查、教学评估、学生评教等制度。同时,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七、实施要求与建议
1. 加强组织领导:各高职院校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取得实效。
2. 注重宣传推广:各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了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4. 不断完善优化: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9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达州市给排水总公司20xx年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潜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贴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贴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xx年底,透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到达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到达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到达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到达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到达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资料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实行“1122”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2名优秀技术人才和2名优秀技能人才。
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监测、经营、安装、收费技术、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用心引进和培养电焊、化验、水质监测、施工现场管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给排水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水质化验、生产运行、维护、水表安装管网维修等专业人才培养。
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用心培育水莲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1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修课程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紧迫需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能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科技竞赛、科技项目、科技项目转化的应用性复合型专项人才。
本专修课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发展学科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基于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方法与技能,以综合性、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提升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能结合科技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从事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及创新创业项目转化的应用性复合 二、培养要求
通过专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创业意识,较强的科技竞赛、创新竞赛、创业竞赛能力,能具备参加省、国家级竞赛的能力,并且获得省、国家竞赛的奖项能力,能熟悉国内外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系统掌握创新创业项目、市场调研、成果转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实训,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达到以下的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全流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以TRIZ创新方法理论为基础,学习创新方法理论,创新方法实践,将创新方法与专业结合,设计创新产品;
了解在科技产业迅猛变革和“互联+”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正确选择和把握创新创业方向;熟知创新创业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并能够独立思考、妥善解决问题。
(2)能力要求:使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广阔国际视野、领导力与决策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核心通用能力方面得以提升。
(3)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身心能量,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社会责任感;
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具备创新的思维方法、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三、培养特色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发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国引领作用,以“注重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专业优势,使培养的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研发,创新创业项目转化的.能力。
(1)注重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创新方法+创业理论+专业技术+竞赛技能”等学科交叉等专业知识融合,并注重基础理论与实务运用相结合;
(2)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开展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课程教学+立项研究+竞赛训练+模拟运营+创业孵化”等丰富的实践实训,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与适用性;
(3)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采用“创新方法+竞赛实训+项目运营”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并突出专业方向打造与培养规格预期目标能力培养相融合。
四、培养模式
采用创新方法实践,竞赛模拟训练,创业模拟训练,“以政府政策为引领,以经济社会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体,以与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为支撑,以项目成果落地与转化投融资介入为合作”五位一体“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走出课赛一体化,优质成果创业化,通过创新方法培训,科技竞赛技能训练,创办企业专项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熟悉与掌握创新创业型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突出学生专业特长,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五、教学形式
(1)理论教学环节:采用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创新方法知识,学科竞赛训练,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利用科技作品设计,科技竞赛模拟,熟悉当前科技创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前沿和趋势,能够独立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结合创新创业型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发展规律,采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加深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探究。课程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科技作品设计,创新方法实践过程进行,使学生全方位掌握科技竞赛的能力,创新方法的知识与技能。
(2)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科技项目设计导引实训型”实践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对科技作品构思、设计、制作、演练等环节的能力,所学理论及相关创新方法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在科技实践环节,创新理论应用环节,实践、协作、探究的能力和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科技竞赛、科技发明、科研论文撰写相关工作。一是基于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科技作品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创新创业模拟训练;
二是结合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及创新创业型企业设立;三是依托创客空间、创业园为载体,引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运营与成长。
在教学方法上,配备多媒体、实验设备、单体桌椅等教学设施。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分组实践、模拟实训、活动开展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专业创业项目研发与运营。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思维导图课件、多媒体教学、络教学、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师资配备上,建立跨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除校内专职教师授课外,同时聘请竞赛评委、竞赛命题成员、校外专家、企业家、创业者、政府官员等授课、讲座或指导学生。
在课程建设上,成立专修班顾问团,以传授实践项目、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等分组模式进行,在校外聘请科技竞赛的评委、产业企业家、创业者担任顾问,对专修班课程设置等进行指导。 在项目组建上,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组建跨年级、跨专业、多学历层次的创新创业小组。
在考核环节上,本专修课程各门课程考核,都采取灵活机制,采取实践项目设计、论文发表、科技专利申请、竞赛获奖等方式进行考核。
六、课程设置
该专修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四大课程模块:创新方法课程模块、竞赛综合实训课程模块、创业综合实训课程模块、创新创业基础实训课程模块。
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实训实践结合,讲、练结合。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2022年公司人才培养方案10-10
人才培养方案10-12
公司人才培养计划12-23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04-12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06-1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3
【精选】人才培养方案14篇08-03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集合03-21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2-30
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大全04-13